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子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子張
出生 公園前503
春秋末陳國陽城
國籍 中國

子張,即顓孫師(公園前503-?),字子張,孔門弟子之一。春秋末陳國陽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賤,且犯過罪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雖學干祿,未嘗從政,以教授終。孔子死後,受到曾子,顏路的排擠。被迫離開魯國,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子張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聽聞子張死訊,曾子穿齊之衰服譏之,幸樂之情溢於言表也。

基本信息

出生地: 河南登封人

字號: 字子張

別稱: 顓孫師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本名: 子張

民族族群: 漢人

主要成就「 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一

出生時間: 前503

人物簡介

他好學深思,喜歡與孔子討論問題。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極深,把孔子關於忠、信的教導寫在大帶上,以示永遠不忘,並在實踐中收到明顯效果,他卑視品德修養低下者,認為缺乏道德,行為不堅強,信仰不堅的人有了不為多,沒有不為少。他隨孔子周遊列國,曾被困於陳、蔡。他提出,士應該看見危險便肯豁出生命,看見所得便考慮是否該得,祭祀時考慮是否嚴肅認真,居喪時則應悲痛哀傷。他與人交注寬宏豁達,他喜歡同比自己賢能的人交朋友,主張"尊賢容眾"。他在與朋友相處過程中能做到不計較過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別人的攻擊、欺侮也不計較,故被稱為"古之善交者"。他又辦事勇武。在孔門弟子個是忠信的楷模,後人稱有"亞聖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節,不講究外觀禮儀,不追求衣冠整潔美觀;隨和從俗,與墨家相近,在觀點上與墨家有相通之處。《大戴禮記·千乘》即子張氏之儒的文獻。本篇記載:"下無用則國家富,上有義則國家治,上有禮則民不爭,立有神則國家敬,兼而愛之則民無怨心,以為無命則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樹之德,此國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釋為"下無用即墨之節用,上有義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愛之即墨之兼愛,以為無命即墨之非命,蓋施政之術不盡與修己同也。"《用兵》認為"聖人之用兵""以禁殘止暴於天下","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國家"。與《墨子·非攻》中的"誅"和"攻"實為同義。"誅"即"聖人之用兵";"攻"即"貪者之用兵"。東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中,眾多孔門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封為"陳伯"。

經歷

2581643715734518279 320x320.jpg

歷史文獻中,有以子張為陳人者,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雲"顓孫師,陳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雲"顓孫師,陳人,字子張"。有以子張為魯人者,如《呂氏春秋·尊師》篇雲"子張,魯之鄙家也"。蔣伯潛在其《諸子通考》一書中引上述材料,但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子張有魯人、陳人兩說也"。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語云:子張乃顓孫於(魯)莊公二十二年自齊奔魯,歷閔、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張之非陳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陳而傳之者遂誤以為陳人耳,若子張為陳人,孔子亦將為宋人乎。從此可看出,子張祖籍陳人歷史上是沒有爭議的,因為子張之姓(顓孫)源於陳國。顓孫形成於春秋時,據《尚友錄》載:"陳公子顓孫仕晉,子孫氏焉"。顓孫氏是春秋時代的陳國公族,上古聖君虞舜媯姓的後裔,顓孫從陳國到晉國去做了官,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顓孫,稱顓孫氏。《通志·氏族略》雲:"顓孫氏出自陳公子顓孫"兩種材料都說明顓孫是陳國的公子,只是仕晉與仕魯的區別,後一種材料似乎更據可信度,《左傳》載:(魯)莊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雲:"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魯)。",這裡說得是陳國在春秋時期曾發生一起爭奪王位的鬥爭,"陳人殺其大子禦寇",王室的內訌導致陳完與顓孫在陳國無法安身,於是逃奔到了齊國。這個陳公子完(字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即後來代齊稱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顓孫則從齊國又逃到了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後代遂以顓孫為氏。故而梁玉繩在其《史記志疑》說:"(子)張蓋其後,故又為魯人。"。有一副對聯正說明了這種情況:陳國簪纓之後 孔門游夏之儔。這裡上聯說得是顓孫氏的來歷。下聯即是說子張是與子游、子夏並列於孔門的賢人。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說"近人羅根澤引錢大昕雲因謂'《說苑》雖未明載顓孫子莫為魯人,然顓孫得氏日淺,戰國之初當未散居各國。……而顓孫既出於魯,謂之魯人亦不為過。'"。

