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紹興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紹興府

紹興府,古代行政區劃,即是繼三國南北朝時期的會稽郡隋唐五代北宋越州之後,從公元1131年至公元1912年今紹興地區的一個行政單元體系,襲越州、轄一府八縣。治所山陰會稽兩縣。[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紹興府 [2]

成立時間 1131

拆分時間 1912

承襲 會稽郡

歷史發展

紹興府1.jpg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駐蹕越州,以"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次年改為紹興元年,升越州為紹興府。府治所在地山陰、會稽兩縣同城而治,領會稽、山陰、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縣、新昌八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紹興路,轄境屬縣未變。

明洪武二年(1369)復稱為紹興府,治所不變,領山陰、會稽、上虞蕭山嵊縣新昌諸暨餘姚八縣。清繼明制,民國二年(1912年)廢府。山陰會稽合併為紹興縣。1983年設地級紹興市。

浙江紹興府的周家

浙江省紹興府的周家,那可是牛逼大了。

按周建人的回憶,他小的時候,他們家的燈殼上都顯示着「汝南周」三字。按他自己的推測,「汝南」若是地名,那麼他們周家原籍就是河南的。咋到紹興的?估計跟南宋有關啦。趙構從河南一路逃到越州,並且把越州改名為紹興府,他們周家當然也不含糊了,也會從河南逃出,只不過人家趙構選擇了定都杭州,而他們家選擇定居紹興了唄。

但是周建人又說,他祖父周福清高考履歷表上,可不是這麼填的。老頭填的始祖是「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國公、學者稱濂溪先生、字茂叔的周敦頤。周敦頤牛逼大了,妥妥的理學開山鼻祖。老頭為了科舉高中,也夠攀的,只不過攀的可能有些過了。

老頭估計想不到,他親自給其取名為周樟壽的那個大孫子魯迅,以後會趴到理學家的背上,大寫「吃人」兩字,這不典型的不肖子孫麼?你罵祖宗吃人,你自己豈不是反啃祖宗?所以,即使是周建人,字縫裡也流露出對「汝南周」乃周家承襲周敦頤爵位名的狐疑,說他們周家後人都偏向自己是河南老鄉。嘖,居然跟我是老鄉了,我還不願意哩。不過,俺家可能是山西大槐樹下來的呢,不老鄉。

如果把遷居紹興竹園橋的那位排作一世祖的話,周家給他取名叫周逸齋(周家修譜自己編的名,因為不知其名了)。家譜記載,他在明朝正德年間從湖南遷居紹興,從此農轉非,做了商人,大發。清朝乾隆年間六世祖中了舉,從此向讀書世家轉型;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也就是七世祖分到了東昌坊口的老台門居住。

紹興府2.jpg

芝麻開花節節高,家族越來越富貴。按祖父周福清的說法,明萬曆年間,周家已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累世耕讀。至乾隆年,分老七房、小七房,合有田萬餘畝,當鋪十餘所,妥妥的大族。周福清說,嘉道時,周家就敗落了,敗落的原因,太奢侈了唄!

老台門的周氏家族原先分作三房:致(長房)、中(次房)、和(小房)。後來生齒日繁,人丁漸增,致房析為智、仁、勇三個分支,中房析作恕、慎、裕三個分支。老台門房子不夠用,就在不遠處新建兩處住所:一處叫新台門,由致房的智、仁兩個分支遷入;

一處叫過橋台門,由中房的恕、慎兩個分支遷入,其他仍留居在老台門。移居到新台門的智房,以後分支為興、立、誠三房(魯迅家屬於興房),仁房以後分支為禮、義、信三房。所以,所謂的魯迅故居,應該是新台門。而新台門居住着周氏六房人口。1919年六房聯手出售新台門時,全部房屋面積合計1125平米。

老台門、新台門、過橋台門,合稱周氏三台。老台門以富揚名,新台門、過橋台門,以讀書世家揚名。雖然周福清說嘉道時周家就敗落了,但是同光年間,周家不又出了他這麼一個大翰林麼?由於他的高考舞弊案,他身後的周家這一支雖然徹底敗落,但是他那好孫子魯迅,一個人就撐起了民國文化的半壁江山,更揚名了呢。

周福清,1871年中進士點翰林,三年後散館,選授江西金溪知縣。按那時的官場規矩,翰林外放知縣,俗稱「老虎班」,不但得缺容易,就是上司也禮讓幾分。問題是這人那張嘴,比他孫子還刻薄,據說平時只夸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爹,連慈禧與光緒都被他罵作昏太后與呆皇帝。

