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 Taiwan Strait )(简称台海;欧洲早期称福尔摩沙海峡)指的是介于福建与台湾之间的狭窄海域和海峡[1][2]。
由于台湾海峡位于东海及南海之间,为东洋海洋史上贸易路线上的重要水域[3][4];位于亚洲及太平洋之间,成为近代地缘政治战略要点[5][6]。
地理学上为东海[7]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经钓鱼台列屿之黄尾屿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则是以屏东县鹅銮鼻与福建省东山岛连线为界[8],南北长约300公里,平均宽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2]。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陆岛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屏东县的小琉球。
目录
形成
更新世后期冰河期开始,海水退去,海峡深度下降了130~180米,变成陆地,并与大陆相连接。大量古人类、古动物从大陆经过成为陆地的台湾海峡迁徒至台湾。 早在6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开始时,在台湾海峡地区出现“台湾滩”,这是海峡中的最浅处,深度仅20米,但两岸间许多地区依然连为一体。[9]
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北港地区的石油勘探中,发现菊石化石,这是中生代的标淮化石,由此证明,在中生代三迭纪和侏罗纪期间,两岸间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海水,但主要还是陆地。台湾海峡位置上的地壳运动没有停止。到1.92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两岸间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此时台湾开始成为陆地,地质史上台湾称之为“南澳运动”(即由大南澳片岩演变为大理石),大陆称之为“燕山运动”。
海峡最初的形成。两岸分离开始于白垩纪和古新世时期,也就是在约5400万年以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壳运动中,台湾开始“太平运动”,大陆开始“茅山运动”,两岸陆地连成一片。直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华南地区的花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和云母被冲积到台湾海峡中的低部地区,今天台湾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量开采,成为新竹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自第四纪冰河时期(1800万年至6000年之间)以来,大海进入海进期,海水面上升约有100至13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台湾海峡开始形成。自此开始,两岸间的来往由陆地转为海上。
与其他海域的关系
亚洲及太平洋
台湾海峡位于亚洲及太平洋之间,并连结南中国海及东中国海[1][2]。
因为台湾及其海峡位于亚洲及太平洋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视为华盛顿监视中国东南沿海活动的窗口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打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的据点[5][6](相关位置参见不同视角的两图如右)。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政府凭借军事优势,推行关闭政策,得以封锁台湾海峡三十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和政治局势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船于1979年在台湾海峡复航。此后,台湾海峡中形成一条无形界线——海峡中线。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的历史说明台湾海峡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10][11]。1996年,中华民国举行首次总统民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台湾为中国领土」为依据对台湾本岛基隆、高雄的外海发射短程弹道飞弹,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均感受战争威胁,导致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下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藉此警告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层领导人,不可武力侵犯台湾[12],史称台湾海峡导弹危机。往后,中华民国每届总统大选前后,美国为防止中国大陆方面武力干涉中华民国选举,会在每届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到就职典礼那一段期间,常态性的巡弋台湾海峡[13]。
东海及南海
因为台湾海峡位于东中国海及南中国海之间[14],在海洋史(特别是东亚贸易)[3][4]、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研究中,和霍尔木兹海峡及麻六甲海峡等有相关比较研究,以探讨海峡区域的自然、人文发展[15][16]。
台湾海峡在东海及南海的海域交通的位置,也成为明清时期的武装海商集团,如李旦、郑芝龙、林道乾、林凤等活动的区域之一[17][18][19][20][21][22][23],其中台湾海峡更成为郑芝龙及其后继的郑氏舰队的内湖[4][24][25][26][27][28](相关位置参见不同视角的两图如右)。郑芝龙以华南、台湾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经营日本平户岛、长崎、马尼拉、和华南及东南亚华人移民据点形成主要的商业航道为其主要经济命脉,台湾海峡亦为武装海商集团活动及征战的主要海域。[29][30]。
