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子易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曾參
曾參畫像
基本資料
別名 字「子輿」世稱「曾子」。
師尊 孔子
出身地 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
出生日期 西元前505年
逝世日期 西元前432年
逝世地 洪州
父親 曾點
民族 華夏族
主要著作 大學》、《孝經[1]
曾子易簀(圖示)

曾子易簀此句出自於《禮記·檀弓上》[2] 曾參臨終前堅持要換掉大夫所用床蓆的故事,以小見大,顯示了曾參恪守禮制、嚴於律己、慎終如始的形像特點。


《禮記》中所講的「曾子易簀」故事相信不少人聽過。曾子,名參,春秋末年魯國人,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曾點的兒子,與其父同師孔子。曾參頗得孔子器重,《論語》中記載:「孔子呼而告之,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門下,前有顏淵繼有曾參,都是得孔學真傳的門徒。孔子死前將自己的孫子子思託孤於他,而曾參也是為之執父喪之禮,三年無服。


曾參歿於公元前435年(魯悼公三十二年),臨死之際有「曾子易簀」之事。一天夜裡,正當重病的曾參昏沉之際,摯友子春,兩個兒子陪伴在側,僕人打燈守候在牆角。突然僕人開口說,先生身下鋪的竹蓆,華美而光滑,應是大夫才可有的用具吧。曾參的兒子深知父親為人,趕忙制止僕人說下去,卻已被曾參聽到。他驚懼地說道,是的是的,這是以前魯國大夫季孫給我的禮物,重病纏身,沒有來得及更換。然後喚其中一個兒子曾元說,來,幫我起來換掉。曾元說,您現在已經病得很厲害了,不可輕易生變,等到天亮再換不遲。此時曾參說道,你以為這樣是愛我,但其實比不上僕人之愛。君子愛人應當愛人以德,小人愛人才愛之以姑息。我此生的志向是什麼?就是死得光明磊落罷了。於是令眾人強扶而起,換上與其身份相當的墊具而歿。


曾子易簀所以傳頌古今,是因為其中有兩大難。一難在人情忽微、防微杜漸。現實人生最能打動人的當是人之常情。曾子病情沉重,兒子深愛父親,勸他等天明病情穩定後再說易簀之事,這於理來說好像是很有道理,於情來說更是兒子的一片孝心,對一般人而言,此事囫圇圓滿,很難再行拒絕。但在曾子看來,這理是世理,情是人情,人情世理固然動人,但卻於禮不合、有違道德,勸人行有違道德之事,實是行姑息養奸之事,愛人其實是禍人。


曾子難得!難得在於他對人情世理必陷人於不義的洞察,勇敢拒絕。確實如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大奸大惡可以做到橫眉冷對,守身如玉,但一碰到人情世故往往就會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實在是因為人情世故往往順著人的實際需要見縫插針,得一寸進一尺,循循善誘,末了必是讓人陷溺其中,不可自拔。人情忽微,怎可不防微杜漸、如坐針氈。


二難在生死交關、磐石不移。曾參病重,此時必是痛苦難當、苦不堪言,當此之時,在平常行之甚易的道德信仰往往要遭受嚴峻考驗,大多數人的心境往往如此:事情都到這一步了,還堅持那些東西有什麼用,人死萬事空、管他身後名,欲關一開,往往就是無可無不可,狼狽而終。曾參怎麼說?「吾何求哉」!這也是臨死之際對自己人性信仰的反思:我這一生中什麼是我真正值得磐石不移、守之以恆的東西呢?這可真是考驗時刻。

曾子易簀

曾子易簀

〖原文〗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幫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譯文〗

曾子臥病,病得很重。樂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腳旁,童兒坐在牆角,端著蠟燭。童兒說:「好漂亮光滑的蓆子,是大夫用的墊席吧?」子春說:「不要做聲!」曾子聽到了,猛然驚醒,吁了一口氣。童兒又說:「好漂亮光滑的蓆子,是大夫用的墊席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氏的禮物,我沒能換掉它。元兒,扶起我換掉它。」


曾元說:「老人家的病很危急了,不能夠移動。希望待到早晨,再允許我恭敬地換掉它。」曾子說:「你愛我還不如那個童兒。君子愛人靠的是德行,小人愛人靠的是姑息遷就。我還有什麼要求呢?我能夠按照規矩而死就罷了。」大家抬起曾子,幫他換掉蓆子。等放回到蓆子上時,還沒有放平穩就斷氣了。



明•佚名《孔子、顏回、曾參三聖圖軸》

主角人物生平

人物原型是出自於曾參(西元前505年-西元前432年),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弟子列表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3])


而孔子之孫子思便曾是曾參的門人,曾參世稱「曾子」,有宗聖之稱。他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並將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歸納為「忠恕」。相傳《大學》、《孝經[1]儒家經典為他所著述。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齧指痛心」的主角。山東省南部,臨沂市所轄的平邑縣還存有曾點曾參兩父子墓,而曾姓後裔均把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


子輿的祖先是夏禹的後代,姒姓。子輿的父親曾點(字皙)是孔子早期弟子也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行為不拘一格,有狂者的氣質。其「舞雩詠歸」的志向得到孔子的讚許,也成為後世儒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子輿於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生於東魯,小孔子四十六歲。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參十四歲時「躬耕於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歸,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見《淮南子[4]


他後來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就是師從曾子而孔伋後又傳授弟子孟子。子輿勤奮好學,謹遵師教,『於子言無不悅』。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認真複習了?


曾參隨孔子從楚國返回魯國後,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隴畝,晚間學習到深夜,非常刻苦。他沒有任什麼官職,生活很是窘迫。魯國的國君聽說了曾參的品行後,對他非常關心和同情,決定贈以「食邑」。但曾參以為 「食邑」是只拿俸祿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為好,於是固辭不受。


這時,派來的使者好心的勸說曾參:「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曾參對使者誠懇的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與人者驕傲於人。縱然與人者並不驕傲,但我能不畏懼嗎?」經過再三推辭,曾參終於沒有接受國君贈給的食邑。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稱讚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參二十七歲時,孔子卒,曾參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孔子去世後,曾參、子夏子張子游有若等弟子們沉痛守喪三年。在滿三年時,共同行了大禮,失聲痛哭而歸。此時,子夏、子張、子游三個人提出:有若的長相酷似老師,想把有若當作孔子,以對老師的誠意和禮節來事奉有若,表示對尊師的敬意。


曾參聽後,非常生氣,立即起來反對,嚴正陳詞:『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像純潔的江水沖洗過,又像秋天的陽光照耀過,還像廣闊無邊的天地一樣聖潔,相貌相似的人怎麼能比得了呢?』曾參一番言語,眾人聽後嘆服不已,深為曾參對老師的真誠和對禮儀的一絲不苟所感動。


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參三十八歲。武城大夫聘曾參為賓師,設教於武城。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魯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參六十歲。與子夏段干木等設教於西河一帶。


孔子之後,曾參承繼孔子道統,勇敢的擔負起推行道義、仁德的重任。他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還編著了《大學[5]、《孝經[1]等經典著作,被後人稱為「宗聖」。


魯悼公三十五年(公元前432年)曾參卒,年七十四歲。[6]


影片

動畫《三字經》第十九單元 曾子易簀


【故事天地】 曾子易簀


認識儒家「宗聖」曾子


曾子 馮翊綱說人解字 20180315 作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108翰林國中國文-曾子動畫(預告版) 作者:數位翰林


參考資料


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