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源义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参考资料:
HLY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姓名    = 源义经  (著名传奇英雄)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源義經''' </p>
| 圖像    =[[File:YUAN.jpg| 缩略图| 居中|300px|
+
|-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0072/20170823212049-1058837433_jpg_500_599_78500.jpg/300 原图链接]
+
|<center><img src="https://img.ruten.com.tw/s2/e/f2/e8/21950031388392_58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50031388392 來自ruten]
[https://baike.sogou.com/v149832.htm?ch=ch.bk.i 来自搜狗]]]
+
</small>  
| 圖像說明 = 
+
|}
| 出生日期 = 1159年
 
| 出生地点 = 河内
 
| 國籍    = 日本
 
| 别名    = 牛若、九郎、遮那王
 
| 毕业院校 =
 
| 職業    = 武士,将军
 
|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源平合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 知名作品 = </br></br>
 
}}
 
  
'''源 义经'''( みなもと の よしつね,Minamoto no Yoshitsune1159 -1189 年6 月15日) ,日本 传奇英雄, 平安 代末期 的名将。 出身 源氏的武士, 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内源氏 栋梁[[ 源赖信]] 的后代 义朝的第九子,幼名牛若(うしわかまる)。
+
'''源 義經''' (-{[[平治 ( 二條天皇)|平治]]}-元年-[[文治 (日本)|文治]]五年閏[[四月卅日]],{{bd|1159 ||1189 年|6 月15日|Minamoto no, Yoshitsune}}) 為[[ 日本]][[ 平安 ]] 末期 出身 於[[ 源氏]] [[ 武士]] 知名 的[[ 將領]] ,曾任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 <ref>[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50031388392  義經],ruten</ref>
  
  源义经之 父源 朝在平治之 平清盛所 败后 ,源 义经在七岁时 被送到京都鞍 学习,改名遮那王 。之 投奔奥州,受到奥州藤原氏 主[[藤原秀衡]]的庇 承治四年(1180年) ,源 义经与同父异母的 朝一 齐举 伐平家,在著名的 役源平合 功彪炳,威名 赫。但也因功高震主 朝所猜忌,最 兄弟反目成仇。源 得到后白河法皇的院宣后, 在全 国发布通缉命令 追捕 源义经 源义经 在走投 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 藤原 秀衡死 ,其子藤原泰衡 开始排挤义经。文治五年(1189年) ,源 亲自率 讨伐平泉。迫于 赖朝之压力 ,[[ 藤原泰衡]] 把枪口转向 源义经。源义经最后在衣川馆
+
 父[[ ]]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内源氏]]的棟樑[[源賴信]]的後代,世世代代 東國武家人材輩出。義經為[[源義朝]]的第九子,乳名'''牛若丸'''。在[[ 平治之 亂|平-{}-治之亂]] 為[[ 平清盛]] 敗後 ,源 義經在7歲時 被送到[[ 京都]][[ ]]學習 。之 後他 投奔[[ 奥州]] ,受到[[ 奥州藤原氏]]當 主[[藤原秀衡]]的庇 及長 ,源 義經與 長[[ ]] 齊舉 [[ 平家]] ,在著名的 [[ 源平合 戰]] 功彪炳,威名 赫。但也因功高震主 朝所猜忌,最 兄弟反目成仇。源 朝在全 追捕 義經 義經 在走投 路之下再度投靠[[ 藤原秀衡]] ,秀衡死 ,其子[[ 藤原泰衡]]繼為[[家督]] 泰衡因畏懼 ,領 突襲源義經, 義經自知必死,把自己鎖在佛堂,誦經祈求往生[[淨土]] 在左右手[[弁慶]]等所有[[ 家臣]] 戰死後,義經為避免妻女受辱,拔刀刺殺 愛妻[[鄉御前]]與4歲的愛女[[龜鶴御前]],[[切腹]]
  
 源 义经为 日本人所 戴的 传统 英雄之一,而且由 其生涯富有 的色彩,在 多故事、 戏剧 中都有 关于 他的描述,在 多神社中也奉祀 义经
+
 源 義經為 日本人所 戴的 傳統 英雄之一,而且由 其生涯富有[[傳 ]]與[[ 劇]] 的色彩,在 多故事、 戲劇 中都有 關於 他的描述,在 [[ 神社]] 中也奉祀 義經,並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新政|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 目录 ==
 
  
1人物
+
==  涯 ==
 +
=== 流離歲月 ===
 +
源義經,幼名「牛若丸」或稱「牛若」,出身於名門[[河內源氏]],為源氏領袖[[源義朝]]的第九子。其母親[[常盤御前]]原為[[近衛天皇]][[中宮]][[藤原呈子|九条院]]的侍婢,以千中選一的美貌著稱,後來成為源義朝的側室。
  
2 物评价
+
1159年,牛若誕生後不久,父親源義朝即於[[平治之亂|-{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隨後於逃亡途中在[[尾張]]遇害,源氏一族亦非死即逃。母親常盤帶著牛若及牛若的兩名同母兄今若、乙若逃往[[大和國|大和]]山中,沒多久,常盤的生母被[[平家]]逮捕,常盤-{只}-好攜子[[自首]]。平清盛因貪戀常盤的美色,遂納常盤為妾,並赦免常盤生母及牛若兄弟等4
  
3轶事典故
+
數年後,常盤又被嫁給[[公家]]貴族[[藤原氏]]的小文書官,大藏卿,一條長成,而牛若在7歲時(1165年)被送到[[鞍馬寺]]([[京都市]][[左京區]])學習。之後從一位稱為聖門坊的[[僧侶]]處得知自己的身世。
  
4 族成员
+
傳說某夜,牛若偷溜出寺,在僧正谷(僧正ヶ谷)遇到武藝高強的「[[大天狗]]」(鞍馬山僧正坊),後來牛若便常常夜遁至天狗處學習武藝。住持東光坊某日發現牛若不但夜遁習藝而且圖謀打倒平 後大驚失色,雖欲強迫牛若出家,但牛若不肯,最後姑且先起法名為「'''遮那王'''」,命牛若靜心學習,忘卻俗世。
  
5亲信部将
+
傳聞遮那王11歲(1169年)某日在回寺的路上,途經[[五條大橋]]時,遇見一位稱為[[武藏坊辨慶|武藏坊-{弁}-慶]]的武勇僧侶攔路。-{弁}-慶當時在該地進行「刀狩」,-{只}-要看上往來武士身上的[[太刀]]便要求比武,在遇到遮那王之前已經強奪了999把太刀。-{弁}-慶看上了遮那王身上所配之黃金寶刀,故技重施,豈料遮那王武藝高強,身輕如燕,-{弁}-慶雖然武勇縱橫,但卻處處受制,攻而屢挫。以柔克剛的遮那王讓臂力過人且一向仗恃剛勇的-{弁}-慶敗得口服心服,從此-{弁}-慶便跟隨在遮那王左右,成為日後遮那王最親密的家臣之一。
  
 +
=== 出奔奧州 ===
 +
1174年,遮那王16歲的某日,傳說有一位叫做吉次信高的[[黃金]]商人來訪。吉次信高因為經常往來京都與[[陸奧]],與[[奥州藤原氏]]的[[鎮守府將軍]][[藤原秀衡]]有深交,此次來訪乃因藤原秀衡暗聞源氏遺族遮那王有討平大志,欲傾力相助,遂託吉次信高前來轉達,並助遮那王出奔。遮那王當下即決定投奔[[奥州]],當日便喬裝混於吉次信高的商隊中出走。途經[[熱田神宮]]時,遇見前[[宮司|大宮司]]藤原季範的族裔,而藤原季範正是父親[[源義朝]]正室由良御前的生父。遮那王在戚族及吉次信高等人的注目下完成了[[元服]],取源氏代代相傳的「義」字,及初代先祖[[源經基]]的「經」字,改名為「'''源九郎義經'''」。亦有一說,指義經乃於其父義朝為叛臣所殺的宅第裡完成元服儀式。
  
== 人物生 ==
+
  源義經一行千里跋涉後,終於抵達奧州[[ 泉]]。據說藤原秀衡於數日前即夢見黃金[[鴿子]]飛來,而鴿子乃源氏[[氏神]][[八幡神]]的[[神使|信使]],因此視之為吉兆,更加深信源義經必能成就大業。
  
===  早年经历 ===
+
===  兄弟重逢 ===
义经出身于名门河内 幼名"牛若丸"或称"牛若" 氏领袖 朝的 第九子(异说) 其母亲 盘原为近卫天皇中宫九条院 侍婢 以千中选 的美貌著称 后来成为 的侧室
+
1180年8月 義經的異母兄[[源賴朝]]舉兵討伐平家。消息傳到[[奧州]],源義經與[[藤原秀衡]]商量後決定興兵助陣。 義經率領家臣-{弁}-慶、伊勢三郎及藤原家臣佐藤繼信、佐藤忠信兄弟等共300餘騎,日夜兼程前往馳援。其時正值[[富士川之戰]],然而[[平家]]大軍不戰而敗 戰事一下子就結束了 ,源 義經於戰後才抵達 在黃瀨川 陣地,因此未能參戰 源賴朝見到[[平治之亂]]失散以來即未曾謀面的親弟弟已由襁褓嬰孩蛻變成威風凜凜的大將,心裡非 欣慰與感動,兄弟兩人皆流下真情 淚水。源賴朝以[[河內源氏]]先祖[[源義家]]得親弟弟[[源義光]]襄助而成大業為例 誓言與源義經 起消滅平家、共報父讎 再振源氏家門。之後源義經跟隨 退回[[鎌倉]],全力經略[[關東地方|關東]],厚植實力
  
  平治元年(1159年),牛若诞生后不久,父亲[[源 朝]] 即于平治之乱中为[[ 平清盛]] 所败 随后于逃亡途中 于尾张遇害 ,一 族亦非死即逃 母亲常盘带着牛若及两名同母兄今若、乙若逃往大和山 。不久常盘的生母被平家逮捕 常盘只好携 自首。 清盛因贪恋常盘的美色 遂纳常盘为妾 并赦免常盘生母及牛若兄弟等四人
+
=== 上洛勤王 ===
 +
[[源 朝]] 的堂弟[[ 木曾義仲]] 和源賴朝同年舉兵 並且勢如破竹 橫掃[[北陸]] 為討平的源氏勢力中的另 主流 但由於木曾義仲的父親源義賢在與源賴朝父親[[源義朝]]的政爭 中, 為源義朝長 [[源義 ]]所殺 與源義朝家有殺父之仇 故不與源賴朝相善
  
常盘又被嫁给公 贵族藤原氏 一条长成 ,而 牛若在长宽二年(1165年)七岁时被送到鞍马寺( 都市左京区)学习 之后由一位称为圣门坊 僧侣处得知自己的身世
+
1183 年, 木曾義仲於[[俱利伽羅峠之戰]]大破平家10萬大軍後,同年7月率兵入京,平 棄都西逃。此時木曾義仲 聲勢如日初昇 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然 由於先前養和大飢饉的影響,木曾義仲的6萬大軍軍糧無覓,遂開始劫掠 師,以致人心大失 其後在追擊平家 數次戰役中更屢為平家所敗,元氣大傷
  
  传说某夜 牛若偷溜出寺,在僧正谷(僧正ヶ谷)遇 武艺高强 "乌天狗",后来牛若便常常夜遁至天狗处学习武艺。住持东光坊某日发现牛若不但夜遁习艺而且图谋打倒平家后 惊失色 虽欲强迫牛若出家,但牛若 最后姑且先起法名为"遮那王" 命牛若静心学习,忘却俗世
+
  同年 [[後白河法皇]][[勤王]]密令 源賴朝派遣[[源範賴]]及源義經統率5萬 軍征討木曾義仲。1184年1月 眾叛親離的木曾義仲於[[宇治川之戰]]中寡 敵眾 在逃往[[北陸]]途中於[[近江國|近江]][[粟津之戰|粟津]]遇襲陣亡。至此 源賴朝勢力成為天下討平的唯一主力
  