因为90%以上的中国进口石油通过海上运输,而三条主要航线,都包含马六甲海峡及台湾海峡,学者杨晓辉认为这两个海峡成为中国石油战略的两个“敏感区”(相关位置参见不同视角的两图如右)[16]。
海峡水域
台湾海峡最窄处是福建省平潭岛与新竹商港之间,直线距离130公里;zh-cn:千米;zh-tw:公里;zh-hk:公里(81英里);最宽处是屏东县的猫鼻头到福建东山岛的澳角,直线距离410公里;zh-cn:千米;zh-tw:公里;zh-hk:公里(250英里)。海域面积为80000平方公里,是台湾岛近海中最大的海峡[31]。
台湾海峡水深各处相差很大,虽然平均水深不足50米;zh-cn:米;zh-tw:公尺;zh-hk:米(160英尺),但是,海峡南部断续分佈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一片砂质浅滩的水深最浅,小于30米;zh-cn:米;zh-tw:公尺;zh-hk:米(98英尺);东南部的大陆坡则水深超过1,000米;zh-cn:米;zh-tw:公尺;zh-hk:米(3,300英尺)[31]。
台湾海峡自然环境複杂,水域内多有浅滩、沟谷、海岛礁石;河流入海口和海湾也很多,水团和海水流系多,渔场和水产资源也很丰富。台湾海峡以风大,浪大,流速大著称[31]。
气候
历史人文
-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航经台湾附近海峡,看到青翠碧绿的台湾岛时,忍不住讚叹「Ilha Fermosa」,葡萄牙文意即「美丽(Formosa)岛(Ilha)」。因此早期也被欧洲称为「福尔摩沙海峡」[32][33]。
- 早期的台湾海峡被称为「黑水沟」(因有黑潮流经),许多来自闽、粤的移民渡过台湾海峡时,不慎发生海难,有河洛与客家都有民谣《渡台悲歌》称偷渡黑水沟来台者「六死三留一回头」,意即十人当中,有六人会死在台湾海峡,有三人会留在台湾,而一人会不敢继续渡过黑水沟而重回中国大陆。原因常为偷渡船舱环境险恶与超载[34]。
- 1949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推行关闭政策,不久,两岸分治。1950年6月22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随即开入台湾海峡实行军事封锁,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船只航行。在关闭政策的影响下,以台湾海峡为界,中国大陆海运分为南北方各自通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必须租用外国轮船来进行外贸海运。
- 1964年越南战争升级后,美国为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介入参战,停止了美军舰机对中国远洋轮船的拦截、登临检查。196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中国自营轮船开辟南北航线的请示报告》。1966年5月11日,周恩来总理批复要求交通部尽快拟定试航方案。试航。1968年4月25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黎明”远洋货轮在湛江港装载11000吨蔗糖,交通部分管海运的副部长于眉担任组长,交通部远洋局副局长袁之平任副组长的工作小组随船指导,各相关单位派出40余人携带轻武器随船护航并协助工作。“黎明”轮配备双船长、双政委,沿国际习惯南下航行到北纬10°附近,转向巴拉望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巴拉巴克海峡,进入苏禄海,沿菲律宾棉兰老岛北岸通过苏里高海峡及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菲律宾海,再向东北驶至东经130°折向日本沿海的大隅海峡,进入东海,历时共十五天驶抵青岛,航程4533海里。黎明轮于6月2日按照原航线南下,交通部远洋局局长、中远公司总经理张公忱随船同行,经过12个昼夜的行驶,于6月14日安全抵达湛江。随后又经“九江”轮、“红旗”轮(船长钱永昌后任交通部部长)试航成功,避开中华民国空军500海里作战半径。1968年10月22日,周恩来总理批淮绕道西太平洋深处的海上南北航线正式开航。到1972年已有63艘船舶318个航次航经南北航线。
- 1972年10月22日,为开辟较近的经巴林塘海峡绕过台湾东部海域的南北航线,广州海运局的沿海散货船“五指山”轮悬国旗,满载9011吨铁矿石从海南八所港启航。16天3185海里航行,经菲律宾圣地哥角,佛提岛航道,入锡布延海峡,再经提卡俄航道,出圣柏那提诺海峡进入西太平洋,绕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折入大隅海峡,然后进入东海,驶抵大连港,于11月7日抵达大连港,开辟了新的南北航线。
- 1979年5月29日广州远洋局“眉山”轮悬挂国旗在白天公开穿越台湾海峡,从黄埔港驶抵日本名古屋。随后,上海远洋“江城”轮、广州远洋“富春江”轮、“明华”轮,天津远洋“天门”轮,广州海运局“红旗121”、烟台救捞局“沪救101”、“德安”两个拖轮船队。1979年6月22日颁布了《交通部关于我商船通行台湾海峡的暂行规定》。这标志着中国海运业在台湾海峡复航。
- 台海两岸在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飞弹试射演习,对中华民国的首次总统民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美国出动独立号与尼米兹号两艘航空母舰前往台湾海峡邻近水域警戒,协防台湾的安全。这个引发国际关注的事件被称为「台湾海峡飞弹危机」。
- 2013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辽宁号航空母舰首度穿越台湾海峡,引起台湾军方紧张;而此次是第一次有美军以外航母通过台海;而在2017年7月初,辽宁号前赴香港访问及离开香港途中,第三及第四次穿越台湾海峡。
- 2018年7月7日,美国两艘军舰DDG-89及DDG-65由台湾南部海域航经台湾海峡,向东北还行[35]。由于中华民国蔡英文当选总统以来,两岸关系不断紧张,在中国大陆不断绕飞台湾岛,进行一系列军事演习后,美国决定海军定期、但不频繁的穿越台湾海峡行动[36]。
- Gulangyu-2.jpg
- Fuzhouresidentialhousing.jpg
- Shangri-La's Far Eastern Plaza Hotel Tainan around 20070526.jpg
- Ddm 2004 027 Kaohsiung Harbor.jpg
参考文献
- ↑ 1.0 1.1 C. Reid Nichols; Robert G. Williams. Encyclopedia of Marine Science. Infobase Publishing. 1 January 2009: 298–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1-4381-1881-9.
