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輿
曾參 | |
---|---|
基本資料 | |
別名 | 字「子輿」世稱「曾子」。 |
師尊 | 孔子 |
出身地 | 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 |
出生日期 | 西元前505年 |
逝世日期 | 西元前432年 |
逝世地 | 洪州 |
父親 | 曾點 |
民族 | 華夏族 |
主要著作 | 《大學》、《孝經》[1] |
曾參(西元前505年-西元前432年),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而孔子之孫子思便曾是他的門人,世稱「曾子」,有宗聖之稱。他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傳《大學》、《孝經》[1]等儒家經典為他所著述。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齧指痛心」的主角。山東省南部,臨沂市所轄的平邑縣還存有曾點、曾參兩父子墓,而曾姓後裔均把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
目錄
生平
子輿的祖先是夏禹的後代,姒姓。子輿的父親曾點(字皙)是孔子早期弟子也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行為不拘一格,有狂者的氣質。其「舞雩詠歸」的志向得到孔子的讚許,也成為後世儒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子輿於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生於東魯,小孔子四十六歲。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參十四歲時「躬耕於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歸,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見《淮南子》)
他後來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就是師從曾子而[[孔伋]後又傳授弟子孟子。子輿勤奮好學,謹遵師教,『於子言無不悅』。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認真複習了?
『曾子避席』是歷史上有名的典故。說的是:有一次曾參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參聽了,明白老師是要指點他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着的蓆子上站起來,走到蓆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參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蓆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後來很多人都向他學習這種禮儀。
曾參隨孔子從楚國返回魯國後,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隴畝,晚間學習到深夜,非常刻苦。他沒有任什麼官職,生活很是窘迫。魯國的國君聽說了曾參的品行後,對他非常關心和同情,決定贈以「食邑」。但曾參以為 「食邑」是只拿俸祿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為好,於是固辭不受。
這時,派來的使者好心的勸說曾參:「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曾參對使者誠懇的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與人者驕傲於人。縱然與人者並不驕傲,但我能不畏懼嗎?」經過再三推辭,曾參終於沒有接受國君贈給的食邑。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稱讚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參二十七歲時,孔子卒,曾參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孔子去世後,曾參、子夏、子張、子游、有若等弟子們沉痛守喪三年。在滿三年時,共同行了大禮,失聲痛哭而歸。此時,子夏、子張、子游三個人提出:有若的長相酷似老師,想把有若當作孔子,以對老師的誠意和禮節來事奉有若,表示對尊師的敬意。
曾參聽後,非常生氣,立即起來反對,嚴正陳詞:『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像純潔的江水沖洗過,又像秋天的陽光照耀過,還像廣闊無邊的天地一樣聖潔,相貌相似的人怎麼能比得了呢?』曾參一番言語,眾人聽後嘆服不已,深為曾參對老師的真誠和對禮儀的一絲不苟所感動。
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參三十八歲。武城大夫聘曾參為賓師,設教於武城。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魯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參六十歲。與子夏、段干木等設教於西河一帶。
孔子之後,曾參承繼孔子道統,勇敢的擔負起推行道義、仁德的重任。他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還編著了《大學》[2]、《孝經》[1]等經典著作,被後人稱為「宗聖」。
四科十哲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4] )。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四科十哲。
-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
-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子有)、仲由(子路)。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思想
曾子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5](釋: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
《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6](釋:曾子說:「可以託付孤兒,可以託付江山,生死關頭,臨危不懼的人。是君子嗎?當然是君子。」、「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全人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著述有《大學》、《孝經》[1]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在儒家文化中與孔子、孟子、顏子、子思共稱為儒家五大聖人。
曾子性情沉靜,不屈從、不苟合,齊國欲聘之為卿,辭而不就。見《韓詩外傳》[7] 說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
另《論語·子張》[8]所載『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9]『天下有道,則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無道,則衡言不革;諸侯不聽,則不干其士;聽而不賢,則不踐其朝。』
曾參察覺到「天圓地方」說存在的矛盾,提出『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10] )《曾子·天圓》中指出:『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10]『
陰陽之氣,各從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者,一氣之化也。』[10]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11]說:『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認為人是天地間最偉大的,「天地之性為貴」(《孝經·聖治》)。《小載禮記·禮運》中說:『人者五行之秀氣也。』[12]荀子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思想,認為人不是順應自然,屈從於自然,而是能動的改造自然。《荀子·天論》[13]『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發現並重視人的作用,這是儒家思想的特點。
曾子事蹟
曾子受杖
〖原文〗
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仆地;有頃蘇,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知其平也。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曾子自以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汝聞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箠則待,大箠則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殺天子之民罪奚如?」
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門,有罪不自知處義,難乎!