  传闻遮那王仁安四年(1169年) 十一岁时的某日 寺的路上 途经五条大桥时 遇见一位称为[[ 武藏坊弁庆]] 的武勇僧侣拦路。弁庆当时在该地进 "刀狩" 只要看上往来武士身上的太刀便要求比武 在遇到遮那王之 已经强夺了999把太刀。弁庆看上了遮那王身上所配之黄金宝刀 故技 施,岂料遮那王武艺高强,身轻如燕,弁庆虽然武勇纵横,但却处处受制,攻而屡挫。以柔克刚的遮那王让膂力过人且一向仗恃刚勇的弁庆败得口服心服,从此弁庆便跟随在遮那王左右,成为日后遮那王最亲密的家臣
+
=== 一之谷奇襲 ===
 +
平家一族先前棄京逃往[[九州 ( 日本)|九州]]後 勢力便逐漸 更趁源氏相爭之際坐收漁利 不但在[[讚岐]][[ 屋島]] 建立 [[山陽道]]及[[瀨戶內海]]等亦大半為平家所控制 ,前 線重回[[攝津國|攝津]][[福原]] 大有 新[[上洛]]
  
===出奔奥州===
+
1184年1月 木曾義仲敗亡後 [[源賴朝]]乘新勝之銳 命[[源範賴]]及源義經進軍福 。2月 ,源 範賴與源義經兵分二路夾擊 以源範賴為主 力, 源義經率1萬餘騎由攝津藍那走[[鵯越]] 潛入一之谷。2月4日源義經以夜襲擊敗[[播磨]]三草山的[[平資盛]]、[[平有盛]]勢力 並命土肥實平追擊山中殘部。2月7 源範賴5萬主力進攻生田 [[平知盛]]守軍,清剿山 殘部後的土肥實平亦轉攻塩屋的[[平忠度]],但源平兩軍激戰數回後即陷入僵局
承安四年(1174年) 遮那王16岁的某日 传说有一位叫做吉次信高(金売吉次)的黄金商人来访。吉次信高因为经常往来京都与陆奥 与奥州藤原氏的镇守府将军藤 秀衡有深交 此次来访乃因藤原秀衡暗闻 氏遗族遮那王有讨平大志 欲倾 相助 遂托吉次信高前来转达 并助遮那王出奔。遮那王当下即决定投奔奥州 便乔装混于吉次信高 商队 出走
 
  
  途经热 神宫时 遇见前大宫司藤原季范的族裔 而藤原季范正是父亲 义朝正室由良御前的生父。遮那王在戚族及吉 信高等人 注目 完成了元服 取源氏代代相传的"义"字 及初代先祖源经基的"经"字 改名为" 九郎义经"。亦 一说 指义经乃于其父义朝为叛臣所杀的宅第里完成元服仪式
+
  源義經採聲東擊西之計,命安 義定領1萬騎進攻夢野的[[平教經]]、平盛俊,自己則僅率40餘騎轉入山中 迂迴到[[平家]]本陣後方。[[黎明]]時分 ,源 範賴方再 發動攻擊,聽見殺陣聲 源義經便率軍由急坡縱馬而 下, 迅速攻入平家本陣,平家陣腳大亂,開始奔竄敗退,平家大軍死傷慘重。不久殘軍逃到港口 乘船渡往屋島 氏因為沒 水軍 故沒有追擊
  
  源义经一行千里跋涉后 终于抵达奥州 泉。据说藤原秀 于数日前即梦见黄金鸽子飞来 而鸽子乃源氏氏神八幡神的信使,因此视之为大 大的 吉兆,更加深信源义经必能成就大业
+
  此戰平家大將陣亡者甚眾 如平通盛、[[ 忠度]]、平經俊、平清房、平清貞、[[平敦盛]]、平知章、平業盛、平盛俊、平經正、[[平師盛]]、[[平重 ]](被捕,1185年處刑)等 平家勢力遭受莫 沈重 打擊
  
===兄弟重逢===
+
[[一之谷之戰]]後 ,源 賴朝召[[源 範賴]]回[[鎌倉]],加封[[三河]] 守,但立下大功的源義經卻遭 冷落,不但不召回鎌倉行賞,更只命源義經為代官 留守京都。戰功赫赫的 義經在留守京都期間受到[[ 後白河天皇|後白河法皇]] 的讚賞,1184年8月6日法皇封 義經為「左衛門少尉兼[[ 檢非違使]] (俗稱為'''判官''') 從五位下」,但源賴朝對於源義經未先徵詢自己的同意而擅受朝廷冊封的行為十分震怒。9月,源義經奉源賴朝之命,娶源賴朝臣下河越重賴之女為妻(後來稱為「鄉御 」) 一般認為 源賴朝是想利用鄉御前來刺探及監視源義經 結果而言 鄉御前並沒有為 所用,而是真心 跟隨著源義經
承治四年(1180年)8月 ,源 义经被流放伊豆的异母兄[[源 赖朝]] 举兵讨平。消息传 奥州 ,源 义经与[[ 藤原秀衡]] 商量后决定兴兵助阵。 义经率领家臣武藏坊弁庆、伊势三郎及藤原家臣[[ 佐藤继信]] 、忠信兄弟等共300余骑 日夜兼程 往驰援 其时正值富士川之战 然而平家大军不战而败 战事一下子 结束了 ,源 义经于战后才抵达源赖 在黄濑川的阵 ,因此未能参战
 
  
  讲述 平家 军在富士川不战而败,乃因"风声鹤唳"所致 赖朝见 到平 治之乱失散以来即未曾谋面的亲弟弟已由襁褓婴孩蜕变成威风凛凛的大将 心里非常欣慰与感动 兄弟两人皆流下真情的泪水。源赖朝以河内源氏先祖源义 得亲弟弟 义光襄助而成 业为例 誓言与源义经一起消灭 家、共报父雠 再振 氏家门。之后源义经跟随源赖 退回镰仓 全力经略关东,厚植实力
+
=== 屋島之戰 ===
 +
1184年9月,[[源賴朝]]刻意冷落源義經,只派源範賴征討 平家。源 範賴為繞 到平 家背後 取徑[[山陽道]] 但為平 識破, 範賴 軍遭[[平行盛]]截斷 [[關門海峽]]亦為[[ 知盛]]封鎖,陷入兵糧不繼的困境。1185年1月 ,源 迫不得已 命源義經領軍前往救援
  
===上洛勤王===
+
2月, 義經自京都起程前往攝津[[ 渡辺]] 港,整備軍艦 目標直指平家[[屋島]]陣地。但正當出航之際 [[暴風雨]]來襲 軍監[[梶原景時]]及部下、船長們皆認為此時不宜冒險。 義經 斥眾議,安排5艘船各150騎,隨即出航。源義經艦隊乘風破浪,比想像 更快抵達[[四國]], 於風浪 影響,偏離了預定航道, [[阿波]] 勝浦靠岸。然而 義經上岸整軍後 即策馬疾馳 翌日清晨便已進軍至屋島前方村落
赖朝的堂弟[[ 木曾义仲]] 和源赖朝同年举兵 并且势如破竹 横扫北陆 为讨平的 氏势 力中 的另一主流。 但由 于木曾义仲 父亲源义贤 与源赖朝父亲源义朝 政争中,为 义朝长子源义平所杀 与源义朝家有杀父之仇 故不与源赖朝相善
 
  
  寿永二年(1183年) 木曾义仲于俱利伽罗峠之战 家10万 军后 同年7月率兵入京 平家弃都西逃 此时木曾义仲的声势如日初升 人称"旭将军(或朝日将军)" 然而由于先前养和大饥馑的影响 木曾义仲的6万大军军粮无觅 遂开始劫掠京师 以致人心大失 其后在追击 平家的 数次战役 更屡为平家所败 元气大伤
+
  源義經眺望[[平家]]陣營,發現平家紅旗浩浩,軍容整盛,並且還有數艘艦艇在港。源義經自知不能力敵,-{只}-能智取,於是便在周圍村莊放火,假立源氏白旗多數 製造 軍襲來的幻象。 家見狀 以為[[一之谷]]奇襲再現 倉皇奪船奔走 源義經趁勢搶灘上岸 迅速衝入本陣放火 不久 平家發現中計 掉頭回擊 弓矢齊飛 。平家 軍中號稱第一射手的[[平教經]]向源義經放了一記冷箭,義經四天王之一 佐藤繼信策馬奔前以身擋箭,強箭穿甲,佐藤繼信 箭落馬。源義經立刻下馬抱起繼信,繼信寥留數語後便氣絕殞命 義經哀慟不已
  
  同年 收到后白河法皇勤王密令 的源 赖朝 遣源范赖及源义经统率5万大军征讨木曾义仲。寿永三 (1184年)1月 众叛亲离 木曾义仲于宇治川 战中寡不敌众 在逃 北陆途 于近江粟津遇袭阵亡 至此 ,源 赖朝势力成为天下讨平的唯一主力
+
  戰事陷入膠著 雙方暫且按兵不動。平家為了展現出己方游刃有餘 實力,打擊 氏的士氣,故意 出一艘小船,載著花樣 華的美少女 立起紅底金箔 [[日 丸]]小扇 源氏陣地挑釁。源義經則派出軍 的弓射名手[[那須與一]]接戰 小船停在箭程邊線左右,船上小扇隨著波浪起伏而搖擺不定,那須與一縱馬入海,一箭射中40間(約70公尺)外的小扇 ,源 軍歡聲雷動,士氣大振
  
===一之谷奇袭===
+
  不久由於 平家 誤信[[ 範賴]]率大軍增援的情報 加以 島基地已受創嚴重 ,平家 決定放棄屋島 向西撤退 [[屋島 戰]]結束。此戰造成[[瀨戶內海]]拱手讓與源氏,河野通信等水軍勢力及[[中国地方|中國]]、[[四國]]的武士集團也一一向源氏投誠,平家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
 平家 一族先前弃京逃往九州后,势力便逐渐回伸,更趁 氏相争之际坐收渔利 不但在赞岐 岛建立行宫 山阳道及濑户内海等亦大半为 平家 所控制 前线重回摄津福原 大有重新上洛
 
  
  寿永三年(1184年)1月,[[木曾义仲]]败亡后,源赖朝乘新胜 锐,命[[ 源范赖]] 及源义经进军福原。2月 ,源 范赖与 义经兵分二路夹击,以源范赖为主力,源义经率1万余骑由摄津蓝那走鹎越,潜入一之谷(一ノ谷)。2月4日源义经以夜袭击败播磨三草山 平资盛、平有盛势力 并命土肥实平追击山中残部。2月7日源范赖5万主力进攻生田的平知盛守军 清剿山中残部后的土肥实 亦转攻塩屋的平忠度 平两军激战数回后即陷入僵局
+
=== 浦決戰 ===
 +
平家自屋島撤退到[[ 長門國]] 彥島據守 範賴和 義經亦在對岸佈陣對峙。雙方已有海戰 覺悟 開始糾集戰船 [[ 家]]500艘 [[ 氏]]840艘(《[[吾妻鏡]]》版本)
  
[[源义经]]采声东击西之计,命安田义定领1万骑进攻梦野的平教经、平盛俊,自己则仅率40余骑转入山中,迂回到平家本阵后方。黎明时分,源范赖方再次发动攻击,听见杀阵声的源义经便率军由急坡纵马而下,迅速攻入平家本阵,平家阵脚大乱,开始奔窜败退,平家大军死伤惨重。不久残军逃到港口,乘船渡往屋岛,而源氏因为没有水军,故没有追击。
 
  
平家大 将阵亡者甚众 [[平 盛]] 、平忠度 、[[平 经俊]] 、平清房、平清贞 、[[平 盛]]、平 知章、平业 盛、平盛 俊、 经正、 盛、平 重衡(被捕,1185年处刑)等,平家势力遭受莫大沈重的打击。一之谷之战后,源赖朝召源范赖回镰仓,加封三河守 ,但 立下大功的 义经却遭到冷落,不但不召回镰仓行赏,更只命源义经为代官,留守京都 战功赫赫 源义经在留守京都期间受到[[ 后白河法 皇]] 的赞赏,1184年8月6 法皇封源义经为"左卫门少尉兼检非违使(俗称为判官),从五位下",但源赖朝对于源义经未先征询自己的同意而擅受朝廷册封的行为十 震怒。9月 源义经奉源赖朝 命,娶源赖朝臣下河越重赖 女为妻(后来称为"乡御前")。一般认为 源赖朝是想利用乡御前来刺探及监视源义经,但就结果而言,乡御前并没有为源赖朝所用,而是真心地跟随着源义经
+
1185年3月24日清晨6時許,在[[關門海峽]]的[[壇之浦]]開戰,由平家主動展開攻擊。由於平家擅於海戰,而且[[潮流]]對平家有利,機動靈活,所以一開始平家即佔了上風。相反地,逆流進軍的源氏艦艇如陷泥沼,成為平家箭陣的活靶。 時源義經心生妙計,下令集中狙殺 平家 的[[水手]]及舵手,但據說此[[戰術]]違背了當時不成文的戰爭規則。失去機動能力的平家艦隊反而比源氏更加動彈不得,正午過後,潮流改變,源氏順勢接近登船,展開白刃血戰,戰情也隨之逆轉。激戰過後,平家眼見 勢已去 ,[[平 盛]]、[[平 有盛]]、[[平 盛]]、[[ ]] [[ ]]等大將陸續投海身亡。 家領袖[[ ]]及子[[平清宗]] 妹[[ 德子]]雖然企圖跳海自盡 ,但 氏[[士兵]]所救 而年僅8歲 平家血脈[[ 安德天 皇]] (平德子所生)則由祖母[[二位尼]]挾抱跳海身亡。 暮時 分,[[壇 戰]]結束 平家滅亡
  
