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俞大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俞大維
俞大維
原文名 Yu Dawei
出生 1897年
湖南長沙
逝世 1993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的「兵工之父」

俞大維(1897年12月2日 - 1993年7月8日),女,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湖南長沙,早年就讀於復旦大學預科、南洋公學聖約翰大學

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深造。

1929年回國任軍政部參事,1933年出任國民政府兵工署署長,陸軍中將軍銜。

抗日戰爭期間,領導兵工企業堅持生產,為中國軍隊提供了重要裝備支撐,建成了一定規模的兵工生產和研發體系,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被譽為中國的「兵工之父」。

1949年赴台灣,1954年出任台灣「國防部長」。在國防部長任內發生一江山島戰役、大陳島撤退、八二三砲戰等重大事件。

出身顯赫

他所出身的家族,輝煌到令你難以想象,他學貫中西,能文能武。一邊寫八股文,一邊造原子彈,他擔任「國防部長」,為中國立下汗馬功勞。俞氏家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當之無愧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輝煌最有影響力的家族,究竟有多輝煌呢?

外曾祖父曾國藩是清朝重臣,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1]

祖父俞文葆,清代舉人;

原圖鏈接俞大維

父親俞明頤曾任中國最大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的董事。

母親曾廣珊是曾國藩的孫女。

他的弟弟妹妹也不一般,妹妹俞大彩是知名學者,妹妹的丈夫則是教育界的元老傅斯年

弟弟俞大綱是中國戲曲專家;另一個弟弟俞大紱是植物病理學和微生物學家,曾任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表姐曾憲植的丈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葉劍英

表哥陳寅恪,是享譽世界的學界巨擘,他與陳寅恪兩代姻親,

而他家族的後輩也不簡單,堂哥兒子俞啓威,曾任天津市,第一任市長兼市委書記;

堂哥孫子俞正聲,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而他的兒子,俞揚和蔣經國的女婿。[2]

在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裡,他自幼嗜好讀書,父母還特地為他請了英語老師,所以他打小就會一口流利的英文。母親經常對他說一句話:不近人情的事不做。他終身奉行不輟。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16歲進上海復旦中學,19歲便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南洋公學(即交通大學)電機科。

兩年後,因病休學的他,竟靠在家自學考入聖約翰大學!1918年,他跟著表哥陳寅恪,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哲學。僅僅三年時間,他就取得哈佛博士學位

原圖鏈接俞大維的印章

人物生平

沿習庭訓家學

他的教育沿習曾文正公傳下的庭訓家學。經學從公羊傳開始,接着是穀梁傳、左傳四書、禮記等。史部讀史記漢書、通鑑。子部以老子莊子為主,另外讀荀子。集部是楚辭昭明文選、古少年時代 上小學時他的舅舅請人叫他學英文,16歲進上海復旦中學,跳級畢業。

18歲入復旦大學預科,跟王寵惠念名學(中國古代邏輯),隨薛仙祖念經濟學及德文。

十九歲以第一名考上南洋公學(即交通大學)電機科。半年後因為肺病而休學,恰好他的表哥曾昭權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回國,便跟着表哥念微積分和做化學實驗。病癒後考進聖約翰大學三年級,隨校長Dr.Patt 念哲學。

3年拿到哈佛博士學位

1918年至哈佛大學讀哲學,3年拿到博士學位,12門課全是A,獲得 Sheldon Travel Grant (謝爾頓旅行獎學金)前往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繼續攻讀哲學及數學(數理邏輯)。隨 Dr. Riehl 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聽過愛因斯坦講"相對論"。

在數學雜誌發表文章的第一位中國人

1925年,俞大維的一篇論文刊載在德國最著名的數學雜誌上(Mathematische Annalen),他是在該雜誌發表文章的第一位中國人。幾年後華羅庚亦在該雜誌發表論文,成為第二個中國人。

回國任軍政部參事

1928年,國民政府初步統一全國,就開始軍隊現代化。曾求助於英、美列強,但皆無動於衷,不得不轉求於德國。兵工署署長陳儀去德國考察,請俞大維回國任職。

1929年6月俞大維返國,任軍政部參事。

1930年5月,俞大維第二次赴德,任商務專員,負責採購軍備,並專門學習軍事,包括兵器製造、戰役分析,尤其是彈道學。他用德文寫了四十多本筆記,說:"這兩年學到的比哈佛三年學的還多!"

