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一次瓜分波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一次瓜分波蘭
圖片來自itsfun

第一次瓜分波蘭(或稱為第一次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發生在1772年,是1772年至1795年間,造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滅亡的三次瓜分波蘭之中的第一次。這次瓜分背後的主要目的是擴展俄羅斯帝國勢力,以威懾普魯士王國[1]哈布斯堡。日漸衰弱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羅斯統治的部分,遭到它比較強盛的鄰國——奧地利、俄羅斯和普魯士——的瓜分,而使上述三國在東歐重新達到權力平衡。由於波蘭無力保衛自身國土,再加上外國軍力早已駐紮在波蘭國內,於是波蘭國會(波蘭稱之為瑟姆,Sejm)在1773年由上述三個政權召開的瓜分瑟姆中,承認了這次瓜分。

開始瓜分

自1769年至1771年,奧地利和普魯士就已經接管了聯邦的部分位於邊疆的領土,自1769年至1770年,奧地利接管塞派什郡,而普魯士則接管了勞恩堡和比余托夫。在1772年2月19日,雙方在維也納簽署瓜分協議。先前俄羅斯和普魯士曾在1772年2月6日簽署同樣的協議。八月初,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同時進入聯邦並占領他們之間商定瓜分的土地。在8月5日,三方簽署關於各自取得新領土的條約。

在奧地利(曾支持過巴爾聯盟)加入普俄聯軍後,在其執行委員會被強令離開奧地利的情況下,巴爾聯盟軍團依然沒有投降。他們儘可能地守住他們控制的堡壘;克拉科夫瓦維爾城堡直到4月末才陷落;蒂涅茨要塞在1772年7月末才陷落;由卡齊米日•普瓦斯基控制的琴斯托霍瓦要塞在8月末才陷落。最後巴爾聯盟被擊敗了,它的成員要不流亡國外,要不就被俄羅斯人流放至西伯利亞

領土劃分

瓜分協議在1772年9月22日就已經得到了簽署方的認可。這是腓特烈二世的一項重大成就: 因為普魯士得到的土地也許是最小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土地已經經過發展,且有高度戰略意義。普魯士得到了波蘭王室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的土地,包括艾門蘭在內。讓東普魯士這一昔日的飛地得以與普魯士主體相連。普魯士也吞併了諾泰奇河沿岸地區(內策區)和庫亞維北部,但沒有占領但澤 (格但斯克)托倫。由普魯士吞併的領土在1773年編為叫做西普魯士新省。總體而言,普魯士得到了3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約60萬人。通過吞併波蘭西北部,普魯士切斷了波蘭的出海口,得到了80%的聯邦外貿貿易額。因為徵收高額關稅,普魯士加快了聯邦的滅亡。

雖然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反對瓜分波蘭,奧地利政治家文策爾•安通•格拉夫•考尼茨認為奧地利所得到得土地是對她的極大補償;儘管奧地利對瓜分興致最小,它得到了最多的人口和第二多的土地(83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和265萬人)。奧地利吞併了扎托爾奧斯維辛,以及包括克拉科夫部分縣和桑多梅日(和波赫尼亞維利奇卡),整個加利西亞(不包括克拉科夫)的土地。

俄羅斯在聯邦東北部所得到的土地是最大的,但也是最沒經濟意義的。從名為「外交文獻」中俄羅斯占有聯邦東部的土地,大體上包括德維納德魯特第聶伯河利沃尼亞依然留在聯邦,而從白俄羅斯所得到的土地包括維捷布斯克波洛茨克姆斯齊斯勞。俄羅斯得到了92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30萬人,並將所得的新領土編為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莫吉廖夫省

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中,波蘭立陶宛聯邦喪失了21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占其領土的30%,此前聯邦領土面積為733000平方千米),與至少四至五百萬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前總人口為1400萬)。