=== 战===
+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曾在 戰中射死 義經愛將佐藤繼信的平家猛將[[平教經|能登守平教經]] 知戰不能勝但也要和 義經同歸於盡 便以義經為第一目標,找到機會欲出手時,義經身輕如燕從船上跳 另一船。欲追之 義經又飛越至另一船 如此連續飛跳八船(即義經著名的「'''八艘飛び'''」- 認為此說是對能登守平教經的一種愚弄侮蔑)。 教經啞然 最後挾著兩個 軍勇士跳海,壯絕而亡。另外, 家猛將[[ 平知盛]]為免 能絕命 遂著重甲 負[[錨]]投水而死
寿永三年(1184年)9月, 赖朝刻意冷落源义经 只派 范赖征讨平家 源范赖为绕 平家背后 取径山阳道 但为 家识破 ,源 范赖大军遭 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 平知盛 封锁,陷入兵粮 继的困境。寿永四年(1185年)1月 源赖朝迫不得已 命源义经领军前往救援
 
  
  元历二年(1185年)2月 ,源 义经自 京都 起程前往摄津渡辺港 整备军舰 目标直指 家屋岛阵地。 正当出航之际 暴风雨来袭 军监梶原景时及部 下、 船长们皆认为此时 宜冒险 源义经力斥众议 安排5艘船各150骑 随即出航 源义经舰队乘风破浪 比想像中更快抵达四国 但也由于风浪的影响 偏离了预定航道,在阿 的胜浦靠岸。然 源义经上岸整军后 即策马疾驰 清晨便已进军至屋岛前方村落
+
=== 無功有過 ===
 +
平家消滅後 ,源 義經在 京都 邂逅了善舞的白拍子磯禪師之女 兩人一見鍾情 不久源義經納之為妾,即「[[靜御前]]」。後來源義經押解[[ 宗盛]]父子等凱旋返回[[鎌倉]], 就在抵達鎌倉城外的腰越時 [[源賴朝]]遣使命令源義經不得進城 只要交出人犯即可。對於遭兄長猜忌深感痛心的源義經於1185年5月24日在腰越的滿福寺寫 了著名的腰越狀,委託源賴朝的親信能臣[[大江廣元]]代為轉達其手足情深 忠心 貳的真摯心意 節錄大意如下:
 +
臣生未歲,夙遭閔凶,賴母懷抱,忐忑相依 諸國流轉 隱姓埋名 幸天憐助 木曾伏誅 平家敗亡。或險崖縱馬而不顧命 或怒海凌 波而 罔惜身 枕甲而戰 忘志,惟慰父靈,以遂宿望。臣無貳心,尚祈御宥,紙短情長,望垂聖察
  
源义经眺望平家阵营,发现平家红旗浩浩,军容整盛,并且还有数艘舰艇在港。源义经自知不能力敌,只能智取,于是便在周围村庄放火,假立源氏白旗多数,制造大军袭来的幻象。平家见状大惊,以为一之谷奇袭再现,仓皇夺船奔走。源义经趁势抢滩上岸,迅速冲入本阵放火。不久,平家发现中计,掉头回击,弓矢齐飞。平家军中号称第一射手的平教经向源义经放了一记冷箭,源义经四天王之一的佐藤继信策马奔前以身挡箭,强箭穿甲,佐藤继信中箭落马。源义经立刻下马抱起继信,继信寥留数语后便气绝殒命,义经哀恸不已。
 
  
  战事陷入胶着 双方暂且按兵 平家为 展现出己方游刃有余 实力,打击 士气 故意派出一艘小船 载着花样年华 美少女,立起红底金箔 日之丸小扇 前往 氏阵地挑衅。 义经则派出军中 弓射 手那须与一接战。小船停在箭程边线左右 船上小扇随着波浪起伏 摇摆 那须与一纵马入海 ,一 箭射中70余米外 小扇 ,源 军欢声雷动 士气大振。不久 于平家误信源范赖率 军增援的情报 加以屋岛基地已受创严重 平家决定放弃屋岛 向西撤退 屋岛之战结束 。此 战造成濑户内海拱手让与 河野通信等水军势力及中国 四国 武士集团 一一向源氏输诚,平家已经面临山穷水尽的局面
+
  儘管如此 冷酷的源賴朝始終 為所動 究其原因,除 源義經私受朝官之過外,素與源義經不睦 軍監[[梶原景時]]也向源賴朝告發 義經戰時 專斷獨行及破壞軍紀 稱其「功勳獨攬」 全然不顧源義經的策略 確是致勝 關鍵。更深入而言 ,源 賴朝與源義經乃同父兄弟,相較於 義經 的名 震天下,[[源賴朝]]的光芒就相形失色 因此源義經要取 代之也 是不可能的事 所謂「功高震主」讓源賴朝備感威脅。除了上述後天因素 另外有 種[[血緣]] 說法 即雖然源賴朝與源義經同為[[ 義朝]]之子 但源賴朝的生母 良御前為正室,且乃熱田 宮司之女 屬名門望族 而源義經的生母[[常盤御前]]僅是源義朝的小妾 雖然過去曾有因千中選一的美色而選入[[中宮]]為侍婢的經歷 但本質上仍屬庶民 此源 賴朝不但是嫡子 而且是嫡長子,而源義經卻只是庶子,而且為諸庶子之末,兩人之間的族內地位差距可想而知。在血緣至上 階級分明 古代社會中,源賴朝與源義經之間有所隔閡 是在所難免
  
===坛 浦决战===
+
6月9日,源賴朝命令源義經再押解平宗盛父子及[[一之谷 戰]]時俘虜的[[ 重衡]]回[[京都]],不得其門而入 源義經悔恨交加 怒言「關東積怨之輩可從義經!」源賴朝聞之勃然,將 義經的關東領地悉數沒收。 義經 黯然返回京都途中,將平宗盛父子於[[近江國|近江]]篠原宿處斬 平重衡則因曾率大軍鎮壓寺院反平勢力並焚燬[[東大寺]]及[[興福寺 (奈良)|興福寺]]等罪狀,在寺院勢力 引渡要求下 源義經將其交付 最後在[[ 城京|奈良]]被[[梟首]]示眾
家自屋岛撤退到长门 彦岛据守 范赖和 义经亦 对岸布阵对峙 双方已有海战 觉悟 开始纠结战船 ,平 家500艘,源氏840艘(《吾妻镜》版本)
 
  
=== 坛之浦决战===
+
=== 手足成讐 ===
 +
9月,源賴朝為刺探源義經動向及意志,遣[[梶原景時]]之子梶原景季前往京都堀川御所,封源義經為[[伊予]]守並要求其發兵征討曾追隨[[木曾義仲]]的叔父[[源行家]]。源義經由於抑鬱致疾,身心俱疲,再加上源行家同為源氏,又是叔父長輩,不忍相害,遂拒絕了源賴朝的要求。至此,源賴朝決意拔除猶如芒刺在背的源義經。
  
元历二年(1185年)3月24 清晨6时许 在关门海峡的坛之浦(坛ノ浦)开战 由平家主动展开攻击。由于平家擅于海战 而且潮流对平 有利 机动灵活 所以 开始平家即占了上风。相反地,逆流进军的 氏舰艇如陷泥沼 成为平家箭阵的活靶。此时 义经 生妙计,下令集中狙杀平家的水手及舵手,但据说此战术违背了当时不成文的战争规则 失去机动能力的平家舰队反而比 氏更加动弹不得,正午过后,潮流改变, 氏顺势接近登船 展开 刃血战 战情也随之逆转。激战过后 眼见大势已去,平资盛、平有盛、平经盛、平教经、平行盛等大将陆续投海身亡 平家领袖平宗盛及子平清宗、妹平德子虽 企图跳海自尽,但为源氏士兵所救。 年仅8岁的平家血脉安德天皇(平德子所生)则由祖母二位尼挟抱跳海身亡。值得一提的是 传说射死源义经爱将 藤继信的平教经为了追杀源义经 曾逼得 义经连跳8船而逃(即著名的"八艘飞び") 英勇的平教经最后是挟著两个 军勇士跳海,壮绝而亡。另外,平家猛将平 盛为免 能绝命 遂着重甲 负锚碇 ,投 水而死。 暮时分 坛之 之战结束 平家灭亡
+
10月,源賴朝密令土佐坊昌俊入京謀事。10月17 土佐坊昌俊率領60餘騎突襲堀川御所 源義經提刀應戰 之後叔父源行 亦率眾支援 土佐坊昌俊不敵 敗逃[[鞍馬山]]後受縛。土佐坊昌俊坦承 切皆為 賴朝授意 義經非常寒 心。源 義經與叔父 行家商討後決意起事 並向[[後 河法皇]]稟告 得到了追討源賴朝的院宣 但10月24日在先父[[源義朝]]的供養法會上卻未能得到 臣廣泛的支持 。然而 事已至此 勢在必行,10月26日將土 坊昌俊斬於六条河原 賴朝正式決裂 。源 義經等心 京都 是謀事之地 無力迎戰 決定離京西行 ,投 靠[[九州 ( 本)|九州]]的菊池氏 在西國發展勢力。11月3日源義經等率500人左右由[[攝津國|攝津]]大物 走海路,突遇暴風來襲,此番不得突破 又退回了攝津
  
===无功有过===
+
  約莫同時 [[北條時政]]奉 賴朝命領千騎先行 隨後 賴朝亦率大軍上洛 法皇聽聞 賴朝進京 態度驟變,11月11日便應 的要求下達討伐 義經、[[ 行家]] 院宣。討得院宣 的源 飛檄諸國設置[[ 守護]]、[[地頭]],全力緝拿 源義經知道源賴朝已布下天羅地網,決定化整為零,只帶家屬、親信逃往[[吉野山]]。
  平家消灭后 ,源 义经在京都邂逅了善舞白拍子的矶禅师之女,两人一见钟情 不久 义经纳之为妾,即"静御前" 后来 义经押解平宗盛父子等凯旋返回镰仓,但就在抵达镰仓城外的腰越时 ,源 遣使命令 义经不得进城,只要交出人犯即可。对于遭兄长猜忌深感痛心的 义经于元历二年(1185年)5月24日在腰越 满福寺写下了著名 腰越状,委托 的亲信能臣[[ 大江广元]] 代为转达其手足情深 忠心不贰的真挚心意 。[1]
 
  
=== 手足成雠===
+
=== 生離死別 ===
  元历二年(1185年)9月,源赖朝为刺探源义经动向及意志,遣梶原景时之子梶原景季 前往 京都堀川 义经为伊予守并要求其发兵征讨曾追随木曾义仲的叔父 行家。源义经由于抑郁 身心俱疲 再加上 行家同为源氏 又是叔父长辈 不忍相害 遂拒绝了源赖朝 要求。至 此,源 赖朝决意拔除犹如芒刺在背的源义经
+
 前往 吉野山的山路上,[[靜 前]]由於身懷六甲,體力不堪負荷 ,源 義經念[[ 賴朝]]不 對婦人孺子下毒手 決定讓靜御前下山躲藏。臨別之時 ,源 義經送給靜御前一面小鏡 謂:「願卿早晚梳洗之際睹物相思。」遂遣僕役數人護送下山。然而下山途中 僕役心生歹念 強奪財寶之後即各自散逃。進退無路 靜御前在 時為追兵所逮 送往鎌倉[[ 義經#家族|<sup>(後話)</sup>]]
  
