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士

 

 

 

武士(英語: warrior ),有以下幾種含義:

1.有勇力武藝的人。2.指宮廷武藝衛士。3.即武卒。

【深層含義】 武士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可以有以下的意思:

1.武士,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中的的貴族階層;春秋戰國時期打仗是貴族階層的事情,所以只有貴族才能習武成士。

2.武士,中國後世泛指習武練兵之人,如著名的秦代武士俑,漢代武士俑,唐代武士俑等;

3.武士,古代日本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階級。

中國武士

武士,一指中國古時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中的的特殊階層。士分為兩種:武士和文士,文士出智武士出力,但兩者在精神上有同樣的追求目標,一樣遵循智信仁義,對於自身的尊嚴與道德要求很高,「士為知己者死」、「士可殺不可辱」等便是出自於該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先周時期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地方財富積累,地方諸侯實力增強,中央集權被削弱,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地方諸侯在相互爭奪自己利益相互戰爭的同時,形成了各個集團,注意籠絡人才招攬門客,如「智囊團」之「謀士」,和一批武藝高強的武力集團「武士」。較著名的有燕太子丹僱傭武士行刺秦王,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文物中也有大量以武士為題材的造型,如「武士俑」。

武士是石器時代後期出現的一種步兵,裝備有石斧和棍棒。

最早出現的部隊事實上都只是城市中的居民,裝備上隨手可得的任何能當作武器的東西罷了。雖然將這些民兵轉換成武士,價格非常的低廉,但當然他們也就無法和有組織的軍隊匹敵了。武士通常是在更強悍的兵種訓練完成前的一個過渡兵種,或者是在城市的援兵尚未到達前,提供一種暫時性的防衛武力。畢竟在這種極度危急的狀況下,能有一些武士支援防衛總比什麼防禦都沒有要來得好。

日本武士

武士,10—19世紀在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一般指通曉武藝、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除了受到漢語語系影響的少數國家以外,絕大多數種語言以日語的「侍」(羅馬字:以Samurai來顯示,或者Bushi。武士的精神被稱為「武士道」(Bushido))。武士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的信念。有人認為這一準則代表的不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日本武士最高的是征夷大將軍。以下是大老、老中、御家老、守護代、大名、家老、部將、侍大將、足輕大將、足輕頭、足輕。

起源

武士的雛形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律令體制下產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恆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的。在平安時代以前,除了奴隸,所有的的壯丁都有責任和義務成為被天皇募兵的對象。然而這些士兵必須自己補給和養活自己,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選擇在當地定居。人們可以通過交重稅來免除兵役,這種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士兵在日本統稱為防人。由於防人士兵的不正規性,而且又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在平安時代初期被恆武天皇所廢止。這種形式的士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士。平安時代早期(8世紀末—9世紀初),恆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島鞏固和擴張自己的統治範圍。天皇所派遣的針對本州北部土著(Emishi)的討伐軍缺乏士氣和紀律,很難在戰場上取勝。於是恆武天皇開始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將授予征夷大將軍的稱號給任何替代自己討伐北本州的地方勢力。這些弓馬嫻熟的地方豪族很快成為了天皇用來剿滅反抗力量的工具。

9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12世紀末,武士首領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鎌倉幕府,統帥天下軍政,標誌着武士時代的來臨。爾後的軍事領袖多半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實施統治。由1192年開始,大部分幕府勢力握有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維新,江戶幕府交出政權給天皇為止。日本武士理論上必須是文武雙全的人,除了要擅長劍道、馬術、射箭等武藝,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韜略更是所須精通。品行、操守、勇氣也都是被評鑑的範圍,武士的道德被稱為武士道。武士小學年紀就需現場參觀死刑的執行,甚至上戰場作戰,日本戰國時代,失去君主的武士會變成浪人。


在20世紀,宮本武藏成為世界家喻戶曉的日本武士代表人物;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五社英雄為詮釋日本武士電影最佳代表人。

直到明治維新,武士都是統治日本社會的支配力量,而他們從體制、職能上看,更類似西方 的封建領主和騎士,與一般的亞洲國家存在差異。這種情況在明治維新後改變,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許騎馬,9月,武士被允許「散發」、「廢刀」,10月,准許武士和平民通婚。當時據統計(1872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屬合計1941286人。他們每年領取的俸祿消耗了日本政府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治政府採取了漸進的手段,以發行債券或贖買等方式逐漸取消俸祿,消滅了武士階級。一部分高級武士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爵位,但隨着二戰的戰敗,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今天,有些日本人還記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並不具備任何實質意義。然而,武士的思想遺產,比如武士道,仍舊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

武士制度的完備象徵是德川幕藩制,整個日本社會的統治階級由以將軍、大名為代表的高級武士到最低級的足輕(步卒)低級武士組成,而從豐臣秀吉的時代起,就實行了兵農分離制度。武士完全脫離了生產。不過,武士之間的生活水準是相差極大的,即便同為藩主大名,在長崎的也和在山形的截然不同。占武士大多數的是中下級小人物,他們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錢有勢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窮困中勉強維持。在江戶時代的一個笑話說:「小武士的家裡除了被子和鍋,還有一塊大石頭,因為當他感到冷的時候,可以舉石頭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開革,或是主公的財政困難必須削減人手,低級武士們就只能成為浪人,有的便去為黑社會之類的勢力作打手,成為「用心棒」。

雖然現代日語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適高校的學生,但在那個時代,浪人是日本社會重要的不安定因素。為了避免國內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認或慫恿浪人的對外武裝侵略。浪人對於對外戰爭則充滿野心,鄭成功為反清復明,曾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雖然拒絕,但下面浪人紛紛請戰。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視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中國各地流竄,正是明治維新改革等級制度的結果。在《黃昏的清兵衛》中,下級武士清兵衛在吃飯時還要用飯糰把湯碗擦一遍,顯示出了生活的貧困。《最後的武士》導演愛德華·茲維克稱他最愛讀「維新三傑」之一西鄉隆盛的傳記,西鄉出身倒數第二級的下層武士,年輕時為了貼補家用就要去做抄寫的零工。他的故鄉薩摩是日本著名強藩,70萬人口中武士家族占了20多萬,財政一直緊張。這些底層武士的生活在日本國門被打開之後,窮困潦倒的情況加劇,終於成為維新的主力軍。在維新之後,一部分上層武士轉化為資產階級或政府官僚,而下層武士日趨沒落,還製造了一系列暴亂,連西鄉也捲入其中。因此,日本在近代化進程初見成效後,立即展開了對外擴張[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