再次回國任署長

1932年,俞大維回國。1933年,他擔任兵工署署長併兼任兵器教官,陸軍中將。兵工署負責軍火製造及維修等。[3]

人物評價

錢學森感念三位哲人

這篇文章原刊於台灣《傳記文學》2003年6月(第七十六卷 第六期),不知真假。

1999年九月十八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召開大會,表彰研製"二彈一星"作出突超貢獻的二十三位科技專家。錢學森代表受獎人致答謝詞及感言如下:

今天受獎者大都是七十歲以上的第一代科學家,在座者有第二代梯隊及第三代梯隊,我們第一代梯隊對國防科技發展的成就交出了一張成績單,算是對國家的期望有了一點交代。在此我要特別告訴大家,有三位先賢前輩是我們這一代人感恩與懷念,由於他們三位的遠大眼光,以及培育人才的寬宏胸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有今日的開花結果豐碩的成就呈顯在國人面前。

第一位先賢是俞大維先生,他是以學者(哈佛大學數理邏輯博士及德國柏林大學彈道學專家)身分受邀從政,於一九三三年初擔任國府時代軍政部兵工署署長,主管全國軍火武器之研發與生產製造。

第一點,他深知工業的發展,要在科技研究發展方向紮根,所以在九一八東北事件後、抗戰軍興之前,即成立許多研究發展機構,如理化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彈道研究所、精密工具研究所、光學研究所、炮兵技術處、航空兵器研究所及軍用車輛研究所等,並高薪聘請德國彈道學權威克朗茲(Cranz)博士來華教導並協助工作相當時日,同時在國內延攬理化方面專才隨克朗茲工作,他培育了許多兵器與彈道方面的人才。

第二點,他深知軍品的品質,關係到整體的戰力,必須提升製造能力,建立軍品規格與檢驗制度,於是在各兵工廠設立工具、樣板工廠,加強制造能力與產品精度;由各研究機構,會同兵工署技術幕僚,訂定各項軍品的規格及機械產品的圖樣法規,並建立產品驗收制度,再由驗收零件成品,進而作配裝半成品檢驗,再進而建立整套品控制度。

第三點,他深知工業管理經濟效率的重要性,而督導工業,掌握效率的重點在成本會計制度的建立,兵工署首先推行軍火彈藥生產的成本會計制度,全國各生產工廠及大企業多紛紛仿效,在當年重慶大後方蔚為風氣,對我國工業水準的提升有深遠的影響和助力。

當年留學歐、美及日本等國的理工學人專家,國內各大學出身之理工科人才以參加國防科技研發及武器彈藥生產工作為報國之志,並引以為榮!一九三七年中日大戰爆發,俞氏奉命將全國二十多個兵工廠遷移到大後方,抗戰八年期間,國軍作戰所需輕兵器和彈藥不曾短缺;而兵工廠也培育了大批兵器與彈道方面的人才。

第二位先賢是吳大猷先生,1933年吳大猷得到密西根大學物理博士學位,一九三四年七月吳氏應聘到北京大學任教,年僅二十七歲,是最年輕的教授,亦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三位物理博士。

第三位先賢是翁文灝先生,他於三○年代自比利時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後不久,亦以學者身分受邀擔任經濟部長,在他任內成立"資源開發委員會",併兼該會主任委員,網羅了全國各界專家、精英為國家資源開發,運用、擴建、生產等投下了很多心力。

人物貢獻

抗戰期間

抗戰期間,俞大維還到重慶的兵工學校講授彈道學,復旦大學、中央大學、重慶大學都聘俞大維開講座,但他以公務太忙而拒,可見他對培育兵工人才的苦心!俞大維還兼任兵器教官,每三個月率21廠有關員工至靶場驗查武器性能。

