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昂(461年-540年),中國南齊南梁官員表字千里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縣)人,南北朝時南梁名臣、書法理論家、畫家。[1]

簡介

袁粲從子,袁顗之子。

出身南渡僑姓大族「陳郡袁氏」。其父早年起兵謀反,事敗被殺,袁昂被流放至晉安郡,至宋後廢帝時方才返鄉定居。[2]

在南齊時,以征虜主簿起家,接連為太子舍人、黃門侍郎、御史中丞、豫章內史、吳興太守等職,以剛直聞名。西台起兵後,袁昂堅守城池,拒不投順,直至建康失陷之後,方才出降。

南梁建立後,遍歷司空、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監、尚書等官,立朝三十年,為梁室台鼎之謇諤宗臣。晚年有感立儲之爭,遂告老辭官,不預時政。於大同六年(540年)去世,年八十,諡號「穆正」

袁昂頗擅繪畫,唐人張彥遠定其畫為「中品上」。所著《古今書評》,多用妙喻,簡明傳神,對後世書法理論頗有影響。[3]

生平

劉宋泰始初年,袁昂父袁顗舉兵奉晉安王劉子勛,事敗被殺。袁昂時年五歲,乳母將其隱匿于山中,後遇赦得出。依然因父罪流放晉安,十五歲時始還京師。從兄袁彖見袁昂幼孤,撫養教育袁昂。袁昂本名為袁千里,南齊永明年間,武帝蕭賾說:「昂昂千里之駒,今改卿名為昂,即以千里為字」。在齊朝歷任邵陵王長史、御史中丞,任御史中丞時,當時尚書令王晏弟王詡為廣州刺史,貪賄枉法,袁昂依事彈劾舉奏,不避權豪,時稱正直。[4]

齊末袁昂為建武將軍、吳興郡太守蕭衍自襄陽舉兵反蕭寶卷至京師,州郡皆降,袁昂拒境不受命。建康城陷,隻身到朝廷歸降蕭衍。蕭衍不問責他。蕭衍建立梁朝,為臨川王參軍事。袁昂性溫厚,出鎮江州,入為五兵尚書、吏部尚書

天監六年(507年)閏十月初十,吏部尚書袁昂為右僕射

天監十一年(512年)十一月初九,梁武帝任命吳郡太守袁昂擔任左民尚書、侍中,兼尚書右僕射。天監十二年(513年)二月初六,兼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右僕射。[5]

天監十五年(516年)六月初五,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左僕射

天監十八年(519年)正月初四,尚書左僕射袁昂為尚書令普通三年(522年)正月初七,尚書令袁昂為中書監

普通四年(523年)十月十七日,中書監、中衛將軍袁昂為尚書令,並以中衛將軍的身份開府儀同三司

中大通四年(532年)正月初一,梁武帝任命南平王蕭偉大司馬,任命元法僧太尉,袁昂為司空。九月十四日,司空袁昂兼任尚書令,加特進、左光祿大夫

大同六年(540年)九月廿四,司空袁昂去世,呈給梁武帝的遺疏表示不接受贈諡,告誡諸子不要向朝廷遞交行狀、立銘樹碑;梁武帝不許,贈本官,冊穆正公。

袁昂是著名書法家,亦善畫,作仕女畫為一絕。以父死於非命,終身不聽音樂。其書法思想,推崇張芝鍾繇王羲之

在南北朝思想中,他屬於有神論者,曾批駁范縝的《神滅論》。原有文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七篇。

袁昂女兒嫁梁武帝次子(或為東昏侯遺腹子)豫章王蕭綜[6]

高年薨逝

大同六年(540年)九月二十四日(11月8日),袁昂逝世,終年八十歲。蕭衍在當天便下詔為袁昂舉哀,追賜東園秘器及鼓吹一部、朝服一具、衣一套,又贈其家錢二十萬、絹布一百匹、蠟二百斤。

袁昂臨終時,上疏推辭死後的贈官和諡號,又告誡他的兒子不得請求為自己撰寫行狀或墓志銘。儘管他的幾個兒子在他死後多次上表陳述父親的遺願,但蕭衍堅持不允,仍冊贈袁昂諡號為「穆正」。

