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楔形文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emplate:SpecialChars

Template:Infobox WS Template:兩河文明

File:Cuneiform script2.jpg
大約公元前21世紀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註 1]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1]。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杆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1]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台人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杆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1]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語,是cuneu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楔子)和form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複合詞,而阿拉伯人則稱之為「الخط المسماري‎」(al-khaṭṭ al-mismārī,意思是「釘頭文字」)[1]

歷史

傳播範圍

在烏魯克古城發現公元前3200年左右刻有象形符號的泥版文書,這是最早的楔形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載[2]。楔形文字在西亞西南亞地區散播開來,在西亞各地採用楔形文字時,都會根據各自的語言或多或少地改變楔形文字。主要有埃蘭[註 2]加喜特人米坦尼人、胡里特人烏拉爾圖人、波斯人以及烏加里特人的民族都曾採用過楔形文字[1]

古樸時代或烏魯克晚期(約前3500年-前2900年)

File:Tontäfelchen Mesopotamien 3200vChr 1.jpg
烏魯克前3200年的文字左邊是數字4,右邊象形符號代表物品

最古老的幾個文字符號來源於公元前第九千年紀到公元前第二千年紀的各種形狀刻有條文的籌碼,例如表示綿羊的。最早的文字用於經濟。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青銅時代的蘇美爾人用泥板、黏土球等通過圖畫、刻印的形式記錄帳目。距今約3100年的文字成了後來楔形文字的雛形[3]。要讀懂烏魯克時期的古樸文字很困難,但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了複雜的語言積累;當時的楔形文字包含了分類詞彙表,將各種符號短語按照一定的標淮進行統一,然後根據主題分為植物人類定居區、城市工具金屬動物若干類。詞彙表可能由於地域而不同,但楔形文字的書寫保持恆定,有的可以延續千年不變[4]

早王朝時期(前2900-前2350年)

早王朝時期的楔形文字比烏魯克時期的古樸文字使用更廣泛,兩河流域的大多數城市發現了這一時代的泥板書。正是蘇美爾人在這一時期首創了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文字。他們還發明了王室書寫體,並開始在石碗和權杖上刻寫楔形文字,這些堅硬的材料將文字保留至今[5]。在法臘時期,公元前2600年,楔形筆劃取代了象形的圓筆劃,每一化都有三角形。漸漸的這些符號演化為表意符號,至於那些無法描繪的東西則用任意指定的辦法來表達。而且蘇美爾人還用它來表示聲音,幾個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個複雜的詞或短語,這就使得許多符號都成為多餘[3]

File:Cuneiform sign SAG.svg
「頭」字的演變
1:公元前3000年,早期圖形字
2:公元前2800年後期圖形字。左轉90度。
3:公元前2600年的碑文,筆劃簡化。
4:粘土板。早期楔形文字。
5:公元前第3千年後半葉。
6:公元前第2千年前半葉。
7:公元前第1千年前半葉,古典亞述楔形文字。

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蘇美爾已發展為表詞音節文字,同聲的詞往往合用一個字符,一個符號也可以表示一個聲音,並且使用發音符號代替表意符號[2]。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而且蘇美爾語的語言體系相當特別,在文法、字彙及語句構造上自成一系,與後來屬於閃米特語系阿卡德語以及巴比倫語亞述語有很大差別[2]

在蘇美爾的最早記錄中,使用的符號約有兩千個左右,但經過600多年的改進,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時,符號的數目已經削減到六百個左右。符號進一步簡化,最後演變為楔形刻痕的組合,基本筆劃有四種:橫、豎、斜和折。這就是楔形文字。起初楔形文字從上而下直寫,後來從左而右橫寫,字形也從直坐變為橫臥,轉了90度[1]

早王朝時期的蘇美爾人首創了烏德伽南綴字法,這是最早的編碼方法,被後來的楔形文字學者普及使用,並因在埃及象形文字中使用,而為人們熟知。在敘利亞境內的埃布拉,考古學家發現了楔形文字最早的雙語現象,此時的王室銘文將蘇美爾語翻譯為埃布拉語,出土的埃布拉語文獻中還包括了第一部字母表,每個字符代表一個發音,由於後來這種文字使用較多,當代學者才得以破譯蘇美爾語[5]

