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紱
俞大紱(1901年2月19日-1993年5月15日),字叔佳,男,生於南京,浙江紹興人,中國植物病理學與微生物學家。
俞大紱 | |
---|---|
俞大紱1960年代初在書房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01年2月19日 大清南京 |
逝世 | 1993年5月15日 (92歲)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別名 | Ta-Fuh Yu |
籍貫 | 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 |
親屬 | |
目錄
經歷
幼年曾在上海和安東(今丹東)讀小學,1915年進入復旦中學,1918年進入復旦大學預科專修數理,192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他主學農科、兼修化學,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
1928年懷著「科學救國」的理念赴美深造,攻讀動植物病理學,1932年獲得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成為美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Sigma-Xi榮譽會員,並獲得斐陶斐獎。1932年回國後,歷任金陵大學教授(1932年-1938年)、昆明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教授(1938年-1945年)、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兼院長(1946年-1948年)。
1948年被選聘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評議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校長、名譽校長至1982年。1955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院士,1956年當選為蘇聯農業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農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中國真菌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1949年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校長、名譽校長至1982年。文革中俞大紱被折磨至右眼失明,其家族遭整肅至死者6人:表兄陳寅恪、唐篔夫婦、胞妹俞大絪、曾昭掄夫婦、堂妹俞珊、趙太侔夫婦。[2]
1993年逝世,享年92歲。
成就
科研綜述
俞大紱育成抗黑粉病小麥、抗莢疫病大豆、抗稻瘟病水稻品種首創中國禾本科作物黑粉病菌生理小種的研究對粟病及蠶豆病害進行了全面系統研究對蘋果樹腐爛病、穀子紅葉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首先開展赤黴素的研究,培養出優良菌種,研究提出發酵工藝流程及提純技術在稻惡苗菌的異核遺傳研究中,提示該菌在自然界中三種不同核型組成的異核體,闡明異核現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的國際上長期爭論問題,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重視。
在農作物品種改良及疾病防治方面貢獻卓越。早年從事穀類作物的抗病育種工作,先後培育並推廣抗黑粉病小麥、大麥良種,以及具有抗莢斑病含油量高的大豆良種、抗稻瘟病水稻品種。提出了小米病害的防治措施;首創中國禾本科作物黑粉病菌生理小種的研究;對粟病及蠶豆病害進行了全面系統研究。晚年在真菌異核現象研究方面獲得成果,並得到國際上的肯定。
中國植物病理學研究
20世紀20至30年代,俞大紱從事禾穀類作物抗病育種及種子消毒的研究,育成抗黑粉病的小麥品種,抗莢疫病的大豆品種,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種等。並和同事們研究小麥條鏽病和禾穀類作物黑粉病。這些30年代後期的研究結果曾在美國有關雜誌上發表。他還和同事們首先報道小麥稈黑粉菌具有生理分化性,開創了中國生理小種研究的先河。30年代,首先對粟病害和蠶豆病害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資料成為中國經典資料,並出版了專著。40年代,在日本侵略中國,工作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他對中國作物病毒病害和細菌病害作了開拓性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並發表了《中國植物病毒病害的觀察》及《豌豆耳突花葉病毒》、《蠶豆細菌性莖枯病》等多篇研究論文,這些研究成果在當時中國植物病理學領域都是開創性的。
防治蘋果樹腐爛病
1951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蘋果樹腐爛病。當時,300多萬棵蘋果樹瀕臨死亡。俞大紱帶領防治小組奔赴病區,對發病規律及侵染循環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制定了防治措施。地方政府配合號召數萬群眾,共同參與這場防治蘋果樹腐爛病的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終於制止了病害,讓果樹又恢復了生機。
穀子紅葉病、柑桔潰瘍病防治
