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岩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黃岩,隸屬台州市,位於浙江黃金海岸線中部,東界椒江區、路橋區,南與溫嶺市、樂清市接壤,西鄰仙居縣、永嘉縣,北連臨海市,距省會杭州207公里。全區總面積988平方千米,2011年全區常住人口為63.21萬人,外來人口為14.04萬人。唐上元二年(675年)始設永寧縣,天授元年(690年)改名黃岩至今,建制幾經更迭,1989年撤縣設市,1994年撤市設區,今為台州市主城區之一。區現行行政區劃,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

黃岩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模具產業發達,被譽為「模具之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2013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黃巖區 [1]

面積 988平方公里

外文名 Huangyan District

人口 60.51萬人(2014年)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轄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 浙江省台州市

著名景點 劃岩山風景區、瑞岩寺、富山大裂谷

下轄地區 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

政府駐地 黃巖區縣前街

火車站 台州站

電話區號 0576

車牌代碼 浙J

郵政區碼 3180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中部沿海

行政代碼 331003

大學 台州科技職業學院

地區生產總值 332.18億元(2014年)

人均生產總值 54981元(2014年)

區委書記 陳偉義

區長 李昌道


旅遊攻略 必游

1溫嶺方山景區

2石桅岩

3雁盪山

4富山大裂谷

5布袋山風景區

6靈峰景區 查看更多

概述

黃巖區,

是浙江台州市三區之一,位於浙江內陸中部,東接椒江區、路橋區,南與溫嶺市、溫州樂清市接壤,西鄰仙居縣、溫州永嘉縣,北連臨海市,距省會杭州207公里。全區總面積988平方公里,人口66萬餘人。黃巖區農業素有「黃岩熟,台州足」的譽稱。農業以種植水稻、柑橘為主,特產黃岩蜜橘馳名中外,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在唐代便被列為貢品,現有180多個品種品系,有「中國蜜橘之鄉」美譽。

2015年黃岩實現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地理位置

轄區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山,中、東部平原系「溫黃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區河網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大型水利工程長潭水庫既是溫黃平原灌溉水源,也是黃(岩)椒(江)路(橋)、溫嶺等區、市的飲用水源。

自然氣候

黃岩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夏少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全年年平均氣溫17℃,氣溫以一月為最冷,平均6.1℃,七月為最熱,平均27.8℃。平均無霜期259天,年降水量1537毫米。

由於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加上地形、地理環境的影響,存在東部和西部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明顯氣候差異。同時,災害性天氣也頻繁出現,主要有:颱風、暴雨、伏旱(西部山區)、冰雹、寒潮、洪澇等。  

黃巖區農業素有「黃岩熟,台州足」的譽稱。農業以種植水稻、柑橘為主,特產黃岩蜜橘馳名中外,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在唐代便被列為貢品,現有180多個品種品系,有「中國蜜橘之鄉」美譽。黃岩還盛產東魁楊梅、枇杷和荸薺等名特優水果,其中東魁楊梅大如乒乓球,堪稱珍果,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東魁楊梅之鄉」,同時,也是「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區)」。

自然資源

黃岩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東部屬溫黃平原,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西部是山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區森林覆蓋率70%,是全省首批綠化合格縣。大寺基林場面積2.4萬畝,蓄積木材12餘萬平方米。植物資源有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林、竹林、矮林灌叢等40多科700多種,花卉品種145種,

藥材近百種。

礦藏儲量豐富。已探明大型鉛鋅礦床儲藏量在150萬噸以上,並含金、銀、鎘等多種金屬元素。石礦含有輝綠岩、泡沫流紋岩、沸石、金剛石和大理石。

西部山區河床陡峭,水力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永寧江上游柔極溪、黃岩溪、半嶺溪、小坑溪等流域。1998年建成富山一級電站,其引水隧道至電站,落差484米,為省內第二高水頭電站,裝機2台8000千瓦電機組,平均0.9立方米的水能發出1度電,成為全省水利用率最高的電站。

旅遊景區

一.黃岩懷古:發掘和展示以黃岩本土文化為主的歷史文化,展示以著名歷史人物方國珍為首的十多位台州歷史上(至近代)的鄉賢。石壁「金榜題名」尤具特點,凡台州歷代舉人以上及當代考上國家著名大學者皆刻名其上。

