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恥下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恥下問
bù chǐ xià wèn

近義詞1不矜不伐謙虛謹慎功成不居

近義詞2敏而好學虛懷若谷移樽就教

反義詞1好為人師驕傲自滿居功自傲

反義詞2師心自用自以為是目空一切

出 處 :《論語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不恥下問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為bù chǐ xià wèn,意思是指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不感到丟面子,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學識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請教。出自《論語·公冶長》。

原文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

譯文

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他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典故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在那個時候,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而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明白了。

視頻

不恥下問

參考資料

  1. 不恥下問,漢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