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黃
中文學名:大黃
拉丁學名:Rheum palmatum L.
別 稱:將軍、黃良、火參、膚如、蜀、牛舌、錦紋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科:蓼科(Polygonaceae)
屬:大黃屬
分布區域: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及西藏東部。
圖片網址來源:[1]

大黃,出自《本草經集注》。陶弘景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雖非河西、隴西,好者猶作紫地錦色,味甚苦澀,色至濃黑,西川陰乾者勝,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而'《綱目》引作'西')耐蛀堪久。此藥至勁利,粗者便不中服,最為俗方所重。將軍之號,當取其駿快也。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性味:苦,寒。歸經:胃經;大腸經;肝經;脾經 。科屬分類:蓼科。另有一種山大黃為同屬植物波葉大黃的根莖及根,又稱苦大黃(因含有毒性成分土大黃苷而不得用做藥材)。

常呈不規則圓柱形,外表紅褐色而黃,無橫紋,質堅而輕,斷面無星點,無錦紋,有細密而直的紅棕色射線。 氣不香,味苦而澀。質次。服後有腹痛感。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

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坡,喜歡陰濕的環境,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

(1)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

(2)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東北部。

(3)分布於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成份

大黃含有蒽類衍生物、苷類化合物、鞣質類、有機酸類、揮髮油類等。

(1) 蒽類衍生物分為:⑴游離蒽醌衍生物,如蘆薈大黃素(aloe emodin)、土大黃素(chrysaron)、大黃酚(chrysophanol)、大黃素(emodin)、異大黃素(isoernodin)、蟲漆酸D(laccaic acid D)、大黃素甲醚(physcion)、大黃酸(rhein);⑵結合蒽醌化合物,有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的單和雙葡萄糖甙;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的單糖甙;蒽酚和蒽酮合物:大黃二蒽酮(rheidin)、掌葉二蒽酮(palmidin)以及與糖結合的甙如番瀉甙(sennoside)A、B、C、D、E、F等。

(2) 苷類化合物:土大黃甙(rhaponticin)、3,5,4』-三羥基芪烯一4』-O-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stilbene-4』-O-β-D-(6』-O-gallayl)-glucoside)、3,5,4』-三羥基茋烯-4』-O-β-D-吡喃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 stilbene-4』-O-β-D-glucopyranoside)。

(3) 萘衍生物:torachrysone-8-O-β-D-glucopy ranoside,torachrysone-8-(6′-oxaly)-glucoside及決明松(torachryson)。

(4) 鞣質類:沒食子酰葡萄糖、d-兒茶素、沒食子酸、大黃四聚素(tetrann)等。大黃四聚苯經水解,得沒食子酸、肉桂酸及大黃明(rheosmin)。此外合有樹脂。   尚含有有機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桂皮酸、異丁烯二酸、檸檬酸、延胡紊酸等。   大黃中還含有揮髮油、脂肪酸及植物甾醇等。

主要成分

瀉下成分為結合性蒽醌苷類,抑菌成分為游離性蒽醌。大黃不含土大黃苷,可作為鑑別正、偽品的依據之一。動物實驗表明,提取物有瀉下、抑菌、止血、促進膽汁分泌、降脂、降壓和抗腫瘤作用。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1)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

(2)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

(3)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大黃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2克;瀉下通便,宜後下,不可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塗。煎液亦可作灌腸用。炒炭常用於涼血止血。

大黃的禁忌注意

(1)孕婦慎用。

(2)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3)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黃內服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痛等副反應,一般停藥後即可緩解。

大黃的選方

(1)用於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

(2)用於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癤等。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於產後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於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飲片

炮製

(1)大黃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

(2)酒大黃 取淨大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

(3)熟大黃 取淨大黃塊,照酒燉或酒蒸法(附錄Ⅱ D)燉或蒸至內外均呈黑色。

(4)大黃炭 取淨大黃片,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

用法與用量

3~15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於患處。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

臨床應用

用量3~30克,煎服。用治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用適量,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