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平漁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閩平漁5540號事件是1990年7月21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警總)將76名福建漁民逮捕並封艙遣返,致使25人缺氧死亡之事件。閩平漁5202號事件,是1990年8月11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將50名漁民裝船遣返,其後因碰撞發生船難之事件。兩次事件可統稱閩平漁事件。
7月14日,中華民國海軍在台北縣馬崗外海截獲閩平漁5540號,臺灣警總指其供船員偷渡,福州市公安局則指其為從事邊界貿易的船隻。7月21日,警總強制76名漁民由原漁船遣返,由海軍護送至臺灣海峽中線,後漁船自行航返;抵福州市平潭縣後,發現25人死亡(五艙中有兩艙出現死亡,這兩艙僅1人存活),法醫鑑定為缺氧致死。兩岸對死因的證詞差異巨大,互相質疑對方調查。福州市公安局指控台灣當局草率將部份船艙釘住,令其內漁民缺氧,是極不人道的遣返;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則自辯處置無不當,憑證供推斷死因是偷渡失敗的漁民在船內械鬥。兩岸輿論大嘩,衝擊海峽兩岸關係。
8月11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1] 再強制50名偷渡客由閩平漁5202號遣返,由海軍護送至中線。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指控漁船駕駛趁夜間故意駛向護送軍艦,導致漁船被撞斷成兩截沈沒,獲救的29人則出面指控海軍有意拖延搜救,致使21人未被尋獲(死亡)。為防類似事件再發生,兩岸紅十字會簽署《金門協定》以保證雙方人員移交的安全。
閩平漁5540號事件
經過
台灣方面表述
1990年7月14日凌晨1時50分。閩平漁5540號漁船在馬崗外海一浬處被海軍查獲。警總方面指,該船駕駛艙當時噴寫船名為「經燕五五八一號」,曾因偷渡被台灣查獲兩次,船東將船重漆改名。
7月21日下午1時46分,警總將76名大陸偷渡客集中於原漁船,除13人於駕駛艙操舟外,餘63人分置五船艙,經補給加足油、水,備妥每人兩日份乾糧及飲水,由海軍護送出港,於23時10分抵海峽中線處附近,在海軍目視下由該船自行駛返大陸。
為避免危險及困擾,除了少數開船的人留在甲板,其餘則被安排在船艙中,船艙以木條封住,但木條空隙相當大,手可伸出,從無「橫向豎向」封死及以「木頭重物」壓在船艙上。而且台方一向用三寸釘封艙。
大陸方面表述
1990年7月21日,26名福建漁民乘坐「閩平漁5540號」漁船到台灣海峽與台灣漁民做小商品貿易活動,被台灣軍警於台灣海岸上抓獲。
1990年7月21日下午14時許,中華民國軍警在宜蘭縣澳底,將63名漁民關進空間為2.8平方米至5.8平方米不等的四個船艙內,並命令13名船工用六寸長的全新圓釘將船艙頂蓋釘死,然後令該船漂回福建沿岸,當晚便有第七艙的艙蓋被打開,而第五、六艙由於船艙空間狹小,缺氧缺水且悶熱異常,其中兩個船艙關押的35名漁民中,有25人相續被悶死,1名陷入昏迷狀態。
唯一倖存者林里城事後稱:「他們是被台灣軍警用一寸多寬的透明膠紙綁住雙手,一群全副武裝的台灣軍警用木棒把我們一個個硬趕下艙,一個身背衝鋒鎗的台灣軍警,拿來一大包嶄新的鐵釘,強令船工把艙蓋釘死。」林里誠還回憶道:「我們這麼多人硬擠在一個小艙內,不到一個小時就口乾舌燥、心如火燎,直感到人就像是要被悶死一樣,雖然張大嘴巴拚命呼吸,仍是胸悶氣短。為了活命我們曾拚命呼救,後又想用頭頂開艙蓋,有的用手拚命摳,但頂破了頭,摳斷了指甲,仍然無濟於事,船行了一段時間後,我眼睜睜地看着一個60多歲的老人首先倒下去,接着又有其他人倒下。起初,我雖然僥倖地靠船艙隔板上一條小縫透進的一點空氣勉強呼吸,但過不多久,我也什麼都不知道了。」
1990年7月22日清晨,福建平潭縣澳前鎮光裕村漁民發現擱淺的「閩平漁5540號」漁船,撬開一塊木板後,發現其中有數具屍體,立即報警。平潭縣公安局在接到報案後迅速派出警察趕到現場,但由於中華民國軍警將船艙木板釘得極牢,在場公安民警用扳手、木棍等工具足足撬了半個多小時才打開第五、六號船艙,發現了兩個船艙中的25具屍體,並將昏迷的倖存者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而釘得尚不嚴密的另兩艙的28名漁民則被警察解救,所幸無生命危險。
平潭縣公安局法醫經勘驗鑑定後認為:屍體無致命的暴力損傷痕跡,呈暗紫紅色的顯著屍斑。屍體顏面青紫腫脹,眼皮紅腫,眼瞼膜淤血或充血。由於屍體系被發現在狹小、高溫、濕度大、完全密封的船艙里,因而法醫認定25名死者均系缺氧窒息死亡。
大陸方面反應