- ↑ 2.0 2.1 2.2 T. Ichiye. Ocean Hydrodynamics of the Japan and East China Seas. Elsevier. 1 April 2000: 301–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0-08-087077-9.
- ↑ 3.0 3.1 Angela Schottenhammer. Trading Networks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31 December 2010: 208–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3-447-06227-5.
- ↑ 4.0 4.1 4.2 Shih-Shan Henry Tsai. Maritime Taiwan: Historical Encounters wi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M.E. Sharpe. 1 November 2008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0-7656-2329-4.
- ↑ 5.0 5.1 Glob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Center, Inc. Staff; Ibp Usa. Taiwan Foreign Policy and Government Guid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ublications. 1 October 1999: 131–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0-7397-3660-9.
- ↑ 6.0 6.1 Mingjiang Li. China and East Asian Strategic Dynamics: The Shaping of a New Regional Order. Lexington Books. 16 July 2011: 75–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0-7391-6794-6.
- ↑ 台湾海峡的法律地位暨美中间潜存的海事争议 (PDF).
- ↑ 台湾海峡.
- ↑ Z字媒體- 台海海峽平均寬度是多少?台灣海峽是不是中國的內海
- ↑ 徐宗懋. 20世纪台湾:精选版,光复篇. 台湾书房出版有限公司. 2007: 151– [5 March 2013]. ISBN 978-986-7332-82-0.
- ↑ 张延廷. 国防通识教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94– [5 March 2013]. ISBN 978-957-11-4492-4.
- ↑ Jaw-ling Joanne Chang. 后冷战时期美国海外出兵案例研究. 中央硏究院欧美硏究所. 2001 [5 March 2013]. ISBN 978-957-671-815-1.
- ↑ 刘庆祥. 两岸和平发展与互信机制之研析. 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 55– [5 March 2013]. ISBN 978-986-221-467-1.
- ↑ 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囯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1989 [22 January 2013].
其‘洋洲海’以南海为主体……它不仅有台湾海峡与东海相连
- ↑ 李, 庆新. 刊首语. 海洋史研究 (第一辑). 2010年11月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7-5097-1771-4.[失效連結]
- ↑ 16.0 16.1 杨晓辉. 中国石油战略的西南布局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当代军事文摘》编辑部. 2007 [22 January 2013].[失效連結] - ↑ 黄淑铃; 高永谋. 台湾通史. 汉宇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2006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986-6966-14-9.
- ↑ 史明. 台湾人四百年史:汉文版. 蓬岛文化公司 = Paradise Culture Associates. 1980 [22 January 2013].
- ↑ 汤锦台. 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猫头鹰出版社. 2001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957-469-748-9.
- ↑ 吴法. 台湾历史札记. 七十年代杂志社. 1976 [22 January 2013].
- ↑ 林仁川; 黄福才. 闽台文化交融史. 福建敎育出版社. 1997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7-5334-2031-4.
- ↑ 庄国土.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广东高等敎育出版社. 2001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7-5361-2585-8.
- ↑ En-han Lee; 李恩涵. 东南亚华人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82–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957-11-3405-5.
- ↑ 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 长共海涛论延平:纪念郑成功驱荷复台340周年学术硏讨会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7-5325-3496-8.
- ↑ 海峡两岸关系史:第1卷.开发・融合.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22 January 2013]. ISBN 978-7-211-04676-8.
- ↑ 法国汉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2 January 2013].
- ↑ 台湾研究. 台湾研究杂志社. 2003 [22 January 2013].
- ↑ 历史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2006 [22 January 2013].
- ↑ Jane Kate Leonard. Wei Yuan and China's Rediscovery of the Maritime World. Harvard Univ Asia Center. 1984: 66– [4 March 2013]. ISBN 978-0-674-94855-6.
- ↑ 汤锦台. 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发现台湾 初版. 台北市: 如果出版:大雁出版基地发行. 2011. ISBN 978-986-670-279-2.
- ↑ 31.0 31.1 31.2 31.3 石谦; 蔡爱智. 闽中-台中古通道的地貌环境:兼议“东山陆桥”的通行条件. 科技导报. 2008-08-18, 26 (22): 75–79.
- ↑ 福尔摩沙海峡上的中国走私船[失效連結],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 ↑ 古地图[失效連結],「台湾图像」数位典藏计画,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 ↑ 博物馆裡的「潮男」:私渡台湾的移民与他们的海上历险 渡台有一定程度的失事机率,但不会高得太夸张,至少也会在商人们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裡面。不过,偷渡是另一回事。...时常升高偷渡风险的一种人为因素:超载。...会闷死人...闽平渔事件 台湾一位海洋史学者谈论他的观点,他认为「六死三留一回头」最初可能不是用来描述移民渡台,而是採借自闽南移民下南洋的「六亡三在一回头」
- ↑ 两艘美国主力驱逐舰7月7日通过台湾海峡.rfi.
- ↑ 外媒称美军考虑派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中方回应.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