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角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尖角龍

尖角龍,是一屬草食性的角龍科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北美洲。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組(Dinosaur Park Formation)地層,距今約7650萬到7550萬年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尖角龍 [2]

拉丁學名 Centrosaur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尖角龍1.jpg

綱 蜥形綱

目 鳥臀目

亞目 角龍下目

科 角龍科

亞科 尖角龍亞科

尖角龍2.png

族 尖角龍族

屬 尖角龍屬

分布區域 北美洲

基本簡介

尖角龍(學名Centrosaurus)是角龍科恐龍的一屬,是種草食性動物 ,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距今約7500萬年前。

屬名在古希臘文意指"尖刺蜥蜴",centron(κεντρον)意思是"尖刺的",而sauros(σαυρο?)意為"蜥蜴"。屬名是指它頭盾周圍的小型角,而非它鼻端上的角(在命名時仍未知道鼻角的存在)。

其屬名易與釘狀龍(Kentrosaurus)混淆,兩者來自於相同的希臘文字源,但尖角龍字首改為"C",以避免混淆。

尖角龍3.jpg

基本分類

尖角龍的皮膚痕跡尖角龍屬於角龍科的尖角龍亞科,也是尖角龍亞科的名稱來源。尖角龍亞科是群大型角龍類恐龍,分布於北美洲,具有突出的鼻角、不明顯的額角、短頭盾與短鱗骨、高長的臉部、以及往後方延伸的鼻部洞孔。它的近親有戟龍及獨角龍。由於尖角龍、獨角龍相當類似,有古生物學家提出尖角龍、獨角龍其實是同種動物。

尖角龍亞科演化支的其他物種有:厚鼻龍、愛氏角龍、野牛龍、亞伯達角龍、河神龍、可能還有短角龍,但短角龍是疑名。因為尖角龍亞科的不同種、甚至不同個體的差異性,所以一直有爭論哪

些屬、種是有效的;尤其是尖角龍與獨角龍是否有效屬,還是相同物種的不同性別。

在1996年,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發現尖角龍、戟龍、獨角龍之間有足夠的差異性可成立獨立的屬,而戟龍與尖角龍的關係較親近,而離獨角龍關係較遠。達德森認為獨角龍中的角鼻獨角龍(M. nasicornis)可能是雌性戟龍。他的論點只有部分人採納,其他研究人員並不接受角鼻獨角龍是雌性戟龍的觀點,或獨角龍為有效屬。較早的角龍類恐龍原角龍被假設具有兩性異形,但沒有證據顯示角龍科恐龍為兩性異形。

體形特徵

尖角龍4.jpg

尖角龍是種中型恐龍,身長約6~8米,重約3~4噸,身體由結實的四肢來支撐。如同其他的尖角龍族,尖角龍的鼻端有一大型鼻角。隨者物種的不同,鼻角可能是向前、或向後彎曲。在眼睛上亦有一對小型額角,C. apertus的額角是向上彎曲的,而在布瑪尼尖角龍卻是向側彎曲的。尖角龍的頭盾是普通地長,上有大型洞孔,頭盾周圍則有小型的角。

尖角龍的特徵是頭盾頂端,有兩個向前的小角;而布瑪尼尖角龍的頭盾頂端,也有這兩個小角,但體積更小。

在尖角龍的脖子上方有一個骨質頸盾,邊緣有一些小的波狀隆起。科學家認為,這個頸盾大概是地位的象徵。估計有些尖角龍的頸盾上色彩亮麗,使它們看起來與眾不同,這有助於它們吸引異性。

因為尖角龍的頭、頸盾同身子比較起來顯得十分的巨大,它就需要有很強壯的頸部和肩部。即使是晃動一下腦袋,也會使它的骨骼承受不小的壓力。因此,尖角龍的頸椎緊鎖在一起,有極強的耐受力。

古生物學

如同其他的角龍科,尖角龍的頜部是用來咬碎植物的,而頭盾則是巨大頜部肌肉的附着點。根據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的屍骨層,顯示尖角龍是種群居動物。亞伯達省恐龍省立公園的一個屍骨層,由尖角龍、戟龍的化石所構成。另一種可能是,這些大量死亡的動物不是群居動物,而是在乾旱時期聚集到水坑中。發現尖角龍化石的地層,地質年代較戟龍古老,顯示顯示戟龍在環境改變的時期取代了尖角 龍。

角龍類的大型鼻角與頭盾,是恐龍之中最特殊的面部特徵之一。自從首次被發現有角恐龍之後,它們的角與頭盾功能長久以來都是爭論的主題之一。常見的理論有: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物種內打鬥的工具、視覺上的辨識物。

尖角龍5.png

2009年的一份研究,比較了三角龍與尖角龍的顱骨損傷,提出這些損傷應該是物種內打鬥行為留下的,由抵抗掠食動物造成的可能性較小。尖角龍的頭盾太薄,無法有效抵抗掠食動物;而三角龍的頭盾較厚、實心無洞孔,具保護頸部的可能性較大。尖角龍的顱骨較少損傷,顯示頭盾與角較常充當視覺辨識功能。

中新網6月25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科學家表示,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希爾達地區(Hilda)挖掘到的恐龍化石層,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恐龍墳場":七千六百萬年前的一場超大暴風雨,把棲息當地的一千隻左右"尖角龍"(Centrosaurus)消滅殆盡。

位在亞伯達省北部靠近薩克其萬省的這處恐龍墳場,早在一九九七年就被發現,但最近出版的新書《有關角龍的新觀點》,確認當地化石層面積達至少二點三平方公里,內含數千片恐龍骸骨。

亞伯達皇家提瑞爾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艾伯斯指出,這項重要發現說明當地尖角龍的數量約在一千隻左右,比科學家原先認為的多出甚多。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加拿大西部荒地會有這麼多恐龍化石。在遠古時代,希爾達屬濱海區,溫暖且草木茂盛。科學家按化石分布研判,尖角龍是在同時間被消滅。可能是一場類似熱帶颶風的災難暴風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