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魯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魯士
出生 1170年
德意志帝國
逝世 {1226年
知名作品  

普鲁士德語:Preußen;普魯士語:Prūsa;波蘭語:Prusy;立陶宛語:Prūsai;拉丁語: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條頓騎士團的始末

地理和民族

由法理上來說,普魯士這塊地方並不屬於德意志,因為其本來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疆界範圍,只是因為後來勃蘭登堡選侯普鲁士公国合併,是為普魯士王國,於是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在中世紀早期,普魯士這塊地方是蠻荒之地,古代的居民为古普魯士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屬於波罗的語族,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928年,布蘭登堡就已經由薩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建城,此後在不同的家族之間繼承和易手。

普魯士的德意志化

12世纪时,德意志人的殖民运动開始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地区。1170年,波美拉尼亚索比斯劳公爵在普鲁士地区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即但泽附近的奥利瓦修道院,1224年该修道院被古普鲁士人焚毁。1226年,波兰王国国王之子、马佐维亚公国首领康拉德公爵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也遭到古普鲁士人袭击,以此为契机,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托伦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普魯士成了条顿騎士團的地盤,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种族紛紛前來移民。条顿骑士团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语。16世纪后,普魯士人同化於德意志人,所使用的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

條頓騎士團的一蹶不振

条顿骑士团统治下的普鲁士地区在名义上属于教皇领地,但教皇只享有名义上的宗主权。为了吸引定居者,条顿骑士团依据汉萨同盟法律,在其领土上兴建一系列自由市。1379年条顿骑士团加入汉萨同盟。1370年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波兰国王的女儿海德维希嫁给立陶宛大公、波兰与立陶宛联合;此后為保護其出海口和奪回歷史領地、與条顿骑士团發生一連串戰爭。在1410年7月15日的格倫瓦德之戰(或第一次坦能堡会战)中、条顿骑士团败于波兰和立陶宛联军,被迫签订第一次托伦和约;除赔款600万格罗申外,还将但泽置于波兰主权之下。1466年条顿骑士团再度战败,在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西普鲁士。这些地区被称为“王室普鲁士”,實際上就是波蘭的一個省。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余领土,而且要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附庸国。

勃兰登堡興起

與普魯士聯繫之開端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霍亨索倫家族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近親。在馬丁·路德的影響下,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从而切断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教廷的联系,随后宣布解散騎士團,改为普鲁士公国,阿尔布雷希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1618年,阿尔布雷希特之子阿尔布雷希特·腓特烈死后无子,普鲁士公国遂由其长女之夫、勃兰登堡选帝侯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属霍亨索倫家族)继承,建立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此举为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反抗宗主國-波蘭

1640年繼位的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費爾貝林戰役Battle of Fehrbellin中擊敗瑞典,從此號稱「大選帝侯」。三十年戰爭之後,布蘭登堡開始經營一支小型的軍隊。1655年第二次北方戰爭(瑞典-波兰战争)爆發,布蘭登堡一開始作為瑞典的盟友參戰,1660年波蘭戰敗,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從此布蘭登堡擁有東普魯士的完全主權,不用再向波蘭國王稱臣,腓特烈·威廉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1672年,法荷戰爭和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瑞典是英法的盟友,而勃蘭登堡軍隊則是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中的一支。1688年「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病死,傳位與子選帝侯腓特烈三世


腓特烈一世時代

18世紀初,勃兰登堡大选帝侯之子腓特烈三世(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級別的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創建新的國王稱號并加冕成为“在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一世,并非直接稱之為『普魯士國王』。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并从此展开普鲁士王国兩百多年的侵略擴張史。

腓特烈二世時代

由于继承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质素高而闻名于世,尤其是腓特烈二世以絕頂的好運著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向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的奧地利哈布斯堡进攻,目的在於奪取人口相當於整個普魯士王國、而且工農業極其發達、離普魯士最接近的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這場戰爭引起腓特烈二世和瑪麗婭特蕾茜雅的世仇和日後依附於奧地利的外交策略)、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七年戰爭;後來甚至爲了連接東普魯士西普魯士、不惜背上被人唾棄的駡名而和自己的敵人奧地利俄羅斯聯手瓜分自己的宗主國波蘭立陶宛

