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盐酸 |
中文名称 :盐酸 外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溶质分子式:HCl 管制类型:盐酸(*)(腐蚀)(易制毒-3) 系统命名:氢氯酸 分子量:36.46 相对蒸气密度:1.26 含量:分析纯浓度约36%-38% 世界年产量:约2000万吨 CAS号:7647-01-0 pKa:-7 熔点(℃):-35 °C 应用:家居清洁、食品添加剂、皮革加工 沸点(℃):57 °C 相对密度:1.20 饱和蒸气压:30.66(21℃) |
盐酸,学名氢氯酸(英语:hydrochloric acid),是氯化氢(化学式: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鼻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百分浓度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
盐酸(Hydrochlo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盐酸为不同浓度的氯化氢水溶液,呈透明无色或黄色,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浓盐酸为含38%氯化氢的水溶液,相对密度1.19,熔点-112℃沸点-83.7℃。3.6%的盐酸,pH值为0.1。注意盐酸绝不能用以与氯酸钾反应制备氯气,因为会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也根本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 。
16世纪,利巴菲乌斯正式记载了纯净盐酸的制造方法[1]:将浓硫酸与食盐混合加热。之后格劳勃、普利斯特里、戴维等化学家也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盐酸。
工业革命期间,盐酸开始大量生产。化学工业中,盐酸有许多重要应用,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盐酸可用于酸洗钢材,也是大规模制造许多无机、有机化合物所需的化学试剂,例如聚氯乙烯的前体氯乙烯。盐酸还有许多小规模的用途,比如用于家务清洁、生产明胶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除水垢试剂、皮革加工。全球每年生产约两千万吨的盐酸。
目录
名称来源
英文中,盐酸有一个别名“muriatic acid”,意即“和食盐有关系的酸”,目前亦有在使用这种名称来称呼盐酸。盐酸的中文命名最早应追溯至1855年英国传教医师合信编写的《博物新编》。此书在上海出版,主要介绍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提到了“盐强水”的制备方法及性质,此“盐强水”即盐酸。这段时间,对化学物质的命名种类繁多,一直到1932年《化学命名原则》的颁布才得以统一[2]。
另外,在德语中,盐酸叫做“Salzsäure}”,其字面意思即“盐酸”。
历史
王水是一种由盐酸与硝酸组成的混合物。13世纪欧洲炼金术士伪贾比尔的作品中提到,可以通过将卤砂(主要成分为氯化铵)溶于硝酸来制备王水。也有说法称最先在手稿中提到王水的是13世纪末的拜占庭。
16世纪,利巴菲乌斯第一次正式记载了分离出的纯净盐酸[3],他是在粘土坩埚中加热盐与浓硫酸的混合物来制备它的。也有一些作者认为纯的盐酸是由15世纪德国本笃会的巴希尔·瓦伦丁制备的。不过,其他一些作者认为直到16世纪末都没有文献明确表明有人制备过纯的盐酸。
17世纪,德国卡尔施塔特县的约翰·格劳勃通过曼海姆法加热氯化钠和硫酸来制备硫酸钠,并释放出了氯化氢气体。1772年英国利兹的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制出了纯的氯化氢气体。1808年,英国彭赞斯的汉弗里·戴维证明了氯化氢气体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
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对碱度的需求有所增加。法国伊苏丹的尼古拉斯·勒布朗新发现了一种碳酸钠(苏打)工业制法,使碳酸钠得以大规模廉价生产。勒布朗制碱法用硫酸、石灰石、煤将食盐转变为苏打,同时生成副产物氯化氢气体。这些氯化氢大多排放到空气中,直到各国出台相关法规(例如英国《1863年碱类法令》)后,苏打生产商们才用水吸收氯化氢,使得盐酸在工业上大量生产。
20世纪,无盐酸副产物的氨碱法已经完全取代勒布朗法。这时盐酸已成为许多化工应用中很重要的一种化学品,因而人们开发了许多其他的制备方法,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使用。2000年后,绝大部分盐酸都是由工业生产有机物得到的副产品氯化氢溶于水而得到的。
1988年,因为盐酸常用于制备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毒品,《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将其列入了表二-前体中。
物理性质
浓度 | 密度 | 摩尔浓度 | pH | 粘度 | 比热容 | 蒸汽压 | 沸点 | 熔点 | ||
---|---|---|---|---|---|---|---|---|---|---|
kg HCl/kg | kg HCl/m3 | 波美度 | g/ml | mol/dm3 | mPa·s | kJ/(kg·K) | kPa | ℃ | ℃ | |
10% | 104.80 | 6.6 | 1.048 | 2.87 | −0.5 | 1.16 | 3.47 | 1.95 | 103 | −18 |
20% | 219.60 | 13 | 1.098 | 6.02 | −0.8 | 1.37 | 2.99 | 1.40 | 108 | −59 |
30% | 344.70 | 19 | 1.149 | 9.45 | −1.0 | 1.70 | 2.60 | 2.13 | 90 | −52 |
32% | 370.88 | 20 | 1.159 | 10.17 | −1.0 | 1.80 | 2.55 | 3.73 | 84 | −43 |
34% | 397.46 | 21 | 1.169 | 10.90 | −1.0 | 1.90 | 2.50 | 7.24 | 71 | −36 |
36% | 424.44 | 22 | 1.179 | 11.64 | −1.1 | 1.99 | 2.46 | 14.5 | 61 | −30 |
38% | 451.82 | 23 | 1.189 | 12.39 | −1.1 | 2.10 | 2.43 | 28.3 | 48 | −26 |
以上数据测定于温度为20℃、压强为1大气压(101.325kPa)的条件下。 蒸汽压为溶液的总蒸汽压。参考文献: |
盐酸的物理性质[4](如熔点、沸点、密度与pH等)取决于其溶质氯化氢的浓度或摩尔浓度。氯化氢的质量分数范围为接近0%(极稀的溶液)到超过40%(发烟盐酸)。
如下左图所示,盐酸共有四个结晶的共熔点,分别对应四种晶体:68%(HCl的质量分数,下同)时的[H3O]Cl、51%时的[H5O2]Cl、41%时的[H3O]Cl·2H2O和25%时的[H3O]Cl·5H2O。另外在24.8%时还有另一种亚稳的[H3O]Cl·2H2O生成。晶体由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的水合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盐酸在一定压力下能形成共沸溶液。下右图为一个大气压下不同浓度盐酸的沸点,其中下方的线与上方的线分别表示相应温度下,液体及与液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的组分。氯化氢的质量分数20.24%对应最高沸点108.6℃。
