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黎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嘉黎縣,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東南部,位於東經91°09′-94°01′,北緯31°07′-32°00′,地處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東連昌都市邊壩縣林芝市波密縣,南臨拉薩市當雄縣拉薩市林周縣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北依比如縣。嘉黎縣總面積13238平方公里,總人口31538人(2014年)。耕地面積4613畝,林地面積34.2萬畝。2000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1.31億元。

嘉黎縣地勢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傾斜,屬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境內有格薩爾王戰馬場、茶馬古道等旅遊景點。

嘉黎縣西部的河流屬拉薩河的上游水系,東部的河流是廣義易貢藏布河的上游水系。

氣候上東部比較特殊: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易貢藏布河谷溯江而上,直抵嘉黎縣境內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輸送了大量寶貴的水分,東部比較接近波密縣的景色。

基本概況

嘉黎縣位於西藏東部,地處那曲地區東南部、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經緯度31度7分至32度分,東經91度9分至於94度1分。東連昌都地區邊壩縣和林芝地區波密縣,南臨當雄縣、林周縣、墨竹工卡縣,北依比如縣,面積為本13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13畝,林地面積34.2萬畝。總人口有24945人。現轄14個鄉,121個村民委員會。

嘉黎藏語意為「神山」。民國初年,西藏噶廈地方政府在嘉黎設宗。1952年成立嘉黎宗解放委員會。1959年7月下旬,嘉黎宗改為嘉黎縣。1960年1月7日嘉黎縣由林芝專署管轄。1964年6月林芝專署撤消,將嘉黎縣劃歸那曲地區管轄至今。1989年底縣府從達瑪遷至斯爾定咋。

該縣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結合地帶的高原山區,地勢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傾斜。主要山脈有阿依拉山、魯貢拉山、傑拉山、崗巴拉山、楚拉山、崩希拉山等,都是念青唐古拉山的支脈。主要河流為麥地藏布江,屬拉薩河的上游,還有蘇絨藏曲、哈仁曲等。主要湖泊有江南玉湖、措拉湖、鼓措湖等。 嘉全縣平均海拔4400米左右。屬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地形的影響,西北寒冷,東南溫和,冬寒夏涼,降水充足,年、日溫差較大,冬季降雪頻繁,無霜期短。年日照時數2405.2小時,一年分為旱季、雨季、風季、雪季四季。常年平均氣溫-0、9度,一月份平均氣溫-11、9度,七月份平均氣溫8度,年降水量695.5毫米。自然災害主要有雪災、風災、乾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

境內礦產資源有水晶雲母等。野生動物有羚羊黃羊岩羊盤羊野兔狐狸猞猁豹子鹿獐子猴子馬熊狗熊等。野生植物有蟲草貝母大黃雪蓮花等。

該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兼有少量種植業。主要飼養氂牛綿羊山羊等。種植業有青稞春小麥豌豆油菜馬鈴薯蘿蔔等。林木樹種主要有青岡。經濟林木有核桃野梨等。

嘉黎縣土特產品主要有各類高原畜產品及蟲草貝母麝香等。

嘉黎,藏語意為「神山」。嘉黎縣位於西藏中部偏東、那曲地區東南部、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總面積13056平方千米。總人口3萬人(2003年)。東連昌都地區邊壩縣和林芝地區波密縣,南臨當雄縣、林周縣、墨竹工卡縣,北依比如縣,面積為本13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13畝,林地面積34.2萬畝。總人口有24945人。

