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蛇發女怪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蛇發女怪龍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蛇發女怪龍(學名Gorgosaurus),又名魔鬼龍或戈爾岡龍,是暴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八千萬至七千三百萬年前,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蛇發女怪龍是雙足的肉食性恐龍,有很多鋒利的牙齒。它的細小前肢有兩指。在獸腳亞目中它算是巨大的,但相較暴龍它則顯得很細小。

蛇發女怪龍生存於西部內陸海道西岸的泛濫平原。蛇發女怪龍是種頂級掠食動物,位在食物鏈的頂層,可能獵食大型的角龍科及鴨嘴龍科。在一些地區,它與其他暴龍科共同生存,例如懼龍。雖然這些動物的體型相近,但證據顯示它們占據者不同的生態位。

蛇發女怪龍首先由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賴博於1914年描述。模式種是G. libratus,也是唯一的種,過去曾有其他種被歸類於蛇發女怪龍。已發現超過20具蛇發女怪龍的骨骼,它們因而成為暴龍科中有最多化石紀錄的恐龍。眾多的化石紀錄,使科學家可以研究蛇發女怪龍的個體發生學、生長模式、與其他生理學層面。


簡介

蛇發女怪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約7700萬至7400萬年前。化石已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可能還有美國蒙大拿州。

如同其他已知暴龍科,蛇發女怪龍是雙足、大型的肉食性恐龍,有很多大型、鋒利的牙齒。它的前肢相當小,具有兩指。蛇發女怪龍的近親是艾伯塔龍,而與體型更大的暴龍的關係較遠。蛇發女怪龍與艾伯塔龍非常類似,兩者間的差異在於牙齒與顱骨的細微特徵。因此部分科學家主張蛇發女怪龍是艾伯塔龍的一個種,如果屬實,蛇發女怪龍將成為艾伯塔龍的一個次異名。

評價

目前已發現的蛇發女怪龍化石,都來自於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組。恐龍公園組的年代為坎潘階中期,介於7650萬到7480萬年前。在當時,恐龍公園組是個海岸平原,位於西部內陸海道的西岸。拉拉米造山運動使得洛磯山脈隆起,大型河流從西側的山脈流至東側的海道,當中的沉積物形成廣大的海岸平原。恐龍公園組屬於副熱帶氣候,季節性與間歇性的降雨有時造成大量的恐龍死亡,形成許多的屍骨層。該地森林冠層似乎主要為針葉樹,下層則為蕨類、樹蕨、與被子植物。約在7300萬年前,西部內陸海道往西海侵,逐漸淹沒恐龍公園組。這個新海域名為熊掌海(Bearpaw Sea),形成海相的熊掌頁岩組(Bearpaw Shale Formation)地層。

恐龍公園組具有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當地的河流與河口曾生存者相當多樣的魚類,包含:雀鱔、鱘魚、鯊魚、뚉魚、與其他魚類。水生棲息地還生存者以下動物:青蛙、蠑螈、烏龜、鱷魚、離龍目。天空的飛行動物則包含:神龍翼龍科、新鳥亞綱(例如虛椎鳥),反鳥亞綱的Apatornis生存於地面。哺乳動物包含:多瘤齒獸目、有袋類、真獸類。當地有大量的陸生蜥蜴化石,包含美洲蜥蜴科、石龍子科、巨蜥科、蛇蜥科。非河流沉積層的恐龍化石相當豐富、多樣化。群體生存的草食性恐龍有角龍科、鴨嘴龍亞科、賴氏龍亞科;其他的草食性恐龍包含:似鳥龍科、鐮刀龍類、厚頭龍類、體型較小的鳥腳類、結節龍科、甲龍科。小型的掠食動物有:偷蛋龍類、傷齒龍科、馳龍科;大型的掠食動物則是懼龍、蛇發女怪龍。幼年的暴龍科可能占據者中型掠食動物的生態位。恐龍公園組發現的一個蜥鳥盜龍齒骨,表面帶有年輕暴龍類的齒痕,可能是由當地的蛇發女怪龍所留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