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耳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耳他

馬耳他共和國(馬耳他語: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Republic of Malta),簡稱馬耳他,位於南歐的共和制的一個微型國家,是一個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臟」,「歐洲的鄉村」之稱「。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首都瓦萊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新教和東正教。 [1]迦太基羅馬共和國時代,因地中海貿易而繁榮,後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此曾支配一時。今總部位於羅馬的特殊政治實體馬耳他騎士團因曾占據馬耳他數世紀,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紀,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從羅得島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國占領。181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1974年成立馬耳他共和國。2004年加入歐盟。

馬耳他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旅遊業是馬耳他主要的外匯來源。馬耳他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歐盟是馬耳他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另外,馬耳他社會保障體系較為完備,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及退休保險制。 [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馬耳他共和國   英文名稱 Republic of Malta
簡 稱 馬耳他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瓦萊塔 主要城市 斯利馬,維洛里奧薩,科斯皮夸,森格萊阿等
國慶日 9月21日 國 歌 《馬爾他頌》
國家代碼 MLT 官方語言 馬耳他語、英語
貨 幣 歐元 時 區 UTC+1(夏時制:UTC+2)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瑪麗·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總理:約瑟夫·穆斯卡特
人口數量 47.6萬(2018年) 人口密度 1454人/平方公里(2017年)[3]  
主要民族 馬耳他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
國土面積 316平方公里 水域率 0.001%
GDP總計 145.42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30075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 花 矢車菊
電 壓 220/240伏特 注 音 ㄇㄚˇ ㄦˇ ㄊㄚ
主要學府 馬耳他大學、密德薩斯大學等

歷史沿革

公元前5000年,馬耳他地區已經開始有大規模的人類活動。馬耳他巨石廟是世界上最早運用拼接技術建成的建築,也是歐洲最大的石器時代廟宇的遺蹟之一,比埃及金字塔歷史還悠久。 公元前10世紀起,腓尼基人定居於此;公元前8世紀,馬耳他被希臘人占領,公元前4世紀,又被迦太基占領。

公元217年,羅馬帝國將馬耳他納入版圖,並為馬耳他帶來前所未有的文明與繁榮,當時所遺留下來的精緻馬賽克圖案、浴池、大理石柱廊,是當時繁榮昌盛的見證。據傳,傳教士聖保羅曾在公元60年因海難而滯留馬耳他3個月,這可能是該國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開端。 公元4、5世紀,蠻族入侵歐洲,馬耳他一度落入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手中,直到公元533年才重新由東羅馬帝國取得統治權。 公元9世紀起,馬耳他相繼被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諾曼人統治

公元11世紀時,一群來自諾曼第的傭兵進入南意大利,並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王國,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傭兵統領羅傑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繳稅貢,其子羅傑二世繼承父志,於1127年將馬耳他納入版圖,這是馬耳他再次天主教化的開端。自從羅傑二世在島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區之後,馬耳他的命運便與西西里島結合在了一起。1192年,西西里海軍將領馬加里托因俘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后康斯坦絲等戰功而被國王坦克雷德封為首任馬耳他伯爵。 1523年,「聖約翰騎士團」由羅德島移居至此,並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認。「聖約翰騎士團」後更名「馬耳他騎士團」。1565年的馬耳他大圍攻中,騎士團擊敗奧斯曼帝國軍隊,此戰是馬耳他史上最重大事件,因成功阻止奧斯曼帝國向西歐擴張。

1798年,拿破崙率遠征埃及的土倫艦隊在馬耳他靠岸,破壞了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則,並誘使大統領拒絕他登陸,遂以此為藉口驅逐騎士團,強占馬耳他。 1800年,英國應馬耳他人民的請求,繼法國之後進駐該地。 1815年的《巴黎條約》,將馬耳他劃歸英國所有,從此馬耳他成為大英帝國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47年,英國允許馬耳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隨後在1958年撤銷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正式宣布獨立,並保留英聯邦成員國的地位。 1974年,正式成立馬耳他共和國。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馬耳他位於南歐,毗鄰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東284公里、利比亞以北333公里,是歐非重要的中轉站。在軍事戰略上,馬耳他作為海軍基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臟」之稱。馬耳他也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被譽為「歐洲後花園」。1942年,馬耳他被英國王喬治六世授予喬治十字勳章,表彰馬耳他整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勇,喬治十字勳章圖案也因此被繪製在馬耳他國旗上。 馬耳他總體面積316平方公里,相當於18個澳門大小。馬耳他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 馬耳他全國由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康米諾托和費爾夫拉島五個小島組成,海岸線長190多公里。 其中,馬耳他島最大,面積為245.73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為67.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馬耳他島地勢西高東低,丘陵起伏,間有小塊盆地。

