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鹿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雄鹿頭上末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後者習稱「馬鹿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乾或烘乾。用時燎去毛,刮淨,橫切薄片,或劈成碎塊,研細粉用。[1]

動物形態

梅花鹿

體長1.5米左右,體重約100千克。肩高約1米。眶下腺明顯,裂縫狀;耳大直立,頸細長。後肢外側裸關節下有褐色跖庶腺,主蹄狹尖,側蹄小。尾短。冬毛厚密,有絨毛,栗棕色,毛尖灰黃色,白色斑無或不明顯。夏毛薄,無絨毛,全身紅棕色,白色斑點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的白斑排成兩行,有黑色背中線。雌鹿無角,雄鹿具角,長全時共4~5叉。馬鹿:體較大,體長約2米,體重超過200千克。肩高約1.5米,背平直,肩與臀高相等。鼻端裸露。[2] 馬鹿茸: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連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地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東馬鹿茸

「單門」大挺長25~27cm,直徑約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黃色,鋸口面外皮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細孔,質嫩;「蓮花」大挺長可達33cm,下部有棱筋,鋸口面蜂窩狀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質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頂端多無毛,習稱「捻頭」。

西馬鹿茸

大挺多不圓,頂端圓扁不一,長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縮乾癟,分枝較長且彎曲,茸毛粗長,灰色或黑灰色。鋸口色較深,常見骨質。氣腥臭,味咸。[3]

藥材性狀

圓柱狀分枝,表面密被細毛茸,上端較密,下部較疏。鋸口密布多數細孔。體輕,氣微腥,味微咸。花鹿茸茸體較短,分枝少,基部僅有一個側枝,皮紅毛黃,短而細密;馬鹿茸茸體粗長,分枝多,基部有兩個相鄰的側枝,皮黑毛青灰,毛長而稀粗。

產地

梅花鹿常群棲于山地、草原及林緣,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現多為人工飼養。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者禁止濫捕。馬鹿群棲於混交林、高山森林草原。分布於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者禁止濫捕。

鹿茸的營養成分

富含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每100克中內含:纖維素(mg) =100.00、蛋白質(mg) =18.00、脂肪(g) =16.67、碳水化合物(g) =6.70、膽甾醇肉豆蔻酸酯(g) =10.23、精氨酸(g) =4.89、賴氨酸(g) =6.03等。[4]

性味

甘咸,溫。

歸經

經。

功效

補督脈、助腎陽、生精髓、強筋骨。

臨床應用

1.用於腎陽不足、陽痿、肢冷、腰瘦、小便清長、精衰、血少、消瘦乏力及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等症。鹿茸是一味補督脈的要藥,又能助腎陽、補精髓、強筋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衰血少及骨軟行遲等症。本品可單味服用,也可配合熟地山萸肉菟絲子肉從蓉巴戟天等同用。

2.用於衝任虛損,帶脈不固,崩漏帶下等症。鹿茸髓補益肝腎,調理衝任,固攝帶脈,故可止漏束帶,用治崩漏帶下屬於虛寒症狀者,可與阿膠當歸、熟地、山萸肉、淮山藥白芍烏賊骨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亦可用於慢性潰瘍經久不斂及陰性瘡腫內陷不起等症,有補養氣血、內托升陷的功效。[5]

參考文獻

  1. 中藥學
  2. [1],中藥查詢
  3. 中國藥典
  4. 鹿茸,中醫易
  5. 鹿茸,中醫醫典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