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凜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威風凜凜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近義詞 :英姿勃勃 反義詞 :文質彬彬 出 處 :《三國演義》 體 裁 :成語 釋 義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
威風凜凜,漢語成語,拼音是wēi fēng lǐn lǐn,意思是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1]
成語辨析
【近義詞】英姿勃勃、氣勢洶洶、威勢赫赫,威儀非凡、大搖大擺、神氣活現、旁若無人、氣宇軒昂、大模大樣、神氣活現、自以為是、奮勇向前、神氣十足、氣宇軒昂,趾高氣揚、昂首闊步、高視闊步、勇猛精進、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再接再厲,一往直前,昂首挺胸、勢如破竹、力大無比、所向披靡、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百戰百勝、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人多勢眾、兵強將勇、兵多將廣、兵強馬壯,兵多將勇、攻無不克、眾人拾柴火焰高、舉世無雙、拔山扛鼎、力能扛鼎、力敵千鈞、力大無窮、孔武有力、勇猛有力、羽毛豐滿、力敵萬夫、羽翮已就、羽翼既成 羽翼已成
【反義詞】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縮手縮腳、低聲下氣、自慚形穢、小手小腳、躡手躡腳、謙虛謹慎、奴顏婢膝、不恥下問、低眉順眼、鵝行鴨步、低三下四、斂首低眉、低頭碎步、垂頭喪氣、畏縮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裹足不進,裹足不前,逡巡不前,踟躕不前、三戰三北、屢戰屢敗、強弩之末、畏縮不前、每戰皆北,望風披靡、一觸即潰、不堪一擊、一盤散沙、單槍匹馬、兵微將寡、勢單力薄、手無寸鐵、赤手空拳 、手無縛雞之力、力不自勝、力不能支 、精疲力盡 筋疲力盡、弱不禁風、軟弱無力、乳臭未乾、少不更事、羽毛未豐 孤立無援、民生凋敝、國破家亡、民困國窮、國貧民弱、國弊民窮、國將不國、國如懸罄、國步艱危、各持己見、內外交困
成語謎語:穆桂英掛帥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源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2]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用於人。
示例
《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只見城樓上一員大將,倚欄而立,盔甲鮮明,威風凜凜。」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雎威風凜凜,坐於堂上,問曰:『汝知罪麼?』」
元·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御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三軍儀仗隊的陣容威風凜凜:列隊時個個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行進時人人目光炯炯、步伐堅定,不愧是國威、軍威的代表。
他穿上軍服,還真有點威風凜凜的氣勢。 | 沙汀 《困獸記》二三:「他威風凜凜的退出去了。」
這位平常的日子裡威風凜凜的老太爺今天竟像吃了敗仗一樣垂頭喪氣。[3]
元 薩都剌 《傷思曲》:「將軍容,丹砂紅;威風凜凜蓋世雄。」
《水滸傳》第十三回:「 楊志 看那人時,身材七尺以上長短……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詞語分解
威風的解釋 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威風凜凜。使人敬畏的聲勢氣派。《史記·西南夷列傳》:「上使 王然於 以 越 破及誅 南夷 兵威風喻 滇王 入朝。」 唐 韓愈 《故金紫光祿大夫董公行狀》:「選擢才俊有威風。」
凜凜的解釋 ∶寒冷水氣凜凜 ∶嚴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樣子 凜凜如生。寒冷。《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文選·潘岳<寡婦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淒淒以凜凜。」
外文翻譯
英語 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 awful air
俄語翻譯: грозный вид <воинственный вид>
日語翻譯: 威風堂堂(いふうどうどう)としている
其他翻譯: <德語>majestǎtisch und respekt gebietend<法語>air imposant qui inspire la crainte
參考文獻
- ↑ 威風凜凜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9]
- ↑ 威風凜凜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
- ↑ 威風凜凜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威風凜凜的解釋:[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形容權勢顯赫,令人生畏。亦稱「威殺氣」詳細解釋(1).形容聲勢氣派令人敬,在線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