二.空山泛舟:本區以宏闊寬敞的洞窟和下貫的深幽水宕為主要景觀。水宕連綴曲回,可泛輕舟一路探勝。石山鑿空,空山行船,嘆為觀止。

三.仙人畫壁:在數座洞窟的青蒼石壁上,流布着橙黃的彩圖,有如仙人作畫,留下酷似人物鳥獸的無限想像空間。

四.石錮天工:本區以影視壁畫和實物等形式展示古代採石工藝和生產過程,展

示古代勞動人民的堅韌、執着和智慧。

五. 黃岩風景帝王遺夢:為一條長達200餘米的隧洞,自夏商至清末,所有的帝王形象都以雕塑形式在此得到了生動的再現,其中還突出了各個朝代最為重點的歷史事件,令人深思,是一部以雕塑為主要載體的中國歷史長卷。

六.洞庭觀瀑:「洞庭」為「洞中庭院」的意思,一瀑自30米高岩下泄,飛珠濺玉,至為壯觀;而石壁合圍,尤為奇絕。

七.殘山剩水:本區取明朝著名詩人張岱名句「誰言鬼斧神工,竟是殘山剩水」作為引領,在令人震懾的巨大露天石窟中,讓你體驗到百代採石「神工」的偉大,「山水」景致,過目難忘。

八.石樑飛泄:本區洞室迂迴,採石後留下的巨大石柱,倒塌後歷經歲月風煙形成了狀如天然的宏偉石樑,間以流溪飛泄,堪為佳勝。

九.天音流韻:本區洞窟小巧玲瓏,多為半敞。運用現代技術,讓遊人領略到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和人類創造的音樂精品。清音傳韻,如夢似幻。至此如臨仙界。

十.古宕橘香:本區以濃郁而又自然的布局,將古老的採石遺景和黃岩聞名天下的蜜橘種植結合一起,展現了色彩絢麗的石宕景色和極具個性的鄉土風情,可謂石窟景觀中一絕。遊客秋天至此可體驗采橘的樂趣。

旅遊指南

地方特產

黃岩的土特名產可分兩大類:水果類和其他類。水果類有柑橘、枇杷、楊梅、獼猴桃、梨、桃等,其他類有荸薺、甘蔗、茶葉、西瓜等。其中尤以柑橘和楊梅著稱。

柑橘:黃岩是「中國蜜橘之鄉」,柑橘種植歷史悠久。現全區共有柑橘種植面積8.7萬畝,形成了以溫州蜜柑、槾桔、本地早、早桔、椪柑等五大品種。本地早、宮川溫州蜜柑獲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浙江省農博會金獎產品等稱號。

楊梅:黃岩在三國時期就有種植。品種有水梅、刺梅、炭梅等。20世紀50年代末,從江口鄉東岙村選出大果型良種,大如乒乓球,為國內最大品種,味濃多汁,品質優良,命名為「東魁楊梅」。現已成為主栽品種。東魁楊梅榮獲浙江省名牌產品和北京國際博覽會名牌產品等稱號。2001年,黃岩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美食

黃岩的風味小吃以米粉、麥粉製作為主,其特色的小吃如下:

水浸糕 舊曆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搗揉製作條狀年糕,浸水加明礬貯藏。以多

為榮,往往來年二三月尚有貯藏。以糯米蒸熟搗製成塊狀或厚片狀者,稱「麻糍」,也有浸水久藏的。近年大多改家庭手工製作為作坊機械加工,城鎮居民大多改為隨時購食,不再水浸久貯。