俞大紱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的同事一起進行防治穀子紅葉病的任務。他們在華北、西北等地採集標本,深入生產第一線反覆試驗,終於找出了藥物防治和抗病育種的有效措施。這項工作不僅在穀子紅葉病的防治方面取得成果,在病毒病害的深入研究以及學科的發展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50年代中期,俞大紱主持開創了中國的植物抗疫工作。開辦了植物檢疫培訓班,在培養檢疫人才、發展植物檢疫工作、普及植物檢疫知識上各方面做出了貢獻,也填補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發展的空白。
俞大紱曾帶領學生到浙江黃岩,以柑桔皰痂病作為主要檢疫對象進行防治和檢疫工作,經過長期努力,終於控制了病害。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檢疫技術幹部。同一時期,他還在四川進行柑桔潰瘍病的防治工作,受到各界肯定。
微生物遺傳學、赤黴菌研究
1959年俞大紱在北京農業大學成立了農業微生物專業,他不僅創辦並領導專業工作多年,為培養農業微生物人才工作奉獻良多。
1966年俞大紱和他的助手們在水稻惡苗病菌(能夠產生赤黴素也叫赤黴菌)的異核遺傳研究中,發現了該菌在自然界中有三種不同的組成異核體,並證明各異核菌在赤黴素產量和寄生力上均有差異。這項研究在「異核現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這個爭論的問題上面取得答案,也說明異核體內致病力極弱或根本無致病力的異核怎麼傳遞下去。此項研究結果《赤黴菌的自然變異研究》,發表在1966年的《中國科學》(英文版)上。由於當時只有少數先進國家在這方面研究有所投入,俞大紱及其助手們的研究成果受到各國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並被多種各國相關刊物引用。
1973年俞大紱開始了赤黴菌的相關研究工作。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俞大紱一隻眼睛失明,但是他仍然每天到實驗室專注的進行研究,培養出優良菌種,研究提出發酵工藝流程及提純技術。這項研究在1980年獲中國農業部科技成果獎。
培養相關人才
教育思想
俞大紱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田間試驗他都親自動手。在西南聯大清華農業研究所工作條件很差,他和助手管理幾十畝試驗田,整地、播種、記載、考種都親自參加。對這種單調的重複勞動,有的助手表示厭倦,俞大紱說:「學打鐵要先拉五年風箱」,以此教育青年樹立紮實的學風和堅強的意志。
講授課程
俞大紱主講過《植物病理學》《病原細菌學》《真菌學》《微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等課程。
指導學生
俞大紱從事研究與執教長達半個多世紀,培養了眾多相關人才。林傳光、裘維蕃、吳友三、方中達、王煥如、王清和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俞大紱不只是進行個人的研究,還積極的培養年輕一代的人才投入,使中國農業病害防治與品種改良的工作可以一直不斷持續下去。
學術論著
截至1993年5月,俞大紱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10餘篇,專著10部,譯著8部。
1990.08 《俞大紱論文集》 俞大紱著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1988.06 《真菌遺傳學節要》 俞大紱編著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1985.06 《微生物學 第2版》 俞大紱等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9.07 《蠶豆病害》 俞大紱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8.11 《粟病害》 俞大紱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7.09 《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技術匯編 2》 俞大紱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5.08 《微生物學》 俞大紱等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7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6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5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4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3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2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5.02 《植物病理學問題和進展 第1分冊》 霍爾敦(C.S.Holton)等編;俞大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9.09 《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技術匯編 第1卷》 俞大紱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4 《真菌和植物病害》 (印度)B.B.Mundkur著;俞大紱譯 北京:中華書局
1951.08 《植物保健》 (英)W.A.R.D.Weston,R.E.Taylor撰;俞大紱譯 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
1951.07 《穀子的白髮病》 俞大紱撰 上海:中華書局
1936 《大麥條紋病之研究》 俞大紱著 金陵大學農學院
1936 《大麥條紋病之研究》 俞大紱著 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
1934 《小麥品種杆黑粉病抵抗性之試驗-其二 外國大麥品種堅黑粉病抵抗性之試驗-其一 黃瓜之猝倒病》 俞大紱等著 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