〖譯文〗
曾參到瓜田裡鋤瓜,卻不小心把瓜的根部斬斷了,他的父親曾皙非常生氣,就拿了大木棍打他,打到曾參跌撲在地上;過了一會兒醒了,曾參爬了起來,說:『剛剛我觸怒了父親,惹他生氣,父親用暴力教導我 , 他可能會心理感到愧疚吧!』於是回到房理開始彈琴唱歌,希望能讓父親聽到,從而知道曾參心裡平和,不會不痛快。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後,便告訴他的學生說:『曾參如果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參自己不知道錯在哪裡,便託人向孔子請罪並請教過失。
孔子說:『你有聽過古時候一個叫做瞽叟的人,他有一個兒子叫做舜,這[[[舜]]侍奉父親的方式,只要父親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他沒有一刻不在父親旁邊供他使喚的。但是他的父親只要想殺他,他就逃跑,他的父親沒有一次能夠成功殺他的。因此父母親處罰小孩,如果只是打小力的時候,就要乖乖待在旁邊讓父母處罰,但如果太大力,就要趕快跑開。這是要避免因突然而來的大發脾氣而造成傷害啊!現在你(曾參)竟然用自己的身體去站著等父親生氣的暴力處罰,而不逃走,就是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陷害父母,讓他們背上傷害子女的大逆不道的惡名。這種大逆不道的罪名和你不遵守著愚蠢不知變通的的孝道,哪一種比較嚴重呢?你除了是自己父母的孩子外,難道不也是天子的臣民,社會的一份子嗎?那殺了天子的臣民,就像是殺了一般正常人(按:當時有奴隸與賤民制度,曾參並不是低下階層的人)一樣,那罪又該怎麼算呢?』
以曾參的才器,又在孔子的門下求學,有了過失卻不知道站在理性與道義角度來處理,這也是很困難的吧?
〖原文〗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晢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晢曰:「嚮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譯文〗
一天,曾參與父親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
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裡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蘇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喜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才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育我,不知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 問候完父親,父親見曾參似乎沒有什麼大礙,稍放了心,曾參於是退回了房間,拿出琴開始高聲彈唱起來,他希望歡快的音樂與歌聲能傳到父親的耳中,讓父親更加確認自己的身體無恙,可以安心。
聽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當孔子聽說了此事後,反而不高興,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弟子們有些奇怪。曾參知道後,內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於是,就請了其他同學去向老師請教。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個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親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當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迴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於不義麼?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你難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嗎?殺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該又怎麼樣呢?」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開導後恍然大悟,當曾參聽到了夫子這些話後,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感嘆地說:「我犯的錯,真是太大了啊!」於是就很誠懇地去向孔夫子拜謝並悔過。
二十四孝-嚙指痛心
〖原文〗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16]
〖譯文〗
東周時,曾參侍奉母親非常孝順。有一次,曾參到山裏面去打柴,家裡面突然有客人來了。曾參的母親不知怎麼辦才好,曾參又還沒回來,情急下咬了自己的手指頭。在山中打柴的曾參忽然感覺到一陣心痛,背起柴後便急急忙忙趕回家。回到家後,跪在母親面前,詢問家裡有什麼事情,他的母親回答說:「家裡忽然來了一位有急事找你的客人,我只好咬手指頭,讓遠在山中的你有所感悟。」
這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嚙指痛心」。後人有詩讚曰:「母指方纏囓。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成語-曾參殺人
〖原文〗
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者不殺人。』置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置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故事〗
曾子住在費的時候,有一個名字也叫曾參的人殺了人,有人跑去對曾參的母親說:『伯母!曾參殺人了!』曾母馬上說:『不可能的!我們家曾參是個乖孩子,他不會殺人的!』,便繼續紡織,過了一會兒,又有人跑去對曾母說:『伯母!曾參殺人了!』曾母還是說:『不可能的!我們家曾參是個乖孩子,他不會殺人的!』,可是,當第三個人跑來對曾參母親說:『伯母!曾參殺人了!已經被官兵抓起來了! 』
曾參母親開始相信曾參殺了人,難過地哭了起來:『參兒呀!媽媽相信你是一個好孩子,可是大家都說你殺人了,這些人跟你無冤無仇的,他們幹嘛要騙我呢?參兒呀!你真的殺人了嗎?嗚~參兒呀,你為什麼還不回來,你一定是被官兵抓起來了!』大家都勸曾媽媽趕快逃走,免得被官兵一起抓起來,曾子的母親害怕了,立即丟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牆跑了。