豆腐圓 將豆腐以刀壓捻,分成小圓,沾澱粉,湯煮並加作料,為臨海特

色小吃,鮮美滑軟。豆腐和肉末和勻,揉成小球狀,以小許油煎熟,即為肉圓。食時再加佐料加工,與紅燒獅子頭相類。

青團 清明前後,采野菜煮熟搗漿,和糯米粉作團,中裹餡料,底墊楮樹葉或新竹箬,籠蒸而成,別有清香,且能助消化,舊為寒食節食品。甜的為青餅。

烏飯麻糍 春夏之交,采烏飯嫩葉(俗稱烏飯腦)搗汁,和糯米蒸搗而成,外沾松花,色香味俱佳。通常呈條片狀,中裹豆沙成卷者特佳。

麥餅筒 黃岩稱「食餅筒」,天台稱「餃餅筒」,臨海稱「麥油子」,三門稱「麥焦」。以麥粉糊攤成薄餅皮,中裹多種葷素菜餚,捲成筒形,現卷現食,也可油煎。此為台州各地特有節日食品。

山粉糊 是指 「元宵」 黃岩人元宵節吃的是山粉糊 也有叫 「揉糊」 是指用山粉攪拌起來 加入 蝦 湯圓 香腸馬蹄 蠶豆 一起翻炒 加入水成糊狀 作為元宵節主食 分甜和咸兩種。

歷史文化

歷史發展

黃岩

在夏、商、周為東甌地,春秋戰國為東甌王國屬地,秦代屬閩中郡,漢代屬回浦縣、章安縣、永寧縣,三國、兩晉至南朝屬臨海縣,唐代上元二年(657)始設永寧縣,唐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為黃巖縣,因中國道教名人王方平隱居之山頂有黃石而得名。元代元貞元年(1295),戶口達5萬,升為黃岩州。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縣。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析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鄉置太平縣(今溫嶺市)。

1956年3月海門直屬區(縣級)撤銷,與黃巖縣合併。1980年恢復成立海門特區(1981年撤海門特區設椒江市,為浙江省第一個縣級市)。1982-1984年,三甲、洪家兩區和金清農場,劃歸椒江市。1989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黃岩市(縣級市),並先後跨入了「全省經濟十強市」、「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市」和「中國明星城市」行列。1992年,撤區並鄉擴鎮,從55個鄉鎮合為26個鄉鎮。1994年12月,台州地區撤地設市(駐椒江),黃岩撤市設區,所轄東部的路橋、金清、新橋、橫街、蓬街、下樑、峰江、桐嶼、黃琅、螺洋共8鎮2鄉劃出設立路橋區,同為台州市的主體城區之一。

自此,黃岩成為台州市市區,撤市立區後的黃岩,總人口56.73萬,面積988平方公里。

歷史名人

南宋名相 杜范(1182-1245)

杜范,字成之,南宋黃岩杜家村人,歷任監察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右丞相兼樞密使,黃岩歷史上居官最高者。因反對權奸當政,曾五上歸田之表而朝廷不允,二度棄官被理宗追回。杜范清廉剛正,鞠躬盡瘁以挽宋室。為南宋忠臣賢相的典範。著有《古律詩歌 》 、 《奏稿》等7種共29卷。

紅顏知己 謝希夢(1156-1210)

謝希夢,字古名,南宋黃岩靈石人。淳熙十一年進士,歷任大理寺司直,嘉興府通判。因仕途多舛,沉湎秦樓楚館。謝24歲文名蔚起,人稱「逸氣如太阿之出匣」,與杜范、陳亮為知己。其鴛鴦樓記云:「自遜抗機雲之後,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古今女史》、 《紅樓夢》等均沿用或仿效此說。謝擅謔,為鄰人陳伯益自畫像題:「伯益之面大無兩指,髭髯不仁,侵擾乎其兩旁而不已,於是乎伯益之面所余無幾。」

悲情才女 嚴蕊(生卒不詳)

嚴蕊,原姓周,字幼芳,南宋女詞人,幼習詩書,淪為營妓,藝名嚴蕊,琴棋歌舞、絲竹書畫,學識通曉古今,四方聞名,千里相訪。淳熙九年,台州知府唐仲友為嚴蕊等落籍。同年因唐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理學,朱熹上疏誣唐與嚴蕊風化之罪,嚴刑逼供不屈,嚴蕊稱「豈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朝野議論,震動孝宗。嚴蕊釋後被趙宋宗室納妾。詞作多佚,僅存《卜算子》等三首,據此改編的戲劇《莫問奴歸處》 ,久演不衰。

愛國詩人 戴復古(1167-1251)