1934 《粟粒黑粉病種子消毒試驗》 俞大紱等著 金陵大學農學院
1932 《大麥條紋病抗病性試驗》 俞大紱等著 金陵大學農學院
1929 《江蘇省大麥之堅黑穗病》 俞大紱,陳鴻逵著 中國科學社
人物評價
俞大紱虛心好學,知識淵博,對植物病理學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在不少領域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發展中國植物病理學奠定了基礎。(南京農業大學檔案館評)
俞大紱自持極嚴、自奉極儉,體現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高風。在西南聯大農業研究所期間,雖極清貧,但他不為國民黨政府高官厚祿所動。新中國建立後,他身為大學校長,清廉自持,纖塵不染,身着布衣,粗茶淡飯,深受師生們的敬佩。同時,他平易近人,年齡不分長幼,學問不分高低,都樂於和他接近。向他學習或請教問題時,他總是熱情洋溢,笑聲朗朗,且不乏幽默感。助人為樂,誨人不倦的精神。給後輩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杜麗榮《鄉音》評)
後世紀念
俞大紱獎助學金
為紀念俞大紱院士,並勉勵年青一代學子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俞大紱獎助學金」在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設立。北京迪爾塔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作為首家資助方,為「俞大紱獎助學金」注入了首筆資金,簽約儀式於5月17日在主樓308會議室舉行。
「俞大紱獎助學金」面向生物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研究生設立助學金和獎學金:對以自籌經費為主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進行學業資助,對二年級以上學業優秀的研究生進行獎勵。由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研究生導師成立評審管理委員會,按照獎助學金評定條例進行公開評選。該獎助學金為開放式的,將隨時接受其他公司和個人的資金資助。
俞大紱先生誕辰110周年
2011年10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紀念俞大紱先生誕辰110周年,還舉辦了俞大紱紀念展、出版俞大紱紀念文集、設立俞大紱先生教育基金,俞大紱先生銅像揭幕儀式等一系列活動。
家庭
先祖 | ||||||||||||||||||||||||||||||||||||||||||||||||||||||||||||||||||||||||||||||||||||||||||||||||||||||||||||||||||||||||||||||||||||||||||||||||||||||||||||||||||||||||||||||||||||||||||||||||||||||||||||||||||||||||||||||||||||||||||||||||||||||||||||||||||||||||||||||||||||||||
---|---|---|---|---|---|---|---|---|---|---|---|---|---|---|---|---|---|---|---|---|---|---|---|---|---|---|---|---|---|---|---|---|---|---|---|---|---|---|---|---|---|---|---|---|---|---|---|---|---|---|---|---|---|---|---|---|---|---|---|---|---|---|---|---|---|---|---|---|---|---|---|---|---|---|---|---|---|---|---|---|---|---|---|---|---|---|---|---|---|---|---|---|---|---|---|---|---|---|---|---|---|---|---|---|---|---|---|---|---|---|---|---|---|---|---|---|---|---|---|---|---|---|---|---|---|---|---|---|---|---|---|---|---|---|---|---|---|---|---|---|---|---|---|---|---|---|---|---|---|---|---|---|---|---|---|---|---|---|---|---|---|---|---|---|---|---|---|---|---|---|---|---|---|---|---|---|---|---|---|---|---|---|---|---|---|---|---|---|---|---|---|---|---|---|---|---|---|---|---|---|---|---|---|---|---|---|---|---|---|---|---|---|---|---|---|---|---|---|---|---|---|---|---|---|---|---|---|---|---|---|---|---|---|---|---|---|---|---|---|---|---|---|---|---|---|---|---|---|---|---|---|---|---|---|---|---|---|---|---|---|---|---|---|---|---|---|---|---|---|---|---|---|---|---|---|---|---|---|---|---|
|
參考資料
- ↑ 懷念陳寅恪先生. 二閒堂文庫. 1970-3 [200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3) (中文(簡體)).
- ↑ 張東園. 留在大陸的中華民國院士之大結局(二). 大紀元.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