氣候特徵

馬耳他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溫乾燥。 夏季平均溫度為25℃,冬季平均氣溫為15℃。全年平均氣溫21.3℃,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5℃。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 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為馬耳他冬雨季。 [4]

時差

馬耳他屬於東1時區。夏令時期間(4月-10月時)與北京時間相差6小時,其餘時間相差7小時時差。

自然資源

除建築用石灰岩外,無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完全依賴進口。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可替代能源使用率僅為0.36%。淡水資源匱乏,55%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68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4個,戈佐島14個。 馬耳他分為六個統計區:南港面積26平方公里;北部面積74平方公里;北港面積24平方公里;東南面積50平方公里;西部面積73平方公里;戈佐-科米諾面積69平方公里。

首都

瓦萊塔(Valletta),0.8平方公里,人口6794人(2016年), 位於馬耳他島東北端馬耳他灣一個狹長半島上,是一座歐洲文化名城,以「聖約翰騎士團」第六任首領拉·瓦萊塔的名字命名,是馬耳他全國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它有許多有趣的別名,諸如「聖約翰騎士團之城」、「巴洛克的偉大傑作」、「歐洲藝術之城」等。 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位於首都瓦萊塔與比爾古、森格萊阿和科斯皮夸三座古城之間,港區海岸線長15.56公里,萬噸貨輪可進港裝卸貨物,年吞吐量為160萬噸。港內有多處深水碼頭以及裝卸、加油和儲糧等設施。

其他城市

斯利馬(Sliema),位於馬耳他島東北部,面積1.3平方公里,市內有海邊渡假村,面積1.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35米,該地區自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

三姐妹城

維洛里奧薩科斯皮夸(Cospicua)和森格萊阿(Senglea)組成中世紀馬耳他著名的三鎮。 維洛里奧薩,原名比爾古,馬耳他東部的一個古城,位於瓦萊塔南面的小半島上,瀕臨大港),是三姐妹城中最有名的一個,也是「聖約翰騎士團」在馬耳他最早的棲息地。1565年因築堡抵禦土耳其人的圍攻,得勝後改今名。城中有公元870年的武士古堡,還有許多十六世紀的古旅社。 科斯皮夸城是三座城市中最大的一座。早期名為Bormla,因在1565年的大圍攻中當地人民的「英雄」行為而被聖約翰騎士團賜予現在這個名字,意指「勇敢」。如今城裡的海岸線邊上都是舊船廠,城中的地標是在二戰中倖存的Margherita海防線和藏有豐富珍寶的教堂(ImmaculateConceptionParishChurch)。 森格萊阿位於一個狹窄的岬角,正對上瓦萊塔的大碼頭。其原名是L-Isla,在馬耳他語中為半島的意思。二戰期間,這裡的75%的建築被毀。如今,這座城市最有名的地方是與瓦萊塔隔水相望的Gardjola花園。花園中設有一個碉堡形狀的崗哨點,寓意這裡正守衛着港口的安全。在這個突出來的哨點上,你可以找到著名的「荷魯斯之眼」。

國家象徵

國名

馬耳他正式名稱的馬耳他語為Repubblikata'Malta,英語為RepublicofMalta,通稱Malta。中文為馬耳他共和國,通稱馬耳他。「馬耳他」一詞的起源無從考究。通常的詞源學者認為其來自希臘語μέλι(音meli),意為「蜜」。希臘人稱此島為Μελί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馬耳他出產一種品味獨特的蜂蜜,故得暱稱「蜜地」。希臘在前700年即對馬耳他島有很大影響,使用希臘語的東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至公元870年間統治馬耳他。另一說「馬耳他」來自腓尼基語「Maleth」,意為「避風港」。

國花

矢車菊是馬耳他的國花,這種花卉原生於歐洲,本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色澤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5]

國歌

馬耳他的國歌是《馬耳他頌》。 馬耳他的民族意識於19世紀中期覺醒,並於1930年逐步形成。之後存在諸多呼聲要求馬耳他頒布自己的國歌。《馬耳他頌》首次演奏於1922年12月27日,其詞作者DunKarmPsaila為當地著名的宗教及愛國主義詩人。

國旗

馬耳他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兩個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左側為白色,右側為紅色;左上角有一鑲着紅邊的銀灰色喬治十字勳章圖案。白色象徵純潔,紅色象徵勇士的鮮血。喬治十字勳章圖案的來歷:馬耳他人民在二戰期間英勇作戰,配合盟軍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進攻,於1942年被英王喬治六世授予十字勳章。後來,勳章圖案被繪製在國旗上,1964年馬耳他獨立時,又在勳章圖案四周加上紅邊。

