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懼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懼龍屬
圖片來自fandom

懼龍屬學名Daspletosaurus)又名惡霸龍,是暴龍科下的一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北美洲西部,距今7700萬-7400萬年前。

目前有兩個有效物種強健懼龍D. torosus)和霍氏懼龍D. horneri),化石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中被發現,而在艾伯塔省、美國蒙大拿州新墨西哥州發現的其他化石,還沒有被正式研究、命名。若包括這些未命名的物種,懼龍是暴龍科中具有最多種的屬。

懼龍與年代較晚期的暴龍是近親,並且擁有很多解剖學上的相同特徵。就像其他已知的暴龍科,懼龍是重達數噸的雙足獵食動物,有著很多尖銳的大型牙齒。牠有著小型的前肢,但與其他暴龍科的屬相比則較長。

懼龍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一種頂級掠食動物,可能以大型恐龍為食,例如角龍科尖角龍、以及鴨嘴龍科亞冠龍。在一些地區,懼龍與同屬暴龍科的蛇髮女怪龍同時存在,不過牠們之間卻有著不同的生態位。雖然在暴龍科內懼龍的化石算是稀少,但都足以提供資料作生物學、群體活動、食性及壽命等研究。

描述

雖然對於現今的獵食動物而言,懼龍體型是非常的大,但並非體型最大的暴龍科。成年的懼龍的身長可達8-9公尺長。平均體重估計值約為2.5噸,誤差在為1.8噸[1]至3.8噸之間。

懼龍有巨大的頭顱骨,約有1公尺長。頭顱骨的構造特別堅固,例如口鼻部上的鼻骨互相癒合,以增加強度,而頭骨的大型洞孔則可減低重量。成年的懼龍約有60多顆牙齒,每隻牙齒都非常長。牙齒的橫切面橢圓形而非短刃形。前上頜骨的牙齒卻是呈D型的,這種異齒型暴龍科中是非常普遍的。懼龍頭顱骨的獨特處在於,上頜骨的表面凹凸不平,以及眼睛周圍的淚骨眶後骨顴骨有明顯的隆起。眼窩呈長橢圓形,介於蛇髮女怪龍圓形暴龍的鑰孔形之間。

懼龍與其他的暴龍科都有著相似的體型,都是由呈S型的頸部支撐著沉重的頭部。牠的前肢非常的短小,只有二指,不過在暴龍科中,懼龍的前肢/身體比例已是最長的了。懼龍具有兩個巨大後肢,上有四趾,第一趾為反爪,無法接觸地面。懼龍具有長及重的尾巴,可平衡頭部與胸部,使重心位在臀部上。

發現及命名

強健懼龍Daspletosaurus torosus)的模式標本(編號CMN 8506)是一些部份骨骼,包括了頭顱骨頸椎背椎薦椎、前11節尾椎、肩膀、一個前肢、骨盆及一根股骨。這些化石是於1921年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所發現,他最初認為這些化石屬於蛇髮女怪龍的一個新。但是,這些標本要直到1970年才由戴爾·羅素(Dale Russell)完全的描述,並建立新的懼龍屬。懼龍的學名是由古希臘文的「δασπλητo-」(意即「懼怕」)及「σαυρος」(意即「蜥蜴」)而來。

種名的「torosus」在拉丁文意指「強壯」或「結實」。除了模式標本,在2001年發現一個相當完整的懼龍骨骼標本(編號RTMP 2001.36.1)。這兩個標本都是來自加拿大艾伯塔省,發現於朱迪斯河群中的奧爾德曼組。另一個年代較晚的馬蹄峽谷組發現的標本,被重新歸類於肉食艾伯塔龍。奧爾德曼組是在上白堊紀坎帕階中期形成的,距今約有7700萬-7600萬年前[2]

古生物學

雖然懼龍的化石並不像其他暴龍科般常見,但都足以讓古生物學家來研究其生物學的某些範疇。過去曾在懼龍的一顆牙齒,發現隆突分叉的現象[3][4]

與蛇髮女怪龍的競爭

坎帕階晚期的北美洲,懼龍與蛇髮女怪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這是少數兩個暴龍科共存的例子。在現今的獵食動物中,體型相似的獵食動物因為解剖學、行為或地理的原因,會區分成不同的生態位,以限制競爭。有幾個研究嘗試解釋懼龍及蛇髮女怪龍的生態位差異。

戴爾·羅素假設較輕盈、常見的蛇髮女怪龍可能獵食當時繁盛的鴨嘴龍科,而較強壯、稀少的懼龍則專門獵食數量較小、防禦較好的角龍科。但是,在雙麥迪遜組發現的編號OTM 200懼龍標本,在其胃部保存了鴨嘴龍科幼年體的已消化化。暴龍亞科(例如懼龍)有著較高及較寬的口鼻部,比有較低口鼻部的艾伯塔龍亞科(例如蛇髮女怪龍)更為強壯,不過牙齒的強度則差異不大。這顯示兩者在攝食的技巧或食性都有所不同。在一個屍骨層,則發現三個懼龍、至少五個鴨嘴龍類化石。