戴復古,字式子,黃岩石屏村人,南宋「江湖派」詩人大家,其詩詞表達收復中原的愛國情操,抨擊統治者的苟且偷安。詩風奔放雄豪,意境開闊,而小令清純沃遠,別具才情。戴一生浪跡天涯,足跡遍及南中國各地。晚年歸隱於黃岩委羽山下。其詩詞全集理宗紹定年間梓行。今存《石屏詩集》10卷, 《石屏詞》40首。《四庫全書》稱其《滿江紅.赤壁懷古》豪情壯采,不減蘇軾。

東海梟雄 方國珍(1319—1374)

方國珍,元末黃岩洋嶼人,身長七尺,面黑體白,堅毅沉勇,力逐奔馬,浙東民謠稱其為海精。公元1348年,方國珍兄弟被官府逼迫逃亡出海舉兵,為元末農民起義之始。國珍擁巨艦千餘,據海道、阻絕糧運,元人由困至亡。據台、溫、慶元三郡二十年,招賢納士,保境安民,興辦三府儒學、水利。朱元璋稱其為威行海上的英雄豪傑。

文史大家 陶宗儀(1329—1412)

陶宗儀,字九成,元末黃岩清陶鄉人。早年因議政事考進士落第,從此棄科舉,授館躬耕,立身之法,始終弗渝。勤於記述,多年執着終成大器,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編有傳世之作《輟耕錄》三十卷,編纂《說郛》及《書史會要》,並有《四書備遺》、《古唐藝苑》等10餘部著作。

三邊總督 曾銑(1509—1548)

曾銑,字子重,黃巖縣城人,明嘉靖進士。巡撫山東、山西。1546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以數千之兵擊退蒙古10萬鐵騎於塞門。上疏整頓軍備,出兵河套。後為嚴嵩所誣

,誅死。隆慶初帝詔贈兵部尚書;萬曆年建「三邊總制坊」於黃巖縣城。今遺故居「曾銑巷」。

軍機章京王彥威(1842—1904)

王彥威,字弢甫,黃巖縣城人,歷任京官,至軍機處漢官領班章京。心憂國事,曾因慈禧專權誤國而奔走呼號。編纂史籍《籌辦洋務始末記》,十年辛苦,積稿盈笥,遺囑其子王亮:「身可殺,書不可亡。」另有《西巡大事記》、《清朝掌故》、《清朝大典》等7部著作。王亮著《清季外交史料》共243卷。

抗日英烈 陳安寶(1891—1939)

陳安寶,字善夫,黃岩橫街鄉人。保定陸軍軍校畢業。任浙軍連、營長,北伐多戰皆捷,升副師長,抗日戰爭中屢建戰功,升軍長,南昌會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上將,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1984年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民國將軍 林蔚(1889-1955)

林蔚,字蔚文,黃巖縣城人,北平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廳長、軍委會辦公廳主任、國防部參謀次長,代參謀總長、陸軍二級上將。曾參加辛亥革命杭州起義,後編入援蘇支隊進攻南京。淞滬抗戰,受命草擬設置4大戰區,參加國民政府軍事主要長官會議,參與制定抗日戰略方針與軍事部署。中國軍隊遠征緬甸,任軍委會駐滇參謀團團長,協調中英兩國軍隊作戰。林蔚曾為「開羅會議」之中方成員。

「兩彈一星」功勳 陳芳允(1916—2000),無線電電子學家、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奠基人之一,國家「863」計劃發起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首批資深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任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副主席、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和顧問。研製出了國際首倡的納秒級脈衝採樣示波器、原子彈爆炸測試用的多道脈衝分析器、中國第一代機載單脈衝雷達,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跟蹤測量系統的技術負責人,成功地解決了中國第一艘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號」電磁兼容這一重大技術難題。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黃巖區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寧溪鎮、北洋鎮、頭陀鎮、院橋鎮、沙埠鎮;富山鄉、上鄭鄉、嶼頭鄉、上垟鄉、茅畲鄉、平田鄉。