此外,還有旁證材料,《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中記載"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問啟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啟顙,頹乎其中順;啟顙而年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也。'"。這裡說子張的父親死時,公明儀曾作為禮相向孔子詢問過跪拜之禮。說明一是子張之父與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關係頗深,二是從子張之父死後以公明儀為相來看,子張父子應該是長期居於魯國的。。三是"三年之喪"並非當時的通用之禮(古今學者已有許多文章論證此),只是孔門中或魯國的部分人中實行。因此,子張父之喪當在魯發生。四是當時有父在不遠遊的風俗。《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張師從孔子的時間主要在孔子周遊列國後期(子張首次出現在'陳蔡間受困'時,時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魯後,因此,其主要活動在魯,其父也必在魯。又《禮記·檀弓》篇中記子張與曾子之母同時死,"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與哉?'"。《禮記·檀弓上》還有一段關於子張死時的記載"子張病,召申祥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 。曾子是魯國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則是子張之子,也在魯國作官,曾隨吳起與齊國作戰。並且是魯繆公禮賢之人,因而長期活動在魯國。從子張與這些人的交往來看,子張生前的活動應該也是以魯國為主的。又《禮記·曲禮下》中說"去國三世,爵祿無列於朝,出入無詔於國,唯興之日,從新國之法",顓孫氏去陳至魯是逃出來的,自然不會有"爵祿列於朝(陳國)",發展到子張時已170餘年,早已在三代以上,"從新國之法"久矣。因此,我贊成子張為魯人的說法。子張祖籍是陳人,但得姓於魯,生於魯,長於魯,是為魯人。

至於子張"陳人"一說,可能與在漢語的特別語義有關。漢語的"某地人"可指祖籍,可指出生地,也可指主要活動地。我認為除了子張出於陳之外,還與社會風俗有關,即子張家族雖已居魯,但保留了陳國的風俗。處處表現出陳國人的身份符號。按《禮記·曲禮下》,如果一個人移居到別國,那麼"君子行禮,不求變俗。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循其法而審行之"。這是當時的習俗,外部環境可以變換,但人的精神本質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按祖籍地去理解,子張稱為陳人也不足為奇。

關於子張的家世,《呂氏春秋.尊師》有段記載:"子張,魯之鄙家也,顏琢聚梁父子大盜也,學於孔子。段干木晉國之大馭也,學於子夏。高河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於鄉曲,學於墨子。索盧參東方之拒狡也,學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為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這裡所說的"鄙家也"、"大盜也"、"大驅也"、"暴者也"、"拒狡也"等,都是同樣性質的卑賤而有罪的"刑戮"之人。子張也是這個行列當中的一個。另外《尸子》中有段話也說:"子貢衛之賈人,顏琢聚盜也,擷孫師膽也,孔子教之皆為顯士"。前面那段材料說子張是"鄙家也",這裡又說是"驅也",雖然稱謂不一,但都是說他出身微賤,而且是個犯有罪行的人。

雖然出身微賤,但是經過孔子教育後,成了名顯於天下的有名之士。孔子死後,他獨立招收子弟進行活動。《史記·儒林列傳》說:"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故子路居衛,(孔子死前,子路就死在衛國)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午齊"。這樣看來子張最後是在陳國定居下來,並以陳國為基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又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而"子張氏之儒"列在最前面。可見他這一派在後儒中,勢力是相當大的。