古阿卡德時期(前2234年-前2154年)至烏爾第三王朝時期(前2112年-前2004年)

薩爾貢大帝是閃米特語族的一個分支——阿卡德人,他所建立的阿卡德帝國使用楔形文字書寫阿卡德口語,阿卡德人還編有蘇美爾語阿卡德語的雙語詞典[6]。不過可能在更早的前3000年末期,阿卡德語就已經逐漸取代蘇美爾語。阿卡德人在吸收以蘇美爾人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和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楔形文字體系。後來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從阿卡德語基礎上改良,成為後來的南方巴比倫方言和北方亞述方言[2]。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誕生了美索不達米亞歷史的重要文獻蘇美爾王表,蘇美爾的第一部法律《烏爾納姆法典》也定製於此一時期[註 3][5]

伊辛-拉爾薩和古巴比倫時期(前2017年-前1595年)

前2000年後的500年是蘇美爾語言文學的輝煌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神話史詩寓言、王室讚歌[7]。在公元前18世紀的巴比倫時代[註 4]阿摩利人和前9世紀-前7世紀的亞述時代都傳播者楔形文字。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漢摩拉比法典[1]。在巴比倫,楔形文字已由衍形向衍聲過渡,由象形發展到了關聯實物的抽象概念,由表示實物或概念變為表示脫離原意的一定的語音。此時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共有640餘個,比蘇美爾人的更簡化更進步[1]。前第二千紀早期,與南方豐富的資料相比,北方的出土文獻較少,但從土耳其出土的古亞述商人的泥板書來看,他們也簡化了當時的楔形文字,可能由此推進了文字的普及[8]

中巴比倫時期或喀西特時期(約前1600年-前1155年)

巴比倫和亞述人統治時期,楔形文字有更大幅度的發展,書法精美且詞彙更加擴大和完備,使得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也採用了這種文字[2]。從埃及出土阿馬爾奈文書來看,前1500年左右,當時這一地區的主要國家,如埃及赫梯米坦尼埃蘭喀西特巴比倫、中期亞述都沒試圖改變當地的阿卡德語和楔形文字,而且用楔形文字書寫的阿卡德語成為當時的外交用語[2]。前二千紀後期,中亞述的國王圖書館出土了豐富的記錄,包括來自亞述和巴比倫的各種管理檔案;喀西特人的文學遺存不多,但他們創造性的將楔形文字用於經濟管理中,被稱為「庫杜如(kudurru)」的方式;這些材料給學者們的研究帶來全面的資料[8]

新亞述時期(前9世紀-前7世紀)

再晚些的亞述帝國時期常用筆劃精簡到300多個,國王亞述巴尼帕(前668一前627在位)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圖書館,收藏大量泥板圖書[1],亞述巴尼帕本人也能讀出最複雜的楔形文字銘文。有不少泥板記錄和解釋了反常的天文現象,國王周圍有許多精通楔形文字的專家和學者,他們的任務是預測國王和國家的威脅。王國範圍內的日常交流是新亞述語,但文學作品流行的是巴比倫方言。在此情況下第一次出現了注釋,它們被用來解釋詞或短語,並發展了不同傳統流派間的聯繫[8]。亞述楔形文字,詞彙被擴展了,書法也變得更精美。此時亞述人用的楔形文字共有570個,其中300為常用字。後期亞述楔形文字實際上已經逐漸演變成了音節文字[1]

新巴比倫時期(前625年-前539年)及後期

尼尼微陷落後,在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中,王室和百姓中仍舊使用楔形文字[8]。前539年,波斯征服巴比倫王國後也從後者那裡學用了楔形文字[1]。由於波斯帝國的疆域極大,伊朗高原的波斯人由於商業的發展需求,於是對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改變為較方便使用的字母文字[2]。公元前一千紀開始時,阿拉米亞語作為批註,出現在楔形文字的泥板書上[8]。經過公元前一千紀,阿拉米亞語逐步取代了阿卡德語,成為該地區的國際語言,後來它先是被希臘語所取代,再被阿拉伯語取代[8]。直到前1000年,由肺尼基商人在埃及象形文字基礎上發明了肺尼基字母文字,從此字母文字走上歷史舞台,逐漸成為西方主流。楔形文字在西亞流行的時間長達三千年,現今發現的最後一片楔形文字的泥板是公元後75年的遺物,此後的楔形文字再也無人知曉[1]