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军事天才的个人威望、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國家军隊的一部份(非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一部份)。但此時,腓特烈二世已步入晚年。奧地利雖然失去西裡西亞,但因為有第一次瓜分波蘭做的補償、所以元氣早已恢復;波蘭立陶宛雖遭到第一次瓜分,但核心領土未損、而且瓜分后新創立的軍政改革制度使她的軍隊比以前強大。爲了攻佔西裡西亞、腓特烈二世已經消耗完今生大部份精力;雖然建立軍事天才的個人威望、但整個普魯士國家在歐洲的國際地位依然只是個次強,所以不得不在被普魯士侵略過領土的波蘭立陶宛奧地利、這個兩個歐洲列強中爭取一方的和平和妥協;最後普魯士的歷代君主都選擇與奧地利共同進退的外交政策、直到俾斯麥的出現為止。

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準列強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但是國際地位仍然離法國奧地利這種傳統歐陸強國有很長一段距離。

腓特烈·威廉二世

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因為保持著向奧地利靠攏的外交策略,所以不再對奧地利的波西米亞有任何領土幻想;於是他推行強權政治,把侵略目標東進、聯合俄羅斯進行第二次瓜分波蘭,最後還主動向奧地利示好、邀請她參與第三次瓜分波蘭。瓜分波蘭后的普魯士王國中,波蘭人的人口就佔了一半,是名符其實的雙民族(半波蘭半普魯士)國家,也成為正式的列強;假使這個領土範圍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普魯士可能就會像奧匈帝國一樣不得不向從屬民族(在奧地利為匈牙利民族、在普魯士為波蘭民族)進行妥協、變為二元君主制

但普魯士的命運並不是如此。她先后购买安斯巴赫侯国拜罗伊特侯国;這兩個領土看似渺小且無關緊要,但這卻是的日後的普魯士在德國西部的落腳點和擴張的起點;普魯士爲了把東部的普魯士本土和西部的工商業發達地區連接起來絞盡腦汁、從側面推動普魯士自發主動的統一德國(而不是像奧地利那樣,雖然是德意志第一強國、但處處被動)。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因為受到奧地利和英國的邀請、参加反法同盟,結果大敗於法军,普魯士戰無不勝的神話消失一半;因此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併莱茵河以西的德意志领土,而把莱茵河以東的德意志邦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表面上看來,半波蘭半普魯士的命運是不可逆轉的了;但是歷史卻偏向無法預料的方向。

腓特烈·威廉三世

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拿破仑的擊潰,被迫逃往柯尼斯堡,這使得普魯士軍的神話徹底粉碎。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這一連串看似屈辱的條約,到日後反倒成為普魯士統一德國的基石;丟失大部份波蘭領土,不但沒有讓普魯士像奧地利一樣深陷多民族國家的深淵無法自拔、反而給她統一德國的單一的、純粹的德意志民族。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1809年在柏林创办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俄奧普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英军聯合三國聯軍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

根据奧地利的梅特涅主導的维也纳会议;普鲁士僅僅在舊波蘭恢復5%(其餘劃給俄羅斯),但因為自己本身在德國西部有領土、所以得到默麦尔河莱茵河的領土作為補償(居民大多是天主教徒);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區居民最多的國家。奧地利的梅特涅雖然把普魯士的領土一切兩半、中間還有英王的直屬國漢諾威,加上自己奧地利本身就很龐大、還獲得大量北意大利克羅地亞的領土;但其中德語區的奧地利部份只占奧地利帝國總面積的15%,日後龐大的奧地利帝國必定被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給拖累。

俄羅斯獲得大部份波蘭、但也同時增加更多波蘭人獨立的隱患,原本一分為三的波蘭如今大部份在俄羅斯境內、重新整合的波蘭人自然會奮起獨立。與此同時,民族單一的普魯士就沒有那麼多問題;加上拿破崙戰爭後、被國際社會正式承認為欧洲列强之一(雖然是敬陪末座),在德意志的領導權已經和奧地利相差無幾(去除奧地利的傳統權威、實際上普魯士的影響力已經超過奧地利,只不過在當時人們還無法預見而已)。

