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未 |
未,漢語一級字,讀作wèi,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古代的一種樹木或繁茂,藉以表示滋味(即《說文解字》所謂的"味也"),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表否定的副詞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未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結構; 單一結構(獨體字)
部首; 木
字碼1; U:672A;GBK:CEB4;鄭碼:BDKO
字碼2; 倉頡碼:JD;四角碼:50900
86版五筆; FII
98版五筆; FGGY
總筆畫; 5畫
筆順; 一一丨ノ丶
字級; 一級字(0192)
平水韻; 去聲五未
漢字源流
未,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未"字(圖A)像樹木枝葉重疊繁茂的形狀,一說是翹曲而生的古代一種樹冠枝條向上翹曲而生的樹木,枝葉都帶鹹味,是"味"的本字;一說與"木"是同一字;一說是"蔚"的初文。金文中的"未"字(圖B)與其甲骨文字形大體相同,小篆中的"未"字(圖C)則整齊化而字形變化不大,經過隸書字形(圖D)後楷書寫作"未"(圖E)。
在字義上,"未"字的本義是"古代的一種樹木"或"繁茂",藉以表示"滋味",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與天干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沒有,不曾"等。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十四下】【未部】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凡未之屬皆從未。無沸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未部】
未,味也。
注:【口部】曰:"味者,滋味也。"
六月,滋味也。
注:《韻會》引作"六月之辰也"。
《律書》曰:"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淮南·天文訓》曰:"未者,昧也。"《律曆志》曰:"昧薆於未。"《釋名》曰:"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廣雅·釋言》:曰:"未,味也。"許說與《史記》同。
五行,木老於未。
注:《天文訓》曰:"木生於亥,壯於卯,死於未。
"此即"昧薆"之說也。
象木重枝葉也。
注:老則枝葉重,故其字象之。
無沸切。
注:十五部。
凡未之屬皆從未。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未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並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又《前漢·律曆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即有也。
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