考古發現

File:BehistunInscriptiondetail.jpg
貝希斯敦銘文近景

楔形文字在1618年于波斯阿卡曼尼王朝的首都波斯波利斯首次被發現,早前被認為是建築上的裝飾圖形,後來於1657年首度被抄錄出版,但直到1712年,才開始有學者解讀這些失落的古文字[9]。1765年,德國學者尼布爾(C. Niebuhr,1733-1815)在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附近的村莊比希屯(Bihitun)發現一個摩崖石刻並拓得銘文摹本,此貝希斯敦銘文引起西方學術界重視。此後經英、法、德、丹麥、愛爾蘭等國的學者們一百多年的鑽研,這種文字才得以逐漸破解,其中英國人羅林森(H. C. Rowlinson,1810-1895)的貢獻較為突出[1]

楔形文字的破譯與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過程非常相似,依靠位在伊朗西部山壁上發現的貝希斯敦銘文[註 5]來進行破譯工程[9]。破譯方法是從古希臘人記述的一則波斯碑文,人們已知其希臘文內容,可以與後來發現的相應的波斯楔形文字的原文相互對照。但這種楔形文字與蘇米爾、巴比倫和亞述的楔形文字無共同之處[1]。直至18世紀末到19世紀,其他楔形文字才一一被解讀出來。解讀順序如下:波斯楔形文字-新埃蘭楔形文字-巴比倫楔形文字-蘇米爾楔形文字(因蘇美爾與其他楔形文字所屬的語系完全不同)[1]

後來考古發現,現在稱為楔形文字的美索不達米亞古代文字,其實是起源於圖畫式象形文字,最初的文字外觀形象並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版圖形。這些最古早文字表達較為直覺且寫法也相當簡單,並用複合符號方式來表達複雜或抽象的概念,後來還發展類似中國文字般一字多義的符號。隨著文明進展與交流範圍增廣,需要愈來愈多的表達的事物,原始的象形圖示已不符合需求,於是蘇美爾人用簡化符號與增加代表意義,將文字改變為表意文字,由圖形引申出符號意義。蘇美爾人隨著征服領土漸增,於是再進一步用發音符號代替表意符號,最後發展出表詞音節文字,逐漸用楔形符號代替象形符號,最後確立了以音節表意的楔形文字[2]

傳說

《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

蘇美爾流傳的史詩《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中寫道烏魯克國王恩美卡[註 6]就是創造楔形文字的人[10]。該書成文於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年-公元前2004年)。目前為止,西方學者都憑這段詩歌認定恩美卡就是創造楔形文字的人[11]。但詩歌中沒有明確說明或暗示在恩美卡國王之前是否有文字,只是強調「國王把文字寫在泥板上」,且「這樣的事情從未遇見」[12],況且也有不合邏輯之處:國王恩美卡將自己創造的文字寫在泥板上,讓信使拿給阿拉塔王[註 7]看,面對新創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13],這顯然不合邏輯。因此只能說恩美卡國王創造楔形文字是傳說[6]

《伊楠娜與恩基》

這是部神話說的是烏魯克的保護神伊南娜,前往智慧之神恩基的住處埃利都騙取「文化財產(me)」,並回烏魯克慶功的事。文中有一句「nam-dub-sar ma-<an-sum>,<他給了>我書寫手藝」但由於歷史記載不詳,原文開頭與結尾都有殘缺[14],成文年代有爭議[註 8],且現實中在埃利都並沒有發現早期文字。

其他傳說

在古希臘祭司貝洛索斯的《巴比倫尼亞志》(Babyloniaka)中,歐涅斯(Oannes)在早上從海里出來教授巴比倫人書寫、耕作、建築等,夜晚又回到海里[15]。在亞述的傳說中的馬都克之子納布(Nabu)教化愚民,包括書寫[6]

拉丁轉寫

法國學者Francois Thureau Dangin編寫了一份同音字符標淮表,音節及序號是根據使用頻率決定的[3]。如讀音為/tu/的字可用一下符號表示:

tu=TU tú(=tu<math>_2</math>)=UD tù(=tu<math>_3</math>)=DU tu<math>_4</math>=TUM

其中第一個tu所指代的音節使用程度最高,其次的就分別用銳音符重音符表示,在往後相對使用頻率較低的就用數字表示[3]。tux表示該音的新記號而又未列入/tu/範圍的音。總的來說,以上各種不同的標號都讀/tu/,都表示同一個音值。