主要成就

政治

拔擢賢才

袁昂有知人之名,不輕易與他人交結,能進入他府中的人,都被稱為「登龍門」。他敬愛賢人才士,對後生多有延譽拔擢之舉: 蕭乾九歲時入國子學,深受時為國子祭酒的袁昂的敬重。蕭乾後來在陳朝官至五兵尚書;

王僉補國子生時,被祭酒袁昂稱讚為「通理」。王僉後出鎮地方,頗有威名,官至太子中庶子;

何之元深為袁昂器重。袁昂不僅上表向舉薦他,更在出任丹陽尹時徵辟其為府僚。何之元在陳朝官至中衛府諮議參軍,撰有《梁典》三十卷;

王褒被袁昂認為「當成吾宅相」。他後來成為南梁文壇名家,且在北周亦享有盛名。

參預儲議

袁昂身為梁室的台鼎謇諤之臣,地位尊崇,在中大通三年(531年)的儲位之爭時,堅持「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的慣例,反對梁武帝廢嫡立庶」,維護了朝廷禮法。

繪畫

袁昂頗擅繪畫,他「師於謝(赫)、張(墨)、鄭(法士)」,擅畫婦人,並深得其「綺羅之妙也」。初唐繪畫理論家彥悰在《後畫錄》中稱其「稟則鄭公(鄭法士),亡所失墜,綺羅一絕,超彼常倫」(一種觀點誤認為此贊所稱者為北周袁子昂)。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2中,將袁昂歸於「下古」畫家之列,並在同書卷7定袁昂之畫為「中品上」。

南梁畫家江僧寶、北齊畫家曹仲達亦取法自袁昂(一稱曹仲達取法者為袁倩)。

書法

書法理論

袁昂擅長書法,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書法理論家。他的書法理論著作《古今書評》為奉敕品評之作,共評二十五位書法家,袁昂於其中特別推祟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後又稱「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絕妙」。書中的評析行文規整,多用妙喻,簡明傳神,開書評之始,對後世影響很大,如湯惠休沈約鍾嶸張說敖陶孫等對詩人的評擬,「大約因袁昂評書之論而模仿之耳」。

個人作品

袁昂有書法理論著作《古今書評》(一卷)傳世。《舊唐書·經籍志》稱有「《袁昂集》二十卷」,然文集不存,其作品至今大多散佚。

全梁文》輯錄有其殘文數篇:《謝後軍臨川王參軍事啟》、《答武帝書》、《答服問書》、《答釋法雲書難范縝神滅論》、《臨終敕諸子》及《評書》。據《高僧傳》載,袁昂還曾為僧人智順撰寫碑文,今已佚。

人物評價

袁粲: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梁書》引)

蕭賾:昂昂千里之駒,在卿有之,今改卿名為昂。即千里為字。(《梁書》引)

蕭衍:①袁昂道素之門,世有忠節,天下須共容之,勿以兵威陵辱。(《南史》引)②公器珝凝素,志誠貞方,端朝燮理,嘉猷載緝。(《贈袁昂詔》)

元顥:我在江東,嘗聞梁主言,初下都日,袁昂為吳郡不降,稱其忠節。(《魏書》引)

姚思廉:袁千里命屬崩離,身逢厄季,雖獨夫喪德,臣志不移;及抗疏高祖,無虧忠節,斯亦存夷、叔之風矣。終為梁室台鼎,何其美焉。(《梁書》)

杜綱:東昏待臣下,無情無禮,可謂極矣。而袁昂、馬仙琕二人,死守勿貳,真所難得,宜雍州之敬而禮之也。(《南朝秘史》)

李延壽:觀夫宋、齊以還,袁門世蹈忠義,固知風霜之概、松筠其性乎!若無陽源之節,丹青夫何取貴……昂命屬崩離,身逢危季,雖獨夫喪德,臣節無改。拒梁武之命,義烈存焉。(《南史》)

軼事典故

名器故在

袁昂的父親袁顗兵敗被殺時,首級被傳至京師建康,藏在武庫中以作警示。宋後廢帝時,袁昂獲准返回建康,袁顗的首級才被歸還。袁昂得到父親首級後,慟哭吐血,昏迷後甦醒過來。從兄袁彖對喪父的袁昂多有撫育,袁昂則身着喪服,在父親墓旁築室居住。

後來,袁昂與袁彖一同謁見他的從叔、司徒袁粲,袁粲對袁彖說:「這孩子自幼喪父,卻能有如此表現,所以我知道他心中自有大器所在(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孝感上天