背景

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歐洲主要強國淪為俄羅斯的保護國(或稱屬地附庸國),而所謂的自由選舉,實際上是由俄羅斯沙皇挑選波蘭立陶宛聯邦君主,而且沙皇還操縱波蘭的大部分內政。例如以俄羅斯大使命名的列普寧瑟姆時期,大使以非正式的方式主持國會。

第一次瓜分發生前,歐洲權力平衡產生了變動,其中俄羅斯在第五次俄土戰爭 (1768年-1774年)中戰勝了鄂圖曼人,因而更加強盛,威脅著哈布斯堡王室在此地區的利益(尤其是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公國)。於是哈布斯堡奧地利斟酌是否對俄羅斯宣戰。

與俄羅斯和奧地利都友好的法國提議重新劃分各國的領土。這次重組中,奧地利可以得到西里西亞省作為補償,而普魯士會得到波蘭的艾門蘭和當時已經由波羅的日耳曼人統治的波蘭屬地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不願放棄在新近通過西里西亞戰爭得到的西里西亞;但是他也在尋求和平解決方案—他與俄羅斯的聯盟會把他拉到與奧地利的潛在戰爭中,此外七年戰爭也削弱了普魯士的財力和兵力。腓特烈二世也想要保衛衰弱的奧斯曼帝國,這樣他可以在普魯士與俄羅斯(或與奧地利)的戰爭中將奧斯曼拉到自己的一方。腓特烈的兄弟亨利親王自1770年冬到1771年,是普魯士宮廷在聖彼得堡的代理人。當奧地利於1769年在匈牙利塞派什地區吞併了13個城鎮(違反了盧博夫拉條約)的時候,葉卡捷琳娜二世和他的顧問伊凡•切爾內紹夫向亨利提議,讓普魯士占領波蘭,例如艾門蘭,的一些土地。亨利將他的建議提交給腓特烈後,腓特烈建議以奧地利、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名義瓜分波蘭,而瓜分得來的最大土地贈與最弱的一方—奧地利,以達到權力平衡。於是腓特烈嘗試鼓勵俄羅斯向衰弱而無影響力的波蘭擴張來代替向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而奧地利政治家文策爾•安通•格拉夫•考尼茨提出普魯士應該向波蘭取得土地,而把西里西亞讓給奧地利,但是這項提議遭到了腓特烈的拒絕。

雖然在過去幾十年間(自寂靜瑟姆,也就是1721年2月開議的波蘭國會起)俄羅斯就將衰落的波蘭看做是自己的保護國,但是波蘭遭到了試圖擾亂俄羅斯對波蘭控制的巴爾聯盟軍隊發起的內戰的破壞。而不久前烏克蘭的赫梅爾尼茨基起義和哥薩克起義也削弱了波蘭的地位。更近一步來講,受到俄羅斯支持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被看做是十分弱小卻太有主見的人;最後俄羅斯宮廷認為波蘭作為保護國的作用已不存在。這三國對此行動的藉口是處理麻煩的鄰國,並讓波蘭從無政府狀態恢復秩序(巴爾聯盟為這三國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理由)的補償;事實上上述三股勢力都對領土擴張感興趣。

在俄羅斯占領多瑙河公國後,亨利讓腓特烈和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相信通過將波蘭立陶宛聯邦瓜分成三部份會比俄羅斯向奧斯曼帝國擴張更能維持權力平衡。因為普魯士長久以來都想吞併波蘭北部王室普魯士省份(西普魯士),在腓特烈大帝的壓迫下,三個國家同意第一次瓜分波蘭的行動。對這次協議的唯一反對意見來自於奧地利,因為該國很可能與奧斯曼帝國聯盟,更打算吞併垂涎多年,受到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巴爾幹地區。巴爾聯盟在1771年11月3日企圖綁架國王波尼亞托夫斯基的嘗試給了三個國家完美的藉口以體現出「波蘭正處在無政府狀態中」,並需要它的鄰國干涉,以「保衛」國家和它的公民。

參考文獻

  1. 普魯士王國,thenews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