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干地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着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干地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所以也用「甲子之年」或「花甲之年」來形容60歲的老年人。

古代中國用以記錄年、月、日、時。日本朝鮮越南琉球漢字文化圈地區也曾跟隨古代中國,使用干支來記錄時間。

歷史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古代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始自漢武帝太初年號。 干支在古代稱干枝,好比樹幹和樹枝。

干支歷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古代中國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相當有幫助,便於推算歷史時間。

干支循環

原則上,天干與地支的使用上有配對使用的要求,即如下兩組配對且交叉使用。如再配上生肖的話,其使用方法為,例如西曆1984年為一個周期的第一年,即上一組開始的甲子,1985年則輪到下組的乙丑,1986年又輪到下一組的丙寅,1987年輪到下一組丁卯,如此下去。最後形成循環。

天干與地支配對規則
天干 ...
地支 ...
干支60年各年份名稱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太平天國時,曾把「丑」改為「好」,「卯」改為「榮」;「亥」改為「開」。

干支紀年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載記軒轅黃帝「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枝幹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創立干支紀年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2]分別組合起來,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之次序,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四分曆與干支紀年。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將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而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干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如1864年為甲子年,60年後的1924年同為甲子年;1865年為乙丑年,1925年同為乙丑年,依次類推。這種作記法俗稱為「天運歲次○○年」。

公曆→干支紀年

將公元後年分減3,再除以10,所得餘數即為第幾個天干(餘0則視為第10個);將公元後年分減3,再除以12,所得餘數即為第幾個地支(餘0則視為第12個)。

  • 例如:公元1995年

1995-3=1992,1992除以10的餘數是2,所以是第2個天干——乙,1992除以12的餘數是0,所以是第12個地支——亥,故公元1995年為乙亥年。

  • 再如:公元1861年

1861-3=1858,1858除以10的餘數是8,所以是第8個天干——辛,1858除以12的餘數是10,所以是第10個地支——酉,故公元1861年為辛酉年。

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天干
地支

如:公元前155年

尾數5對應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餘數11,對應地支中的「戌」。該年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則為癸丑年。

干支紀月

史書中通常以序數紀月。「以子建月」即以日南至的十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可能到了唐代才配上天干。

此外由於各帝王可能採用不同曆法,因此干支紀月亦不見得準確。例如三國時期,由於景初歷的使用,可能出現在不同國家,卻在不同日換月分的情況;一國是初一,另一國是前一個月的月末,此時月干支即不同。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歷,與史書、傳統曆法(包括農曆)或使用太陰曆紫微斗數有所不同。傳統曆法以月亮的盈虧周期作為一月,而八字計算則以二十四節氣其中的十二節氣(非中氣)所在時刻(非以日首)分月,並賦以地支之名,如大雪小寒之間為子月,小寒到立春為丑月。因此八字計算過了當月節氣發生之時刻才換月干支,可能產生月中與日中換干支的情況。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歷每五年一循環,每月的天干由該月支所在年的天干決定。例如:若某年的子月所在之年為甲子年,則該子月為丙子月,緊接着其後的丑月是丁丑月。

年上起月的歌訣,《五虎遁月歌》: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歲首從庚起,丁壬壬位順流行,若問戊癸何方法,甲寅之上好推求。

具體的推算如下表:

月地支 節氣段 中氣 近似夏曆月份 近似西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至驚蟄前一日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至清明前一日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至立夏前一日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至芒種前一日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至小暑前一日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至立秋前一日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至白露前一日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至寒露前一日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至立冬前一日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至大雪前一日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至小寒前一日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至立春前一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紀日

干支紀日,60大致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確定的文獻指出干支紀日至少始於《春秋》所記,魯隱公三年夏曆二月己巳日(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2月22日)之日食

因為儒略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過了羅馬失閏之後,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曆月日日期會反覆一次循環。

因為格里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覆一次循環,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從不改格里曆,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才會反覆一次完整的循環。

干支紀日與西曆換算

查表法

日干速查表
格里曆
百年數
日期
月份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格里曆年的後兩位數
儒略曆年數 MOD 8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6 08 儒略曆 00 02 21 23 40 42 61 63 80 82
23 02 06 07 04 06 25 27 44 46 65 67 84 86
18 01 04 05 02 08 10 29 31 48 50 69 71 88 90
20 03 01 12 14 33 35 52 54 73 75 92 94
16 18 37 39 56 58 77 79 96 98
22 01 03 20 22 41 43 60 62 81 83
17 24 05 07 24 26 45 47 64 66 85 87
09 11 28 30 49 51 68 70 89 91
19 11 12 13 15 32 34 53 55 72 74 93 95
21 09 10 17 19 36 38 57 59 76 78 97 99
日支速查表
格里曆
百年數
日期
月份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格里曆年的後兩位數
儒略曆年數 MOD 8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 儒略曆 00 07 16 23 32 39 48 55 64 71 80 87 96
20 23 09 14 30 46 62 78 94
17 05 21 37 53 69 85
07 03 12 19 28 35 44 51 60 67 76 83 92 99
24 01 05 10 26 42 58 74 90
21 01 03 01 17 33 49 65 81 97
18 12 08 15 24 31 40 47 56 63 72 79 88 95
10 06 22 38 54 70 86
08 13 29 45 61 77 93
22 02 06 04 11 20 27 36 43 52 59 68 75 84 91
16 19 02 04 02 18 34 50 66 82 98
09 25 41 57 73 89

