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格倫瓦德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騎士團(橙色)波蘭(黃色)立陶宛(褐色)的三國演義

格倫瓦德之戰(或第一次坦能堡之戰)發生在1410年7月15日,交戰雙方分別為由雅蓋沃領導的波蘭立陶宛聯軍和由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容金根領導的條頓騎士團。這場為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一部分的戰爭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戰爭之一,也是騎士參與的最大規模的戰爭。

從這場戰爭可看出雖然條頓騎士團國潰敗了,但他們保衛住了他們的城堡和他們領土的大部分。騎士團一蹶不振,而且十年後因賠款造成的經濟負擔造成了城市和又有大量土地的紳士的暴亂。

目擊者之間的記錄沒有多少衝突。這場戰爭發生在3個小城鎮,這也造成了在不同語言裡這場戰爭譯名及其繁多。

格倫瓦德之戰.

名稱與位置

戰爭發生於條頓騎士團國境內的三個小村鎮:西面的格倫瓦德,東北的斯特巴克和南部的沃德維格沃之間的廣大平原上。[1]波蘭國王在一封用拉丁文書寫的信上提及這場戰爭的位置:in loco conflictus nostri, quem cum Cruciferis de Prusia habuimus, dicto Grunenvelt[2],後來波蘭編年史作者將格倫瓦德解釋為的一致的綠林。在立陶宛,它被譯為Žalgiris。德意志人將他們的軍隊部署在坦能堡(斯塔巴克)(松木山),並據此命名這場戰爭。

於是,在500年間,這場戰爭在不同民族間有不同稱呼:

  • 德意志人:Schlacht bei Tannenberg坦能堡鄰近地區之戰
  • 波蘭人Bitwa pod Grunwaldem格倫瓦德之戰
  • 立陶宛人Žalgirio mūšis加基里斯之戰

在其他與這場戰爭有密切關係的國家中,這場戰爭被稱為:Battle of Grunwald, Гру́нвальдзкая бі́тваHrúnvaldzkaja bі́tvaҐрю́нвальдська би́тваGryúnvaldska býtvaГрю́нвальдская би́тваGryúnvaldskaya bі́tva韃靼語Grünwald suğışı,Bitva u Grunvaldu,Bătălia de la Grünwald。

背景

在13世紀,條頓騎士團接受教皇的旨意與馬佐夫舍的康拉德的請求,來到海烏姆瑙附近地區協助十字軍與異教徒普魯士人戰鬥。條頓騎士團通過神聖羅馬帝國金璽詔書教皇敕令獲得了普魯士,給他們無限的權力,領導新基督化國家普魯士,以代替異教地區普魯士地區(Terra Prussiae)。他們獲得更北方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即現在的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條頓騎士團土地的進一步擴大。

在1385年克列瓦聯盟將波蘭和立陶宛的王權合二為一,隨後大公雅蓋沃和當時的女王雅德維加的婚姻令權力平衡;兩個國家更意識到只有聯合行動才能停下條頓騎士團擴張的腳步。雅蓋沃承認基督教,並以瓦迪斯瓦夫·雅蓋沃的名義成為波蘭國王。立陶宛昄依基督教動搖了條頓騎士團所謂針對異教徒發動十字軍入侵的藉口。這也體現出條頓騎士團國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

在1409年,薩莫吉希亞發生暴亂。立陶宛支持這起暴亂,條頓騎士團威脅入侵立陶宛。波蘭宣佈支持立陶宛,並威脅以入侵普魯士作為回報。當普魯士部隊撤離了薩莫吉希亞(Samogitia),1409年8月14日條頓騎士團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容金根波蘭王國立陶宛大公國宣戰。條頓騎士團的軍隊開始入侵大波蘭庫亞維亞,但是波蘭人擊退了進攻並奪回比得哥什(布羅姆堡(Bromberg)),雙方沒有充分的淮備,隨後簽署有效期至1410年6月24日的停戰協議。雙方都利用這個時間淮備下一次的決戰。

戰爭淮備

條頓騎士團的軍隊知道波蘭立陶宛聯軍的形成,並預料到了他們會遭到但澤的波蘭軍隊和進軍薩莫吉希亞的立陶宛軍隊的雙面夾擊。為了消除這次威脅,烏爾里希·馮·均林根將他的部分軍隊集中於施威茨(謝維爾茲),離開他在東部城堡拉格尼特(涅曼),洛辰(基澤茨克)附近的來因(瑞恩)和梅梅爾(克萊佩達)的大批人馬。波蘭人和立陶宛人繼續通過組織幾次深入敵人領土的突襲掩蓋他們的意圖。烏爾里希·馮·均林根要求將停火期限延至7月4日,以讓來自西歐的僱傭兵抵達戰場。波蘭立陶宛聯軍也有足夠的時間積攢力量。