 +
由於靜御前在山中被捕,吉野山的[[僧兵]]們知道源義經一行必藏於山中。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僧兵們擊[[鼓]]為號,開始糾集。弁慶聽到鼓聲有異,下山窺探,果見僧兵披甲帶刀,急忙回報。源義經認為僧兵熟諳山勢,戰不可勝,便準備轉移陣地,逃往別處。此時源義經四天王之一的佐藤忠信心知戰不能勝,逃亦難免,決定捨身殿後,保主脫險。源義經知道佐藤忠信心意已決,想起了在[[屋島之戰]]為己犧牲的佐藤繼信,有感今日一別即為死別,無言悽然訣離。佐藤忠信帶著幾個自[[奧州]]出征以來僅存的忠勇部將,伏擊追擊而來的僧兵。佐藤忠信與僧兵大將橫川覺範展開死鬥,最後斬覺範,梟其首,僧兵見狀驚恐,鳴金自退,然而佐藤忠信的部將已盡皆陣亡。佐藤忠信後來獨自潛回[[京都]]堀川御所,被[[北條時政]]守軍發現,激戰之後壯烈自刃身亡。
  
  元历二年(1185年)10月,源赖朝密令土佐坊昌俊入京谋事。10月17日夜,土佐坊昌俊率领60余骑突袭堀川御所。源义经提刀应战,之后叔父源行家亦率众支援,土佐坊昌俊不敌,败逃鞍马山后受缚。土佐坊昌俊坦承一切皆为源赖朝授意,让源义经非常寒心。源义经与叔父源行家商讨后决意起事,并向后白河法皇禀告,得到了追讨源赖朝的院宣,但元历二年10月24日在先父源义朝的供养法会上却未能得到家臣广泛的支持。然而事已至此,势在必行,元历二年10月26日将土佐坊昌俊斩于六条河原,与源赖朝正式决裂。源义经等心知京都不是谋事之地,无力迎战,决定离京西行, 靠九 的菊池氏,在西国发展势力。11月3日源义经等率500人左右由摄津大物浦走海路,突遇暴风来袭,此番不得突破,又退回了摄津。
+
=== ===
  
  约莫同时 北条时政奉 赖朝命领千骑先 ,随后源赖朝亦率大军上洛 法皇听闻 赖朝进京 态度骤变 要求全 缉拿。源义经知道源赖朝已布下天罗地网 决定化整为零 只带 属、亲信逃往吉野山
+
  逃離[[吉野山]]後 ,源 義經一 在[[平城京|奈良]]和[[京都]]的山野間四處躲藏 。源 義經明白如此下去不是長久之計 亦無再起之日 於是決定投奔當年鼎 相助 猶如再生之父般的[[奧州]][[鎮守府將軍]][[藤原秀衡]]。1187年2月 源義經帶著正室鄉御前及 臣們喬裝成勸募重建[[東大寺]]的[[頭陀|苦行僧]],踏上千里迢迢的旅程
  
===生离死别===
+
  為了避開[[关东地方|關東]]森嚴的戒備,源義經一行進入[[越 國|越前]],取徑 險路難 [[北陸道]]。然而通緝令早已佈達[[五畿七道]],源義經一行在[[加賀國|加賀]]的[[安宅關]](安宅の関)引起守將富樫左衛門的懷疑,富樫左衛門要求偽裝成勸募僧侶的源義經一行把「勸進帳」([[香油錢]]的帳冊)拿出來檢查。據說此時膽大心細的弁慶急中生智,隨便呈 一份毫無關係的書卷 佯稱是勸進帳 並鼓動三寸 爛之舌瞞過了富樫左衛門。富樫左衛門打量了弁慶身邊的源義經後仍覺有異 弁慶便故意對 義經大喝:「皆因汝似判官,屢引禍端!」然後拿[[錫杖]]重重地打了 義經。弁慶逼真的演技徹底瓦解了富樫左衛門的心防,富樫左衛門心想:「豈有家臣妄為如是,必非判官也。」於是予以通關放行。即便是萬 得已 冒犯主君 弁慶仍感到十分愧疚,離開關所的視野後不覺淚流滿面,向源義經 跪請罪 。源 義經說:「此乃[[天神]]相助 託卿機智形 之, 保吾等脫險 感激不盡 」主從相視而泣
 前 往吉野 山的 山路 上, 静御前由于身怀六甲 体力 堪负荷 ,源 义经念 赖朝 至于对妇人孺子 毒手 决定让静御前 山躲藏 临别之时, 义经送给静御前一面小镜 谓:"愿君早晚梳洗 际睹物相思。"遂遣仆役数人护送下山。然而下山途中 仆役心生歹念 强夺财宝之后即各自散逃 进退无路的静御前在此时为追兵所逮,送往镰仓
 
  
  由于静御前在山中被捕 吉野山的僧兵们知道 义经 一行 必藏于山中 僧兵们唯恐得罪 赖朝,招致 军前来征讨 于是决议上山捉拿 义经 僧兵们击鼓为号,开 纠集。弁庆听到鼓声有异 下山窥探 果见僧兵披甲带刀,急忙回报。源义经认为僧兵熟谙山势,战 可胜,便准备转移阵地,逃往别处。此时源义经四天王之 一的 佐藤忠信 知战不能胜,逃亦难免,决定舍身殿后,保主脱险。 义经知道佐藤忠信心意已决,想起了在屋岛之战为己牺牲 佐藤继信,有感今日一别即为死别,无言凄然诀离 忠信带着几个自奥州出征以来仅存的忠勇部将 伏击追击而来的僧 。佐藤忠信与僧兵大将横川觉范展开死斗,最后斩觉范,枭其首,僧兵见状惊恐,鸣金自退,然而佐藤忠信的部将已尽皆阵亡。佐藤忠信后来独自潜回京都堀川御所,被北条时政守军发现 激战之后壮烈自刃身亡
+
  歷經重重險阻及考驗 ,源 義經 一行 終於抵達奧州[[平泉]] 如父親般的[[藤原秀衡]]仍舊給予 義經 力援助 並安排 義經在高館(又稱衣川館)駐居 得知源義經投奔奧州的[[源賴朝]]開 文攻武嚇 但藤原秀衡不為所動 力拒 賴朝 引渡要求 源賴朝暗忖 原秀衡實力可畏 只得按 不動 從長計議
  
=== 再投奥州===
+
=== 高館斷魂 ===
  逃离吉野山后, 义经一行 奈良和京都 山野间四处躲藏 。源 义经明白如此下去不 长久 计,亦无再起 日,于是决定投奔当年鼎力相助,犹如 生之父般的奥州镇守府将军[[藤原 衡]] 。文治三年(1187年)2月 ,源 义经带着正室乡御前及家臣们乔装成劝募重建东大寺 苦行僧 踏上千里迢迢 旅程
+
  儘管 義經 [[藤原秀衡]] 情義庇蔭下得以安身,但造化弄人,好景不常,1187年10月29日藤原秀衡即因病逝世 這對 義經而言 莫大的打擊,源義經自謂:「喪親 痛猶未過 。」雖然藤原秀衡臨終前 三叮囑其子[[藤原 衡]] 、藤原国衡、藤原忠衡務必同心協力對抗[[鎌倉幕府]] 並以主君之禮侍奉 義經,然而在老謀深算 源賴朝不斷地威脅利誘下 藤原一族與源義經之間 關係漸漸產生了變化
  
为了避开关东森严的戒备 ,源 义经一行进入越前,取径山险路难 北陆道 。然 而通缉令早已布达五畿七道 源义经一行在加贺的安宅关(安宅の关)引起守将富樫左卫门的怀疑 富樫左卫门要求伪装 劝募僧侣 的源 义经 一行 把劝进帐(募款帐册)拿 来检查。据说此时胆大心细的弁庆急中生智 随便呈上 份毫无关系书卷,佯称是劝进帐 并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瞒过了富樫左卫门。富樫左卫门打量了弁庆身边的 义经后仍觉有异,弁庆便故意对源义经大喝:"都是因为你像判官所以多次引起祸端!"然后拿金刚杖重重地打了源义经。弁庆逼真的演技彻底瓦 了富樫左卫门 心防 富樫左卫门心想:"哪里有家臣敢这样 做, 一定不是判官啊。"于是予以通关放行。 即便是万不得已下冒犯主君,弁庆仍感到十分愧疚,离开关所 视野后不觉泪流满面 义经 跪请罪 源义经说:"这真是天神相助,还有你 机智行动 使得我们脱险,感激不尽。"主从相视而泣
+
1188年3月29日 [[後白河法皇]]派遣欽差前往[[平泉]]傳達征討 義經 院宣 藤原一族仍猶豫不定 意見分歧 但由於參謀藤原基 ([[藤原泰衡]] 外公)為[[公家]]貴族之後,素與朝中[[公卿]]相善,因此朝廷方面仍有不少公卿庇護藤原氏。10月12日,[[ 賴朝]]遣使警告藤原 族若不征討源義經則將獲罪株連,幕府已準備自 發兵伐罪。11月,[[陸奧]]、[[ 羽]]国司等也接獲院宣 開始對藤原 族施加壓力。1189年2月22日 ,源 賴朝要求[[後白河法皇]]下旨征討藤原一族及 除沆瀣一氣 朝中公卿職務。2月25日 源賴朝開始 戰前準備 再度遣使探查[[平泉]]方面 虛實。3月22日 ,源 賴朝再次催促朝廷 旨討伐藤原氏 家督[[藤原泰衡]]為了挽救逐漸陷入孤立無援 藤原一族 終於決定討伐源義經
  
历经重重险阻及考验 源义经一行终于抵达奥州平泉。如父亲般的 藤原 仍旧给予源义经 力援助 并安排源义经在高馆(又称衣川馆)驻居 得知 义经投奔奥州的源赖朝开始文攻武吓,但 藤原 衡不 为所动 以不惜一战 决心力拒 赖朝 引渡要求 。源 赖朝暗忖藤原秀衡实力可畏 ,只 得按兵 从长计议
+
4月30日清晨 ,藤原 命家臣長崎太郎率500騎突襲高館,義經家臣們發現後迅速迎戰:-{弁}-慶、伊勢三郎、增尾十郎、片岡八郎、鈴木三郎、龜井六郎、鷲尾三郎、備前平四郎等8人固守玄關 喜三太爬上屋頂,以窗板為盾,拉弓搭箭狙殺敵軍 。源 義經則以戰死於 藤原 的家臣手下為恥, 願出戰 獨自進入佛堂中誦經,做自盡前 準備。 義經的家臣們為了保護主君能平靜赴死,抱著必死 覺悟,捨命決戰,各自斬殺多人後壯烈戰死或自刃 傳說-{弁}-慶見大勢已去,入殿向正在誦經的 義經訣別,相約黃泉路上為伴,隨後重返戰場,揮刀如舞,人馬無別,頓時血霧瀰漫,遍地屍骸。敵軍近戰不得,於是弓手盡出,萬箭齊發 剎那間-{弁}-慶身上插滿羽箭。但 見-{弁}-慶仍不見死態,長刀亂斬,狀貌駭人。突然,-{弁}-慶大刀一收,宛如[[佛教]]的[[仁王]](護法金剛)塑像一般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軀則 動如山。敵軍未知-{弁}-慶生死 一時間亦無人敢上前探查。後來-{弁}-慶被一匹馬撞倒,眾人方知-{弁}-慶早已身亡(此即著名的「'''-{弁}-慶立往生'''」)
  
===高馆断魂===
+
  誦完經的 義經回到寢室 手刃鄉御前與4歳 女兒龜鶴御前後引刀 。源 義經波瀾萬丈的31年 涯以悲劇落幕
  尽管 义经在藤原秀衡的情义庇荫下得以安身 但造化弄人,好景不常,文治三年(1187年)10月29日,藤原秀衡即因病逝世。这对源义经而言是莫大 打击,源义经 谓:"丧亲之痛犹未过之 "虽然[[藤原秀衡]]临终前再三叮嘱其子藤原泰衡、国衡、忠衡务必同心协力对抗镰仓幕府,并以主君之礼侍奉 义经,然而在老谋深算的[[源赖朝]]不断地威胁利诱下,藤原一族与源义经之间的关系渐渐产 了变化
 