不過這些影響力的發揮,都要等到1820年代中期,才漸漸現出端倪。當時歐洲首強——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改採光榮孤立的路線,逐漸切斷它和共主盟邦漢諾威的聯繫(後來更因為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而完全分離),於是在1828年普魯士開始和其他的德意志邦國籌組關稅同盟,終於在1834年有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出現;當初奧相梅特涅設想讓漢諾威切斷普魯士東西聯繫的計畫,隨著1851年漢諾威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而宣告瓦解。

統一德國之路

俾斯麥時代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國民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與憲法,打算趁奧地利忙於撲滅革命的空檔,強迫多數諸邦國奉其為聯盟共主。

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俄、奧的武力恫嚇下,放棄稱霸的計畫,乖順地回到德意志邦联之內。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維持將近五十年的俄奧聯盟瓦解,雙方反目成仇;加上1852年由拿破崙三世成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特別敵視奧地利並處心積慮要給予打擊,於是在普魯士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可以自由揮灑的國際空間。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俾斯麦上台后,即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在普丹战争中击败丹麦和在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北德意志邦联及南方的德意志诸邦,在普法戰爭中擊败法国。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廳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

由于普鲁士拥有德意志帝国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并且在军事、经济、工业等方面远远超过帝国内其他歐洲王国、公国,因此德意志帝国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扩大版。各邦国享有内政财政的自治,但将外交军事巴伐利亚除外)、海关等权力交给德意志帝国中央政府。普鲁士历史从此并入德意志帝国历史。

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國時代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三世在位99天后去世。其孙威廉二世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三代皇帝。所謂“功高蓋主”,威廉二世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罷黜俾斯麥這個統一德國、但權力卻淩駕於皇帝之上的宰相。雖然威廉二世在開疆擴土和外交上不及俾斯麥的老謀深算,但在內政和殖民上卻遠超他的前宰相。德意志帝國境內的舊容克貴族、新興的資產階級、平民、工人、新教徒、天主教徒、猶太人、波蘭人第一次被完整的聯合在一起。因為他的海外殖民政策和對俄國態度的急轉直下幾乎團結之前反抗帝國統治的所有異議者;不但如此,而且威廉二世善於運用『大日耳曼主義』、『大海軍主義』、『陽光下的地盤』等足夠能鼓動人心的口號來向所有德意志人民和國內非日耳曼人開了一張令人嚮往的空頭支票。所有人都相信自己國家的未來一片美好,但卻忽視了嚴酷的外交,最終這個曾經用了3年就統一全德意志的帝國、只走了47年就悄然從歷史的舞臺上退場。

德意志帝國的致命傷是她貧乏且不計後果的外交策略,德國位於歐洲的中央、又因為普法戰爭中給法國人帶來難以磨滅的羞辱,導致她的外交政策必定將『圍堵法國』作為最優先的考量;而且,德國已經與一個強大的鄰國發生矛盾、不想再另加新的敵人,所以都不得不在各種外交場合支持與自己領土接壤最多的奧匈帝國,以此換取奧國不和法國結盟的可能;俄羅斯帝國原本是普魯士忠實的盟友,但是接連遭到德·奧兩國在外交上的背叛,以至於破天荒和英國與世仇法國重新交好。德意志帝國一建立,就註定她的外交失敗、也註定她的命運必定和奧匈緊緊地綁在一起;僅因為奧匈這個“活躍的配角”而深陷外交孤立和資源短缺無法自拔、還和她的盟友一起掉入國內各種起義和革命的深淵、最後被名為一戰的車輪碾得粉碎。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亚发生革命,其国王退位。柏林旋即爆发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时威廉二世在比利时斯巴的德军大本营亲自指挥作战,得知发生革命后,试图仅放弃德意志皇帝头衔,而保留普鲁士国王称号,但陆军统帅兴登堡劝其彻底退位。为避免发生更大变乱,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亲王于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经退位,并于同日将首相职务移交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威廉二世流亡荷兰,德意志帝国及普鲁士王国灭亡。11月11日,德国向協約國投降。

