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晉

高晉滿語ᡬ᠊ᠠᡠᠵᡳᠨ穆麟德g῾aojin,1706年?-1779年),清朝大臣,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字昭德高斌的侄子。父高述明。

人物生平

高晉,字昭德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乾隆宰相高斌的從子。歷任安徽巡撫,以治河功勞加封太子少傅。升任江南河道總督,歷任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是乾隆著名的五督臣之一,與叔父高斌同列五督臣,高晉也是乾隆時期著名的宰相。

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參與治河,任至江南河道總督。先後協辦徐州黃河兩岸堤工,請浚興化南北引河,加築運河六閘,雲梯關子堰。多次勘察永定河、海塘、黃、運諸河要工,主張束水攻沙方略,頗受乾隆帝信任。乾隆四十三年卒,諡文恭。


高晉父述明,涼州總兵。高晉初授山東泗水知縣,累遷安徽布政使,兼江寧織造。乾隆二十年,擢安徽巡撫。二十二年,上南巡視河,命高晉協辦徐州黃河兩岸堤工。高晉奏言:"鳳、潁災區諸工並舉,米價日昂,動工程銀三萬兩購米,尚慮不敷。上念淮徐海道諸工,截漕二十萬石平糶。請分五萬濟上江各工。"從之。工竟,加太子少傅。

二十六年,遷江南河道總督。奏言:"高、寶、興、泰積年被水,上命封南關、車邏等壩,於金灣壩下浚引河,泄水歸江,使洪澤湖、運河之水不致漫壩東注。下河各縣支河汊港及田間積水,均匯入串場河,北至鹽城石、天妃等閘,出新洋港。又自興化白駒、青龍、八社、大團等閘出鬥龍港,分二道歸海。惟下河形如釜底,積澇驟難消涸。請浚興化迤南丁溪、小梅二閘引河使出王家港,興化迤北上岡、北草堰、陳家沖三閘引河,使匯射陽湖,增二道歸海,俾數州縣積水節節流通,沮洳漸成沃壤。"從之。二十七年,授內大臣,奏言:"運河歸江,邵伯以下舊設六閘。自鹽河分流下注,請將六閘金門量為展寬。又鹽河舊設中、南、北各二閘,應留北二閘以濟鹽、運。南、中二閘過水遲滯,應添建石壩,接長土堤,酌挑引河,俾高、寶湖水歸江益暢。"二十八年,加太子太傅。二十九年,奏言:"清口以上桃、宿等,專受黃水;清口東壩以下,淮、黃合流,至雲梯關迤東歸海。北岸五套、南岸陳家浦頂沖入溜,議培築舊堤。臣以雲梯關外近海,與其築堤束水,不若於舊堤上首作斜長子堰,使水匯正河入海。"上均是之。

三十年,遷兩江總督,仍統理南河事務。三十一年,按蘇州同知段成功縱仆擾民,高晉以成功方病,擬寬之,上責其袒庇。三十三年,署湖廣總督,兼攝荊州將軍事。三十四年,回任,兼署江蘇巡撫。上命采洋銅鑄錢,高晉請收小錢,並運雲南銅供鑄,費省於洋銅,上用其議。三十六年,兼署漕運總督,授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仍任總督如故。尋命同侍郎裘曰修、總督楊廷璋籌勘永定河工。事竟,還江南。

四十年,河東河道總督姚立德奏請以蜀山湖收蓄伏秋汛水,工部以舊例蜀山湖於十月後收蓄汶河清水議駁,上命高晉會勘。尋奏:"蜀山湖周六十五里,在汶河南、運河東,為第一水櫃。向定蓄水限九尺七八寸,請改以一丈一尺為率,兼蓄伏秋汛水。"從之。四十一年,河督吳嗣爵奏黃河淤高,命高晉與總督薩載籌議。請浚清口以內引河停淤,使清水暢出,與黃河匯流東注,並力剔沙,則黃河不浚自深,海口不疏自治。"上諭曰:"此奏甚合機宜形勢,為治淮、黃一大關鍵。屆時妥為之。"是冬,入覲,上以高晉年七十,書榜以賜。

