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桑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桑阿
伊爾根覺羅
旗籍 滿洲正黃旗
世居地/穆昆 瓦爾喀
出生 崇德三年(1638年)
逝世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伊桑阿

伊桑阿滿語ᡳᠰᠠᠩᡤᠠ轉寫Isangga;1638年-1703年),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1],滿洲進士出身,歷任五部尚書,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深得康熙帝倚重,死後諡文端,乾隆年間入祀賢良祠

生平

伊桑阿家族世居瓦爾喀,祖父卓禮喀跟隨族人赫臣於後金初期歸附[2]。伊桑阿為順治乙未科(1655年)滿榜進士出身,以禮部六品筆帖式轉授禮部主事[3]。康熙十二年八月(1673年),屢次升遷至內閣侍讀學士,十月,為內閣學士,次年(1674年)十二月,充任經筵講官[3]。康熙十四年(1675年),升任禮部右侍郎,不久調戶部,十五年(1676年)十月,奉命同工部尚書冀如錫視察淮河、揚子江各處河道工程[3]。十六年四月,轉任戶部左侍郎,不久升工部尚書,八月調戶部尚書[3]。當時恰逢三藩之亂,吳三桂盤踞湖南,清廷決定創建舟師,自岳州入洞庭,斷吳軍餉道,命伊桑阿赴江南督造戰艦[3]。次年(1677年),又奉命同刑部侍郎禪塔海拜謁茶陵、督造戰艦[3]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黃河決堤,伊桑阿奉命赴江南視察,不久又奉命籌備海運,上疏說道,「黃河運道,非獨輸挽天庾,即商賈百貨,賴以通行,國家在所必治。若海運,先需造船,所費不貲;且膠、萊諸河久淤,開浚匪易。」康熙帝表示認同[1]。同年冬天,俄羅斯侵犯邊境,命伊桑阿往寧古塔造船以備徵調,再調吏部[1]。二十三年夏(1684年),時逢乾旱,與王熙等清刑獄[4]。秋天,隨康熙帝南巡,命閱視海口[4]。伊桑阿歷兵、禮二部尚書,二十七年(1688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充《三朝國史》總裁[4]。三十六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命伊桑阿往寧夏設驛站,其後與大學士阿蘭泰充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4]

伊桑阿主政十五年,特別留意刑獄,每當康熙帝有問題,伊桑阿都能對答,同僚也佩服其對刑獄的了解[4]。康熙帝勾決死刑時,伊桑阿與大學士王熙、吳琠及學士韓菼等以折本請旨,康熙帝說,「人命至重,今當勾決,尤宜詳慎。爾等苟有所見,當盡言。」伊桑阿乃舉出桉情可疑者十餘人,皆得緩死。康熙帝緩緩答覆,「此等所犯皆當死,猶曲求其可生之路,不忍輕斃一人。因念淮、揚百姓頻被水害,死者不知凡幾。河患不除,朕不能暫釋於懷也。」伊桑阿遂講述災民困苦的情形,康熙帝下詔免淮、揚來年田賦[4]。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伊桑阿以年老乞休。康熙帝對阿蘭泰談道,「伊桑阿厚重老成,宣力年久。爾二人自任閣事,推誠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伊桑阿雖年老求罷,朕不忍令去也[4]。」四十一年(1702年),伊桑阿因病再度請求退休,康熙帝詔許以原官致仕[4]。次年(1703年)病卒,年六十六歲[5],諡文端,乾隆中期,入祀賢良祠[4]

伊桑阿有子伊都善、伊克善、伊都立。其中伊都立之子福增額怡親王胤祥女婿,封和碩額駙[2]

伊桑阿之墓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家庭情況

妻子:

清代女詩人烏雲珠(又名蕊仙),着有《絢春堂吟草》。封一品夫人。烏雲珠系康熙朝大臣索額圖之女.

兒子:

伊都立,自舉人任內務府員外郎,歷刑部侍郎,巡撫山西。坐事奪職。雍正七年,命赴大將軍傅爾丹軍治糧餉,授額外侍郎。十三年,以侵蝕軍糧事覺,褫職下獄,論大辟。乾隆七年,赦釋。

孫子:

福僧格,尚怡親王胤祥第二女和碩郡主,詔封和碩額駙.

