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9月5日是陽曆年的第248天(閏年是24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1] ,故該年沒有9月5日。
大事記
17世紀
18世紀
- 1725年:路易十五與瑪麗·蕾捷斯卡結婚。
- 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對抗英國的首次大陸會議。
- 1774年:英國人詹姆士發現大洋洲西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
- 1793年:法國國民公會通過實行恐怖統治的決議,對雅各賓派的反對者進行鎮壓和以斷頭台處決。
- 1800年:拿破崙戰爭:英國奪取馬耳他。
19世紀
20世紀
- 1905年:日本發生日比谷縱火事件。
- 1905年:日本和俄羅斯帝國代表在美國簽署朴次茅斯和約,日俄戰爭結束。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英軍隊在馬恩河地區擊敗德國軍隊,阻止其向巴黎的推進,史稱「第一次馬恩河戰役」。
- 1918年:蘇維埃俄國宣佈紅色恐怖命令。
- 1926年:英軍炮艦炮擊四川萬縣,中國軍民數千人死亡,焚毀房屋、商店數百家。當地駐軍奮起反抗,擊傷英艦一艘。史稱「萬縣慘案」。
- 1939年:二戰:美國宣布中立。
- 1940年:二戰:匈牙利王國軍隊開始進駐羅馬尼亞王國的北特蘭西瓦尼亞。
- 1945年: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 1948年: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總書記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辭職。
-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西寧。
- 1957年:垮掉的一代:傑克·凱魯亞克所著的《在路上》一書出版。
- 1961年:第一屆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舉行。
- 1968年:中國開展對知識分子再教育運動。
- 1972年: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色九月在聯邦德國劫持並殺害了參加慕尼黑奧運會的11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慕尼黑慘案發生。
- 1977年:美國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搭載泰坦3E型火箭升空。
- 1978年: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簽署《大衛營協議》。
- 1980年:瑞士聖哥達公路隧道開通,全長16.224公里,是當時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
- 1983年:中國引灤入津工程全線通水。
- 1986年:泛美航空73號班機在巴基斯坦遭劫持,20人被槍殺。
- 1998年:金正日當選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
- 2000年: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21世紀
- 2002年:通車僅半個月的香港地鐵將軍澳線在上班繁忙時間發生訊號故障,導致過海服務停頓45分鐘。
- 2005年:由波音737執行的曼達拉航空公司091號班機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附近住宅區墜毀。機上約115人有約15生還,死亡至少150人,包括地面死者。
- 2009年:中華民國首次舉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於臺北市主辦,為期11天賽程,此賽事為臺灣首次舉辦聽障奧運,行銷宣傳『亞洲第一次,臺灣的驕傲』,該屆成為舉辦聽障奧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等級之賽事。
- 2012年:多國研究機構共同參於的DNA元素百科全書項目將對人類基因組的初步研究結果整理為30多篇論文發表於《自然》等科學雜誌中。
- 2012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黎明號探測器已離開環繞灶神星的軌道,將飛往下一個觀測目標穀神星。
出生
- 1187年:路易八世,法國國王(1226年逝世)
- 1567年:伊達政宗,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636年逝世)
- 1638年:路易十四,法國國王(1715年逝世)
- 1774年:卡斯帕·弗里德里希,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1840年逝世)
- 1781年:安東·迪亞貝利,奧地利音樂出版商、業餘作曲家(1858年逝世)
- 1817年:阿列克賽·康斯坦丁諾維奇·托爾斯泰,俄國小說家、詩人、戲劇家(1875年逝世)
- 1867年:艾米·比奇,美國女作曲家、鋼琴家,常被稱為「比奇夫人」(1944年逝世)
- 1888年: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印度哲學家、政治家,1962年當選為印度總統(1975年逝世)
- 1892年:約瑟夫·西格提,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提琴哲人」(1973年逝世)
- 1905年:于占元,香港著名動作指導(1997年逝世)
- 1905年:阿瑟·庫斯勒,匈牙利猶太裔英國作家、記者和批評家(1983年逝世)
- 1912年:約翰·凱吉,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1992年逝世)
- 1921年:法莉達,埃及王后(1988年逝世)
- 1927年:丁石孫,中國數學家,北京大學校長(1984─1989)(2019年逝世)
- 1933年:林文月,台灣作家
- 1942年:韋納·荷索,德國導演、演員與編劇家
- 1946年:弗雷迪·默丘里,英國創作歌手,皇后樂隊主音歌手(1991年逝世)
- 1960年:黃子華,香港藝人
- 1967年:久米田康治,日本漫畫家
- 1968年:吳秀波,中國男演員
- 1969年:國府田麻理子,日本聲優
- 1969年:萊昂納多,巴西足球員
- 1970年:李麗珊,香港滑浪風帆運動員
- 1970年:金惠秀,韓國女演員
- 1973年:派迪·康斯丁,英國演員、導演、劇作家
- 1973年:羅絲·麥高恩,美國演員、歌手
- 1976年:塔季揚娜·古楚,烏克蘭體操運動員
- 1976年:卡里斯·范·豪滕,荷蘭舞台劇和電影演員,三度獲荷蘭電影節金牛獎
- 1978年:余男,中國女演員
- 1981年:宋雨霏,中國女演員
- 1982年:王心凌,台灣女歌手
- 1982年:松卓·雷爾克,挪威創作歌手
- 1984年:魏蔓,台灣女演員
- 1985年:葛仲珊,台灣女歌手
- 1986年:閆相闖,中國足球運動員
- 1989年:郭婷筠,台灣女歌手
- 1990年:金妍兒,韓國著名女單花式溜冰運動員
- 1991年:史肯達·凱恩斯,英國演員
- 1992年:車善瑀,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1A4成員
- 1992年:莫米娜·穆斯塔桑,巴基斯坦女歌手
- 1995年:焦曼婷,台灣女演員
- 2005年:余之之,香港童星
逝世
- 75年:漢明帝(生於28年)
- 1667年:蘇克薩哈,康熙帝親政之前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後為鰲拜誣死。(出生年份不詳)
- 1885年:左宗棠,晚清政治家,洋務運動官員(生於1812年)
- 1906年:路德維希·玻爾茲曼,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生於1844年)
- 1919年:夏伯陽,蘇聯國內戰爭時期英雄、紅軍優秀指揮員(生於1887年)
- 1944年:張思德,八路軍士兵(生於1915年)
- 1971年:潘天壽,中國畫家(生於1897年)
- 1977年:吉田龍夫,日本漫畫家,動畫製作公司「龍之子」創辦人(生於1932年)
- 1997年:德蕾莎修女,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生於1910年)
- 2008年:趙寧,台灣知名作家(生於1943年)
參考文獻
- ↑ 愚人節是曆法修改下的副產物?3分鐘搞懂羅馬曆、儒略曆到現行的格里曆──《我們如何丈量世界》,pansci,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