做官也沒啥政績可言,被林則徐女婿、兩江總督沈葆楨參奏「辦事顢頇」,革職改任教職,他不願意,且吏部也沒批,等於退職。在官場同人的指點下上京捐納,捐到一個內閣中書。鬱郁不得志也。

紹興府3.jpg

魯迅父親是縣學生員,正奔走在傳統的科舉之道,面對一個舉人的頭銜屢敗屢戰中。1893年,魯迅曾祖母去世,周福清回家奔喪丁憂。因明年乃慈禧太后六十歲萬壽,光緒皇帝頒旨在全國各省舉行「恩科」試,按例鄉試就得在1893年舉行,來年再舉行會試、殿試。浙江的鄉試主考殷如璋乃周福清的同科進士,當地五家有考生的望族親友就湊了一萬兩洋銀,央求周福清去買通主考,賺取舉人。

當時見個鄉試主考官,跟現在見個省高招辦主任一樣,沒有門道,見個毛。即使是同年,主考官進了杭州,周福清也是見不得的。他就帶了跟班,去蘇州截人去了。他給殷如璋寫了一封信,除了那五個親友的子弟,還把自己兒子,也就是魯迅父親的名字附了上去。

試卷上的識別暗號也一一寫明,並將一張「憑票洋銀一萬元」的字條附入封套,差人遞了上去。遞的時候,恰恰副主考周錫恩也在船上,殷如璋當然知道信里有文章,所以並未拆閱,而是放在了茶几上。周錫恩呢,不知是裝傻,還是故意,就是不走,殷如璋繼續與周錫恩閒談,差人在外等急了,嚷嚷說:一萬兩的銀信呢,為嘛不給個回條?……事兒就這樣讓豬腦子的差人給踢爆了。主考不得不讓副主考同志拆閱,並上報政府,嘖,有人想賄賂呢……

周福清先是潛逃,後是投案自首。官府不管是出於私誼,還是出於官官相護,也都有意替他開脫。先是地方官說他原來患過神經病,因為喪母的刺激再次錯亂。但是周福清不領這個情,不但不承認自己神經病,反而振振有辭地列舉歷屆疏通關節而中舉的人名,試圖說明,大家都這麼來的,為嘛就選擇性治我?

後是刑部上報,說「擬以斬決,未免過嚴」,應請於「斬罪上量減一等,擬杖一百,流三千里」。可是人民的好皇帝光緒同志不願意,高考舞弊越來越嚴重,不嚴懲一下,如何給全國人民一個交待?何況高考舞弊咱歷來嚴懲,重者立斬呢。那啥,「周福清著改為斬監候,秋後處決,以肅法紀,而儆效尤。」斬監候,就是死緩。

紹興府4.jpg

這緩的過程中,周家就緩不過氣來了:之前,四五十畝水田已變賣了一半;現在,每年秋天都得打點,否則說不定哪個秋後真就被斬了,這樣監候下來,居然七年。魯迅的父親受其父牽連,不但沒能中舉,連原先的生員資格都被革了,從此脾氣變壞,一病不起,還染上了大煙癮。1896年魯迅父親去世,剩下的一半水田又全部賣了。周家這一支徹底破產。

再破產也是相對的吧。按周建人的回憶,1919年,他大哥從北京回來,周家六房聯手賣新台門故居的時候,家裡的牆上,隨便就掛着一幅趙孟頫的畫呢,親友提醒兄弟倆個,這可是無價之寶。但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那畫就不見了,周建人說,大哥不過淡淡一笑,他們的娘也是什麼也沒說。

多豪的范兒哪。就是沒人偷,很多東西他們也不珍惜,周建人說,很多字貼畫譜,他看來很珍貴的,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徐文長、陳老蓮、趙之謙的書畫,任伯年的畫等,但老大都表示不要了。

舊書店來了一個人,給了十塊錢,就把這些字畫全挑走了,妥妥的兩擔子呀。連祖父豪華版的日記,魯迅都給燒了。建人有些不舍。魯迅說,我翻了翻,不過就寫了買姨太太呀、姨太太吵架之類。建人沒有翻過,但心裡直嘀咕,總不能全是姨太太吧,於是告訴魯迅,祖父臨終前發着高燒還寫呢,甚至去世前一天還寫。但是,誰讓魯迅是帶頭大哥呢?他否決了建人的挽惜:東西太多,燒!光祖父的日記,兩大本,就燒了兩天。