歷史沿革

嘉黎,藏語為「拉日」,藏語意為「神山」。

民國初年,西藏噶廈地方政府在嘉黎設宗。

1952年成立嘉黎宗解放委員會。

1959年7月下旬,嘉黎宗改為嘉黎縣。

1960年1月7日嘉黎縣由林芝專署管轄。

1964年6月林芝專署撤銷,將嘉黎縣劃歸那曲地區管轄至今。

1989年底政府從達瑪遷至阿扎鎮。

2000年,嘉黎縣轄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495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阿扎鄉 3382 措多鄉 1755 夏瑪鄉 1942 多拉鄉 1391 桑前鄉 1203 嘉黎鄉 1241 鴿群鄉 1673 章若鄉 1533 措拉鄉 2077 林堤鄉 1391 藏比鄉 1445 絨多鄉 2423 措美鄉 1680 忠義鄉 1817 。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嘉黎縣退出貧困縣。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9年,建阿扎鄉、措麥鄉、措拉鄉、措多鄉、多拉鄉、鴿群鄉、嘉黎鄉、林堤鄉、絨多鄉、桑前鄉、夏瑪鄉、藏比鄉、尼義區;1960年建章若鄉。1964年,尼義區和章若鄉由那曲縣劃歸嘉黎縣。

1970年,鴿群鄉、嘉黎鄉、林堤鄉、絨多鄉、桑前鄉、藏比鄉、尼義區改公社;1971年阿扎鄉、措麥鄉、措拉鄉、措多鄉、多拉鄉、林堤鄉、絨多鄉、夏瑪鄉改公社。

1980年,鴿群鄉、林堤鄉、章若鄉復改鄉;1981年,阿扎鄉、措麥鄉、措拉鄉、措多鄉、多拉鄉、嘉黎鄉、絨多鄉、桑前鄉、夏瑪鄉、藏比鄉復改鄉,尼義區復改區。

1988年尼義區改中玉鄉;1988年撤區並鄉時原阿扎鄉、許達鄉、層巴鄉合併組建阿扎鄉;原措拉鄉和措鄉合併建措拉鄉;原夏瑪鄉和加傲合併建夏瑪鄉;原鴿群鄉和拉古鄉合併建鴿群鄉。

1997年,轄14個鄉,121個村。縣政府駐阿扎鄉,距行政公署210千米。

2002年,嘉黎縣由14鄉,122村委會調整為2個鎮、8個鄉,2個社區、120個村:阿扎鎮、嘉黎鎮、措拉鄉、措多鄉、夏瑪鄉、林提鄉、絨多鄉、鴿群鄉、雜北鄉、忠玉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02年,嘉黎縣轄2個鎮、8個鄉:阿扎鎮、嘉黎鎮、鴿群鄉、藏比鄉、忠玉鄉、措多鄉、措拉鄉、林堤鄉、夏瑪鄉、絨多鄉。共有2個居委會、120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阿扎鎮。

詳細區劃

截至2002年,嘉黎縣轄2個鎮、8個鄉:阿扎鎮、嘉黎鎮、鴿群鄉、藏比鄉、忠玉鄉、措多鄉、措拉鄉、林堤鄉、夏瑪鄉、絨多鄉。共有2個居委會、120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阿扎鎮。

阿扎鎮:轄1個社區、9個村:斯定卡社區;阿扎村、靜莫村、巴達村、達孜村、門門改村、蘇日達村、葉朵村、扯倉村、雀隆村

嘉黎鎮:轄1個社區、14個村:拉日果社區;扭熱朵村、阿瓊村、日瓦朵村、奔達村、薩欽隆村、切塘村、瑪塘村、亞塘村、約青村、郭若咔村、幫布村、普葉村、亞慶村、頓多村

鴿群鄉:轄9個村:貢西頂村、咔嘎村、董瓊村、宗多村、措隆村、達日朵村、阿托庫村、學孔瑪村、西吾隆村

藏比鄉:轄7個村:美巴爾村、那查村、嘎爾當村、央隆村、昂倉村、處角瑪村、浪阿庫村

忠玉鄉:轄15個村:重村、崗咔村、浪沃村、扎西崗村、凱咔村、仲柞村、東業村、恰玉村、忠玉村、堆巴村、崩達村、薩旺村、白雄村、孜布村、依嘎村

措多鄉:轄15個村:熱須村、帕納村、弄竹角村、尼瑪隆村、崗嘎竹角村、多奇吾村、雜姆那布村、勤央恰村、灑如朵村、錯果村、那布村、嘎當村、畝遲勤村、古塘村、雜魯勒村

措拉鄉:轄20個村:棍次爾鉛姆村、居隆村、達董村、推郭布如村、勒根村、那林嘎村、凱熱村、改仁村、亞普村、瑪布爾村、董乃提吾村、錯乃村、錯董村、帕熱村、那朗村、鳥瓊村、烏鉛村、瑪雜村、措查村、查倉村

