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威风凛凛

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近义词英姿勃勃

反义词文质彬彬

出 处 :《三国演义

体 裁成语

释 义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威风凛凛汉语成语,拼音是wēi fēng lǐn lǐn,意思是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1]

目录

成语辨析

【近义词】英姿勃勃气势汹汹威势赫赫,威仪非凡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气宇轩昂大模大样神气活现自以为是奋勇向前神气十足气宇轩昂,趾高气扬昂首阔步高视阔步勇猛精进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再接再厉,一往直前,昂首挺胸势如破竹力大无比所向披靡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百战百胜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人多势众兵强将勇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兵多将勇攻无不克众人拾柴火焰高举世无双拔山扛鼎力能扛鼎力敌千钧力大无穷孔武有力勇猛有力羽毛丰满力敌万夫羽翮已就羽翼既成 羽翼已成

【反义词】文质彬彬平易近人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缩手缩脚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蹑手蹑脚谦虚谨慎奴颜婢膝不耻下问低眉顺眼鹅行鸭步低三下四敛首低眉低头碎步垂头丧气畏缩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裹足不进,裹足不前,逡巡不前,踟蹰不前三战三北屡战屡败强弩之末畏缩不前每战皆北,望风披靡一触即溃不堪一击一盘散沙单枪匹马兵微将寡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手无缚鸡之力力不自胜力不能支精疲力尽 筋疲力尽弱不禁风软弱无力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羽毛未丰 孤立无援民生凋敝国破家亡民困国穷国贫民弱国弊民穷国将不国国如悬罄国步艰危各持己见内外交困

成语谜语:穆桂英挂帅

成语出处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2]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用于人。

示例

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时李儒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倚栏而立,盔甲鲜明,威风凛凛。”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雎威风凛凛,坐于堂上,问曰:‘汝知罪么?’”

元·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三军仪仗队的阵容威风凛凛:列队时个个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行进时人人目光炯炯、步伐坚定,不愧是国威、军威的代表。

他穿上军服,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气势。 | 沙汀困兽记》二三:“他威风凛凛的退出去了。”

这位平常的日子里威风凛凛的老太爷今天竟像吃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3]

萨都剌伤思曲》:“将军容,丹砂红;威风凛凛盖世雄。”

水浒传》第十三回:“ 杨志 看那人时,身材七尺以上长短……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词语分解

威风的解释 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威风凛凛。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史记·西南夷列传》:“上使 王然于 以 越 破及诛 南夷 兵威风喻 滇王 入朝。” 唐 韩愈故金紫光禄大夫董公行状》:“选擢才俊有威风。”

凛凛的解释 ∶寒冷水气凛凛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寒冷。《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外文翻译

英语 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 awful air

俄语翻译: грозный вид <воинственный вид>

日语翻译: 威风堂堂(いふうどうどう)としている

其他翻译: <德语>majestǎtisch und respekt gebietend<法语>air imposant qui inspire la crainte

参考文献

  1. 威风凛凛  .汉典[引用日期2019-12-09]
  2. 威风凛凛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3. 威风凛凛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威风凛凛的解释:[majestic-looking;with great dignity;awe-inspiring] 形容权势显赫,令人生畏。亦称“威杀气”详细解释(1).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在线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