口算法

  • a = Y mod 80
  • b = (5a + [a/4]) mod 60
  • c = 10 + [C/4] - C (格里曆), c = 8 (儒略曆)
  • d = (M + 1) mod 2 x 30 + [0.6(M + 1) - 3] - i
    M = 13或14時平年i = -5, 閏年i = -6 (詳見下表)
  • e = D
  • f = (b + c + d + e) mod 60
  • g = f mod 10, z = f mod 12
M 13 14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d 00 31 -1 30 00 31 01 32 03 33 04 34
-1 30 d = [30.6(M + 1) - 3] mod 60 - i

1. 公元前720年2月22日

a = -719 mod 80 = 1
b = 5 × 1 + [1/4] = 5
c = 8
d = (14 + 1) mod 2 x 30 + [0.6(14 + 1) - 3] - 5 = 31
e = 22
f = (5 + 8 + 31 + 22) mod 60 = 6
g = z = 6, 己巳

2. 公元前211年11月1日

a = -210 mod 80 = 30
b = (5 × 30 + [30/4]) mod 60 = 37
c = 8
d = (11 + 1) mod 2 x 30 + [0.6(11 + 1) - 3] = 4
e = 1
f = 37 + 8 + 4 + 1 = 50
g = 50 mod 10 = 0, z = 50 mod 12 = 2, 癸丑

3. 公元1912年2月18日

a = 1912 mod 80 = 72
b = (72 mod 12 × 5 + [72/4]) mod 60 = 18
c = 10 + [19/4] - 19 = -5
d = (14 + 1) mod 2 x 30 + [0.6(14 + 1) - 3] - 6 = 30
e = 18
f = (18 - 5 + 30 + 18) mod 60 = 1
g = z = 1, 甲子

干支計算日數

由於華夏曆法中每個月日數不定,且可能有閏月,故若在史書中記載「某年某月某日」在計算經過的時間長度時會非常麻煩。而利用干支計日則可以方便地計算。

例:《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3]。」秦歷每年十月為歲首,然後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計算此次出遊的總日期數。

解:從癸丑(第50日)到丙寅(第3日)總共是13日。所以總出遊日期數一定是60n+13。9個月大約是270日,但270日並不是60的倍數,所以可以判斷有一個閏月;從而,n=5,總共出行10個多月,日期數為313天。

事實上,如果換算成公曆,則為前211年11月1日出遊,前210年9月10日駕崩,共313天。

干支紀時

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干支紀時法則源起年代未明。《史記‧曆書》以十二支紀時,可能到了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干。

以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日上起時亦有歌訣

古歌曰: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遁時如甲子日子時生人即甲己,還加甲,便知子時乃甲子,丑時乃乙丑,順行十二時。

古歌曰: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直途。 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時辰地支構成的時辰干支,以UTC+8為準:

時辰地支 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時 23時至1時 甲子時 丙子時 戊子時 庚子時 壬子時
丑時 1時至3時 乙丑時 丁丑時 己丑時 辛丑時 癸丑時
寅時 3時至5時 丙寅時 戊寅時 庚寅時 壬寅時 甲寅時
卯時 5時至7時 丁卯時 己卯時 辛卯時 癸卯時 乙卯時
辰時 7時至9時 戊辰時 庚辰時 壬辰時 甲辰時 丙辰時
巳時 9時至11時 己巳時 辛巳時 癸巳時 乙巳時 丁巳時
午時 11時至13時 庚午時 壬午時 甲午時 丙午時 戊午時
未時 13時至15時 辛未時 癸未時 乙未時 丁未時 己未時
申時 15時至17時 壬申時 甲申時 丙申時 戊申時 庚申時
酉時 17時至19時 癸酉時 乙酉時 丁酉時 己酉時 辛酉時
戌時 19時至21時 甲戌時 丙戌時 戊戌時 庚戌時 壬戌時
亥時 21時至23時 乙亥時 丁亥時 己亥時 辛亥時 癸亥時

宋代記時辰已有「初」、「正」之分。如23時為「子初」,0時為「子正」。並可配合使用,如「己初初刻」、「子正四刻」、「寅初四刻」。

後普遍行百刻制,每天100刻。至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頒行時憲歷後,改為日96刻,每時辰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自此每刻15分,無「四刻」之名。