這個時候,曾參回來 了,大家都嚇了一跳:『曾參,你不是殺了人被官兵抓起來了嗎?』曾參說:『那個曾參不是我,是一個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曾母才放心地笑起來:『我真是的,因為大家都說曾參殺人了,讓我也懷疑自己的乖兒子殺了人。』
雖然曾參賢德,他母親對他信任,但有三個人懷疑他(殺了人),所以慈愛的母親也不相信他了。後世用這個典故來比喻人言可畏。李白就在《答王十二雪夜獨酌有懷》[18]中說:『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示例〗
曾子殺彘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20]「曾子殺(或烹)彘(或豬)」一則育兒故事。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爲女殺彘。』妻子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女 通:汝)
〖譯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隨着她在她後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只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馬上阻止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曾子說:『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麼都不懂,他只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曾子就煮豬給孩子吃了。
曾子易簀
出處:《禮記·檀弓上》[21] 曾參臨終前堅持要換掉大夫所用床蓆的故事,以小見大,顯示了曾參恪守禮制、嚴於律己、慎終如始的形像特點。
〖原文〗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幫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譯文〗
曾子臥病,病得很重。樂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腳旁,童兒坐在牆角,端著蠟燭。童兒說:「好漂亮光滑的蓆子,是大夫用的墊席吧?」子春說:「不要做聲!」曾子聽到了,猛然驚醒,吁了一口氣。童兒又說:「好漂亮光滑的蓆子,是大夫用的墊席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氏的禮物,我沒能換掉它。元兒,扶起我換掉它。」
曾元說:「老人家的病很危急了,不能夠移動。希望待到早晨,再允許我恭敬地換掉它。」曾子說:「你愛我還不如那個童兒。君子愛人靠的是德行,小人愛人靠的是姑息遷就。我還有什麼要求呢?我能夠按照規矩而死就罷了。」大家抬起曾子,幫他換掉蓆子。等放回到蓆子上時,還沒有放平穩就斷氣了。
影片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傳說有三千弟子,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4])。又一說:賢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傳》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傳。在這篇列傳中,有記述較詳者,亦有記述簡略,只有兩字人名,例如商澤、孔忠;可能也有遺漏者,例如鄭玄稱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未載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紇一起投軍,「生秦丕茲,事仲尼。」[22],《史記》亦不載秦丕茲。
《仲尼弟子列傳》也有不少錯誤,例如記錄子貢錯誤百出,子貢參加「艾陵之戰」,「大破齊軍,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左傳》只記有五將軍。[23]
|
|
|
|
|
文獻資料
- ↑ 1.0 1.1 1.2 1.3 《孝經》
- ↑ 《禮記·大學》
- ↑ 《曾子年表》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68&id=285605
- ↑ 4.0 4.1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 ↑ 《論語·學而》第四
- ↑ 《論語·泰伯》第六、七
- ↑ 《韓詩外傳》[西漢 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0年]
- ↑ 《論語·子張》第十九
- ↑ (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
- ↑ 10.0 10.1 10.2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第一、二、三片段
- ↑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第七
- ↑ 《小戴禮記··禮運》第二十
- ↑ 《荀子·天論》第十五
- ↑ 《說苑·建本》第六
- ↑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
- ↑ 《二十四孝·嚙指心痛》
- ↑ 《戰國策·秦策二·秦武王謂甘茂》
- ↑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
-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六 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說在文公之攻原與箕鄭救餓也。是以吳起須故人而食,文侯會虞人而獵。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殺彘也。
- ↑ 《禮記·檀弓上》第十八
- ↑ 《左傳·襄公十年》
- ↑ 《春秋左傳: 哀公: 哀公十一年》《左傳·哀公十一年》:「為郊戰故,公會吳子伐齊……甲戌,戰於艾陵……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
- ↑ 避劉邦諱,改稱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