性格

孔子有名的學生,'除了學術思想各有特點外,在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細查閱材料,發現子張有如下幾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關於"師也辟"的問題。孔子在《論語·先進》篇中,概括四個學生的性格時說:"柴也愚,參加魯,師也辟,由也喭。關於這段話的註解,其他三人沒有什麼不可,一部就是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仲由由莽等等。然而對於"師(子張)也辟"卻有兩種不同的註解。一是把"辟"解為"偏",偏者,怪也。就是說子張性格偏激。多數人都是這樣解釋的。少數人則以朱熹,他把"辟"解為"便辟",作邪僻之意思,而他對'"便辟"又曹作過兩次解釋,一次說:"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另一次說:"謂習於威儀而不直"①朱熹對"便辟"的這兩次解說是一致的,都是說善於逢迎謅媚而不誠實的意思。照朱熹的看法子張也就是這樣一種不老實的人。

以上兩種意見(偏激和便辟)到底哪一種合乎實際呢?我認為前一種是對的,而朱熹的意見是不恰當的。理由如下。

第一,孔子在這裡對兒個學生所概括的愚、魯、諺等,很明顯是指的天生的素質或性格,那麼在叫起談到的"師也辟"的"辟"也應和前面所講的洞題是一致的,應是指的"偏激萬的天生的性格,而絕不會是指後天學習而形成的習慣品性。

第二,我們知道,孔子對其弟子的過錯,都是很坦率地給以指點的,如指責子路"野哉!由也",說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說冉求"非吾之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等等。同時,我們也知道,孔子是反對"巧言令色"的。假如子張的品德真的像朱熹所說的,是逢迎謅媚而不誠實的話,孔子定會給以斥責的。然而孔子在這方面沒有半點批評。可見子張品德,並不是這麼低下。

第三,子張對於品德低下者,不但不同流共處,而且還給以卑視,如《論語·子張》篇中載:"子張日:'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在這裡子張就批評了那些信道不忠實的人,是些不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人。

由上分析,可以肯定,孔子說的"師也辟"而不是指的其他,專指子張性格這一點的。

(二)關於"師也過"的問題。《論語.先進》載:"子貢間:'師(子張)與商(子夏)也熟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日:'然則師愈與?'子日'過猶不及,。"這段話如何理解呢?朱熹曾注釋說:"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⑧自從朱熹這樣注釋以忘黃式三的《論語後案》,康有為的《論語注》等等,也都是重複着這種註解。好像已成定論似的。我感到這樣理解不符合事實。因為,第一,子張固然才高意廣,然而子夏也是個才氣橫溢的人物,如《論衡。知實》就說子夏"有聖人之才"。他們二人的才氣並沒有多大差別,這裡所說的"過"和"不及"絕不是指的才氣問題。第二,至於說子夏篤信謹守規-模狹隘等,更不符合子夏的具體情況,實際上子夏也是個思想開通、性格爽朗的人。根本沒有什麼"狹隘"的問題。(詳見拙著《子夏研究》)。總之,子夏的思想並不拘謹狹隘,朱熹的之卻璐是難以成立的。

這裡的"過"和"不及",既不是指才氣,卜又不是指思想,那麼如何理解才恰當呢?我認為在這裡子貢問的和孔子回答的是個具體的如何交朋友的問題。子貢問,在交朋友方面子張和子夏誰好一些呢?孔子說,子張所交的朋友什麼人都有,面很廣,但廣得有點過份。而子夏只結交比自己賢能的人,交結面不廣,朋友少,所以說他"不及"。'這樣解釋是符合兩個人的實際情況的。如《論語·子張》篇說:"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日'子夏云何?'對日:'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日:'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結-朋友的問題上,子夏認為可以交的就去交他,_不可交的就拒絕他。什麼人可結交呢?《說苑·雜言》中說,子夏是"好與賢己者處"。這就是說,比自己賢能的人,子夏才去結交,否則就拒之。子張則不然,他認為:君子尊敬賢人,也要接納普通的人,稱讚好人,也可憐無能的人。不論什麼人,子張都不拒絕結交。