在1410年6月30日,大波蘭與小波蘭的軍隊在維斯瓦河浮橋上會合,並與馬佐夫舍立陶宛大公國的軍隊見面。雅蓋沃的波蘭軍隊和由他表兄弟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大帝(在雅蓋沃與波蘭女王結婚時將他在立陶宛的權力讓位於維陶塔斯)領導的立陶宛軍隊在1410年7月2日合二為一。一周後他們在條頓騎士團領土上會合,向敵軍總部馬爾堡城堡進發。

烏爾里希·馮·均林根將他的軍隊撤出施維茨並在澤文茲(澤文查)河上組織防禦線。圍樁加強河渡的防禦力,而且城堡附近增加防守。在與司令部見面後,雅蓋沃決定從東方側翼包圍敵軍,並在他向普魯士的攻擊途中他繼續穿越叟道(交多沃)和內登堡,向馬爾堡進軍。城鎮被嚴重損壞,而且基根堡被掠奪一空,夷為平地,製造大量的難民。在7月13日兩座城堡被占領,通往馬爾堡的道路打開。

腳註

  1. 在bildarchiv-ostpreussen.de查找德意志老地圖 [1]
  2. 在9月16日……波蘭國王將他的明確打算寫入給波美薩尼亞主教的信上,他打算在格倫瓦德戰場上建布雷廷修道院(Brigittine),字面上為in loco conflictus nostri, quem cum Cruciferis de Prusia habuimus, dicto Grunenvelt.—斯文·埃克達 存檔副本. [200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6). 在二十世紀紀念碑反映出來的坦能堡-格倫瓦德-加基里斯戰役(1410年)S. 175ff,在:維克多·瑪利亞-米蘭尼斯,馬爾科姆·巴勃等:The Military Orders Volume 3: History and Heritage,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8年 ISBN 0-7546-6290-X 9780754662907 [2]

參考

  • 史蒂芬·特恩布爾1410年坦能堡條頓騎士團的災難, 2003年,London: Osprey Campaign Series no. 122 ISBN 978-1-84176-561-7
  • Разин Е. А. (E. A. Razin), История воен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XVI — XVII вв. — СПб.: ООО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Полигон», 1999. ISBN 5-89173-041-3 (XVI — XVII вв.), сс. 485-489.
  • V. V. Boguslavskii (ed.), Slavianskaia entsiklopediia: Kievskaia Rus' - Moskoviia. V 2-kh tomakh. Tom 1: A-M, Moskva, 2001, Olma Media Group, T. 1, ISBN 5-224-02250-9, p. 317
  • Johnson, Lonnie, Central Europe: Enemies, Neighbors, Frien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6, ISBN 0-19-510071-9
  • Mickunaite, Giedre, A Medieval parade, in The Man of Many Devices, Who Wandered Full Many Ways: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János M. Bak, Balazs Nagy, Marcell Sebők,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63-9116-67-X

進階閱讀

非小說

  • Stefan KuczyńskiSzymon KobylińskiChorągwie grunwaldzkich zwycięzców格倫瓦德之戰勝利者之旗); WAiF, 華沙,1989年。ISBN 83-221-0467-7
  • Ioannes Longinus (Jan Długosz), Annales seu Cronicæ Incliti Regni Poloniæ; PWN, 華沙,2000年。ISBN 83-01-13301-5
  • Ioannes Longinus (Jan Długosz), Bitwa grunwaldzka; OssolineumWrocław,2003年。ISBN 83-04-04632-6
  • Mečislovas Jučas, Žalgirio mūšis (Battle of Grunwald); Mokslas, Vilnius,1990年。ISBN 5-420-00242-6
  • Sven Ekdahl,Die Schlacht bei Tannenberg 1410. Quellenkritische Untersuchungen. Bd. 1: Einführung und Quellenlage. ISBN 3-428-05243-9 Review at lituanus.org
  • Sven Ekdahl Die "Banderia Prutenorum" des Jan Długosz: Eine Quelle zur Schlacht bei Tannenberg 1410 : Unters. zu Aufbau, Entstehung u. Quellenwert d. Hs. : mit e. ... Klasse ; Folge 3, Nr. 104). ISBN 3-525-82382-7

小說

參見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