若轉寫文獻時用到阿卡德語詞彙,一般用斜體拉丁字母拼寫阿卡德語音節[3]bi-i-tum

就像埃及語中的定符和漢字的偏旁部首,阿卡德語的楔形文字也有定符,在組合文字中不發音:ĝiš,用於木製品前,拉丁轉寫時寫於詞的前上角,當然也有轉寫時寫於詞的後上角的, [3]

轉寫時有三種轉寫方法[3]

  1. 原文轉寫:原文音節拼寫用短線相連,詞符用蘇美爾語中該詞的讀音表示。這種轉寫法可以很好的反映阿卡德語表音表意文字混用的特點。要求正確表達原始字符的排列,正確劃分音節和拼寫單詞。
  2. 規範轉寫:用單詞的形式拼寫單詞,不寫連字符,用阿卡德語書寫蘇美爾詞符。這樣能正確反映阿卡德人在讀寫文字時的特點和發音特點。書寫時使用了原來楔形文字所沒有的長音符號縮合元音符號以表達塞姆語特有的弱化輔音和長元音。
  3. 合併轉寫:即將原文轉寫和規範轉寫混合使用:音節符使用原文轉寫,詞符寫成阿卡德語單詞或在後面用括號括住蘇美爾語原詞。

在必要時也會使用一些輔助的符號[3]

  • +:表示這個符號由兩個符號構成,如ù=IGI+UDU
  • ×:表示這個符號由兩個符號構成,但後一個字在前一個字中間,如GU<math>_7</math>=KA(口)×NINDA(麵包)
  • x:殘缺損毀的符號
  • []:現代學者對殘缺符號所進行的修復
  • <>:古代書吏書寫時遺漏的字,由現代學者補上
  • {}或《》:古代書吏書寫錯誤或重複使用的符號,被現代學者刪除
  • !:表示這個符號前的一個符號是古代書吏寫的錯別字,被現代學者改正

文字考究

當一個楔形文字用於單詞拼寫或在句子中充當語法結構時,原來該字表示的意識便不復存在,如蘇美爾語中的AN,詞意為「天」或者作為/an/的音符:ba-an-dù(他建造)中,AN表示主語是第三人稱,於「天」的意思無關,讀作diĝir則意為「神」。在阿卡德語中借用了該字符表示「神」的意思,但讀作ilumiluil,後來發展成了一新音符/il/(igi眼),作為數詞「千」時讀lim,或構成單詞a-wi-lim人的[3]

參考許慎六書的定義,將原始楔形文字分類如下:

象形

原始楔形文字象形字由兩種[6]

  1. 根據實物的本體造字
    1. 整體指代整體
    2. 部分指代整體
  2. 根據兩物體間的動作關係,表示行為,動作或由行為動作而產生的結果
指事

指事字由兩部分[6]組成

  1. 基本符號。一般以已有的象形字為主
  2. 定符
會意

會意字有一下特點[6]

  1. 有兩個象形字組成
  2. 該字拆分後為兩個獨立的象形字
  3. 該字的字意與所組成的象形字字意有關

如:原始楔形文字「吃(GU<math>_7</math>)」由「頭(SAG)」和「麵包(NINDA)」組成。而烏爾的楔形文字中將「頭」換成了「嘴(KA)」,「嚼(TUKUR<math>_2</math>)」由「嘴(KA)」「大麥(ŠE)」組成。烏魯克原始楔形文字中的「男奴(IR<math>_3</math>)」由「男人(UŠ或NITA,NITAH)」和「山地(KUR)」組成,意為「來自山地的男子」。[16]

形聲

這裡的形聲[6]多指雙音節的原始楔形文字,且聲符一般為單音節字,以標出該雙音節的首音節或尾音節。

轉注

轉注一般都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傳統,思想模式和宗教信仰上,如形狀像「星」的楔形文字可以表示「天(AN)」,「神(DINGIR)」等。某些字的字形是一種工具,有的字意卻是使用這種工具的人,如形如「鑽」的字表示「木匠(NAGAR或NANGAR)」,有的字意是用這種工具所進行的動作,如用「人腳」表示「走(DU)」,「站(GUB)」,「帶來(TUM<math>_2</math>)」[6]