或問,子張這一認識不是也可以嗎?為什麼受到孔子"過"的批評呢?我們知道,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是有其一定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同意子夏的"好與賢己者處"的意見的,因為孔子自己就是"毋友不知己者"⑧,所以他對子張這種廣交朋友的態度,就感到太過份了。

或又問,子夏的"好與賢己者處"和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不是完全一致的嗎?孔子為什麼又批評子夏是"不及,呢!這是因為孔子在這個問題上,做得並不絕對,有時他也想的人交往。如《論語.述而》篇說:"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日: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就是說,對子過去不滿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進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過份,不要抓住人家以往的過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廣,也不同意太狹窄。所以他說了上面那段話。

儒家學派,很注意個人修養,為了修養好,也就重視選擇鄰居和交結朋友的問題。對此,孔子曾發表過意見,如說"擇不處仁,焉得知"(《從里仁》)、又說"毋友不如己者"等等。總的說來,弟子們是聽從孔子這些意見的,但是也會有小的出入,而子張在交友方面過於豁達,不與賢己者交。就構成了他的一個特點。

(三)、"禹行而舜趨"的問題。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說:"弟佗(頹唐的樣子)其其冠,神潭(沖淡)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頭上歪戴着帽子,嘴裡說些淡薄無味的話,走路還學着禹、舜的樣子,子張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賤。郭沫若同志在引了這段話以後說:"荀子罵人每每不揭出別人的宗旨,而只是在枝節上作人身、攻擊"④。不談人家的思想和主要問題擴只說人家戴帽子不正等問題,確是提不到問題的要害。不過卻也幫助我們了解到子張的為人風度。子張就是個大列列的不拘小節的人。

另外,郭沫若同志在其《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更把子張的"禹行而舜趨"的行為,引伸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種表現。"犯而不校",就是受到別人攻擊、欺侮,也不加以計較的意思⑥。郭老說:"禹之父鯨為舜所誅戮,而禹臣服於舜。舜之弟象作惡不俊,而舜封之有庫。這些都是'犯而不校'的好榜樣。所以子張氏之儒在摹仿他們,亦步亦趨。子曰"以直報怨,何以報德"。這在孔門的中庸之德看來,應該是有點過火的,所以曾子批評他,'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子游也批評他:'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他那樣的寬容,而說他不合乎仁道,大約、是嫌他有點近於鄉愿吧!"⑥郭老這一分析是很有見地的,子張並不一定是鄉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學着禹、舜的樣子不太計較過去的恩:怨,不好記恨人,確是他為人的一個特點。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歡廣交朋友的特點也是完全一致的。

《論語·先進》篇記載,當子張向孔子請教"善人之道"時,孔子就回答說:"不踐跡,亦不入於室"。意思是說,不踩着聖人的腳印走,道德是難以學到家的。大概子張聽了孔子的話以後,就模仿禹、舜這些儒家聖人的樣子行事。一方面學些表面的走路的樣子,另方面更是學他們的品德。在模仿中,可能有些過份,所以就受到了荀子"禹行而舜趨"的議論。

另外,還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說苑·雜言》和《列子·仲尼》兩書記載的資料和前面說法不太一致己兩書記載,子夏問孔子說,子張之為人也何若?"孔子就回答說"師(子張)之莊賢宇丘也"。"莊"就是嚴肅的意思。在這裡孔子說態度嚴肅是子張的一個特長。這就和前面說的大大列列馬大哈的性格不一樣了。以該書所倫,子張乃故意"克己",以嚴肅認真的態度要求自己對待朋友。到底如何!可以研究。不過,該兩書出得晚,可靠性不大。在此提出來,僅供參考而矣。