國徽

馬耳他國徽啟用於1988年,為盾徽,圖案與國旗相同。 上有五朵並帶緩衝閘的璧形冠。左右分別飾以橄欖棕櫚枝條,下方的綬帶書寫着「馬耳他共和國」。

人口民族

馬耳他全國總人口47.6萬(2018年)。 主要是馬耳他人,占總人口95%以上,其餘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國人等。

軍事

不設國防部,武裝部隊由總理直接管轄。現有正規軍約2,010人,其中軍官100人。武裝部隊司令傑弗里·柯米(Jeffrey Curmi)准將,2013年12月就職。根據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意負責為馬提供安全保障。馬警察力量約1,800人,由內政部管轄。現任警察總署署長勞倫斯·庫塔加(Lawrence Cutajar),2016年1月就職。

交通運輸

境內無鐵路和內陸水路,與島外的交通主要依賴航空和海運。 唯一機場是盧卡(Luqa)國際機場,目前與歐、美、北非等主要大城市有多條直飛航線。馬耳他航空公司有10架客機,9架空客A320,1架空客A319,與歐洲、北非、地中海東岸50多個城市有直飛航線,每周有200多個航班。此外,阿航、漢莎、法航、意航、英航、埃航和廉價航空RYANAIR、EASYJET等在馬經營定期航班。 港口主要有2個,法資管理的自由港系地中海沿岸第三大港,年吞吐量逾300萬隻20尺標箱,與世界125個港口有貨物往來,另與新加坡合資管理大港。與其鄰國意大利、利比亞等有海運客運航線。在馬註冊船隻約2,500艘,是世界第八大船舶登記國(2016年)。 馬國土面積小,且多山地丘陵,國內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全國公路約2200 公里,無高速交通系統。全國共約有37萬輛車輛(2017),其中私人車輛28萬輛,平均2位居民擁有1輛以上汽車,私車擁有率居世界前列。公交系統不太發達,主要為學生和來馬遊客服務。

外交

外交政策

獨立後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始終保持與歐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友好關係。強調自己是「歐洲的一部分,也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堅持以歐盟和地中海為重點,全面參與歐盟決策進程,推動歐洲地中海合作,積極發展同地中海南北兩岸國家關係。重視並積極發展同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域外大國和新興經濟體的關係。

與中國的關係

中馬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來,一直保持友好合作關係。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發展順利。兩國簽有《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2007年5月,商務部副部長與馬外長弗南多在北京共同主持召開了中馬政府經貿混委會第七次會議,雙方就如何挖掘兩國經貿合作潛力、提升合作水平進行了探討。2007年雙邊貿易額為7.03億美元,下降14.8%。其中中國進口3.76億美元,增長7.2%;出口3.27億美元,下降31.1%,主要原因是中國向馬耳他出口的空氣調節器和鋼材數額較2006年有所下滑,導致雙邊貿易額整體有所下降。雙方正朝着實現貿易平衡方向而積極努力。 中馬在文化、教育、衛生、民政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多,簽有多個合作文件。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在馬耳他設立了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現每年為患者提供治療近5000人次,並通過舉辦培訓等活動,在馬耳他的影響越來越大。2003年9月19日,中國在馬耳他正式成立中國文化中心。2008年,該中心已成為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馬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重要平台。2008年,《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展》在馬舉行了為期近半年的展覽,參觀總人數占馬全國人口的近1/5。中國赴馬耳他的留學生逐年增多。此外,中國已將馬耳他列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雙方簽署了關於互免持外交和公務護照人員簽證的協定;兩國負責老齡事務的部門已進行了多年合作,效果良好。 2010年4月,阿貝拉總統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期間意外受傷,胡錦濤主席親往探望並派專機送阿貝拉總統回國。2011年初利比亞國內局勢發生動盪後,馬耳他政府積極支持、配合中方撤離滯留利比亞的中國公民。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來華出席「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馬耳他總理穆斯卡特。會見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中馬政府合作中期規劃諒解備忘錄(2014-2019)》的簽署。

相關視頻

1、馬耳他國家介紹

馬耳他國家介紹

2、馬耳他旅遊篇

馬耳他旅遊篇

參考來源

  1. 馬耳他國家概況,外交部網,2019年4月
  2. 馬耳他,中國新聞網,2013年03月
  3. 馬耳他國家概況,一帶一路網,2018-11-07
  4. 地中海的心臟——馬耳他,中國科普博覽網,2014-12-02
  5. 馬耳他國花-矢車菊,中國花文化網,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