假借

德國學者魏泰克認為在蘇美爾人創造出原始楔形文字之前,原始印歐人已經創造了文字,因為原始楔形文字中某些字的字音被他認為從原始印歐語假借而來[17],如形狀像一種車的字在原始楔形文字中讀作GURUŠ,表示年輕人,像原始印歐語中的*kṟs-o(意思也表示年輕人)[18]

字母的名稱

本條目出現的大寫拉丁字母指的是該字的讀音,而在蘇美爾楔形文字中,每個字母都有其名稱(如英語中字母A的名稱為Template:Ipa),學界一般以手寫體小寫表示。關於蘇美爾楔形文字名稱的由來有如下5中說法[6]

  1. 以該字的讀音作為名稱,如NAM,名稱為namû
  2. 將字母讀音重複作為命名,如GA,名稱為gagû,讀作ga-ga-u
  3. 將兩個蘇美爾楔形文字讀音相連,僅有這個字母用這種方法命名名稱DU:aragubû=ara<math>_6</math>+gub,或者一個阿卡德楔形文字和一個蘇美爾楔形文字讀音相連,有且只有兩個字母用這種方法命名SA:sagitû=sa+gǐdu和A:amû=a+mû
  4. 使用阿卡德語詞彙作為該蘇美爾楔形文字的名稱,如ERIM的名稱為ṣābu(軍隊)
  5. 使用結構名稱進行命名,以描述該字結構或體型名稱,如GAN<math>_2</math>名稱為GA-gunû,屬於GA增畫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的結構名稱具體有13種[6]
    1. 增畫字gunû:蘇美爾語中gùn-na意為「使……五顏六色」。構字時,在原字的基礎上加幾筆,常見為三橫和四橫,最多可有八橫。據法國學者格拉斯內爾的統計,在原始楔形文字中的增畫字約有30多個[19]
    2. 斜置字tenû:將原字整體或其一部分斜置
    3. 左斜字kaba-tenû
    4. 右斜字zida-tenû
    5. 省略字nutilû:nu-til-la表示未完成的意思,將字的一部分省去,來造新字[6]
    6. 加ŠE字šessig:šessig意為「用ŠE填充(的字)」[6]。ŠE原指小麥
    7. 交叉字gilimmû:分為整體交叉和部分交叉兩種
    8. 並列字-[a]ku: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並列而得。與漢字不同,並列字有多少個字並列,就占多少個位置,因此不易辨識[6]
    9. 二重字-minabi:有常見為兩個相同的字左右並列,另外外有上下羅列和左右連體[6]
    10. 三重字-eššeku:這種字數量不多[6],除了表示「三(數量)」的EŠ16是通過重複而創造的外,其他大都根據象形創造。但體現了蘇美爾人「以三代眾」的思維方式,造字上是「以局部代整體」原則(PARS PRO TOTO)。
    11. 四重字-limmuku
    12. 對置字-igigubbû:蘇美爾語的igi表「眼睛」,gub表「站立」
    13. 內外字ša...[a]ku...igub:šà...ak-a:在……中間;igub表「我/他/某人使……站立」[6]

子書寫系統

古波斯楔形文字

波斯楔形文字受到阿拉馬字母的影響改成半字母制度。古波斯楔形文字有41字,除4字表示王、州、國和神Auramazdā,1個分界詞符號外,其餘都用於標音[1]它們主要是來自大流士一世和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的題刻。但是z這種文字只有一個字形l(a) 𐎾,派生自那種楔形文字的 la Template:Cuneiform。(la不出現在本土古波斯語詞彙中,只見於阿卡德語借詞中。)[來源請求]

古波斯楔形文字的「王」、「州」和神「Auramazdā」的寫法 (德語). 