(四)勇武精神。在孔子的學生中,大多人都具有勇武的精神,子張也具備這個特點。如《論語·子張》記載說:"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己矣,"。這就是說,作為一個"士",臨到危難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來,看到有利可得時,便要考慮一下應該不應該得。這真是個有勇有義精神的大俠。

再者,《太平御覽》卷915還記載:"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貢為智,曾參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這裡又把子張看作是有"武"的特點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僅在打仗時能表現出來,而且在辦其他事情時也能表現出來。而"武"就比較具體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並不矛盾,可以並存。子張是個有勇武精神的人。

大宗世系

自顓孫子始,顓孫子大宗世系至光緒1年曆73代。第73代世系,依《蕭縣誌》而補。自73代以後世系,因資料缺乏而暫缺。

先祖 傳說時期

世祖黃帝

世祖昌意

世祖顓頊

世祖窮蟬

世祖敬康

世祖橋牛

世祖瞽叟

世祖重華

世祖舜

世祖商均

西周至春秋時期

17世祖遏父(虞瘀父),任周朝陶正

16世祖 陳滿,陳胡公

15世祖 陳犀侯,陳申公

14世祖 陳突,陳孝公

13世祖 陳戎,陳慎公

12世祖 陳寧,陳幽公

11世祖 陳孝,陳厘公

10世祖 陳靈,陳武公

9世祖 陳燮,陳平公

8世祖 陳圉,陳文公

7世祖 陳鮑,陳桓公

6世祖 陳林,陳莊公

5世祖陳顓孫,與陳厲公子完(即陳完,一作田完)同出奔。

4世祖 顓孫強

3世祖 顓孫健

祖父 顓孫齊

父 顓孫姜,生三子:子張、子莫、子英。

本人 顓孫子,顓孫師,字子張。

後裔 世系

第2代 顓孫申詳,生於魯國,因名魯人,師事子思,繆公尊以賓禮。

第3代 顓孫鍾,請學於申詳。

第4代 顓孫文,博學強記,淹貫六經,魏召為相不受,著書萬言,悉皆心性之學。生二子:江、河。

第5代 顓孫河,文次子。

第6代 顓孫羨,仕於趙。

第7代 顓孫球,言行篤實,修書築墓。

第8代 顓孫沖,字太元,因秦焚書滅儒,遂隱於三台山,藏書石室。

第9代 顓孫延慶

第10代 顓孫浣心,為長沙太守。

第11代 顓孫茂春

第12代 顓孫簡,博學好古,纂修遺書,漢昭帝征為博士。

第13代 顓孫萃

第14代 顓孫湛

第15代 顓孫園,天姿明敏,正直不阿,因王莽纂位,避而不仕。

第16代 顓孫永久

第17代 顓孫嘉善

第18代 顓孫標

第19代 顓孫寧

第20代 顓孫克柔,晉武帝泰和1年授太常寺。

第21代 顓孫東

第22代 顓孫無欲

第23代 顓孫鳳

第24代 顓孫應泰,事母孝,修築祖墓。

第25代 顓孫光,好為古文詞,著書二十二篇。

第26代 顓孫珙,恢廓大度,魏舉孝廉。

第27代 顓孫奎

第28代 顓孫良,晉秘書郎。

第29代 顓孫寰

第30代 顓孫存,北齊天保2年封子張為蕭伯,存奉祀生。

第31代 顓孫源,周武帝改封子張為陳伯,授源博士奉祀生。

第32代 顓孫燕,隋文帝時為涇州司戶。

第33代 顓孫椿,唐武帝1年召襲博士奉祀生。

第34代 顓孫遠

第35代 顓孫通

第36代 顓孫登,唐開元4年召為國子監博士。

第37代 顓孫高

第38代 顓孫淳,唐元和10年授少府監主簿。

第39代 顓孫泰,唐顯通1年明經及第,授國子監博士。

第40代 顓孫宣

第41代 顓孫循,當五季之亂,隱居躬耕。

第42代 顓孫熙,聰明穎異,八歲能文,後為戶部員外郎。