俞大維在重慶期間,華羅庚一家也逃難到重慶。俞大維幫他找了房子,兩家人住得很近,便於探討數學。有道數學題俞大維解不出,請教過許多外國專家也無答覆,想不到華羅庚在一夜之間就解出,而且非常簡捷。俞大維對華羅庚很是佩服。

研究原子彈

1945年11月,軍政部部長陳誠、次長兼兵工署長俞大維,邀請吳大猷(物理)、曾昭掄(化學)與華羅庚(數學)商談研究原子彈。專家意見是我國毫無基礎,只能由培育人才着手。陳、俞採納此議,聘吳大猷、曾昭掄及華羅庚三人率領王瑞駪、唐敖慶(化學)、孫本旺(數學)及李政道、朱光亞(物理)於46年赴美學習。

任交通部長

1946年5月,俞大維任交通部長。內戰時期,交通混亂,鐵路公路隨修隨毀,隨毀隨修。俞大維設置一個會報室,掛一張全國詳細大地圖,路電郵航等均在圖上繪出。每日上午九時,俞主持會報,聽取路電郵航等各司報告後,即口頭指示解決辦法,各單位主管即將指示下達辦理,不需要再行批示。

俞大維學習西學,不僅掌握了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科學知識的精髓,才能大學畢業3年就拿到哈佛的博士,25歲就能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文章。

俞大維不僅有能力看出問題,更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來自西方的思維方法。這種思維方法才是科學的本質,掌握以後才能舉一反三。既可用於改造兵器工業,又可用於提高運輸效率。[4]

學習西方的方法是為了革新中國,中學仍是俞大維的體,所以他在老年又讀線裝書,感到還是中國書深奧,一語概之,俞大維是中體西用的典範!

留世著述

俞大維. 《談陳寅恪》 初版. 臺灣: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67] (中文(台灣)‎).、1970 魏汝霖; 俞大維(口述). 《國防論》 初版. 臺灣: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 294頁 [1989] (中文(台灣)

高天; 俞大維(口述). 《戡亂時期國軍對匪作戰之研究》 初版. 臺灣: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 294頁 [1989] (中文(台灣)‎).

魏汝霖; 俞大維(口述). 《外患內憂史論》 初版. 臺灣: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 208頁 [1990] (中文(台灣)‎).

晚年

他晚年曾對人說,他的辦公室,與蔣介石的辦公室有一道暗門相通,可以隨時見面,但是他們兩人,誰也沒有用過這扇門,可見他們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大概除了對他外,蔣介石對任何下屬也沒有如此信任過,所以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要報「知遇之恩」,「士為知己所用」。

蔣介石去世以後,每逢忌日或冥辰,他必去慈湖陵園叩首謁陵,風雨無阻,晚年的他行走不便,以輪椅代步, 依然每年兩次謁陵叩首。

離開大陸的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躲過了那一場不可逃過的劫難,而他那些留在海對岸的親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遭受了非人折磨,那是如同滅門一般的災難。妹妹俞大絪,這位北大受人愛戴的西語系教授,被逼下跪,被人用皮帶死命抽打,最終悲憤自盡。

他崇拜的表哥陳寅格,這位堪稱中國國寶的學者,被沒日沒夜地審問,最終在痛苦中含淚離世。[5]

失去親人的痛苦是無法想象的儘管如此,遠在台灣的他,曾對人說:希望兩岸和平,不要再起干戈。凡是打過仗的人,都不願意看到戰火重燃,因為戰爭只能帶來災難,對誰都沒有好處。

1977年,他身體大不如前,立下遺囑,其中第一段是:余追隨故總統蔣公四十七年,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賴蔣公專純信任,得達成艱巨任務,知遇之感,永志難忘。

1993年7月8日,他安詳地閉上了眼睛,享年96歲。[6]

根據遺囑,他的骨灰,由兒子駕駛飛機灑在了金門海峽,這是那個年代能最近,看到中國大陸的地方。而另一小部分骨灰,通過後輩的輾轉努力,於2015年,被安葬於,中國內陸最大的民營抗戰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內,永存安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