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諡 |
諡,讀作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如諡號等。另外也有叫做、稱為的意思,如"身死無名,~為至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諡
筆畫數; 16
部首; 言
拼音; shì
基本信息
ㄕˋ
同"諡"。
鄭碼:SOZL,U:8AE1,GBK:D59E
筆順編號:4111251341525221
【酉集上】【言字部】諡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9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ࠀ�神至切,音示。《說文》行之跡也。《爾雅·釋詁》靜也。《疏》人死將葬,誄列其行而作之也。《釋名》曳也。物在後為曳,言名之於人亦然也。《白虎通》諡之為言引也。引列行之跡,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增韻》誄行立號以易名也。《汲冢周書》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攻於牧野之中,終葬,乃制諡敘法,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詩·大雅》文王在上。《注》愼也,悉也。生存之行,終始悉錄之以為諡也。《穀梁傳·范寧注》諡者,所以勸善而懲惡。《禮·檀弓》死諡周道也。《疏》殷以上有生號,仍為死後之稱,周則死後別立諡。《周禮·春官·大史》小喪賜諡。《疏》賜諡之制實始於周也。
又《集韻》《類篇》ࠀ�於賜切,音縊。
又《集韻》《類篇》ࠀ�羊至切,音肄。義ࠀ�同。 《類篇》或省作২�。與諡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