第43代 顓孫允

第44代 顓孫宏毅

第45代 顓孫書紳,宋大中祥符1年追封子張為宛丘侯,給奉祀官一員世襲祀事。

第46代 顓孫晉,襲封奉祀,重新祠宇。

第47代 顓孫坎,奉祀,修墓。

第48代 顓孫訂,奉祀,築堤護墓。

第49代 顓孫孔臣

第50代 顓孫皞,金人陷徐州,入淮泗毀祖墓。宋康王南渡,遂避河南,隱姓西華縣。

第51代 顓孫問明

第52代 顓孫燧

第53代 顓孫應芝,辟釋老之說,著《滌塵》十二篇。

第54代 顓孫瑾,癖沈琴鶴,為范陽教諭。

第55代 顓孫棟,仕元後退隱河南西華縣,嘗對子嘆曰:"蕭,吾故土也。先人之墳墓在焉,不可流離忘歸,子其旋返世守,無失烝嘗之祀"。

第56代 顓孫志,不忘父訓,明洪武2年回蕭守墓,仍築室於閔子御車制牛板之東。

第57代 顓孫禮,生員。生四子:崇儒、崇治、崇書、崇學。

第58代 顓孫崇儒,字象賢,生員,生一子:銓,無後,以崇治為宗。顓孫崇治,奉祀生員。生三子:儀、釗、海

第59代 顓孫釗,崇治次子,奉祀生員,生二子:祿、杲。

第60代 顓孫杲,釗幼子,奉祀生員。

第61代 顓孫守經,奉祀生員。

第62代 顓孫岱,字華峰,廩生入監,善詞賦,好山水,重修祠墓,襲奉祀官。生二子:承恩、承惠。

第63代 顓孫承惠,岱幼子,字澤甫,號繼華,儒學生員,襲奉祀官,築堤修墓,建祠於邑治西門外。清康熙1年,以子佐聖官贈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生四子:依聖、輔聖、翼聖、佐聖。

第64代 顓孫依聖,承惠長子,字必孔,奉祀生員,言行敦篤。生一子:尊賢。 顓孫佐聖,字悅孔,奉祀生員,入學食餼,順治8年恩貢,廷試推官改授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5年復補吉安府泰和縣知縣。生二子:景賢、好賢。

第65代 顓孫尊賢,依聖子,生子達道。 顓孫好賢,佐聖幼子,字樂只,儒學生員,生一子:誠道。

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66代 顓孫達道,尊賢子,生子成德。 顗孫誠道,好賢子,清雍正3年恩詔為先賢顓孫子設立博士,查顓孫誠道委系嫡裔,奉旨授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生一子:明德。

第67代 顓孫成德,達道子,生子宏績。 顓孫明德,誠道子,乾隆21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生一子:宏傳。

第68代 顓孫宏績,成德子,生子開來。 顓孫宏傳,明德子,因病未襲。生一子:開瑞。

第69代 顓孫開來,宏績子,生子奕桂。 顓孫開瑞,宏傳子,查非大宗,不應承襲。

第70代 顓孫奕桂,開來子,生子世增。

第71代 顓孫世增,生子樹勛。

第72代 顓孫樹勛,道光9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3代 顓孫大猷,咸豐9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顓孫子奉祀官

思想特點

都會更新方法v並不能.jpg

孔子的學生,都尊崇孔子,都是儒家學派的成員,都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在大的問題上基本一致。但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傾向。如顏回在仁德修養方面比較突出;曾子的"孝"的道德修養比較明顯;在子夏的思想中,就有些前期法家的思想成份,等等。然而根據已有的資料,經過反覆考查,感到子張的思想並沒有明顯而突出的特點。不過他對孔子是崇敬的,對孔子的思想是認真學習的。這主要表現在對忠、信思想的態度上。