袁昂的母親逝世時,時任豫章內史的他棄官服喪。在送喪歸鄉途中,長江風浪暴起,袁昂用衣服把自己和母親的靈柩綁在一起,誓要同靈柩沉沒。等到風停後,其它船隻盡皆沉毀,只有袁昂所乘的船安然無恙,眾人大感驚異,都認為這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天的緣故。

七歲尚書

梁武帝蕭衍授袁昂為吏部尚書時,對他說:「齊明帝用您做黑頭尚書,朕用您做白頭尚書,相比之下,朕心中實在有愧。」袁昂答道:「臣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四十七年了。四十歲以前,命是臣自己的;四十歲過後的七年,是陛下賜給臣的。七歲做尚書,這不算是晚達(晚顯達之意)。」蕭衍聞言,不禁感嘆:「士人實在不是徒有虛名。」

謙不言貴

袁昂在尚書台時,尚書右僕射徐勉受梁武帝親重,權傾天下。一次,徐勉前往袁昂府中赴宴,賓主間相談甚歡。酒酣耳熱之際,徐勉請袁昂讓家中的女妓出來斟酒傳杯,袁昂執意不肯。在徐勉苦苦哀下,袁昂才吩咐讓五六位女妓出來,女妓剛剛走到齋閣(書房),袁昂就對徐勉說:「我家沒有年輕的少女,家中僅有的老嫗都是我兒子的母親,她們不是諸王妃的母親,便是公主府的大家,我現在讓她們向您行禮問候。」徐勉聞言大驚,不敢讓她們入內行禮,至此才知道袁昂地位的尊貴。

參考文獻

  1. 袁昂_袁昂介紹_歷史人物_詞典網 袁昂 歷史人物【生卒】:461—540 南朝梁陳郡陽夏人,字千里。袁子。仕齊為王儉鎮軍府功曹史,累遷御史中丞,劾奏不憚權豪。後為吳興太守。梁師起,昂拒不受命...
  2. 《梁書·武帝紀三》:(大同六年)九月……戊戌,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袁昂薨。
  3. 《歷代名畫記·卷七》:袁昂,字千里,(中品上。)陳郡陽夏人。仕齊為秘監、黃門侍郎。幼以孝稱,頗善畫。入梁官至中書監,年八十,贈侍中特進,諡曰穆正。(見《梁書》。)僧悰云:「稟則鄭公,亡所失墜,綺羅一絕,超彼常倫。」
  4. 《梁書·袁昂傳》: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祖詢,宋征虜將軍、吳郡太守,父抃,冠軍將軍、雍州刺史,泰始初,舉兵奉晉安王子勛,事敗誅死。昂時年五歲,乳媼攜抱匿於廬山,會赦得出,猶徙晉安。至元徽中聽還,時年十五。
  5. 《南史·袁昂傳》:昂,字千里,雍州刺史顗之子也,顗敗,藏於沙門。沙門將以出關,關吏疑非常人,沙門杖而語之,遂免。或雲,顗敗時,昂年五歲,乳媼攜抱匿於廬山,州郡於野求之,於乳媼匿所見一彪,因去,遂免。會赦得出,猶徙晉安。
  6. 《梁書·袁昂傳》:初,昂臨終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不得言上行狀及立志銘,凡有所須,悉皆停省。復曰:「吾釋褐從仕,不期富貴,但官序不失等倫,衣食粗知榮辱,以此闔棺,無慚鄉里。往忝吳興,屬在昏明之際,既暗於前覺,無識於聖朝,不知天命,甘貽顯戮,幸遇殊恩,遂得全門戶。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性命,以為幸甚;不謂叨竊寵靈,一至於此。常欲竭誠酬報,申吾乃心,所以朝廷每興師北伐,吾輒啟求行,誓之丹款,實非矯言。既庸懦無施,皆不蒙許,雖欲罄命,其議莫從。今日瞑目,畢恨泉壤,若魂而有知,方期結草。聖朝遵古,知吾名品,或有追遠之恩,雖是經國恆典,在吾無應致此,脫有贈官,慎勿祗奉。」諸子累表陳奏,詔不許。冊諡曰穆正公。

書籍資料

政府職務
前任:
元法僧
南梁司空
532年-540年
空缺期
下一位相同頭銜:蕭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