  
  文治四年(1188年)3月29日,后白河天皇派遣专人前往 平泉 传达征讨 义经的院宣。虽然藤原一族仍犹豫不定,意见分歧 于参谋藤原基成( 藤原泰衡 的外公)为公卿贵族 后,素与朝中公卿相善,因此朝廷方面仍有不少公卿庇护 藤原 氏。10月12日,源赖朝遣使警告藤原一族若不征讨源义经则将获罪株连,幕府已准备自行发兵伐罪。11月,陆奥、出羽国司等也接获院宣 开始对藤 一族施加压力。1189年2月22 日, 源赖朝要求法皇下旨征讨藤 一族及解除沆瀣一气的朝中公卿职务。2月25日 源赖朝开始做战前准备,再度遣使探查平泉方面的虚实。3月22日,源赖朝再次催促朝廷下旨讨伐 原氏。家督 原泰衡为了挽救逐渐陷入孤立无援 藤原一族,终于决定讨伐源义经
+
=== 平泉 夢碎 ===
 +
義經死後 首級 由藤原泰衡之 藤原 高衡護送到[[鎌倉]] 軀體則被葬在判官森(今[[宮城縣]][[栗 市]]栗駒沼倉)。6月13 日, 和田義盛與[[梶 景時]]在腰越驗首 然後將首級葬在[[ 澤市| 澤]] 白旗神社
  
===高馆义经 ===
+
討伐源義經後的藤原一族仍未得安穩,首先藤原泰衡之弟忠衡認為此舉違背了父親[[藤原秀衡]]的遺命,反對藤原泰衡向幕府屈服。因此6月26日,藤原泰衡襲擊藤原忠衡居館,殺了藤原忠衡。冷酷無情的[[源賴朝]]則在利用完藤原泰衡後,宣稱藤原一族窩藏欽犯,罪無可逭,7月19日親率大軍北上征伐。藤原泰衡焦慮辯解,稱:「往日種種皆先父秀衡一人獨斷,今已依麾下之命誅殺義經,泰衡但有功無過,何以致罪?」然而藤原泰衡仍未明白源賴朝志在天下,豈容藤原氏據地自恃。藤原泰衡在源賴朝大軍到達前就先縱火燒毀居館,棄城北逃。9月3日,藤原泰衡為部下河田次郎所弒,首級於9月6日送達源賴朝本陣,之後葬於藤原氏祖墳中尊寺金色 。數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為這齣歷史悲劇的末尾更平添幾許唏噓。
  
  文治五年(1189年)4月30日清晨,藤原泰衡命 臣长崎太郎率500骑突袭驻居高馆(又称衣川馆)的 义经。 义经家臣们发现后迅速迎战:弁庆、伊势三郎、增尾十郎、片冈八 、铃木三郎、龟井六郎、鹫尾三郎、备前平四郎等8人固守玄关大门 喜三太爬上屋顶 以窗板为盾,拉弓搭箭狙杀敌军。 义经则以战死于藤原泰衡的家臣手下为耻 不愿出战,独自进入佛堂中诵经,做自尽前 准备。 义经的家臣们为了保护主君能平静赴死,抱着必死的觉悟,舍命决战,各自斩杀多人后壮烈战死或自刃 传说弁庆见大势已去,入殿向正在诵经 源义经诀别,相约黄泉路上为伴,随后重返战场,挥刀如舞, 马无别 顿时血雾弥漫,遍地尸骸。敌军近战不得,于是弓手尽出,万箭齐发,刹那间弁庆身上插满羽箭。但只见弁庆仍不见死态,长刀乱斩,状貌骇人。突然,弁庆大刀一收,宛如佛教的仁王(护法金刚)塑像 一般 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躯则 动如山。敌军未知弁庆生死,一时间亦无人敢上前探查。后来弁庆被一匹马撞倒,众人方知弁庆早已身亡( 即著名的"弁庆立往生")
+
== 研究 ==
 +
=== 族 ===
 +
一般認為 義經因為是[[ 義朝]]的第九子因而通稱「九 但據《[[義經記]]》記載 ,源 義經實際上為第八子 因為顧忌曾與父親敵對 叔父「鎮西八郎」[[ 為朝]]所以才改稱「九郎」 不過《義經記》記載 兄弟 數及順序有誤 所以 一般 採信
  
  诵完经的 义经回到寝室 手刃乡御前与4岁的女儿龟鹤御前后引刀自裁 。源 义经波澜万丈的31年生涯以悲剧落幕。<ref>[http://www.bashouan.com/jtYoshitune.htm  义経物语 ].日本 义経物语网 . 2013-12-21</ref>
+
 源 義經共有8位同父兄長 其中6位為異母,2位為同母 同父姐妹人數則未詳。
 +
* [[ 義平]]
 +
* [[源朝長]]
 +
* [[源 賴朝]]
 +
* 義門
 +
* [[源希義]]
 +
* [[源範賴]]
 +
* 源全成(同母)
 +
義圓(同母)
  
 +
母親常盤御前被[[平清盛]]納為侍妾後,生了一個妹妹廊御方。後來常盤再轉嫁公卿一条長成,又生了一個弟弟一条良成。
  
===平 梦碎===
+
源義經本人則生有二女一男。
 源 义经死后 首级由藤原泰衡之弟藤原高衡护送到镰仓 躯体则被葬 判官森(今宫城县栗原市栗驹沼仓)。1188年6月13日 和田义盛与梶原景时在腰越验首 然后将首级葬在藤泽 白旗神社
+
* 長女為初次投奔[[奧州]]期間與當地女子所生下的,後來長女嫁給了[[伊豆]]的源有綱(攝津源氏[[源賴政]]之孫)。
 +
* 次女龜鶴御前為鄉御前所生,衣川館敗戰後和源義經、鄉御前共赴黃
 +
* 長子為[[靜御前]]所生,但產前靜御前於逃亡途中即被 賴朝追兵所獲 所以源義經未曾見過。事實上長子的生命也非常短暫 因為靜御前 押往[[鎌倉]]後,源賴朝即指示「男殺女活」 不久長子生下後 隨即被源賴朝 手下帶到[[由比濱]]遺棄
  
=== 中尊寺金色堂===
+
==== 義經四天王 ====
 +
「義經四天王」是後世對源義經4位主要家臣的合稱,但無定說,有以鎌田盛政、鎌田光政、佐藤繼信、佐藤忠信為四天王的說法,也有以武藏坊-{弁}-慶、伊勢義盛、龜井重清、常陸坊海尊為四天王的說法,還有代以駿河清重、片岡弘經等人的說法。
  
  讨伐 义经后 藤原一族仍未得安稳 首先藤原泰衡之弟藤原忠衡认为藤原泰衡此举违背了父亲藤原秀衡 遗命,反对藤原泰衡向幕府屈服。因此在1188年6月26日,藤原泰衡袭击藤原忠衡居馆,杀了藤原忠衡。冷酷无情的源赖朝则在利用完藤原泰衡后,宣称藤原一族窝藏钦犯,罪无可逭,1188年7月19日,亲率大军北上征伐。藤原泰衡焦虑辩解,称:"往日种种 先父秀衡一人独断 今已依麾下之命诛杀义经,泰衡但 功无过,何以致罪?"然而藤原泰衡仍未明白源赖朝志在天下,岂容藤原氏据地自恃。藤原泰衡在源赖朝大军到达 就先纵火烧毁居馆 弃城北逃。1188年9月3日,藤原泰衡为部下河田次郎 弑,首级于9月6日送达源赖朝本阵,之后葬于藤原氏祖坟中尊寺金色堂 数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义经死后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为这出历史悲剧的末尾更平添几许唏嘘。<ref>[http://www.bashouan.com/jtYoshitune.htm  源义経物语  .] .日本源义経物语网 . 2013-12-21</ref>
+
=== 容貌 ===
 +
關於 義經 容貌 由於同時代人物 著作及記述中 未有客觀描寫 也沒 畫像傳世 ,所 以後世只能憑藉想像及其親族畫像來推測
  
 +
在《[[義經記]]》中,描述義經美貌如女。而《[[平家物語]]》中記載源義經的容貌為:「蒼白的暴牙矮子」。約莫同期成書的《[[平治物語|-{平治}-物語]]》中則僅記載源義經的母親[[常盤御前|常盤]]為絕世美女,父親[[源義朝]]為威嚴穩重的美男子。《源平盛衰記》中描述的源義經則為皮膚白皙、個子嬌小的美男子。
  
== 人物 评价 ==
+
  至於源義經的身高,若用[[大山祇神社]]中供奉著源義經的甲冑推估,其身高約150公分左右。但由於此甲冑來源並沒有根據,所以並無法證實。由於義經在源氏的勝利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在當代來說是傳奇般的存在。理所當然的,對於傳奇 人物 的外貌,不論好或壞的傳聞都會被廣大流傳。
  
  源义经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军事家之一。 平安末期,人们毫无战术观念,认为会战 胜败由武士个人的格斗 力强弱决定。但义经的战争思想 已超越了当时的局限。在他看来,军队是一个集团,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必须从集团 角度来考虑作战计划。他是当时第一个用这种观念来看待会战
+
  後來 [[江戶時代]] [[猿樂]](現稱[[能劇| ]])及[[歌舞伎]]中 源義經 容貌則為俊美 貴公子形象
  
 源 义经是日本家喻户晓、最具人气的英雄人物,曾协助其兄源赖朝获得了对整个日本的统治权。他极为坎坷的身世、极高成就的武学、过人的战略机智、场场必胜的战绩及悲凉 的人生 结局, 息,因 此成为 日本 戏剧、影视、电子游戏中经久 热门主角
+
=== 傳說 ===
 +
由於 義經燦爛而又悽涼 的人生 際遇 ,同情之情油然而生 ,因 而在[[ 日本]]產生了一句成語:「'''[[判官贔屓]]'''」,即指這種惻隱之心。對源義經 捨的心情往往轉化為期待,於是關於源義經 各種奇幻傳說遂越來越多
  
== 轶事典故 ==
+
  [[ 義經記]] 》是記載源義經事蹟中最主要 一部 中也 包含了不少言過其實的傳奇。最 名的當屬與-{弁}-慶在五條大橋上的決鬥及衣川館之戰時-{弁}-慶忠勇護主而亡的「-{弁}-慶立往 」。此外 書中記載 義經藉由[[陰陽師]][[鬼一法眼]]女兒 相助而盜得傳家兵書 [[六韜]] [[三略]] 》, 因而日後得以屢屢出奇制勝 傳說也十分有名 。在 這個傳說中特別強調了 [[六韜]] 》中的 《虎之卷》,使得「虎之卷」後來 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 同義詞
===个人形象===
 
===容貌===
 
关于[[ 源义经]]的 容貌 由于同时代人物的著作及记述 皆未有客观描写, 有生 前画像传世 所以后世只能凭借想像及其亲族画像来推测。 义经死后不久集结成书 的《 平家物语 中记载源义经的容貌为:"苍白的暴牙矮子"。约莫同期成书的 平治物语 中则仅记载源义经的母亲常盘为绝世美女 父亲源义朝为威严稳重 美男子 。在 室町时代成书,记载源义经英雄事迹的 义经记 》中 则对源义经 容貌只字未提。后来 江户时代 猿乐(现称能)及歌舞伎中,源义经的容貌已逐渐定调为俊美的贵公子形象,这当然和主角期待心理、戏剧美化效果等有直接的关系
 
  
=== 身高===
+
=== 未死論 ===
  至于 义经 身高 因为 大山只神社中供奉著 义经的甲胄 据说有人推估出其身高约131cm左右
+
  因「[[判官贔屓]]」轉化而成對接受事實的抗拒,以致後來主要產生了2種 義經未死論 觀點:
 +
# 北行說:衣川館之戰後源義經北逃 渡海進入現 的[[北海道]]。
 +
# 成吉思汗說:衣川館之戰 義經北逃,經北海道渡海西行進入[[蒙古]] 成為一代霸主[[成吉思汗]]
  
=== 未死传说===
+
==== 北行說 ====
  因"判官赑屃"转化 成对接受事实 抗拒 以致后来主要产生了2种 义经未死论的观点:
+
  此說最早可能源於[[室町時代]]出現的「御曹子島渡」此一故事。「御曹子島渡」是記載源義經在初次投奔[[奧州]]並北渡到當時稱為「渡島」的北海道時的種種奇遇。此故事隨著後來北海道的開發及對當地原住民[[愛努人]]的了解加深 有了更加穿鑿附會 演變 甚至有 義經成為愛努王之說。
  
1、北行说:衣川馆 战后 义经北逃 进入北海道
+
==== 成吉思汗說 ====
 +
此說的原型最早生於[[江戶時代]]。當時有一謠傳繪聲繪影,聲稱在[[乾隆帝]]的御文中曾出現「祖傳朕 先祖本姓『 諱『義經』,世出『清和』,故國號『清』。」一語,並說在《金史別本》(此為日本人偽作)中記載12世紀[[金朝]]盛世時有一名為「源義經」的大將
  