我們知道,孔子是非常重視忠、信道德的,他曾說:主忠信,無友不知己者"⑦。因之,對學生也加以嚴格要求,可能他感到子張有說話比較隨便和說的事有些做不到的毛病,

就反覆對子張加以指教。如"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閡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網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⑧。又"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再"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⑧。又"子張問政,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貂之邦,行矣,"因為孔子反覆地對他強調忠、信問題,所以打動了他的心,有一次,當孔子談完了忠、信的重要性以後,子張就"書諸紳"⑩,也就是把忠、信等寫在大帶上,以示永不再忘。以後子張在這方面的修養確見成效,以致他也發表了這方面的言論來教育別人。如"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可見他在這方面是受到了孔子較深刻的教育。所以後來的孟子和王充在談到子張時,都一致承認"子貢、子游、子張皆得聖人一體"⑩。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長。

後世影響

82aeb93fjw1f9x86cjy69j20sg0msgu8.jpg

子張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的特長是明顯的,學業也是有成就的,因而影響也是不小的。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可以看出如下幾點。

首先,子張的性格開朗,為人豁達,且有善於廣交朋友等的特點,這對後世是有一定影響的。如《後漢書》雲:"蓋孔子稱'上交不謅,下交不默',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子夏之門人亦問交於子張。……古之善交者詳矣"。這裡對孔子、晏子、子張在交朋友方面,一塊肯定為"有之善交者"。可見子張在這方面是有好的影響的。

其次,子張問行時,孔子就大談忠、信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隨之子張就把它記下來。師徒之間關於忠、信的這段談話,對後世也有影響。如東漢時人們就借着這段話來發揮感想,"而忠信篤敬,蠻貂行焉者,誠以德之感物厚矣。故趙孟懷忠,匹夫成其仁,杜林行義,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誣矣。"⑧由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對後世的影響。

子張給後人以深刻的印象,這不僅有文獻材料,而且還有實物資料。如在山東嘉祥縣武氏祠文物館,收集到的東漢的畫像石中,有孔子見老子圖,圖中跟隨孔子的弟子很多,但只注名了子張、子路、子貢等人,可見在東漢人的心目中,子張是孔子的個重要弟子。甚至直到三國時代人們還稱"子張、子路、子貢等七十之徒"有"亞聖之德"⑥。這說明他們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歷代封建政府,為了安定社會秩序,穩固其統治地位,無不宣揚儒家學說和推崇孔子,而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子張以很高的地位。據《後漢書·明帝紀》載,東漢明帝十五年東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從這以後孔門弟子-包括子張,也不斷受到歷代官府的祭祀。另外,歷代政府也不斷對子張追加溢號,唐代尊為"陳伯",宋代時又增溢為宛邱侯,以後又尊之為"陳公"。由上可見,歷代帝王對他一直是很推崇的。

總之,子張對後世是有一定影響的。

①分別見於《論語、先進》和《論語·季氏》有關篇章的朱熹注。②見《論語·先進》朱熹注。③見《論語·學而》又見《子罕》。④見《十批到書·孺家八派的批判》。⑤見《論語·伯泰》第五段。⑥《十批判書行儒家八派的批判》。⑦《論語·學而》。⑧《論語·為政》。⑨《論語·顏淵》。⑩《論語·衛靈公》。⑧《論語·子張》。@《論語·公孫丑上》《論衡·知實》。⑩《後漢書·朱樂何列傳》。⑧《後漢書·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⑩《三國志·諸葛膝二孫二仆陽傳》。

評價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尊為"陳公",並升為"十哲"之一,從祀孔子。陳連慶認為《大戴禮記》中的《千乘》、《四代》、《虞戴德》、《誥志》、《小辨》、《用兵》、《少間》等七篇為子張氏之儒的著作。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選自《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