烏加里特楔形文字

雖然這種楔形文字與蘇美爾、巴比倫、亞述的楔形文字沒有關聯,但在各種楔形文字中,它是最先進,最完整的音素文字,一共32個字母。明顯地,它一方面從北方肺尼基字母(共22個)得到了啟發,另一方面沿襲了泥板筆刀的書寫方法與字形。它出現得比波斯楔形文字早,卻比波斯的更完美,這值得重視[1]

音節表

下表展示用於CV或VC形式的簡單音節的符號[3]。如同用於蘇美爾語一樣,楔形文字在原理上有能力區分14個輔音[3],轉寫為

b, d, g, ḫ, k, l, m, n, p, r, s, š, t, z

和四個元音音質,a, e, i, u。阿卡德語需要區分它的重讀系列q, ṣ, ṭ,為此採用了各種「多餘」蘇美爾符號[3](比如qe=KIN, qu=KUM, qi=KIN, ṣa=ZA, ṣe=, ṭur=DUR等)。接受了阿卡德楔形文字的赫梯語進一步的給滑音w介入了符號,如wa=we=PIN, wi5=GEŠTIN,並為ya介入了一個連體符號I.A

-a -e -i -u
a Template:Cuneiform,

á Template:Cuneiform

e Template:Cuneiform,

é Template:Cuneiform

i Template:Cuneiform,

í=IÁ Template:Cuneiform

u Template:Cuneiform,

ú Template:Cuneiform

b- ba Template:Cuneiform,

=PA Template:Cuneiform,
=EŠ Template:Cuneiform

be=BAD Template:Cuneiform,

=BI Template:Cuneiform,
=NI Template:Cuneiform

bi Template:Cuneiform,

=NE Template:Cuneiform,
=PI Template:Cuneiform

bu Template:Cuneiform,

=KASKAL Template:Cuneiform,
=PÙ Template:Cuneiform

d- da Template:Cuneiform,

=TA Template:Cuneiform

de=DI Template:Cuneiform,

,
=NE Template:Cuneiform

di Template:Cuneiform,

=TÍ Template:Cuneiform

du Template:Cuneiform,

=TU Template:Cuneiform,
=GAG Template:Cuneiform,
du4=TUM Template:Cuneiform

g- ga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ge=GI Template:Cuneiform,

=KID Template:Cuneiform,
=DIŠ Template:Cuneiform

gi Template:Cuneiform,

=KID Template:Cuneiform,
=DIŠ Template:Cuneiform,
gi4 Template:Cuneiform,
gi5=KI Template:Cuneiform

gu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KA Template:Cuneiform,
gu4 Template:Cuneiform,
gu5=KU Template:Cuneiform,
gu6=NAG Template:Cuneiform,
gu7 Template:Cuneiform

ḫ- ḫa Template:Cuneiform,

ḫá=ḪI.A Template:Cuneiform,
ḫà=U Template:Cuneiform,
ḫa4=ḪI Template:Cuneiform

ḫe=ḪI Template:Cuneiform,

ḫé=GAN Template:Cuneiform

ḫi Template:Cuneiform,

ḫí=GAN Template:Cuneiform

ḫu Template:Cuneiform
k- ka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GA Template:Cuneiform

ke=KI Template:Cuneiform,

=GI Template:Cuneiform

ki Template:Cuneiform,

=GI Template:Cuneiform

ku Template:Cuneiform,

=GU7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ku4 Template:Cuneiform

l- la Template:Cuneiform,

=LAL Template:Cuneiform,
=NU Template:Cuneiform

le=LI Template:Cuneiform,

=NI Template:Cuneiform

li Template:Cuneiform,

=NI Template:Cuneiform

lu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m- ma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me Template:Cuneiform,

=MI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mi Template:Cuneiform,

=MUNUS Template:Cuneiform,
=ME Template:Cuneiform

mu Template:Cuneiform,

=SAR Template:Cuneiform

n- na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AG Template:Cuneiform,
na4("NI.UD")Template:Cuneiform

ne Template:Cuneiform,

=NI Template:Cuneiform

ni Template:Cuneiform,

=IM Template:Cuneiform

nu Template:Cuneiform,

=NÁ Template:Cuneiform

p- pa Template:Cuneiform,

=BA Template:Cuneiform

pe=PI Template:Cuneiform,

=BI Template:Cuneiform

pi Template:Cuneiform,

=BI Template:Cuneiform,
=BAD Template:Cuneiform

pu=BU Template:Cuneiform,

=TÚL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r- ra Template:Cuneiform,