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盐酸遇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变红色,遇无色酚酞无明显现象(不变色)。
中和反应
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置换反应
盐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
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盐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MgO+2HCl==Mg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铁有+2价和+3价)
还原性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14HCl(浓)+K2Cr2O7==3Cl2↑+2CrCl3+2KCl+7H2O
NaClO+2HCl==NaCl+Cl2↑+H2O(氯元素的归中反应)
另外,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氯化银难溶于水,产生白色的凝乳状沉淀:
HCl+AgNO3==HNO3+AgCl↓
制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2HCl+Na2SO3==SO2↑+H2O+2NaCl
毒理性质
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本品受公安部门管制。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制备方法
工业制法
工业制备盐酸主要采用电解法。
1、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
2NaCl+2H2O====2NaOH+Cl2↑+H2↑
2、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
H2+Cl2====2HCl
3、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盐酸。
在氯气和氢气的反应过程中,有毒的氯气被过量的氢气所包围,使氯气得到充分反应,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在生产上,往往采取使另一种原料过量的方法使有害的、价格较昂贵的原料充分反应。
实验室制法
原理:
NaCl(s)+H2SO4(浓)====NaHSO4+HCl
NaHSO4+NaCl(s) ====Na2SO4+HCl
或Cl+H点燃====HCl(氯化氢气体)
HCl+H2O====HCl(盐酸)
总式:
2NaCl(s)+H2SO4(浓)====Na2SO4+2HCl
主要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锥形瓶,倒置漏斗(防止倒吸),夹子。
在生物体中的存在
胃酸是胃的主要分泌物。胃酸主要由盐酸组成,其pH大约为1-2。
氯离子(Cl−)和氢离子(H+)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位于胃粘膜上,胃粘膜又在胃的顶部区域,即胃底。壁细胞中含有大量分泌小管,两种离子在其中结合,之后进入胃腔。
胃酸是抵御微生物感染的屏障,对食物的消化也很重要。胃酸较低的pH使蛋白质变性,让其易为消化酶中的胃蛋白酶所水解。低pH也能促使酶前体胃蛋白酶原自我切割活化为胃蛋白酶。食糜离开胃部进入十二指肠以后,其中所含的盐酸便被十二指肠中的碳酸氢钠中和。
胃能够保护自己不被强酸腐蚀,这是因为它分泌了一层很厚的黏液,且胰腺在促胰液素的作用下会产生含碳酸氢钠的胰液来缓冲,这样的机制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如果没有这些机制,可能会出现胃灼热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状。这样的情况下,可使用抗组胺药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的生成,或者服用抗酸药来中和胃酸。
使用注意
安全性
浓缩的盐酸会形成酸雾。酸雾和盐酸溶液都对人类组织有腐蚀性的效果,并有损害呼吸器官、眼睛、皮肤和肠道的可能。盐酸可与常见的氧化剂,例如次氯酸钠(漂白剂,NaClO)或次氯酸钙(Ca(Cl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气体,少量吸入会导致不适。
使用盐酸时,应配合个人防护装备。如橡胶手套或聚氯乙烯手套、护目镜、耐化学品的衣物和鞋子等,以降低直接接触盐酸所带来的危险。
氯化氢的危险性取决于其浓度。下表中列出欧盟对盐酸溶液的分类[5]。
操作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酸雾处理
在盐酸使用过程中,有大量氯化氢气体产生,可将吸风装置安装在容器边,再配合风机、酸雾净化器、风道等设备设施,将盐酸雾排出室外处理。也可在盐酸中加入酸雾抑制剂,以抑制盐酸酸雾的挥发产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清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化学物品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涂抹弱碱性物质(如碱水、肥皂水等),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吞服大量生鸡蛋清或牛奶(禁止服用小苏打等药品),就医。
储存条件
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013
UN编号: 1789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有像胶衬里钢制罐车或特制塑料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视频
盐酸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作者:lishuang2018 时间:2018-05-26 12:48:04 大众养生网
- ↑ 1932年以来杂环化合物的中文命名* The Chinese Nomenclature for the Heterocyclic Compounds since 1932,何涓.化学通报,2019,82(4):373-378.投稿时间:2018-10-07 修订日期:2018-11-14
- ↑ 2018年盐酸概念股有哪些?盐酸的储存方法有哪些?,八八伍财经,2018-01-10 15:24:12
- ↑ 盐酸物理性质是什么,2015-06-30 14:57 医学教育网
- ↑ 危险化学品盐酸操作事项及急救措施,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