歷任官職

職銜任期 出處

禮部筆帖式順治?年-順治?年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禮部主事(主事) 順治?年-康熙3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票本員外郎 康熙3年-康熙7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刑部郎中 康熙7年-康熙12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內閣侍讀學士 康熙12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內閣學士(學士) 康熙12年-康熙14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禮部侍郎(兼內閣學士) 康熙12年-康熙?年 聖祖仁皇帝實錄,43卷

經筵講官 康熙13年-康熙?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19955-001號

禮部右侍郎 康熙14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戶部右侍郎 康熙14年-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戶部左侍郎 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工部尚書 康熙1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戶部尚書 康熙16年-康熙22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19955-001號

吏部尚書 康熙22年-康熙24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18834-001號

兵部尚書 康熙24年-康熙[25]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禮部尚書 康熙[25]年-康熙27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文華殿大學士 康熙27年-康熙41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兼) 康熙27年-康熙41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殿試讀卷官 康熙27年清代職官年表,1冊,25

總裁官(三朝國史) 康熙[27]年-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兵部尚書(兼管) 康熙35年-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總裁官(平定朔漠方略) 康熙36年 -康熙?年 清國史館傳稿,5653號

總裁官(清會典) 康熙?年-康熙?年 清會典事例:影印說明,五朝纂修情

身後之事

伊桑阿墓

位於房山區韓村河鎮皇后台村的伊桑阿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墓地面積約7500平方米。原有三合土寶頂三座,毀於70年代初。墓室未被破壞。墓前有華表、石獅、牌坊、碑記,均保護較好。伊桑阿墓石牌樓坐西朝東,採用漢白玉石料,五門六柱,面闊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凋層層雲朵。牌樓單排多柱,建造精緻,斗拱上承正樓、次樓、邊樓、夾樓。其牌樓特點不光是造型氣派,布局也很別致。與其它牌樓不同的是:一般的牌樓都是四柱三門,它卻有六柱三門兩影壁。其牌樓的三個門檻上都有栽欄杆的方孔,此牌樓門中原有石欄杆,現在已不見蹤跡。其沖天柱的柱頭上刻滿了雲紋,更使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據傳說這位大學士精通易理,擅長卜筮算卦,是個慧眼通天的人物。伊文瑞生前死後均受皇帝的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石碑特色

伊桑阿墓石刻眾多,在石牌樓的前面有華表1對、石獅1對,還有碑石等。最前面的1對華表都用漢白玉凋刻而成,底部須彌座呈八角形,須彌座的上、下枋和束腰部位,凋刻着仰覆蓮花和雲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頂蹲坐望天吼,昂首翹尾,雄壯威嚴。華表後面是2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螭首龜趺,通高4.8米,寬12米。額心篆書"御製"二字。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

歷任官職

職銜 任期 出處

工部筆帖式乾隆?年-乾隆40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直隸保定府理事同知(直隸保定府同知) 乾隆40年-乾隆42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熱河同知 乾隆42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承德府知府 乾隆42年-乾隆44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山西歸綏道乾隆44年-乾隆4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直隸熱河道 乾隆46年-乾隆47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直隸清河道(清河道) 乾隆47年-乾隆48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直隸按察使 乾隆48年-乾隆49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直隸布政使(署) 乾隆48年-乾隆?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047959號

直隸布政使 乾隆49年-乾隆50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山西巡撫乾隆50年-乾隆51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093466號

兵部侍郎(坐銜)右副都御史(坐銜) 乾隆50年-乾隆51年;嘉慶5年-嘉慶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05455號

河東鹽政(山西巡撫兼管) 乾隆50年-乾隆?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05455號

副都統銜 乾隆51年-乾隆5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哈密辦事大臣 乾隆51年-乾隆55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096973號

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乾隆56年-嘉慶?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庫車辦事大臣乾隆58年-嘉慶4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刑部右侍郎 嘉慶5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貴州巡撫 嘉慶5年-嘉慶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桉,150277號

雲南巡撫嘉慶6年 清國史館傳稿,5692號

視頻

伊桑阿其人其事

來源

引注

參考資料

外部連接

官銜
前任:
介山
吏部滿尚書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戊寅-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己丑
1683年7月1日 - 1685年7月1日
繼任:
達哈他
前任:
常鼐
清朝工部滿尚書
康熙十六年四月丙寅 - 康熙十六年八月辛未
1677年5月21日 - 1677年9月23日
繼任:
瑪喇
前任:
哈占
清朝兵部滿尚書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己丑 -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辛亥
1685年7月1日 - 1687年3月15日
繼任:
鄂爾多
前任:
諾敏
清朝禮部滿尚書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辛亥 -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甲寅
1687年3月15日 - 1688年3月12日
繼任:
麻爾圖
前任:
覺羅勒德洪
清朝戶部滿尚書
康熙十六年八月辛未 -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戊寅
1677年9月23日 - 1683年7月1日
繼任:
杭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