大陸的中國紅十字會發表聲明表示:對於臺灣遣返偷渡客時發生撞船之不幸事件,深感遺憾,並以傳真信函致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請求提供此次撞船事件的相關資料,該會認為大陸方面始終希望我方在遣返偷渡客時,能確保大陸人民之安全,給予人道之待遇,不希望因此而影響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時任平潭縣縣長林文寶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同胞,同胞之間應當相互來往,我們對台灣同胞向來是以禮相待,對他們的困難我們都盡力相助。但大陸到台灣的人卻受到如此極不人道的對待,這實在令人憤慨。台灣當局必須嚴懲肇事者,認真處理好善後事宜,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人民日報》連續數日發表文章譴責台灣方面,要求嚴懲肇事者。新華社8月3日報道認為台灣方面處置嚴重不當,致使慘劇發生。
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決定專門抽調福州市公安機關、公安邊防部隊20多人組成工作組,前往平潭現場調查閩平漁5540號事件。福州市公安局調查組其後將調查結果編成《閩平漁五五四○號調查報告》。並於8月20日由新華社發布。調查報告表示台灣方面「以極不人道的方式遣返」導致漁民缺氧致死。
背景
台灣對大陸偷渡客之指摘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大陸東南沿海出現一股偷渡潮。早期,海峽兩岸對於「偷渡」問題之處理,幾乎沒有任何合作的情況。因為早期偷渡客之處理係由中華民國警備總部主管,當時查獲中國大陸偷渡客,經必要的偵訊程序後,即以「原船」遣返大陸,由於兩岸完全不接觸,只能單方面實施遣返作業,以致中國大陸偷渡客即使在台被捕,遣返時,只要選一個偏僻的海邊上岸,即可避開警察,神不知鬼不覺地自行返家。
1987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正式宣布「開放大陸探親」。台灣《青年日報》報道,思鄉情切的老兵們帶著電視機與金飾,前仆後繼地奔回大陸,讓隔絕近40年的大陸人驚覺台灣經濟之發達,更致偷渡客人數的激增。國立政治大學的研究表示,早期偷渡犯以男性佔絕大多數,除了做粗工、廠工,還有被稱為「大圈仔」的亡命之徒摻雜其中,由於有不少人具軍事背景,偷渡至台、港兩地後充當殺手、強盜,因手段凶殘,認錢不認人,一度引發台、港兩地社會震驚與不安。時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周仲南表示,解嚴以後大陸人大批偷渡來台的企圖值得推敲。因為一方面偷渡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從福建平潭出發。另外,在捕獲的大陸偷渡漁船中發現很多走私品,其中包括毒品、工業炸藥及武器。以手槍來說,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1989年喪命黑槍者共有九十四人,其中八十九人死於大陸製造的「紅星」、「黑星」下。而據被捕者供述的偷渡原因中,打工者只佔百分之五十七,走私的佔了百分之四十二,其中還有不少人經偵訊單位發現供詞頗多疑點,對他的動機存疑。
俗稱「靖廬」的大陸地區人民處理中心經常爆滿。新竹「靖廬」最多時同時收容逾1200名偷渡客,有抓不怕者連續偷渡5次,義無反顧就是要前赴台灣。資深刑警回憶,早年大陸偷渡客男的來打工、女的來賣淫,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查獲陸女賣淫後,因靖廬常爆滿沒法送入,只好先安置在警察局拘留所,其中萬華分局轄內有數百家阿公店,拘留所人滿為患,最高曾收容近40人,連睡覺都無法翻身;中山分局拘留所甚至曾因收容人數爆滿,發生鬧房事件。
公視報導稱,台灣每處理一位偷渡客需花費公帑約十萬台幣。而採取原船遣返方式,屢發生船員不願返回大陸之情形,如待船開出基隆港後,即改航至宜蘭上岸,或由宜蘭航行至他處再跳船上岸。台灣執行單位其後採用集中五十名以上大陸偷渡客之後,統籌一艘漁船遣返,又為防止航行途中為爭奪返家航道的鬥毆,或改航他處情事,於是將多數人封艙拘禁於船艙後再遣送出海。台灣方面稱「行之有年、尚稱順利」。
大陸對台灣偷渡客之指摘
大陸《青島日報》則稱,台灣黑社會見到了這個法外之地,藉由「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潛入大陸,並在大陸發生了黑幫火併。吳桐潭、黃鴻寓等黑道勢力成為大陸公安機關重點追捕對象,自然黑社會也介入了偷渡活動,大陸及台灣的偷渡蛇頭為牟取厚利,花言巧語引誘大陸一些人到台灣去,一些人不走正道去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