=DU Template:Cuneiform

re=RI Template:Cuneiform,

=URU Template:Cuneiform

ri Template:Cuneiform,

=URU Template:Cuneiform

ru Template:Cuneiform,

=GAG Template:Cuneiform,
=AŠ Template:Cuneiform

s- sa Template:Cuneiform,

=DI Template:Cuneiform,
=ZA Template:Cuneiform,
sa4("ḪU.NÁ")Template:Cuneiform

se=SI Template:Cuneiform,

=ZI Template:Cuneiform

si Template:Cuneiform,

=ZI Template:Cuneiform

su Template:Cuneiform,

=ZU Template:Cuneiform,
=SUD Template:Cuneiform,
su4 Template:Cuneiform

š- ša Template:Cuneiform,

šá=NÍG Template:Cuneiform,
šà Template:Cuneiform

še Template:Cuneiform,

šé ,
šè Template:Cuneiform

ši=IGI Template:Cuneiform,

ší=SI Template:Cuneiform

šu Template:Cuneiform,

šú Template:Cuneiform,
šù=ŠÈ Template:Cuneiform,
šu4=U Template:Cuneiform

t- ta Template:Cuneiform,

=DA Template:Cuneiform

te Template:Cuneiform,

=TÍ Template:Cuneiform

ti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DIM Template:Cuneiform,
ti4=DI Template:Cuneiform

tu Template:Cuneiform,

=UD Template:Cuneiform,
=DU Template:Cuneiform

z- za Template:Cuneiform,

=NA4 Template:Cuneiform

ze=ZI Template:Cuneiform,

=ZÌ Template:Cuneiform

zi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zu Template:Cuneiform,

=KA Template:Cuneiform

a- e- i- u-
a Template:Cuneiform,

á Template:Cuneiform

e Template:Cuneiform,

é Template:Cuneiform

i Template:Cuneiform,

í=IÁ Template:Cuneiform

u Template:Cuneiform,

ú Template:Cuneiform

-b ab Template:Cuneiform,

áb Template:Cuneiform

eb=IB Template:Cuneiform,

éb=TUM Template:Cuneiform

ib Template:Cuneiform,

íb=TUM Template:Cuneiform

ub Template:Cuneiform,

úb=ŠÈ Template:Cuneiform

-d ad Template:Cuneiform,

ád Template:Cuneiform

edTemplate:Cuneiform idTemplate:Cuneiform,

íd=A.ENGUR Template:Cuneiform

ud Template:Cuneiform,

úd=ÁŠ Template:Cuneiform

-g ag Template:Cuneiform,

ág Template:Cuneiform

eg=IG Template:Cuneiform,

ég=E Template:Cuneiform

ig Template:Cuneiform,

íg=E Template:Cuneiform

ug Template:Cuneiform
-ḫ aḫ Template:Cuneiform,

áḫ=ŠEŠ Template:Cuneiform

eḫ=AḪ Template:Cuneiform iḫ=AḪ Template:Cuneiform uḫ=AḪ Template:Cuneiform,

úḫ Template:Cuneiform

-k ak=AG Template:Cuneiform ek=IG Template:Cuneiform ik=IG Template:Cuneiform uk=UG Template:Cuneiform
-l al Template:Cuneiform,

ál=ALAM Template:Cuneiform

el Template:Cuneiform,

él=IL Template:Cuneiform

il Template:Cuneiform,

íl Template:Cuneiform

ul File:Cuneiform UL.png,

úl=NU Template:Cuneiform

-m am Template:Cuneiform,

ám=ÁG Template:Cuneiform

em=IM Template:Cuneiform im Template:Cuneiform,

ím=KAŠ4 Template:Cuneiform

um Template:Cuneiform,

úm=UD Template:Cuneiform

-n an Template:Cuneiform en Template:Cuneiform,

én,
èn=LI Template:Cuneiform

in Template:Cuneiform,

in4=EN Template:Cuneiform,
in5=NIN Template:Cuneiform

un Template:Cuneiform,

ún=U Template:Cuneiform

-p ap=AB Template:Cuneiform ep=IB ,

ép=TUM Template:Cuneiform

ip=IB Template:Cuneiform,

íp=TUM Template:Cuneiform

up=UB Template:Cuneiform,

úp=ŠÈ Template:Cuneiform

-r ar Template:Cuneiform,

ár=UB Template:Cuneiform

er=IR Template:Cuneiform ir Template:Cuneiform,

íp=A.IGI Template:Cuneiform

ur Template:Cuneiform,

úr Template:Cuneiform

-s as=AZ Template:Cuneiform es=GIŠ Template:Cuneiform,

és=EŠ Template:Cuneiform

is=GIŠ Template:Cuneiform,

ís=EŠ Template:Cuneiform

us=UZ,

ús=UŠ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áš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éš=ŠÈ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íš=KASKAL Template:Cuneiform