2、[[ 成吉思汗]] 说:衣川馆之战源义经北逃,经北海道渡海 西 行进入蒙古 成为一代霸主成吉思汗。此说法欠缺依据
+
原傳說由曾旅日的[[ 德國]] 醫生[[菲利普·弗蘭茲·馮· 西 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記載於其著作《日本》中 後來在[[倫敦]]留學的日本學生末松謙澄以其為藍本發表了畢業論文《義經再興記》
  
  康子曰:"1935年 黑龙江省克东县曾经出土一个刻有'岛定'字样的 日本 瓷酒瓶。这一发现后 部分日本学者们认为被发现的酒瓶 日本濂仓时期在其北部失踪 武士[[ 源义经]] 带来的 而且源义经就是威震天 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出土酒瓶的地点则是源义经的最初居住地。他们还把位于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附近的 座蒙族王公墓考证为成吉思汗墓,即源义经的埋身处。这类奇闻不但报纸上大肆张扬, 且还被写成诸如《 成吉思汗 即源义经考》之类的著作 (此说法由于欠缺实据,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
  到了[[明治時代]] ,日本 積極[[維新]]洋化,向海外擴張帝國疆域 特別 物產豐饒 的[[ 滿洲]] 更是其眼前明珠 在這種背景 下, 上述傳說進 步演化 為「[[ 成吉思汗]]說」
  
=== 北行 说===
+
[[大正]]年間,曾留學[[美國]][[哈佛大學|哈佛]]、[[耶魯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後來成為[[牧師]],人稱「[[愛努族]]救世主」的小谷部全一郎,他在[[ 海道]]致力於解決原住民[[愛努人]]相關問題的同時也聽聞了愛努人所信仰的神祇「オキクルミ」即為源義經的說法,引起了他的好奇。為了調查傳說的真相,小谷部蒐集了許多資料,其中也包括了源義經西 [[蒙古]]之說。於是他前往滿洲、蒙古實地調查,在1924年出版了《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成吉思汗ハ源義經也)一書。該書由於正符合當時[[帝國主義]]的擴張思潮而成為暢銷書,成吉思汗說也迅速廣為人知。書中所提出的推論依據主要有二:
 +
# 「源義經」的日式音讀「ゲンギケイ」很像「成吉思」汗的日式音讀「ジンギス」。
 +
# 蒙古部族的徽章神似源氏[[家紋]]「笹竜胆」。
 +
一般認為成吉思汗說純屬穿鑿附會,不足採信。
  
此说最早可能源于室町时代出现的"御曹子岛渡"此一故事。"御曹子岛渡"是记载源义经在初次投奔奥州并北渡到当时称为"渡岛"的北海道时的种种奇遇。此故事随着后来北海道的开发及对当地原住民爱努人的了解加深而有了更加穿凿附会的演变,甚至有源义经成为爱努王之说。
+
==  參考 ==  
 
 
=== 成吉思汗说===
 
 
 
  此说的原型最早生于江户时代。当时有一谣传绘声绘影,声称在乾隆帝的御文中曾出现"祖传朕之先祖本姓'源',讳'义经',世出'清和',故国号'清'。"一语,并说在《金史别本》中记载12世纪金朝盛世时有一名为"源义经"的大将。
 
 
 
原传说由曾旅日的德国医生[[西博尔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记载于其著作《日本》中,后来在伦敦留学的日本学生[[末松谦澄]]以其为蓝本发表了毕业论 《义经再兴记》。
 
 
 
到了明治时代,日本积极维新洋化,向海外扩张帝国疆域,特别是物产丰饶的满洲更是其眼前明珠,在这种背景下,上述传说进一步演化而为"成吉思汗说"。
 
 
 
大正年间,曾留学美国哈佛、耶鲁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后来成为牧师,人称"爱努族救世主"的[[小谷部全一郎]],他在北海道致力于解决原住民爱努人相关问题的同时也听闻了爱努人所信仰的神只"オキクルミ"即为源义经的说法,引起了他的好奇。为了调查传说的真相,小谷部搜集了许多资料,其中也包括了源义经西行蒙古之说。于是他前往满洲、蒙古实地调查,在1924年出版了《成吉思汗就是源义经》(成吉思汗ハ源义经也)一书。该书由于正符合当时帝国主义的扩张思潮而成为畅销书,成吉思汗说也迅速广为人知。书中所提出的推论依据主要有二:
 
 
 
"源义经"的日式音读"ゲンギケイ"很像"成吉思汗"的日式音读"ジンギス"。
 
 
 
蒙古部族的徽章神似源氏家纹"笹竜胆"。
 
 
 
== 家族成员 ==
 
 
 
===父母===
 
 
 
父亲源义朝。
 
 
 
母亲常盘被平清盛纳为侍妾后,生了一个妹妹廊御方。后来常盘再转嫁公卿一条长成,又生了一个弟弟一条良成。
 
 
 
===兄弟===
 
 
 
一般认为源义经因为是源义朝的第九子因而通称"九郎",但据《义经记》记载,源义经实际上为第八子,因为顾忌曾与父亲敌对的叔父"镇西八郎"源为朝所以才改称"九郎"。不过《义经记》记载的兄弟人数及顺序有误,所以一般都不采信此说。
 
 
 
源义经共有8位同父兄长,其中6位为异母,2位为同母。同父姐妹人数则未详。
 
 
 
源义平
 
 
 
源朝长
 
 
 
[[源赖朝]]
 
 
 
源义门
 
 
 
源希义
 
 
 
[[源范赖]]
 
 
 
源全成(同母)
 
 
 
源义圆(同母)
 
 
 
===子女===
 
 
 
源义经本人则生有二女一男。
 
 
 
长女为初次投奔奥州期间与当地女子所生下的,后来长女嫁给了伊豆的源有纲(摄津源氏源赖政之孙)。
 
 
 
次女龟鹤御前为乡御前所生,衣川馆败战后和源义经、乡御前共赴黄泉。 死时仅四岁。
 
 
 
长子为静御前所生,但产前静御前于逃亡途中即被源赖朝追兵所获,所以源义经未曾见过。
 
 
 
事实上长子的生命也非常短暂,因为静御前在押往镰仓后,源赖朝即指示"男杀女活",不久长子生下后,随即被源赖朝的手下带到由比的海滨遗弃。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日本 軍政人物]]
+
[[Category: 731  日本]]

於 2022年6月14日 (二) 18:15 的最新修訂

源義經

圖片來自ruten

源義經平治元年-文治五年閏四月卅日,1159年-1189年6月15日),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出身於河內源氏武士,知名的將領,曾任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1]

源義朝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內源氏的棟樑源賴信的後代,世世代代在東國武家人材輩出。義經為源義朝的第九子,乳名牛若丸。在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後,源義經在7歲時被送到京都鞍馬寺學習。之後他投奔奧州,受到奧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及長,源義經與兄長源賴朝一齊舉兵討伐平家,在著名的戰役源平合戰中戰功彪炳,威名顯赫。但也因功高震主為源賴朝所猜忌,最終兄弟反目成仇。源賴朝在全國追捕義經。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繼為家督,泰衡因畏懼源賴朝,領兵突襲源義經,源義經自知必死,把自己鎖在佛堂,誦經祈求往生淨土,在左右手弁慶等所有家臣戰死後,義經為避免妻女受辱,拔刀刺殺了愛妻鄉御前與4歲的愛女龜鶴御前切腹自盡。

源義經為日本人所愛戴的傳統英雄之一,而且由於其生涯富有傳奇悲劇的色彩,在許多故事、戲劇中都有關於他的描述,在許多神社中也奉祀着源義經,並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生涯

流離歲月

源義經,幼名「牛若丸」或稱「牛若」,出身於名門河內源氏,為源氏領袖源義朝的第九子。其母親常盤御前原為近衛天皇中宮九條院的侍婢,以千中選一的美貌著稱,後來成為源義朝的側室。

1159年,牛若誕生後不久,父親源義朝即於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隨後於逃亡途中在尾張遇害,源氏一族亦非死即逃。母親常盤帶著牛若及牛若的兩名同母兄今若、乙若逃往大和山中,沒多久,常盤的生母被平家逮捕,常盤只好攜子自首。平清盛因貪戀常盤的美色,遂納常盤為妾,並赦免常盤生母及牛若兄弟等4人。

數年後,常盤又被嫁給公家貴族藤原氏的小文書官,大藏卿,一條長成,而牛若在7歲時(1165年)被送到鞍馬寺京都市左京區)學習。之後從一位稱為聖門坊的僧侶處得知自己的身世。

傳說某夜,牛若偷溜出寺,在僧正谷(僧正ヶ谷)遇到武藝高強的「大天狗」(鞍馬山僧正坊),後來牛若便常常夜遁至天狗處學習武藝。住持東光坊某日發現牛若不但夜遁習藝而且圖謀打倒平家後大驚失色,雖欲強迫牛若出家,但牛若不肯,最後姑且先起法名為「遮那王」,命牛若靜心學習,忘卻俗世。

傳聞遮那王11歲(1169年)某日在回寺的路上,途經五條大橋時,遇見一位稱為武藏坊弁慶的武勇僧侶攔路。弁慶當時在該地進行「刀狩」,只要看上往來武士身上的太刀便要求比武,在遇到遮那王之前已經強奪了999把太刀。弁慶看上了遮那王身上所配之黃金寶刀,故技重施,豈料遮那王武藝高強,身輕如燕,弁慶雖然武勇縱橫,但卻處處受制,攻而屢挫。以柔克剛的遮那王讓臂力過人且一向仗恃剛勇的弁慶敗得口服心服,從此弁慶便跟隨在遮那王左右,成為日後遮那王最親密的家臣之一。

出奔奧州

1174年,遮那王16歲的某日,傳說有一位叫做吉次信高的黃金商人來訪。吉次信高因為經常往來京都與陸奧,與奧州藤原氏鎮守府將軍藤原秀衡有深交,此次來訪乃因藤原秀衡暗聞源氏遺族遮那王有討平大志,欲傾力相助,遂託吉次信高前來轉達,並助遮那王出奔。遮那王當下即決定投奔奧州,當日便喬裝混於吉次信高的商隊中出走。途經熱田神宮時,遇見前大宮司藤原季範的族裔,而藤原季範正是父親源義朝正室由良御前的生父。遮那王在戚族及吉次信高等人的注目下完成了元服,取源氏代代相傳的「義」字,及初代先祖源經基的「經」字,改名為「源九郎義經」。亦有一說,指義經乃於其父義朝為叛臣所殺的宅第裡完成元服儀式。

源義經一行千里跋涉後,終於抵達奧州平泉。據說藤原秀衡於數日前即夢見黃金鴿子飛來,而鴿子乃源氏氏神八幡神信使,因此視之為吉兆,更加深信源義經必能成就大業。

兄弟重逢

1180年8月源義經的異母兄源賴朝舉兵討伐平家。消息傳到奧州,源義經與藤原秀衡商量後決定興兵助陣。源義經率領家臣弁慶、伊勢三郎及藤原家臣佐藤繼信、佐藤忠信兄弟等共300餘騎,日夜兼程前往馳援。其時正值富士川之戰,然而平家大軍不戰而敗,戰事一下子就結束了,源義經於戰後才抵達源賴朝在黃瀨川的陣地,因此未能參戰。源賴朝見到平治之亂失散以來即未曾謀面的親弟弟已由襁褓嬰孩蛻變成威風凜凜的大將,心裡非常欣慰與感動,兄弟兩人皆流下真情的淚水。源賴朝以河內源氏先祖源義家得親弟弟源義光襄助而成大業為例,誓言與源義經一起消滅平家、共報父讎,再振源氏家門。之後源義經跟隨源賴朝退回鎌倉,全力經略關東,厚植實力。

上洛勤王

源賴朝的堂弟木曾義仲和源賴朝同年舉兵,並且勢如破竹,橫掃北陸,為討平的源氏勢力中的另一主流。但由於木曾義仲的父親源義賢在與源賴朝父親源義朝的政爭中,為源義朝長子源義平所殺,與源義朝家有殺父之仇,故不與源賴朝相善。

1183年,木曾義仲於俱利伽羅峠之戰大破平家10萬大軍後,同年7月率兵入京,平家棄都西逃。此時木曾義仲的聲勢如日初昇,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然而由於先前養和大飢饉的影響,木曾義仲的6萬大軍軍糧無覓,遂開始劫掠京師,以致人心大失。其後在追擊平家的數次戰役中更屢為平家所敗,元氣大傷。