其他學者認為牠們之間的競爭受到地理區分的限制。不像其他的恐龍類,牠們的區分似乎與離海岸的距離沒有關聯,而也與海拔高或低無關。但是,雖然生活區域有部份的重疊,蛇髮女怪龍似乎在北方較為普遍,而懼龍則傾向於南方。其他的恐龍亦有類似的地理分佈。在坎潘階,鴨嘴龍亞科開角龍亞科繁盛於雙麥迪遜組與北美洲西南部。湯瑪斯·荷茲(Thomas Holtz)指出這個地理分佈型式,顯示暴龍亞科、開角龍亞科及鴨嘴龍亞科都有著同樣的生態位傾向。他認為於麥斯特里希特階末期,暴龍亞科(如暴龍)、鴨嘴龍亞科及開角龍亞科(如三角龍)廣泛分佈在北美洲西部,而艾伯塔龍亞科及尖角龍亞科滅絕賴氏龍亞科則已很稀少。

群體活動

恐龍公園地層發現的一個年輕懼龍標本(編號TMP 94.143.1),面部上有被其他暴龍科咬傷的痕跡。這個咬痕已經痊癒,顯示牠在這次事件後存活過來。在同一地層發現的一個成年懼龍標本(編號TMP 85.62.1)也有相似咬痕,可見這類攻擊並不限於年輕的動物。雖然這些攻擊可能是來自其他物種,但獵食動物常發生物種內的打鬥、攻擊行為。目前已在其他的暴龍科(如蛇髮女怪龍暴龍)以及其他的獸腳亞目(如中華盜龍蜥鳥盜龍)發現這種面部的攻擊痕跡。Darren Tanke與菲力·柯爾提出假說,指出這些攻擊是因為競爭疆域、食物資源、或支配群族而出現的種內競爭[5]

懼龍群體生活的證據是發現於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骨床的化石。骨床內有三頭懼龍的遺骸,包括一頭大的成年個體、一頭小的幼龍、及另一頭中型大小的懼龍。同一地點還發現最少五頭鴨嘴龍科化石。地質學證據顯示,這些遺骸並非被河流沖積在一起,而是在短暫時間遭到集體掩葬。鴨嘴龍科的遺骸是分散的,並且有很多暴龍科牙齒的咬痕,可見懼龍在死前曾吃過這些鴨嘴龍科動物。這些動物的死亡原因並不清楚。菲力·柯爾猜測懼龍是群體狩獵的,但無法確定。其他科學家則對懼龍及其他大型獸腳亞目的群體活動證據抱有懷疑[6]。Brian Roach與Daniel Brinkman認為懼龍的群體生活方式很類似現今的科莫多龍,當科莫多龍在競爭屍體食物時,有時會出現噬食同類的情況[7]

成長及壽命

古生物學家格里高利·艾利克森(Gregory Erickson )及其同僚研究了暴龍科的生長及壽命。透過骨頭組織學的分析,可以確定標本死亡時的年齡。將不同個體的年齡與體型繪製為圖表,就可得到生長曲線。艾利克森指出暴龍科經歷長時間的幼龍狀態,會在4年內急速成長。這個急速成長的階段會在達到性成熟時完結,成年後的生長率會減慢。艾利克森只研究了從雙麥迪遜組發現的懼龍標本,但這些標本都有相同的生長模式。與艾伯塔龍相比,因懼龍的體重較高,在急速成長期有著較快的生長率。懼龍的最大生長率為每年180公斤(假設成年的懼龍體重是1800公斤)。其他學者指出懼龍應為更重,不過這只會影響懼龍生長率的量,而非整體模式。

艾利克森等人將每一個年齡層的標本作成表格,整理出艾伯塔龍群族的生長模式。艾利克森指出艾伯塔龍的幼年個體化石紀錄較為稀少,處在急速成長期的接近成年個體及成年個體則更為常見。這可能是因為化石化過程與挖掘化石的偏差。艾利克森假設這些差異是來自幼龍在某一體型的低死亡率,就像現今的某些大型哺乳類(例如)一樣。因為暴龍科在兩歲時體型就超越了所有同期的獵食動物,所以在缺乏被獵食的情況下,出現低死亡率。古生物學家並沒有足夠的懼龍化石來進行類似的分析,但艾利克森則認為懼龍也有類似的生長趨勢。

參考文獻

  1. (英文)Erickson, Gregory M., GM; Makovicky, Peter J.; Currie, Philip J.; Norell, Mark A.; Yerby, Scott A.; & Brochu, Christopher A. Gigantism and comparative life-history parameters of tyrannosaurid dinosaurs. Nature. 2004, 430 (7001): 772–775. PMID 15306807. doi:10.1038/nature02699. 
  2. (英文)Eberth, David A.; & Hamblin, Anthony P. Tectonic,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 significance of a regional discontinuity in the Upper Judith River Group (Belly River wedge) of southern Alberta, Saskatchewan, and northern Monta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3, 30: 174–200. doi:10.1139/e93-016. 
  3. (英文)http://www.geology.cz/bulletin/fulltext/bullgeosci200803351.pdf Template:Wayback
  4. (英文)Molnar, R. E. Theropod paleopathology: a literature survey. (編) Tanke, D. H.; Carpenter, K.; Skrepnick, M. W.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7–363. ISBN 0253339073. 
  5. (英文)Tanke, Darren H.; & Currie, Philip J. Head-biting behavior in theropod dinosaurs: paleopathological evidence (PDF). Gaia. 1998, 15: 167–18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2-27).  [not printed until 2000]
  6. (英文)Eberth, David A.; & McCrea, Richard T. Were large theropods gregario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Supplement to 3 - Abstracts of Papers, 6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46A.  [published abstract only]
  7. (英文)Roach, Brian T.; Brinkman, Daniel L. A reevaluation of cooperative pack hunting and gregariousness in Deinonychus antirrhopus and other nonavian theropod dinosaurs.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7, 48 (1): 1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