四十三年,命赴浙江會巡撫王亶望相度海塘,又命赴河南堵築儀封漫口。秋,河決時和驛,高晉請議處,命寬之。冬,時和驛工竟。儀封新修埽工蟄陷,部議奪官,仍命留任。十二月,卒,賜祭葬,諡文端。懷舊詩並列五督臣中。子書麟、廣興,自有傳。

惠我南黎

相山龍峰虎峰南麓,有一座古廟叫顯通寺。老百姓都叫做"相山廟"。廟的東大殿裡,有個御書亭。亭中立着一塊巨大的石刻,上有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惠我南黎"四個斗大的字。

原來,在乾隆年間,經相山西北流向相山東南的濉水,因河床年久淤塞,每逢雨季泛濫成災。安徽巡撫高晉奉命前來勘河修治。當他來到濉溪之後,又順便到了相山顯通寺,看到廟宇由兩山環抱,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但寺廟破殘不堪。於是,這個巡撫高晉就把治河的主要使命丟在腦後,而向乾隆上書修寺,美其名以求神明護佑百姓免於水災。乾隆閱罷高晉的奏章,就命高晉初修繕寺廟外,另建一條十八里蔽日長廊。高晉貪贓枉法,把修治濉河的金銀肥了自己的腰包,只草草修理了寺廟卻沒有尊旨建造長廊。

哪知後來,乾隆下江南巡視,路經彭城(徐州),設行宮於雲龍山,突然想起要到相山十八里長廊來觀風景,便令高晉陪同御駕親往相山覽勝。高晉接旨後嚇得魂不附體,他急地象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死關頭,他謊奏道:"相山'窮山惡水出刁民',龍駕不宜前往。"高晉為了保自己的性命,竟把山清水秀的相山和這裡的窮苦百姓誣為'窮山惡水'和'刁民'。乾隆是個膽小鬼,果真不敢到相山。但他為了收買人心,安撫這裡的百姓,故御筆親書了"惠我南黎"四個大字。後由江南鳳陽府宿州知府張開士恭摹於石上保留至今。

家庭

父母

  • 父親:高述明,清朝官員。

子女

  • 次子:高廣興,清朝官員。

親戚

  • 伯父:高斌,清朝官員,官至大學士、河道總督,清朝的治河名臣。
  • 二堂姊:高佳氏,高斌之次女。嫁大學士鄂爾泰二子,鄂實。
  • 堂兄:高恆高斌之獨子。清朝官員、外戚,因侵吞鹽引被處以死刑,盧見曾因曾長期任兩淮鹽運使,亦牽連入桉。

  • 次侄:高梡,高恆之次子。
  • 三侄:高桎,高恆之三子。

參考

入祀人物

雍正朝

乾隆朝

  • 乾隆五年,祀總督李衛

撤出

  • 乾隆二十年三月,爆發胡中藻桉,四月,鄂爾泰的門生胡中藻被斬殺,鄂爾泰被撤出賢良祠,不准入祀。

嘉慶朝

大學士福康安阿桂劉墉王傑朱珪戴衢亨董誥,尚書董邦達彭元瑞奉寬,總督鄂輝

道光朝

大學士富俊曹振鏞托津長齡盧廕溥文孚王鼎,協辦大學士汪廷珍陳官俊,尚書黃鉞隆文,將軍玉麟,總督楊遇春陶澍,河道總督黎世序

咸豐朝

大學士潘世恩文慶裕誠,協辦大學士杜受田,侍郎杜堮,巡撫胡林翼

同治朝

大學士桂良祁雋藻官文倭仁曾國藩瑞常賈楨,大學士銜翁心存,協辦大學士駱秉章,總督沉兆霖馬新貽

光緒朝

恭忠親王奕訢,名臣大學士文祥英桂全慶載齡左宗棠靈桂寶鋆恩承福錕張之萬麟書額勒和布李鴻章榮祿裕德崑岡崇禮敬信,協辦大學士沈桂芬李鴻藻,將軍長順,總督沉葆楨丁寶楨岑毓英曾國荃劉坤一,提督宋慶,巡撫張曜

宣統朝

大學士王文韶張之洞孫家鼐鹿傳霖,協辦大學士戴鴻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