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鴨嘴龍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鴨嘴龍科(拉丁學名:Hadrosauridae)為鳥腳亞目的一科,一般品種包括埃德蒙頓龍、副櫛龍,發現於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的白堊紀晚期地層,由生存於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的禽龍類演化而來,並擁有類似的體型,該科包括2亞科。[1]

基本資料

鴨嘴龍科是一類常見的草食性鳥腳類恐龍,可分為兩個亞科,即賴氏龍亞科與鴨嘴龍亞科。賴氏龍亞科頭頂有大型冠飾或管飾,體重較輕。鴨嘴龍亞科頭頂缺乏冠飾或管狀物,體型較大。

結構特徵

鴨嘴龍科因它們頭部類似現代鴨子的頭而著名。有些物種,如著名的大鴨龍,頭顱的整個前部呈平坦、寬廣狀的喙狀嘴,適合撕下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森林的樹葉與樹枝。

鴨嘴龍科恐龍的牙齒與禽龍科的牙齒非常相似,牙齒齒冠趨於加長。但是不同的是,鴨嘴龍科恐龍在每一側的下頜骨上長有數百顆牙齒。這些牙齒通過骨組織牢固地連在一起,因而它們形成搓板狀的切磨麵,用來切碎由嘴前部的角質喙咬取到的食物。上下頜牙齒的這種構造可以對付較為堅硬的食物,例如多纖維的植物,甚至數枝。科學家們推斷,這些牙齒是鴨嘴龍科在白堊紀繁盛的重要因素,相較之下,蜥腳類仍需要胃石來協助磨碎食物。

單個牙齒是由牙本質和釉質所組成,具有釉質的表面呈典型的菱形,而且被一條縱向的棱分為多少有些對稱的前後兩部分。各個牙齒在邊緣以及釉質表面的裝飾上有所不同,有的光滑,有的具有瘤狀的結節。在下頜牙齒齒列的舌面部分,暴露的具釉質的表面聚集在一起形成棋盤格式的面,一顆牙齒的齒根被後繼的另一顆牙齒的齒冠完全隱藏起來。另一方面,在上頜牙齒齒列中,除了豎直一排的最末一顆牙齒以外,其餘牙齒的釉質表面都被前面一顆牙齒的大部分所完全覆蓋着,而且這裡沒有下牙那樣的棋盤格式的面。

下頜骨的舌面很薄,在化石保存中常常破碎,使得齒根部位暴露呈板狀。而在上頜骨中沒有這種現象出現。

鴨嘴龍科恐龍每一列牙齒均彎曲,不象素食哺乳動物那樣牙齒的咀嚼面垂直與牙齒的軸向,而是與牙齒的軸向傾斜。因此,上下牙齒的咀嚼面近於豎直而不是水平,因而牙齒的作用是剪切,而不是像馬那樣起磨碎作用。彎曲的齒列正好與相對應的這種齒列特點相配合,形成一個有效的取食機械。在齒列中,中部的牙齒比兩端的牙齒都要大。

發現歷史

鴨嘴龍科是北美洲第一個確認的恐龍科,1855-56年挖掘它們的牙齒化石時,也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科足跡化石。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檢查這些牙齒,並建立了糙齒龍、強龍等屬。

1858年,這些牙齒又被萊迪命名為佛克鴨嘴龍(Hadrosaurus foulkii),以化石收藏家威廉·帕克·佛克(William Parker Foulke)為名。後更多的牙齒被發現,形成更多的屬。

1883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挖掘到第二個鴨嘴龍類骨骸,並命名為奇異雙芽龍(Diclonius mirabilis)。但糙齒龍與其他非典型的屬,使用越來越廣泛,鴨嘴龍類被命名為糙齒龍科(Trachodontidae)。

1908年,化石收集者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與他的三個兒子,在懷俄明州康弗斯縣發現了一個保存良好的鴨嘴龍科標本(Edmontosaurus annectens),該標本被稱為「糙齒龍木乃伊」(Trachodon mummy)。這個標本被幾乎完整的保存下來,上附有一些肌肉;並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12年研究。

1917年,勞倫斯·賴博(Lawrence Lambe)建立埃德蒙頓龍屬,以命名在亞伯達省的下埃德蒙頓組(現在的馬蹄峽谷組)發現的化石。鴨嘴龍科的系統進入混亂狀態,直942年理查·史旺·魯爾(Richard Swann Lull)與尼爾達·萊特(Nelda Wright)提出鴨龍屬,科普挖掘到的鴨嘴龍類骨骸架設化石改名為科氏鴨龍(Anatosaurus copei)。但是在1975年,鴨龍被移動到埃德蒙頓龍屬里,因為鴨龍類似於帝王埃德蒙頓龍(E. regalis,埃德蒙頓龍的模式種),又因埃德蒙頓龍較早命名,所以具有優先權,原始的標本可能是只年輕的埃德蒙頓龍。

後發現鴨龍類中的一種因為跟埃德蒙頓龍有明顯區別,所以成立獨立的大鴨龍屬。1990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架設標本被重新標名為科氏大鴨龍。

1999年,北達科塔州的海爾河組出土了一個極為完整的化石,稱為「達科他」。這個鴨嘴龍類化石的保存狀態良好,使科學家們可以估算它們的肌肉,並發現它們比過去所認知的還要健壯,可能可逃離掠食者(例如暴龍)的追趕。與其他的恐龍化石不同,這個木乃伊化的化石具有完整的皮膚(並非皮膚痕跡)、韌帶和肌腱。

系統分類

1869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建立了鴨嘴龍科。自從被命名以來,鴨嘴龍科主要被區分為具有冠飾的賴氏龍亞科,以及缺乏冠飾的鴨嘴龍亞科。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有助於分析鴨嘴龍科的彼此關係,導致數個族的產生,以用來提及每個類群。在《The Dinosauria》第一版的非正式名稱里,幾個族曾被簡略地提過,但沒有名稱。在這本90年代的參考資料里,格里芬龍類包括鹽海龍、格里芬龍、鴨嘴龍、克里托龍;短冠龍類包括短冠龍、慈母龍;櫛龍類包括冠長鼻龍、原櫛龍、櫛龍;埃德蒙頓龍類包括大鴨龍、埃德蒙頓龍、以及山東龍。賴氏龍亞科也被非正式地分成副櫛龍族(副櫛龍)以及冠龍族(冠龍、亞冠龍、賴氏龍)。

2007年,在伊萬斯與賴茲兩人的大冠賴氏龍重新敘述中,曾正式地提及副櫛龍族與冠龍族。冠龍族被定義為:親緣關係接近於冠龍,而離沃克氏副櫛龍較遠的所有物種;而副櫛龍族的定義為:親緣關係接近於沃克氏副櫛龍,而離冠龍較遠的所有物種。在這份研究中,副櫛龍族包含卡戎龍與副櫛龍,冠龍族則包含:冠龍、亞冠龍、賴氏龍、日本龍、扇冠大天鵝龍等物種。

在2007年對於大冠賴氏龍的重新敘述中,鴨嘴龍科的成員達到最多。

視頻

鴨嘴龍科 相關視頻

與恐龍同行:大鵝龍,屬於白堊紀末期,最常見的鴨嘴龍科
愛吃恐龍的史前巨鱷,捕食鴨嘴龍,與暴龍類斗得旗鼓相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