經濟概況

黃巖區工業經濟繁榮興旺。改革開放以來,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起步較早,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為全國第一個頒發了保護和規範股份制企業政府文件──《關於合股企業的若干政策意見》的縣。現已逐步形成了塑料製品、模具、醫藥化工、機械電器、摩托車及汽摩配件、工藝品和食品罐頭等七大支柱產業。是國內聞名遐邇的「中國模具之鄉」,素有「精細化工王國」、「中國工藝品之都」、「中國塑料日用品之都」等美稱,曾連續兩屆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是「中國明星縣(市)」、「浙江省小康縣(區)」。

黃巖區交通發達。甬台溫鐵路、

甬台溫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城區,82省道橫穿城區,與黃長線、拱沿線、十院線等道路連接,形成了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的路網系統。

黃巖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區框架日益拉大,金頂大廈、滙豐大廈、交通大廈、電力大樓等一批城市標誌性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城區亮化、美化、綠化、淨化不斷得以完善,特別是永寧公園的建成投入使用,成為台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百合小區、大環家園、藍色多瑙河、委羽山新區等一批住宅小區的建成,使城鄉居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黃巖區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郵電通信基礎設施完善,水電供應充足;金融興旺,民資豐厚;市場繁榮,商貿活躍,建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摩托車交易中心。星級旅遊飯店、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十五」期間,黃岩「科教興區」戰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發展迅

速。文化事業穩步發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醫療衛生事業有了新的發展,新聞事業進一步鞏固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

黃巖區天然毓秀,風光旖旎,物華天寶。境內有靈石寺塔、沙埠青瓷窯址、孔廟、五洞橋、委羽山大有宮、翠屏山摩崖石刻等眾多名勝古蹟,區內多奇山異水,其中九峰山和嵩岩山旅遊風景區載入《中國名勝詞典》。黃岩人傑地靈,史有「十八進士共一家之盛」,明尚書曾銑、文史學家陶宗儀等俊傑賢人。今日星空尤其璀璨,有「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革命家、藝術家陳叔亮,電子物理學家吳全德,高分子化學專家黃志鏜等諸多仁人學者。

黃巖區社會穩定,經濟日趨發展。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84億元,增長13.0%,財政總收入17.22億元,增長1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9億元,增長17.5%。

黃巖區致力於走向世界,與世界各大洲開展貿易往來,2005年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7.44億美元,增長55.1%。目前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黃岩投資創業。黃岩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未來。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黃岩的綜合實力已顯著增強,但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必須與時俱進。今後黃岩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加快發展,將黃岩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山水園林城市。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人均3000美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07年基本形成山水園林城市框架;到201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000美元。其中,到2007年的階段性目標為:

經濟更加發展。經濟總量居台州市前列,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3.3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3.5%、15.7%、16%;財政預算內總收入22.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自營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分別增長16%、20%、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其中生產性投資年均增長18%。先進制造業基地、重要物流基地、名特優農副產品基地、生態休閒旅遊基地等四大基地基本形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主城區功能基本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完善,區域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榮。依法治區基本方略進一步得到落實,政治文明

建設不斷推進,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得到保障。

科技興區戰略進一步推進,科技綜合實力和科技進步水平得到提高,年均引進大專以上各類人才1550人以上,每萬人擁有大專以上人數超過300人;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學前三年教育,高中入學率達到90%以上,初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文化大區"建設繼續加強,文化設施逐步完善。

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生態環境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東西部協調發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9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26元,年均分別增長12%、8%,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30萬畝,同比增加0.89萬畝,首次實現止跌回升。受7至8月份乾旱、 「雲娜」颱風及秋季低溫的影響,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64公斤/畝,同比減少29公斤;糧食總產量5.21萬噸,同比減少605噸。興辦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示範方6個(1100畝),建立糧食作物新品種示範基地2213畝。水田耕作制度一年三熟的占15%,二熟的占35%,一年一熟的占50%。水稻播種面積9.14萬畝,同比減少0.50萬畝;其中單季晚稻6.88萬畝,同比增加0.18萬畝。夏秋旱糧作物4.04萬畝,同比增加1.46萬畝,其中,甘薯1.97萬畝,同比增加0.57萬畝,大豆及雜豆1.64萬畝,同比增加0.57萬畝。在水稻生產中,實施單季晚稻「雙百」工程5萬畝,推廣輕型栽培技術3萬畝,水稻強化栽培技術1.5萬畝,