同年,收到後白河法皇勤王密令的源賴朝派遣源範賴及源義經統率5萬大軍征討木曾義仲。1184年1月,眾叛親離的木曾義仲於宇治川之戰中寡不敵眾,在逃往北陸途中於近江粟津遇襲陣亡。至此,源賴朝勢力成為天下討平的唯一主力。

一之谷奇襲

平家一族先前棄京逃往九州後,勢力便逐漸回升,更趁源氏相爭之際坐收漁利,不但在讚岐屋島建立行宮,山陽道瀨戶內海等亦大半為平家所控制,前線重回攝津福原,大有重新上洛之勢。

1184年1月,木曾義仲敗亡後,源賴朝乘新勝之銳,命源範賴及源義經進軍福原。2月,源範賴與源義經兵分二路夾擊,以源範賴為主力,源義經率1萬餘騎由攝津藍那走鵯越,潛入一之谷。2月4日源義經以夜襲擊敗播磨三草山的平資盛平有盛勢力,並命土肥實平追擊山中殘部。2月7日源範賴5萬主力進攻生田的平知盛守軍,清剿山中殘部後的土肥實平亦轉攻塩屋的平忠度,但源平兩軍激戰數回後即陷入僵局。

源義經採聲東擊西之計,命安田義定領1萬騎進攻夢野的平教經、平盛俊,自己則僅率40餘騎轉入山中,迂迴到平家本陣後方。黎明時分,源範賴方再次發動攻擊,聽見殺陣聲的源義經便率軍由急坡縱馬而下,迅速攻入平家本陣,平家陣腳大亂,開始奔竄敗退,平家大軍死傷慘重。不久殘軍逃到港口,乘船渡往屋島,而源氏因為沒有水軍,故沒有追擊。

此戰平家大將陣亡者甚眾,如平通盛、平忠度、平經俊、平清房、平清貞、平敦盛、平知章、平業盛、平盛俊、平經正、平師盛平重衡(被捕,1185年處刑)等,平家勢力遭受莫大沈重的打擊。

一之谷之戰後,源賴朝召源範賴鎌倉,加封三河守,但立下大功的源義經卻遭到冷落,不但不召回鎌倉行賞,更只命源義經為代官,留守京都。戰功赫赫的源義經在留守京都期間受到後白河法皇的讚賞,1184年8月6日法皇封源義經為「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從五位下」,但源賴朝對於源義經未先徵詢自己的同意而擅受朝廷冊封的行為十分震怒。9月,源義經奉源賴朝之命,娶源賴朝臣下河越重賴之女為妻(後來稱為「鄉御前」)。一般認為,源賴朝是想利用鄉御前來刺探及監視源義經,但就結果而言,鄉御前並沒有為源賴朝所用,而是真心地跟隨著源義經。

屋島之戰

1184年9月,源賴朝刻意冷落源義經,只派源範賴征討平家。源範賴為繞到平家背後,取徑山陽道,但為平家識破,源範賴大軍遭平行盛截斷,關門海峽亦為平知盛封鎖,陷入兵糧不繼的困境。1185年1月,源賴朝迫不得已,命源義經領軍前往救援。

2月,源義經自京都起程前往攝津渡辺港,整備軍艦,目標直指平家屋島陣地。但正當出航之際,暴風雨來襲,軍監梶原景時及部下、船長們皆認為此時不宜冒險。源義經力斥眾議,安排5艘船各150騎,隨即出航。源義經艦隊乘風破浪,比想像中更快抵達四國,但也由於風浪的影響,偏離了預定航道,在阿波的勝浦靠岸。然而源義經上岸整軍後,即策馬疾馳,翌日清晨便已進軍至屋島前方村落。

源義經眺望平家陣營,發現平家紅旗浩浩,軍容整盛,並且還有數艘艦艇在港。源義經自知不能力敵,只能智取,於是便在周圍村莊放火,假立源氏白旗多數,製造大軍襲來的幻象。平家見狀大驚,以為一之谷奇襲再現,倉皇奪船奔走。源義經趁勢搶灘上岸,迅速衝入本陣放火。不久,平家發現中計,掉頭回擊,弓矢齊飛。平家軍中號稱第一射手的平教經向源義經放了一記冷箭,義經四天王之一的佐藤繼信策馬奔前以身擋箭,強箭穿甲,佐藤繼信中箭落馬。源義經立刻下馬抱起繼信,繼信寥留數語後便氣絕殞命,義經哀慟不已。

戰事陷入膠著,雙方暫且按兵不動。平家為了展現出己方遊刃有餘的實力,打擊源氏的士氣,故意派出一艘小船,載著花樣年華的美少女,立起紅底金箔的日之丸小扇,前往源氏陣地挑釁。源義經則派出軍中的弓射名手那須與一接戰。小船停在箭程邊線左右,船上小扇隨著波浪起伏而搖擺不定,那須與一縱馬入海,一箭射中40間(約70公尺)外的小扇,源軍歡聲雷動,士氣大振。

不久由於平家誤信源範賴率大軍增援的情報,加以屋島基地已受創嚴重,平家決定放棄屋島,向西撤退,屋島之戰結束。此戰造成瀨戶內海拱手讓與源氏,河野通信等水軍勢力及中國四國的武士集團也一一向源氏投誠,平家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

壇之浦決戰

平家自屋島撤退到長門國彥島據守,而源範賴和源義經亦在對岸佈陣對峙。雙方已有海戰的覺悟,開始糾集戰船,平家500艘,源氏840艘(《吾妻鏡》版本)。


1185年3月24日清晨6時許,在關門海峽壇之浦開戰,由平家主動展開攻擊。由於平家擅於海戰,而且潮流對平家有利,機動靈活,所以一開始平家即佔了上風。相反地,逆流進軍的源氏艦艇如陷泥沼,成為平家箭陣的活靶。此時源義經心生妙計,下令集中狙殺平家的水手及舵手,但據說此戰術違背了當時不成文的戰爭規則。失去機動能力的平家艦隊反而比源氏更加動彈不得,正午過後,潮流改變,源氏順勢接近登船,展開白刃血戰,戰情也隨之逆轉。激戰過後,平家眼見大勢已去,平資盛平有盛平經盛平教盛平行盛等大將陸續投海身亡。平家領袖平宗盛及子平清宗、妹平德子雖然企圖跳海自盡,但為源氏士兵所救。而年僅8歲的平家血脈安德天皇(平德子所生)則由祖母二位尼挾抱跳海身亡。日暮時分,壇之浦之戰結束,平家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曾在屋島之戰中射死源義經愛將佐藤繼信的平家猛將能登守平教經,知戰不能勝但也要和源義經同歸於盡。便以義經為第一目標,找到機會欲出手時,義經身輕如燕從船上跳到另一船。欲追之,義經又飛越至另一船,如此連續飛跳八船(即義經著名的「八艘飛び」- 認為此說是對能登守平教經的一種愚弄侮蔑)。平教經啞然,最後挾著兩個源軍勇士跳海,壯絕而亡。另外,平家猛將平知盛為免不能絕命,遂著重甲,負投水而死。

無功有過

平家消滅後,源義經在京都邂逅了善舞的白拍子磯禪師之女,兩人一見鍾情,不久源義經納之為妾,即「靜御前」。後來源義經押解平宗盛父子等凱旋返回鎌倉,但就在抵達鎌倉城外的腰越時,源賴朝遣使命令源義經不得進城,只要交出人犯即可。對於遭兄長猜忌深感痛心的源義經於1185年5月24日在腰越的滿福寺寫下了著名的腰越狀,委託源賴朝的親信能臣大江廣元代為轉達其手足情深、忠心不貳的真摯心意。節錄大意如下: 臣生未歲,夙遭閔凶,賴母懷抱,忐忑相依,諸國流轉,隱姓埋名。幸天憐助,木曾伏誅,平家敗亡。或險崖縱馬而不顧命,或怒海凌波而罔惜身,枕甲而戰,無日忘志,惟慰父靈,以遂宿望。臣無貳心,尚祈御宥,紙短情長,望垂聖察。


儘管如此,冷酷的源賴朝始終不為所動。究其原因,除了源義經私受朝官之過外,素與源義經不睦的軍監梶原景時也向源賴朝告發源義經戰時的專斷獨行及破壞軍紀,稱其「功勳獨攬」,全然不顧源義經的策略的確是致勝的關鍵。更深入而言,源賴朝與源義經乃同父兄弟,相較於源義經的名震天下,源賴朝的光芒就相形失色,因此源義經要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謂「功高震主」讓源賴朝備感威脅。除了上述後天因素,另外有一種血緣的說法,即雖然源賴朝與源義經同為源義朝之子,但源賴朝的生母由良御前為正室,且乃熱田大宮司之女,屬名門望族,而源義經的生母常盤御前僅是源義朝的小妾,雖然過去曾有因千中選一的美色而選入中宮為侍婢的經歷,但本質上仍屬庶民。因此源賴朝不但是嫡子,而且是嫡長子,而源義經卻只是庶子,而且為諸庶子之末,兩人之間的族內地位差距可想而知。在血緣至上、階級分明的古代社會中,源賴朝與源義經之間有所隔閡也是在所難免。

6月9日,源賴朝命令源義經再押解平宗盛父子及一之谷之戰時俘虜的平重衡京都,不得其門而入的源義經悔恨交加,怒言「關東積怨之輩可從義經!」源賴朝聞之勃然,將源義經的關東領地悉數沒收。源義經在黯然返回京都途中,將平宗盛父子於近江篠原宿處斬。平重衡則因曾率大軍鎮壓寺院反平勢力並焚燬東大寺興福寺等罪狀,在寺院勢力的引渡要求下,源義經將其交付,最後在奈良梟首示眾。

手足成讐

9月,源賴朝為刺探源義經動向及意志,遣梶原景時之子梶原景季前往京都堀川御所,封源義經為伊予守並要求其發兵征討曾追隨木曾義仲的叔父源行家。源義經由於抑鬱致疾,身心俱疲,再加上源行家同為源氏,又是叔父長輩,不忍相害,遂拒絕了源賴朝的要求。至此,源賴朝決意拔除猶如芒刺在背的源義經。

10月,源賴朝密令土佐坊昌俊入京謀事。10月17日夜,土佐坊昌俊率領60餘騎突襲堀川御所,源義經提刀應戰,之後叔父源行家亦率眾支援,土佐坊昌俊不敵,敗逃鞍馬山後受縛。土佐坊昌俊坦承一切皆為源賴朝授意,讓源義經非常寒心。源義經與叔父源行家商討後決意起事,並向後白河法皇稟告,得到了追討源賴朝的院宣,但10月24日在先父源義朝的供養法會上卻未能得到家臣廣泛的支持。然而事已至此,勢在必行,10月26日將土佐坊昌俊斬於六條河原,與源賴朝正式決裂。源義經等心知京都不是謀事之地,無力迎戰,決定離京西行,投靠九州的菊池氏,在西國發展勢力。11月3日源義經等率500人左右由攝津大物浦走海路,突遇暴風來襲,此番不得突破,又退回了攝津。

約莫同時,北條時政奉源賴朝命領千騎先行,隨後源賴朝亦率大軍上洛。法皇聽聞源賴朝進京,態度驟變,11月11日便應源賴朝的要求下達討伐源義經、源行家的院宣。討得院宣的源賴朝飛檄諸國設置守護地頭,全力緝拿。源義經知道源賴朝已布下天羅地網,決定化整為零,只帶家屬、親信逃往吉野山

生離死別

前往吉野山的山路上,靜御前由於身懷六甲,體力不堪負荷,源義經念源賴朝不致對婦人孺子下毒手,決定讓靜御前下山躲藏。臨別之時,源義經送給靜御前一面小鏡,謂:「願卿早晚梳洗之際睹物相思。」遂遣僕役數人護送下山。然而下山途中,僕役心生歹念,強奪財寶之後即各自散逃。進退無路的靜御前在此時為追兵所逮,送往鎌倉(後話)

由於靜御前在山中被捕,吉野山的僧兵們知道源義經一行必藏於山中。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僧兵們擊為號,開始糾集。弁慶聽到鼓聲有異,下山窺探,果見僧兵披甲帶刀,急忙回報。源義經認為僧兵熟諳山勢,戰不可勝,便準備轉移陣地,逃往別處。此時源義經四天王之一的佐藤忠信心知戰不能勝,逃亦難免,決定捨身殿後,保主脫險。源義經知道佐藤忠信心意已決,想起了在屋島之戰為己犧牲的佐藤繼信,有感今日一別即為死別,無言悽然訣離。佐藤忠信帶著幾個自奧州出征以來僅存的忠勇部將,伏擊追擊而來的僧兵。佐藤忠信與僧兵大將橫川覺範展開死鬥,最後斬覺範,梟其首,僧兵見狀驚恐,鳴金自退,然而佐藤忠信的部將已盡皆陣亡。佐藤忠信後來獨自潛回京都堀川御所,被北條時政守軍發現,激戰之後壯烈自刃身亡。