林堤鄉:轄7個村:恰查村、沃索村、林提村、江久村、帕隆巴村、央熱村、倉康村

夏瑪鄉:轄13個村:坡若倉村、貢西村、朗慶村、阿寨庫村、門當庫村、垂鉛村、甲仁村、塔孔村、甲給村、垂瓊村、多拉村、乃倉村、夏瑪村

絨多鄉:轄11個村:秋赤庫村、森土村、薩囊村、葉隆村、玉隆松多村、它吾切村、曲桑朵村、江多村、董羅崗村、隆那多村、森波庫村

人口民族

截至到2014年末,嘉黎縣總人口31538人。除縣直機關有少數漢族外,均為藏族

交通

1972年以前,全縣只有一條通往那曲的公路,境內全長206公里。1986年後,修築了38條鄉村公路,總長度為415公里,使本縣的交通狀況有了較大改善。大部分鄉村都能通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嘉黎縣地處那曲市東南部、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位於東經91°09′-94°01′,北緯31°07′-32°00′之間。東連昌都市邊壩縣和林芝市波密縣,南臨拉薩市當雄縣、拉薩市林周縣、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北依比如縣,境內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較為明顯。嘉黎縣距那曲市所在地211公里,距拉薩市537公里。面積為本132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嘉黎縣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結合地帶的高原山區,平均海拔4500米,縣城所在地海拔4488.6米。 地勢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傾斜。主要山脈有阿依拉山、魯貢拉山、傑拉山、崗巴拉山、楚拉山、崩希拉山等,都是念青唐古拉山的支脈。

水文

二大系統:1、嘉黎縣西部的主要河流為麥地藏布江,屬拉薩河的上游,麥地藏布江水體的功能主要為牧業用水,由於沒有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也極少,水質清潔。2、東部的河流是(廣義)易貢藏布河水系,是其上游,哈仁曲其實易貢藏布河就是在嘉黎縣東部的河段,談論易貢藏布河的長度,是從源頭算起的。

此外,易貢藏布的上游支流有:桑慶曲(與拉薩河的源頭彭錯拉共一個山頭);尼都藏布(NyêdoiZangbo),烏蘇絨曲(OgsogrongQu),雄曲;桑青曲;德曲;尼都藏布(沿着該河可以到達羅切拉)、蘇絨藏曲;忠玉鄉上游稱哈仁曲(Gagring Qu)。

境內主要湖泊有江南玉湖措拉湖鼓措湖等。

氣候

嘉黎縣平均海拔4500米,屬於典型的高原山地,高原大陸型氣候,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0.21℃。一月份平均氣溫-11.9度,七月份平均氣溫8度,年降水量695.5毫米。年日照時數2405.2小時,一年分為旱季、雨季、風季、雪季四季。

自受地勢的影響,西北部幾個鄉氣候寒冷,冬季長達半年,年溫度在0℃以下,冬春季風大雪多,是藏北中心降雪地區之一,全年無絕對無霜期。北寒冷,東南溫和,冬寒夏涼,降水充足,年、日溫差較大,冬季降雪頻繁,無霜期短。

自然災害主要有雪災、風災、乾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

東部特殊: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向北輸送,經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後,大部分水氣再沿易貢藏布河谷溯江而上,直抵嘉黎縣境內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為青藏高原輸送了大量寶貴的水分。因此,東部景色比較接近波密縣的景色。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到2003年,嘉黎縣區內外相關礦產開發企業及地質勘探部門先後登記的勘察點達到40多個,礦種包括礦、礦、礦、鉛鋅礦、礦、礦、硌鐵礦等多種屬礦產,非金屬礦產5種,包括水晶雲母白雲鏗硼砂