甘蔗缺鎂矯正施肥技術1萬畝,實施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8.05萬畝,水稻黑條矮縮病單項治理工程8.5萬畝,推廣平衡施肥技術7萬畝。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基地、產品分別獲得了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經濟作物】甘蔗種植面積0.80萬畝,同比增加0.07萬畝,制訂並推廣果蔗無公害栽培模式0.80萬畝;西瓜、甜瓜等果用瓜0.73萬畝,同比增加0.21萬畝;花生0.13萬畝,同比增加0.04萬畝;花卉苗木0.53萬畝,同比增加0.15萬畝。藥材0.06萬畝。

【蔬菜】蔬菜播種面積16.1萬畝,總產24.5萬噸,產值3.54億元,同比增長0.6%,12.6%,38.3%。蔬菜拳頭產品「一茭兩茄」全面豐產豐收,其中茭白種植面積3.0萬畝,總產7.35萬噸,產值1.323億元,產量和產值同比增長22.5%和124.2%。食用菌總產3000噸,產值1000萬元。在蔬菜上首

次成功實施省引智工程「大棚番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以色列番茄專家吉爾·繞斯姆專程到黃岩作番茄技術指導。「黃岩雙季茭白」被列為浙江省2004年度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黃岩雙季茭白推廣實施示範」被列為省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黃巖區畜牧業生產特點是生豬生產和特種經濟動物穩定,蛋雞生產持續低迷,優質肉禽快速發展,奶牛存欄降幅明顯,動物防疫工作有效開展。年初全國各地暴發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給黃巖區的養禽業以致命的打擊,造成家禽及其產品大量壓欄無法出售,隨之而來的0414號颱風「雲娜」又給畜牧業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受災嚴重的場戶幾乎全場覆沒。

水產業

青蝦黃巖區水產養殖面積3.8萬畝,稻田養殖8000畝,養殖品種逐步優化,鱖魚、青蝦、翹嘴鮊、珍珠等特色品種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全區名優品種養殖面積達1830畝,同比增長20.4%。養殖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工廠化養殖逐漸消失,生態養殖不斷擴大,隨着山塘、水庫等水域功能的轉變,山塘、水庫的養殖產量有較大幅度減少,受14號颱風的影響,全區的漁業養殖設施遭受嚴重損失,漁業產量下降,但由於水產品價格的回升,池塘、內塘等養殖水域的產值和效益穩中上升,養殖前景看好。

總體來說,全區漁業生產形勢有所好轉,主要原因是海洋漁業生產形勢嚴峻,漁業捕撈產量大幅度下降,海產品價格普遍上漲,這給內陸地區淡水養殖帶來了生機,淡水養殖品種的價格比2003

年有較大幅度增長,養殖效益明顯,漁(農)民養殖積極性高漲。2004年,全區共繁殖各類苗種1.3億尾(只),夏花700多萬尾,漁業產量1964多噸,產值4200多萬元。

區域政治

姓名 職務 工作分工 陳建勛 區長 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負責財政、審計、機構編制、稅務工作

蔡理明 常務副區長 負責區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展和改革、社會穩定、公安、法制、司法、人民武裝、城鄉建設、規劃、城市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人防、統計、信訪、流動人口、行政審批、電子政務、政務公開、地方志等方面工作 謝煥 副區長 負責國土、交通、環保、水環境整治、「五水共治」等方面的工作 江德華 副區長 負責商務流通、市場監管、食品安全、外事僑務、台灣事務、金融、現代服務業、郵政通信等方面工作

劉小寧負責廣電、多城同創等方面的工作

屠榮彪 副區長 負責教育、文化、衛生計生、體育、新聞出版、愛衛、兒少、民宗等方面的工作 車獻晨 副區長 負責農業農村、林業、水利、民政、扶貧、移民、防汛、抗災救災、氣象、旅遊等方面工作 陶慧敏 副區長 負責工業、信息化、安全生產、節能降耗、國有資產管理、投融資、招商、科技、質量監督等方面的工作 管江志 區委常委 負責經濟開發區等方面工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