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風凜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威風凜凜
wēi fēng lǐn lǐn

近義詞英姿勃勃

反義詞文質彬彬

出 處 :《三國演義

體 裁成語

釋 義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威風凜凜漢語成語,拼音是wēi fēng lǐn lǐn,意思是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1]

成語辨析

【近義詞】英姿勃勃氣勢洶洶威勢赫赫,威儀非凡大搖大擺神氣活現旁若無人氣宇軒昂大模大樣神氣活現自以為是奮勇向前神氣十足氣宇軒昂,趾高氣揚昂首闊步高視闊步勇猛精進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再接再厲,一往直前,昂首挺胸勢如破竹力大無比所向披靡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百戰百勝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人多勢眾兵強將勇兵多將廣兵強馬壯,兵多將勇攻無不克眾人拾柴火焰高舉世無雙拔山扛鼎力能扛鼎力敵千鈞力大無窮孔武有力勇猛有力羽毛豐滿力敵萬夫羽翮已就羽翼既成 羽翼已成

【反義詞】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縮手縮腳低聲下氣自慚形穢小手小腳躡手躡腳謙虛謹慎奴顏婢膝不恥下問低眉順眼鵝行鴨步低三下四斂首低眉低頭碎步垂頭喪氣畏縮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裹足不進,裹足不前,逡巡不前,踟躕不前三戰三北屢戰屢敗強弩之末畏縮不前每戰皆北,望風披靡一觸即潰不堪一擊一盤散沙單槍匹馬兵微將寡勢單力薄手無寸鐵赤手空拳手無縛雞之力力不自勝力不能支精疲力盡 筋疲力盡弱不禁風軟弱無力乳臭未乾少不更事羽毛未豐 孤立無援民生凋敝國破家亡民困國窮國貧民弱國弊民窮國將不國國如懸罄國步艱危各持己見內外交困

成語謎語:穆桂英掛帥

成語出處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源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2]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用於人。

示例

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時李儒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只見城樓上一員大將,倚欄而立,盔甲鮮明,威風凜凜。」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雎威風凜凜,坐於堂上,問曰:『汝知罪麼?』」

元·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御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三軍儀仗隊的陣容威風凜凜:列隊時個個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行進時人人目光炯炯、步伐堅定,不愧是國威、軍威的代表。

他穿上軍服,還真有點威風凜凜的氣勢。 | 沙汀困獸記》二三:「他威風凜凜的退出去了。」

這位平常的日子裡威風凜凜的老太爺今天竟像吃了敗仗一樣垂頭喪氣[3]

薩都剌傷思曲》:「將軍容,丹砂紅;威風凜凜蓋世雄。」

水滸傳》第十三回:「 楊志 看那人時,身材七尺以上長短……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詞語分解

威風的解釋 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威風凜凜。使人敬畏的聲勢氣派。《史記·西南夷列傳》:「上使 王然於 以 越 破及誅 南夷 兵威風喻 滇王 入朝。」 唐 韓愈故金紫光祿大夫董公行狀》:「選擢才俊有威風。」

凜凜的解釋 ∶寒冷水氣凜凜 ∶嚴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樣子 凜凜如生。寒冷。《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文選·潘岳寡婦賦>》:「夜漫漫以悠悠兮,寒淒淒以凜凜。」

外文翻譯

英語 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 awful air

俄語翻譯: грозный вид <воинственный вид>

日語翻譯: 威風堂堂(いふうどうどう)としている

其他翻譯: <德語>majestǎtisch und respekt gebietend<法語>air imposant qui inspire la crainte

參考文獻

  1. 威風凜凜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9]
  2. 威風凜凜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
  3. 威風凜凜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威風凜凜的解釋:[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形容權勢顯赫,令人生畏。亦稱「威殺氣」詳細解釋(1).形容聲勢氣派令人敬,在線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