物種資源

珍稀野生動物種類多達上百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有22.8萬畝的原始森林,主要樹種有松樹柏樹青岡樹杉樹杜鵑樹等。

縣境內藏藥材主要有蟲草貝母大黃雪蓮花麝香鹿茸熊膽等500餘種。

野生動物有羚羊黃羊岩羊盤羊野兔狐狸猞猁豹子鹿獐子猴子馬熊狗熊等。野生植物有蟲草貝母大黃雪蓮花等。

經濟概況

綜述

1999年底,全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達4314.45萬元,比1998年增長129%,農村經濟總收入3263.92萬元,比1998年增長24.6%,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4萬元,比1998年增長22.2%。

2000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1.3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7367萬元,第二產業850.24萬元,第三產業4923.22萬元;牧業總產值8707萬元,人均收入1800.71元。

多年來縣委、縣府始終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中心,以深化農牧區發展為目標,以調整 產業結構為主線,團結帶領全縣黨員幹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求實進取,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化。進一步落實農牧民五條增收措施,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截至2006年底,全縣 國內生產總值( GDP )完成 17956.41 萬元, 同比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4407.71 萬元,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 3508.5 萬元,同比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 10040.2萬元,同比增長9.5%。全年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8990.36萬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3.7萬元,同比增長17.8%,地方財政組織收入327萬元,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269萬元的21%。其中稅類收入完成249萬元,非稅類收入78萬元,分別占縣內生產總值的1.39%和0.43%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445.2元,同比增長17.4%;農牧民人均 現金收入2013.9元,同比增長4.2%,農牧民群眾的 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蟲草產量2748.7公斤,實現收入4397.42萬元。 鄉鎮企業產值620萬元, 多種經營收入4026.36萬元。榮獲了那曲地區經濟 社會發展 目標考評第二名,自治區 向巴平措主席在我縣視察工作期間,對全年經濟社會各方面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一產業

嘉黎縣的經濟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耕地面積4621畝,林地面積34.5萬畝。該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兼有少量種植業。主要飼養氂牛綿羊山羊等。種植業有青稞春小麥豌豆油菜馬鈴薯蘿蔔等。林木樹種主要有青岡。經濟林木有核桃野梨等。

截至到2003年全縣牲畜存欄總數為21萬頭(只/匹),人均占有9.14隻(頭/匹)。肉類產量1477.59張,畜產品商品為36.3%,牧農民人均收入1253.91元,比1998年增長29.62%。

第二產業

非公有經濟發展迅速,有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主要從事木材加工和鐵器、石器製作。另有一批家庭民族手工業。

1997年3月,成立了嘉黎縣神山藏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嘉黎縣藏醫藥事業發展較早,在藏北享有盛譽。正逐步加大投資,進一步做好藏藥材的深加工,使之成為藏北地區藏藥材的原材料供應基地。

2007年,在嘉黎縣探礦的企業有中凱、華夏、強瑞、中泓、金泰等7家礦業公司,探礦累計投資9172萬元,選礦廠投資2000萬元,礦石開採量達18萬噸,實現產值10984.6萬元,創造利稅1240萬元,實現縣級財政收入316萬元,群眾直接受益1100萬元。

2008年西藏華夏礦業有限公司向嘉黎縣投資2.5億元,用於探礦和建立日處理3000噸的選礦廠、尾礦壩、電力設施建設等。截止2008年7月底,西藏華夏礦業有限公司完成投資16186.2萬元,同比2007年增長169%。其中:探礦投資1635萬元;選礦廠建設投資7245.5萬元;設備購置投資1546萬元;電力設施投資5759.7萬元。

2014年,西藏中凱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絨多龍瑪拉礦山、西藏華夏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蒙亞啊礦山在完成探礦工作後,都已進入採礦階段。西藏強瑞礦業有限公司、西藏煜錦礦業有限公司、西藏地勘局地熱地質大隊分別在嘉黎縣夏瑪鄉、絨多鄉、藏比鄉進行探礦工作;並且每年引進2-3家有資質的企業到我縣進行礦產資源勘查。