再投奧州

逃離吉野山後,源義經一行在奈良京都的山野間四處躲藏。源義經明白如此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亦無再起之日,於是決定投奔當年鼎力相助,猶如再生之父般的奧州鎮守府將軍藤原秀衡。1187年2月,源義經帶著正室鄉御前及家臣們喬裝成勸募重建東大寺苦行僧,踏上千里迢迢的旅程。

為了避開關東森嚴的戒備,源義經一行進入越前,取徑山險路難的北陸道。然而通緝令早已佈達五畿七道,源義經一行在加賀安宅關(安宅の関)引起守將富樫左衛門的懷疑,富樫左衛門要求偽裝成勸募僧侶的源義經一行把「勸進帳」(香油錢的帳冊)拿出來檢查。據說此時膽大心細的弁慶急中生智,隨便呈上一份毫無關係的書卷,佯稱是勸進帳,並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瞞過了富樫左衛門。富樫左衛門打量了弁慶身邊的源義經後仍覺有異,弁慶便故意對源義經大喝:「皆因汝似判官,屢引禍端!」然後拿錫杖重重地打了源義經。弁慶逼真的演技徹底瓦解了富樫左衛門的心防,富樫左衛門心想:「豈有家臣妄為如是,必非判官也。」於是予以通關放行。即便是萬不得已下冒犯主君,弁慶仍感到十分愧疚,離開關所的視野後不覺淚流滿面,向源義經下跪請罪。源義經說:「此乃天神相助,託卿機智形之,保吾等脫險,感激不盡。」主從相視而泣。

歷經重重險阻及考驗,源義經一行終於抵達奧州平泉。如父親般的藤原秀衡仍舊給予源義經大力援助,並安排源義經在高館(又稱衣川館)駐居。得知源義經投奔奧州的源賴朝開始文攻武嚇,但藤原秀衡不為所動,以不惜一戰的決心力拒源賴朝的引渡要求。源賴朝暗忖藤原秀衡實力可畏,只得按兵不動,從長計議。

高館斷魂

儘管源義經在藤原秀衡的情義庇蔭下得以安身,但造化弄人,好景不常,1187年10月29日藤原秀衡即因病逝世。這對源義經而言是莫大的打擊,源義經自謂:「喪親之痛猶未過之。」雖然藤原秀衡臨終前再三叮囑其子藤原泰衡、藤原國衡、藤原忠衡務必同心協力對抗鎌倉幕府,並以主君之禮侍奉源義經,然而在老謀深算的源賴朝不斷地威脅利誘下,藤原一族與源義經之間的關係漸漸產生了變化。

1188年3月29日,後白河法皇派遣欽差前往平泉傳達征討源義經的院宣。雖然藤原一族仍猶豫不定,意見分歧,但由於參謀藤原基成(藤原泰衡的外公)為公家貴族之後,素與朝中公卿相善,因此朝廷方面仍有不少公卿庇護藤原氏。10月12日,源賴朝遣使警告藤原一族若不征討源義經則將獲罪株連,幕府已準備自行發兵伐罪。11月,陸奧出羽國司等也接獲院宣,開始對藤原一族施加壓力。1189年2月22日,源賴朝要求後白河法皇下旨征討藤原一族及解除沆瀣一氣的朝中公卿職務。2月25日,源賴朝開始做戰前準備,再度遣使探查平泉方面的虛實。3月22日,源賴朝再次催促朝廷下旨討伐藤原氏。家督藤原泰衡為了挽救逐漸陷入孤立無援的藤原一族,終於決定討伐源義經。

4月30日清晨,藤原泰衡命家臣長崎太郎率500騎突襲高館,義經家臣們發現後迅速迎戰:弁慶、伊勢三郎、增尾十郎、片岡八郎、鈴木三郎、龜井六郎、鷲尾三郎、備前平四郎等8人固守玄關大門,喜三太爬上屋頂,以窗板為盾,拉弓搭箭狙殺敵軍。源義經則以戰死於藤原泰衡的家臣手下為恥,不願出戰,獨自進入佛堂中誦經,做自盡前的準備。源義經的家臣們為了保護主君能平靜赴死,抱著必死的覺悟,捨命決戰,各自斬殺多人後壯烈戰死或自刃。傳說弁慶見大勢已去,入殿向正在誦經的源義經訣別,相約黃泉路上為伴,隨後重返戰場,揮刀如舞,人馬無別,頓時血霧瀰漫,遍地屍骸。敵軍近戰不得,於是弓手盡出,萬箭齊發,剎那間弁慶身上插滿羽箭。但只見弁慶仍不見死態,長刀亂斬,狀貌駭人。突然,弁慶大刀一收,宛如佛教仁王(護法金剛)塑像一般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軀則不動如山。敵軍未知弁慶生死,一時間亦無人敢上前探查。後來弁慶被一匹馬撞倒,眾人方知弁慶早已身亡(此即著名的「弁慶立往生」)。

誦完經的源義經回到寢室,手刃鄉御前與4歳的女兒龜鶴御前後引刀自裁。源義經波瀾萬丈的31年生涯以悲劇落幕。

平泉夢碎

源義經死後,首級由藤原泰衡之弟藤原高衡護送到鎌倉,軀體則被葬在判官森(今宮城縣栗原市栗駒沼倉)。6月13日,和田義盛與梶原景時在腰越驗首,然後將首級葬在藤澤的白旗神社。

討伐源義經後的藤原一族仍未得安穩,首先藤原泰衡之弟忠衡認為此舉違背了父親藤原秀衡的遺命,反對藤原泰衡向幕府屈服。因此6月26日,藤原泰衡襲擊藤原忠衡居館,殺了藤原忠衡。冷酷無情的源賴朝則在利用完藤原泰衡後,宣稱藤原一族窩藏欽犯,罪無可逭,7月19日親率大軍北上征伐。藤原泰衡焦慮辯解,稱:「往日種種皆先父秀衡一人獨斷,今已依麾下之命誅殺義經,泰衡但有功無過,何以致罪?」然而藤原泰衡仍未明白源賴朝志在天下,豈容藤原氏據地自恃。藤原泰衡在源賴朝大軍到達前就先縱火燒毀居館,棄城北逃。9月3日,藤原泰衡為部下河田次郎所弒,首級於9月6日送達源賴朝本陣,之後葬於藤原氏祖墳中尊寺金色堂。數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為這齣歷史悲劇的末尾更平添幾許唏噓。

研究

家族

一般認為源義經因為是源義朝的第九子因而通稱「九郎」,但據《義經記》記載,源義經實際上為第八子,因為顧忌曾與父親敵對的叔父「鎮西八郎」源為朝所以才改稱「九郎」。不過《義經記》記載的兄弟人數及順序有誤,所以一般都不採信此說。

源義經共有8位同父兄長,其中6位為異母,2位為同母。同父姐妹人數則未詳。

母親常盤御前被平清盛納為侍妾後,生了一個妹妹廊御方。後來常盤再轉嫁公卿一條長成,又生了一個弟弟一條良成。

源義經本人則生有二女一男。

  • 長女為初次投奔奧州期間與當地女子所生下的,後來長女嫁給了伊豆的源有綱(攝津源氏源賴政之孫)。
  • 次女龜鶴御前為鄉御前所生,衣川館敗戰後和源義經、鄉御前共赴黃泉。
  • 長子為靜御前所生,但產前靜御前於逃亡途中即被源賴朝追兵所獲,所以源義經未曾見過。事實上長子的生命也非常短暫,因為靜御前在押往鎌倉後,源賴朝即指示「男殺女活」,不久長子生下後,隨即被源賴朝的手下帶到由比濱遺棄。

義經四天王

「義經四天王」是後世對源義經4位主要家臣的合稱,但無定說,有以鎌田盛政、鎌田光政、佐藤繼信、佐藤忠信為四天王的說法,也有以武藏坊弁慶、伊勢義盛、龜井重清、常陸坊海尊為四天王的說法,還有代以駿河清重、片岡弘經等人的說法。

容貌

關於源義經的容貌,由於同時代人物的著作及記述中皆未有客觀描寫,也沒有生前畫像傳世,所以後世只能憑藉想像及其親族畫像來推測。

在《義經記》中,描述義經美貌如女。而《平家物語》中記載源義經的容貌為:「蒼白的暴牙矮子」。約莫同期成書的《平治物語》中則僅記載源義經的母親常盤為絕世美女,父親源義朝為威嚴穩重的美男子。《源平盛衰記》中描述的源義經則為皮膚白皙、個子嬌小的美男子。

至於源義經的身高,若用大山祇神社中供奉著源義經的甲冑推估,其身高約150公分左右。但由於此甲冑來源並沒有根據,所以並無法證實。由於義經在源氏的勝利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在當代來說是傳奇般的存在。理所當然的,對於傳奇人物的外貌,不論好或壞的傳聞都會被廣大流傳。

後來在江戶時代猿樂(現稱)及歌舞伎中,源義經的容貌則為俊美的貴公子形象。

傳說

由於源義經燦爛而又悽涼的人生際遇令聞者無不嘆息,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在日本產生了一句成語:「判官贔屓」,即指這種惻隱之心。對源義經不捨的心情往往轉化為期待,於是關於源義經的各種奇幻傳說遂越來越多。

義經記》是記載源義經事蹟中最主要的一部,其中也包含了不少言過其實的傳奇。最有名的當屬與弁慶在五條大橋上的決鬥及衣川館之戰時弁慶忠勇護主而亡的「弁慶立往生」。此外,書中記載源義經藉由陰陽師鬼一法眼女兒的相助而盜得傳家兵書《六韜》、《三略》,因而日後得以屢屢出奇制勝的傳說也十分有名。在這個傳說中特別強調了《六韜》中的《虎之卷》,使得「虎之卷」後來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

未死論

因「判官贔屓」轉化而成對接受事實的抗拒,以致後來主要產生了2種源義經未死論的觀點:

  1. 北行說:衣川館之戰後源義經北逃,渡海進入現在的北海道
  2. 成吉思汗說:衣川館之戰源義經北逃,經北海道渡海西行進入蒙古,成為一代霸主成吉思汗

北行說

此說最早可能源於室町時代出現的「御曹子島渡」此一故事。「御曹子島渡」是記載源義經在初次投奔奧州並北渡到當時稱為「渡島」的北海道時的種種奇遇。此故事隨著後來北海道的開發及對當地原住民愛努人的了解加深而有了更加穿鑿附會的演變,甚至有源義經成為愛努王之說。

成吉思汗說

此說的原型最早生於江戶時代。當時有一謠傳繪聲繪影,聲稱在乾隆帝的御文中曾出現「祖傳朕之先祖本姓『源』,諱『義經』,世出『清和』,故國號『清』。」一語,並說在《金史別本》(此為日本人偽作)中記載12世紀金朝盛世時有一名為「源義經」的大將。

原傳說由曾旅日的德國醫生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記載於其著作《日本》中,後來在倫敦留學的日本學生末松謙澄以其為藍本發表了畢業論文《義經再興記》。

到了明治時代,日本積極維新洋化,向海外擴張帝國疆域,特別是物產豐饒的滿洲更是其眼前明珠,在這種背景下,上述傳說進一步演化而為「成吉思汗說」。

大正年間,曾留學美國哈佛耶魯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後來成為牧師,人稱「愛努族救世主」的小谷部全一郎,他在北海道致力於解決原住民愛努人相關問題的同時也聽聞了愛努人所信仰的神祇「オキクルミ」即為源義經的說法,引起了他的好奇。為了調查傳說的真相,小谷部蒐集了許多資料,其中也包括了源義經西行蒙古之說。於是他前往滿洲、蒙古實地調查,在1924年出版了《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成吉思汗ハ源義經也)一書。該書由於正符合當時帝國主義的擴張思潮而成為暢銷書,成吉思汗說也迅速廣為人知。書中所提出的推論依據主要有二:

  1. 「源義經」的日式音讀「ゲンギケイ」很像「成吉思」汗的日式音讀「ジンギス」。
  2. 蒙古部族的徽章神似源氏家紋「笹竜膽」。

一般認為成吉思汗說純屬穿鑿附會,不足採信。

參考文獻

  1. 源義經,ru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