1919年至1947年的普鲁士

由于柏林发生斯巴达克团与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之间的内战,1919年,艾伯特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于2月10日通过《德意志共和国临时约法》,即魏玛宪法。根据魏玛宪法,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个邦,即“普鲁士自由邦”,实行地方自治,其领土即原普鲁士王国的疆域。但凡尔赛条约将原普鲁士王国的西普鲁士省、波森省和上西里西亚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波兰,东普鲁士的默麦尔割让给立陶宛莱茵兰的南部地区成立萨尔区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0年代,普鲁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天主教中央党领导。1932年,纳粹党在德国国会和普鲁士邦选举中取得优势,赫尔曼·戈林成为德国国会议长以及普鲁士邦议长,并掌握普鲁士内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纳粹党上台执政,随后废除德国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鲁士宪法被废除,邦议会和立法机构被解散,仅保留行政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苏联的领导人经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即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军官团和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须予以消灭。美国总统罗斯福德黑兰会议上曾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丘吉尔则认为“普鲁士——这个德国军国主义的罪恶核心必须同德国的其余部分分离开来”。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将奥得河—尼斯河以东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在战后的德国废除普鲁士建制的原则性意见。

1947年2月25日,同盟国对德军事管制最高委员会颁布法案第46号,普鲁士被正式宣布取消建制。原普鲁士邦领土分别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英、法、美、苏四国占领区。原普鲁士邦政府的财产由盟国和苏联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在其境内的原普鲁士领土上建立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特两个州,以及梅克伦堡-西波美拉尼亚州的东半部(1952年民主德国废除州级建制,改设专区)。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原普鲁士领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此外,下萨克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萨尔州内都有原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邦领土。在被并入波兰和苏联的普鲁士领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经被全部驱逐。

领土变迁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东普鲁士地区的领土。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购买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15世纪时将但泽和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

1618年普鲁士公国并入勃兰登堡选侯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特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瑞典波兰奥地利获得前波美拉尼亚、波森、西里西亚等地区。三次瓜分波兰后,普鲁士获得新东普鲁士、南普鲁士、但泽、托伦、以及波兰王国的西部和中部,包括华沙地区。1806年普鲁士败于拿破仑后,被迫割让波兰地区,法国在此成立华沙公国。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失去拜罗伊特安斯巴赫纳沙泰尔(後加入瑞士)、东弗里斯兰希尔德斯海姆等领地,华沙大公国除西部以波森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外都被俄国吞并。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萨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汉诺威明斯特主教区莱茵河东西两岸的威斯特伐利亚莱茵兰、以及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等领土。

19世纪,普鲁士经过战争,又先后兼并黑森-莱茵、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法兰克福等王国、公国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已经拥有22个省,包含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以外的大部分现今德国领土与西波兰及北波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原属普鲁士王国的波森省、西普鲁士和但泽割让给波兰,默麦尔地区割让给立陶宛石勒苏益格的北部归还丹麦,莱茵兰地区南端被并入萨尔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盟军定下的奥德河-尼斯河线,界线以东的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及波美拉尼亚被并入苏联波兰;普鲁士的西部地区并入西德,中部并入东德,地理意义上成建制的普鲁士已不复存在。而在1947年2月25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頒佈的第46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

教育文化

普鲁士王国除了建军武备,完成德国统一大业外,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也被后人所称道。贯彻民族主义教育。米拉波曾經說過:“其他国家都是擁有軍隊的國家,但普魯士是個擁有國家的軍隊。”[1]

1717年,普鲁士王国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为往后普鲁士高素质的军队奠定扎实的基础。

1809年威廉·冯·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开始改革普鲁士的教育制度,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基石。

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则是第一所新制大学,更影响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

參考文獻

引用

  1. 希特勒不要普鲁士. 人民网 2003.01.24.

来源

书籍
  • 顧劍:《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戰役》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西洋世界軍事史》1981年中文版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