第三產業

財政金融:嘉黎縣地方財政收入微薄,主要財政來源於國家撥款。2003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為162.3萬元。縣城設有農行縣支行一家,2003年各類存款餘額突破4643萬元,全年發放各類貸款4170萬元。

招商引資:2007年嘉黎縣招商引資完成11361萬元,其中援藏資金189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

2014年舉辦了「2014年藏曆新年文藝演出」、「3.28」「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等大型文藝演出活動,演出場次共達7場,觀眾人數達6504萬左右。嘉黎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設圖書館、影院、健身房、樂器室、電子閱覽室、檯球(乒乓球)室等每周一至五每天免費開放5小時,共免費開放時間為900小時,接待人員達278人2013年實施建設項目有縣級新華書店及10個鄉鎮文化站,對全縣十個鄉(鎮)文化站和16座寺廟(拉康)配備了總價值89.18萬元的基層文化設施配套,2012年以來,書屋建設工程全面覆蓋嘉黎縣122個行政村、16座寺廟拉康。2014年對138個農家(寺廟)書屋進行了第三批書籍更新發放工作,總投資151.8萬元縣級新華書店已竣工驗收。

郵電通訊

嘉黎縣郵電通訊業到2003年底,固定電話用戶達611戶,移動用戶536戶,電信局共完成營業額79萬餘元。

醫療

2014年12月4日嘉黎縣縣政府4樓會議室65人村醫參加了村醫招錄考試。

教育

嘉黎縣有一所嘉黎縣中學。1994年9月8日開工,1995年8月27日竣工。建設規模為6個初中班,在校學生270人,總建築面積3560.77平方米。嘉黎中學建成投入使用,招生2個班96人,教職工9人。建校後第二批畢業生共有38人,其中,4人考上中專,10人考上高中,升學率達36.84%。

生態保護

2020年2月12日,嘉黎縣入選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名單。

風俗

西藏自治區嘉黎縣的「嘉黎民間故事」已經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5。藏民族歷來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地處藏北高原腹地的嘉黎縣素有以民風淳樸而享譽藏北。每逢佳節,家家戶戶穿金帶銀,身披節日盛裝,攜手歡度節日,或走親串戶,或舉家旅遊,博有普天同慶之勢。

一年一度的恰青賽馬藝術節與物資交流會,屆時,農牧民群眾從四面八方匯聚一起,載歌載舞,用原始的騎馬、射箭、抱石頭等形式歡慶節日,平地隆起帳篷把一個美麗的草原裝扮得星星點點。這樣的節日每年都要持續好幾天,盡興的同時,農牧民群眾將蟲草一類的特產拿出來交換所需要的物品,為節日增添了祥和的氣氛。

夜間的篝火晚會更具特色,許多年青男女聚集在一起,燃起熊熊大火,手牽手圍在一起,嫻熟的舞步夾雜了嘹亮的歌聲,在寂靜的夜空傳出數里之外,這就是著名的藏北著名的鍋莊舞,又名圈圈舞,同時也是藏北青年男女傳遞愛情的一種特殊方式。

在距縣城80公里的唯一農業鄉-忠玉鄉,活躍着一支獨具特色、不為人知的藝術群體。他們原屬林芝地區管轄(這裡是易貢藏布河的中游)。據傳說,從前的當地農牧民群眾,由於受不了苛捐雜稅的壓力,舉家遷移,輾轉數載,終於來到忠玉鄉這個世外桃源定居下來。忠玉鄉又名尼屋,因其四面環山,氣候溫和,且出山的路只有一條,當地的人又美其名曰「獵人峽谷」。這裡的農牧民一直沿襲着林芝一帶的歌舞服飾特色。