從前一日23時到凌晨1時叫作,繼續下去,丑、寅……從11時至13時叫作。所以現代,半夜0時叫「子夜」,白畫12時叫「中午」。中午之前叫「上午」,中午之後叫「下午」。

子初分日問題

在中國天文星象以及曆法計算上,皆以子正0時分日;造成前一日深夜23時至0時(夜子時)出生者與當日凌晨0時至1時(早子時)出生者雖具有相同時干支,卻為不同日干支的特殊情況,或存有命盤不連續性的問題。因之該如何處理子初出生者(是以子初、抑或子正換日柱),仍有很大爭議。自古雖有取子正分日者,亦有當以子初分日之論;甚或認為徐子平四柱八字以子正分日、紫微斗數以子初分日者。

陰陽五行說

  •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4]

五行中每一行都有不同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之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之特性;「土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之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之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古人基於此種認識,將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之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之抽象性能[5]

十干 陰陽五行是針對十干表示命運的說法,用了五行()與陰陽(陽為兄、陰為弟)配對。

十干 普通話拼音 粵拼 日語 韓國語 越南語 本義 陰陽五行
音讀 訓讀 意思
jiǎ gaap3 こう
kou
きのえ
kinoe
木的兄
gap
giáp 植物的芽生長、象徵芽鱗的豆芽 陽木
jyut3 おつ
otsu
きのと
kinoto
木的弟
eul
ất 陽氣還未來臨,需要等待的地方 陰木
bǐng bing2 へい
hei
ひのえ
hinoe
火的兄
byeong
bính 陽氣的發揚 陽火
dīng ding1 てい
tei
ひのと
hinoto
火的弟
jeong
đinh 陽氣的充溢 陰火
mou6
bo
つちのえ
tsuchinoe
土的兄
mu
mậu 和「茂」相通、由陽氣區分繁榮 陽土
gei2
ki
つちのと
tsuchinoto
土的弟
gi
kỷ 和紀相通、有防止分散的作用 陰土
gēng gang1 こう
kou
かのえ
kanoe
金的兄
gyeong
canh 結實、形成、陰化的階段 陽金
xīn san1 しん
shin
かのと
kanoto
金的弟
shin
tân 加強由陰的控制 陰金
rén jam4 じん
jin
みずのえ
mizunoe
水的兄
im
nhâm 和「妊」相通,在下孕育陽氣 陽水
guǐ gwai3
ki
みずのと
mizunoto
水的弟
gye
quý 和「揆」一樣,把沒有生命的殘物清算 陰水

十二支 十二支皆有相對應的五行。四季所對應的五行為:春季為木、夏季為火、秋季為金、冬季為水,土則是對應各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分,用於表示季節轉換。

將其分配為:

十二支 普通話拼音 粵拼 日語 韓國語 越南語 四季 陰陽五行
音讀 訓讀
zi2 し/shi ね/ne
ja
冬季 陽水
chǒu cau2 ちゅう/chū うし/ushi
chuk
sửu 冬季 陰土
yín jan4 いん/in とら/tora
in
dần 春季 陽木
mǎo maau5 ぼう/bō う/u
myo
mão 春季 陰木
chén san4 しん/shin たつ/tatsu
jin
thìn 春季 陽土
zi6 し/shi み/mi
sa
tỵ 夏季 陰火
ng5 ご/go うま/uma
o
ngọ 夏季 陽火
wèi mei6 び/bi ひつじ/hitsuji
mi
mùi 夏季 陰土
shēn san1 しん/shin さる/saru
shin
thân 秋季 陽金
yǒu jau5 ゆう/yū とり/tori
yu
dậu 秋季 陰金
seot1 じゅつ/jutsu いぬ/inu
sul
tuất 秋季 陽土
hài hoi6 がい/gai い/i
hae
hợi 冬季 陰水

陰陽五行說是起源於中國的戰國時代[6],為鄒衍五德終始說陰陽思想相互結合所產生。並且與干支結合而成為干支五行說,進一步成為天地間萬物的根本起源。

方位和角度

干支可以表示方位角度

  • 角度:「子」為0度或360度,要放在30度十二地支。「」為30度,「」為60度,「卯」為90度,「」為330度。



視頻

天干地支 相關視頻

易學基礎之天干地支(上)
易學基礎之天干地支(下)
《干支紀年法》微課
天干地支詳解

參考文獻

  1. 十天干,易宇山人周易網
  2. 易學:十二地支萬物類象(收藏),騰訊網,2019-09-08
  3. 司馬遷《秦始皇本紀》,古詩文網
  4. 五行相生相剋,卜易居,2017-11-05
  5.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的含義,善若吉命理網,2015-06-14
  6. 陰陽五行說的起源,個人圖書館,201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