真是不孝子孫呀。他們連皇帝給他們祖父、曾祖母、祖母的兩個誥命,也給燒了。不過這個燒了好,否則後世破四舊,還得紅衛兵們親自動手,也麻煩。

想起曾智中《三人行:魯迅與許廣平、朱安 》一書中描寫過的一個鏡頭:少年魯迅去「恆濟當」當狐皮袍子,那裡的夏老闆是魯迅祖父的舊交,當魯迅從帳房先生手中接過典當來的錢時,夏老闆捧着白銅水煙袋踱出來了,一看,神采飛揚地叫了起來:「唉!又是周大少爺。尊府真不愧為翰林府,拖到如今,還有狐皮袍子讓我們開眼界……哈哈……哈哈……」

紹興府5.jpg

確實是不愧為翰林府!

周家三台,每個台門都高高的掛着一塊翰林匾。老台門更是一直掛着周福清托人寫的一幅匾額,上書「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這威風,我估摸着當地百姓家的狗從此路過,都不敢叫喚一聲的。

甚至,那個「汝南周」的燈籠,在當地也是門第標籤與身份證了。周建人回憶,紹興府當時有旱門、有水門。城門白天開,晚上關。不能隨意進出。周家船到水門口,船老大扯着嗓子喊,開門啦。管城門的跟現在的門衛一樣,24小時值班,跑出來問「船頭還是船艄」?

這是暗語,就是城門不是白開,你們給錢,是船頭給,還是船艄給?按當時的行規,旱門四五個銅鈿,水門八至十個,後半夜要漲價,銅鈿二十至二十四個,花轎船二百,還外加一對蠟燭。一句話,人家門衛半夜摸黑一趟一趟的起,不容易,所以要收費,俗稱油火錢。

但是周家不用每次掏這種零碎,麻煩。管城門的逢年過節到周家領大額巨款即可。所以,船老大隻消高高舉起寫着「汝南周」的大燈籠,無須再多言,城門很快打開。門衛還得回個:「好,好!請開船吧」!

紹興府志》_在線四庫全書查詢

紹興府志

紹興府6.jpg

《紹興府志》·五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明張元忭、孫鑛同撰。元忭字子藎,山陰人。隆慶辛未進士,官至左諭德,事跡具《明史·儒林傳》。鑛有《月峰評經》,已著錄。是志分十八門,每門以圖列於書後。較他志易於循覽,體例頗善。末為《序志》一卷,凡紹興地誌諸書,自《越絕書》、《吳越春秋》以下,一一考核其源流得失,亦為創格。

卷七十四 史部三十

《吳興掌故集》《廣東通志初稿》《平涼府通志》《南畿志》《湖州府志》《嘉興府圖記》《滁州志》《嘉靖全州志》《嘉靖邵武府志》《嘉靖真定府志》《嘉靖河間府志》《陝西行都司志》《嘉靖貴州通志》《北地紀》《括蒼匯紀》《萬曆開封府志》《嘉靖仁和縣誌》《萬曆湖廣總志》

《定遠縣誌》《續朝邑縣誌》《三郡圖說》《萬曆廣東通志》《嘉靖貴州圖經新志》《萬曆四川總志》《安邱縣誌》《嘉靖江都縣誌》《豐潤縣誌》《隆慶永州府志》《萬曆江都縣誌》《萬曆衡州府志》《天啟贛州府志》《萬曆德州志》《通州志》《萬曆應天府志》《閩書》《萬曆濟寧州志》

《南康志》《順天府志》《萬曆信陽州志》《萬曆饒州府志》《岳郡圖說》《海鹽縣圖經》《萬曆容城縣誌》《萬曆嘉定縣誌》《萬曆嚴州府志》《天台縣誌》《泰州志》《萬曆餘杭縣誌》《萬曆溫州府志》《萬曆襄陽府志》《清江縣誌》《崇禎碭山縣誌》《海昌外志》《西寧志》《續安邱志》

《永平府志》《杞紀》《杭志三詰三誤辨》《蕭山縣誌刊誤》《台灣紀略》《登封縣誌》《琅鹽井志》《師宗州志》《遼載前集》《揚州府志》《河套志》《湖南通志》《續河南通志》《澳門記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