傳說

嘉黎縣城經歷了三次搬遷,其一為拉里,其二為達瑪,其三為現址阿扎。嘉黎縣所在地又叫亞昂爾,北面的山坡上長滿了松神樹,山後有澤那神湖(又叫金剛菩神湖),南面的雪峰為勝樂本尊(又叫千佛山),因為此山上怪石林立,仔細看模糊可以看出如一座座佛的座像,尤其是在夕陽西下時,傍晚的陽光給這些佛像鍍上了一層金色,更顯現出此山的威嚴及眾神的肅穆。西面的山脈是護法神山峰,並有松石大神湖(秘文菩神湖),東面有澤嘎爾神湖(觀世音神湖),這三個湖都有湖馬、湖羊、湖牛的傳說。其中澤嘎爾神湖最多,而且還有湖中出現神戰的傳說。

關於這三湖的形成,有兩個流傳最廣的傳說,一是相傳太湖有一神魚,不願受水域的限制,欲向佛祖傾訴不公。一日便口含清水,騰空而出,一路西行,當行至現嘉黎縣時,發現其間閃耀祥光,以為已到仙境,不由放聲大笑,忘了自己是終究是魚類,需以水生存,將口中的清水從兩口角撒出,遂成澤那神湖、松石大神湖,而身上的水沿尾鰭滴下,遂成澤嘎爾神湖。魚身為山。另一說為,澤嘎爾神湖中有一神魚,時常躍出水面,眺望常到嘉黎縣西部牧場放牧的少女,一日終於忍不住欲前往傾訴自己的情懷,就在接近那少女時,少女化成巨劍擋在其面前,此魚為此後悔不已,怨自己修行不夠,眼角流出兩滴淚來,此魚也就化成了縣城後長滿了松神樹那座山坡。

格薩爾王射箭處

傳說當年格薩爾王率大軍前往魔域征戰,途經嘉黎縣時,天色已黑,前面隱隱約約出現一支軍隊,再加上當時風聲如戰鼓,山上旌旗招展,其首當其衝的魔王騎一匹戰馬,蠢蠢欲動。於是,格薩爾王張弓搭箭,直到拉得月滿弦,「唆」的一聲,箭帶神光射向那魔王,正中喉頭。頓時,一切歸於寂然,格薩爾王遂命大軍就地宿營。第二日,才發現是一山脈,山上巨石林立,有如千軍萬馬,崢嶸獰目,石中多有被風雪侵蝕的小孔,而靠東石中有一圓洞,粗如圓木,洞壁圓滑,確如箭穿所致。

格薩爾王戰馬場

格薩爾王繼續前行,途經現嘉黎縣措多鄉時,發現一石壁,三面環繞,壁仞千尺,如刀砍斧削,其下開闊平坦,易守難攻,於是,格薩爾王遂令駐營,依山而建戰馬場,並將此地長期作為大軍戰馬供應基地。

特產

嘉黎縣土特產品主要有各類高原畜產品及蟲草、貝母、麝香等。

氂牛

嘉黎「娘亞」氂牛是西藏三大優良氂牛類群之一,在嘉黎縣畜牧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藏十分寶貴、純度最高的特色家畜品種資源之一,是西藏家畜品種資源中獨具體格高大、生產性能良好、發育快的優良氂牛地方類群。「娘亞」氂牛肉品質好,風味獨特、色澤鮮紅、蛋白質含量高(21%),脂肪含量低(1.4%-3.7%),無污染。根據「娘亞氂牛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娘亞氂牛產肉率高,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豐富;全乳和半乳混樣中測定的重要微量元素鈣、鋅的含量極高,乳品質好,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近幾年,作為種畜的「娘亞」氂牛部分已推廣到日喀則、山南、昌都、林芝等地。

藏豬

嘉黎藏豬大多生長在忠義鄉。藏豬個小,每頭成豬毛重最多50公斤,小的僅30公斤左右,嘴尖、腿細、毛長,黑色居多,亦有黑白、黑褐花的。產肉量低,繁殖力強。藏豬一般需要飼養一年以上才可出欄。在豬類肉品中所含的19種氨基酸中,藏豬有18種含量高於其它豬類肉品,鈣含量高於其它豬品種的119%。且具有高鈣低脂、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等特徵,是典型的瘦肉型品種。

