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食糜(英語:chyme,意思為汁液)是指食糜飯胃是一個中空的肌肉性囊袋,是消化道中最龐大的部份。食物從食道進入胃,並從未轉入十二指腸(小腸的第一部份)。

  • 胃有兩個主要的功能:將所吃的食物加以處理,並暫時儲存起來。
    • 胃會慢慢地將處理過的食物送入小腸。假若胃沒有儲存食物汁功能,則人們可能需要經常地進食。
  • 食糜是一種從離開,進入十二指腸的半流體物質,成分為部分消化的食物。 食糜在英文中又稱作「chymus」,是一種液體狀物質,會在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前的胃部發現到。
    • 食物在胃中未消化的半流體物質。

食糜的特性

  • 食糜 在pH值為2的情形下,從胃形成的食糜非常酸。為了要將pH值提升,十二指腸會分泌激素與膽囊收縮素,導致膽囊刺激並分泌出鹼性的膽汁到十二指腸中。
    • 十二指腸還會分泌促胰液素,刺激胰臟分泌大量的碳酸氫鈉,導致在進入空腸前就能將pH值提升到7。
    • 再加上十二指腸的腸壁有保護性的黏液,以及可以利用碳酸氫鈉與膽汁進行中和反應,因此十二指腸是小腸部位當中,對於高酸性食糜不敏感的部位。
  • 食糜 在pH值為7時,從胃而來的消化酶不再具有活性。這會導致進入十二指腸的厭氧細菌,會進行這些消化酶的進一步降解。這些細菌還同時合成維生素B與維生素K。
  • 食糜經由機械力和打斷化學鍵結的的作用而形成,成分包含了部分消化的食物、水、鹽酸與各式各樣的消化酶等。食糜經由幽門的括約肌,緩慢通過並進入十二指腸,進行營養物質的萃取。根據攝入食物的質與量,胃將食物消化成食糜的時間,大約為40分鐘到幾個小時。[1]

腸-胃反射與食糜進入十二指腸作用原理

  • 腸-胃反射對酸的刺激特別敏感,當十二指腸內pH降到3.5~4.0時,反射即可引起,它抑制幽門泵的活動,從而阻止酸性食糜進入十二指腸。
    • 食糜中的酸和脂肪還可刺激十二指腸黏膜釋放促胰液素、抑胃肽、膽囊收縮素等胃腸激素,它們經血液循環到達胃後,也可以抑制胃的運動。
  • 食糜進入十二指腸後,通過腸-胃反射和腸抑胃素的作用,抑制了胃的運動,使胃排空暫停。
    • 隨著胃酸被中和,食糜被推進十二指腸遠端並被消化吸收,食糜對胃的抑制逐漸消失,胃運動又加強,再推送少量食糜進入十二指腸。
    • 胃排空是在神經和體液因素的控制下間斷進行的,因而胃內食糜的排空能很好地適應十二指腸內消化和吸收的速度。[2]

參考來源

  1. 黃銜. 糊狀食物養生?. 知乎. 2014-02-24 [2020-05-06] (中文). 
  2. 健康智庫. 食糜進入十二指腸後,通過腸-胃反射和腸抑胃素的作用. 每日頭條. 2018-05-31 [2020-05-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