Template:Cuneiform,

úšTemplate:Cuneiform=BAD Template:Cuneiform

-t at=AD Template:Cuneiform,

át=GÍR gunû Template:Cuneiform

etTemplate:Cuneiform itTemplate:Cuneiform ut=UD Template:Cuneiform,

út=ÁŠ Template:Cuneiform

-z az Template:Cuneiform ez=GIŠ Template:Cuneiform,

éz=EŠ Template:Cuneiform

iz= GIŠ Template:Cuneiform,

íz=IŠ Template:Cuneiform

uz File:Cuneiform UZ.png,

úz=UŠ Template:Cuneiform,
ùz Template:Cuneiform

符號普查

楔形的跡象名單List of cuneiform signs

數字

Unicode

在版本8.0中,Unicode分配給蘇美爾-阿卡德楔形文字下列兩個Unicode塊:

  • U+12000—U+12399 楔形文字(共922個符號)
  • U+12480—U+12543 早期的楔形文字(共196個符號)

它們都位於輔助多語言平面(SMP)內。[20]

現在支援這些字元的字體有 Noto Sans Cuneiform[21]Windows 10 內建的 Segoe UI Historic [22]

Template:Unicode chart Cuneiform Template:Unicode chart Cuneiform Numbers and Punctuation

參見

Template:Commons category

注釋

  1. 又名釘頭字箭頭字
  2. 埃蘭人的新埃蘭文字是另一種半音節文字,共113字,中有80個表示音節。
  3. 這部法典可制定於烏爾納姆(Ur-Nammu)時期也可能制定於其子舒爾吉(Shulgi)時期。
  4. 這裡指漢摩拉比王Hammurabi
  5. 或稱比希斯屯石刻(Behistun inscription)具有三種文字:古波斯文巴比倫文伊蘭文
  6. 現實中恩美卡國王為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二位國王
  7. 當時阿拉塔位於伊朗山區,與烏魯克所在地距離甚遠。
  8. 一說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一說在伊辛-拉爾薩(Isin-Larsa)時期,即公元前2000-前1850年

參考文獻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周有光. 《字母的故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 9787020069743 (Chinese (China)).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從象形符號到楔形文字. 中國互聯網. [2011-02-17] (Chinese (China)).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古代西亞塞姆語和印歐語楔形文字和語言
  4.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55.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5. 5.0 5.1 5.2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56.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6.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
  7.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56-57.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8. 8.0 8.1 8.2 8.3 8.4 8.5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57.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9. 9.0 9.1 兩河流域楔形文字.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02-17] (Chinese (Taiwan)). 
  10. 《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第501-506行,Kramer 1981第22頁,Vanstiphout 1989第521、524頁,Glassner 2003第15頁
  11. Vastiphout 1989第516頁,Glassner 2003第15頁
  12. 《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第504行
  13. 《恩美卡與阿拉塔之王》第536-541行
  14. 古代西亞塞姆語和印歐語楔形文字和語言第9頁
  15. Streck 2003第一頁
  16. 劉家禾1979第92頁注1
  17. Wittaker 2001
  18. Wittaker 2001第16頁,Fig 5
  19. Glassner 2003第129頁
  20.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nicode-8.0/ Unicode8.0的新增內容
  21. Noto Sans Cuneiform 頁面
  22. MSDN: Script and Font Support in Windows

字體

介紹

參考書籍

  • 周有光. 字母的故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 978-7-02-006974-3 (中文). 
  • 拱玉書; 顏海英; 葛英會. 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25751-2 (中文). 
  •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1版.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 ISBN 978-7-5010-2112-3 (中文). 
  • 於殿利; 鄭殿華. 巴比倫古文化探研 第1版. 江西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8月. ISBN 7-210-01998-7 (中文). 

外部連結

Template:四大自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