藏雞

嘉黎藏雞大多生長在忠義鄉。藏雞個小肉多,豐尾長,覓食能力強,適應高寒氣候,小巧玲瓏,羽毛緊湊,羽翼和尾翼特別發達,體形似船,行動敏捷,膽小善飛,夜間歇宿在家中高處或所釘木條上。母雞年產蛋近100個,蛋小,單個重40克左右,呈橢圓形。養雞戶一般於4—10月採用自然孵化方式繁殖,每窩孵蛋8—10個,孵化率均在90%左右。

旅遊資源

嘉黎縣有藏北草原風情、茶馬古道及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高山峽谷等。嘉黎縣又是十一世班禪大師、熱振活佛的故鄉,人文資源豐富,境內主要山脈有阿依拉山、魯貢拉山、傑拉山、岡巴拉山、楚拉山、崩希拉山等,都是念青唐古拉山的支脈。

格薩爾王射箭處

傳說當年格薩爾王率大軍前往魔域征戰,途經嘉黎縣時,天色已黑,前面隱隱約約出現一支軍隊,再加上當時風聲如戰鼓,山上旌旗招展,首當其衝的魔王騎一匹戰馬,蠢蠢欲動。於是,格薩爾王張弓搭箭,直到拉得月滿弦,「唆」的一聲,箭帶神光射向那魔王,正中喉頭。頓時,一切歸於寂然,格薩爾王遂命大軍就地宿營。第二日,才發現是一山脈,山上巨石林立,有如千軍萬馬,崢嶸獰目,石中多有被風雪侵蝕的小孔,而靠東石中有一圓洞,粗如圓木,洞壁圓滑,確如箭穿所致。[1]

格薩爾王戰馬場

格薩爾王繼續前行,途經現嘉黎縣措多鄉時,發現一石壁,三面環繞,壁仞千尺,如刀砍斧削,其下開闊平坦,易守難攻,於是,格薩爾王遂令駐營,依山而建戰馬場,並將此地長期作為大軍戰馬供應基地。[2]

歷史遺蹟

從比如縣的布格拉宗一直到嘉黎縣的措多鄉,途中有幾個站點,分別是桑前松多、動嘎拉、美休,這一條線路上,殘留了許多修路的痕跡,多段路面仍留有較深的類似古代馬車木軲轆轍印。傳說,這條路的修築系處於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前期,其用途為文成公主進藏運送物資。但由於史料無記載,尚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革命勝地

1951年,十八軍先遣支隊在十八軍副政委王其梅率領下與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土登列門一道於7月25日從昌都出發,經邊壩進入嘉黎縣,在翻越嘉黎縣彭達山時,因此山海拔6000餘米,山頂終年積雪,運送物資的騾馬不能適應而死傷過半,故把此山稱作「死馬山」。在距彭達山15里左右的楚拉山,也使我先遣支隊受到嚴峻考驗,此山海拔也近6000餘米,長途跋涉的解放軍戰士,因疲勞、飢餓、寒冷等,在翻越此山時。傷亡眾多,因此把此山稱作「死人山」。現兩山分別位於縣城的東西兩側,從縣城可隱約看見兩山的峰頂。

旅遊體驗

嘉黎縣旅遊方面的文獻比較少,「西藏嘉黎縣探秘:深度游的天堂」帖子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旅遊體驗,有大量圖片,不妨參考。羅布西卡這個埡口也是那曲縣和嘉黎縣的縣界,後面一直到此行300多公里以外的重要地點「忠玉鄉」,靠近東方的波密縣。從那曲縣到波密縣,穿行了嘉黎縣的西東地帶。過了夏瑪鄉不久,車子就沿着一條清澈的小溪走了,當地叫它「青雄曲」。其實這小溪就是最後流入雅魯藏布江的易貢藏布河。

嘉黎縣城阿扎鎮(原名 斯爾定咔)氣候好,雖然海拔也在4500多米,但是植被茂盛到處是草地,氧氣充足。

視頻

西藏嘉黎縣

視頻

航拍嘉黎縣城之春

視頻

嘉黎縣各寺廟風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