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洶洶
氣勢洶洶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近義詞 :威風凜凜 反義詞 :平易近人 出 處 :《荀子·天論》 體 裁 :成語 釋 義 :人對事或者人的不滿情緒發泄的狀態 |
氣勢洶洶,漢語成語,拼音是qì shì xiōng xiōng,意思是因為某件事情嚴重違反個人意願,或者壓抑的感情得到爆發,指人對事或者人的不滿情緒發泄的狀態。[1]
目錄
成語出處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英姿勃勃、威風凜凜、威勢赫赫,威儀非凡、大搖大擺、神氣活現、旁若無人、氣宇軒昂、大模大樣、神氣活現、自以為是、奮勇向前、神氣十足、氣宇軒昂,趾高氣揚、昂首闊步、高視闊步、勇猛精進、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再接再厲,一往直前,昂首挺胸、勢如破竹、力大無比、所向披靡、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百戰百勝、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人多勢眾、兵強將勇、兵多將廣、兵強馬壯,兵多將勇、攻無不克、眾人拾柴火焰高、舉世無雙、拔山扛鼎、力能扛鼎、力敵千鈞、力大無窮、孔武有力、勇猛有力、羽毛豐滿、力敵萬夫、羽翮已就、羽翼既成 羽翼已成
【反義詞】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縮手縮腳、低聲下氣、自慚形穢、小手小腳、躡手躡腳、謙虛謹慎、奴顏婢膝、不恥下問、低眉順眼、鵝行鴨步、低三下四、斂首低眉、低頭碎步、垂頭喪氣、畏縮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裹足不進,裹足不前,逡巡不前,踟躕不前、三戰三北、屢戰屢敗、強弩之末、畏縮不前、每戰皆北,望風披靡、一觸即潰、不堪一擊、一盤散沙、單槍匹馬、兵微將寡、勢單力薄、手無寸鐵、赤手空拳 、手無縛雞之力、力不自勝、力不能支 、精疲力盡 筋疲力盡、弱不禁風、軟弱無力、乳臭未乾、少不更事、羽毛未豐 孤立無援、民生凋敝、國破家亡、民困國窮、國貧民弱、國弊民窮、國將不國、國如懸罄、國步艱危、各持己見、內外交困
成語謎語: 張飛上陣
歇後語: 張飛討債
示例
就在這時候,從門外闖進了一位氣勢洶洶的中年農婦。(郭沫若《金剛坡下》)[3]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童年》:「『深更半夜,又不報喪,幹嘛砸門啊!連個安穩覺也不叫睡嗎?』地主氣勢洶洶地說。」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皇帝要想改變這些,我就不管敵手的多少,要出力來抵抗,世俗之眾哪能不氣勢洶洶地毀謗呢?」
詞語分解
氣勢的解釋 表現出來的力量、威勢。民族解放運動的磅礴氣勢。指軍隊的士氣和威勢。《韓詩外傳》卷三:「勇猛強武,氣勢自御。」《淮南子·兵略訓》:「兵有三勢……有氣勢,有地勢,有因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
洶洶的解釋 ∶因爭論而引起的喧嚷。而不洶洶。;;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水騰湧的樣子 ∶騷亂不寧。天下洶洶,人懷危懼。;;《三國演義》 ∶形容聲音喧鬧;亦形容聲勢盛大或兇猛的樣子。亦作「洶洶」。
外文翻譯
英語翻譯: an aggressive posture
俄語翻譯: с угрозой <грозный>
日語翻譯: ひどいけんまく,すごいけんまく
其他翻譯: <德語>ǎuβerst wild und aufbrausend <hochfahrend und aggressiv>
參考文獻
- ↑ 氣勢洶洶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 氣勢洶洶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來自: 《荀子·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輟行。」 近義 詞 : 氣焰囂張 其勢洶洶 造句: 就在這時候,從門外闖...
- ↑ 氣勢洶洶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氣勢洶洶的解釋:[fierce;truculent] 形容盛怒時很兇的樣子,也形容氣焰很盛,來勢兇猛從門外闖進三個氣勢洶洶的年輕人詳細解釋盛怒兇狠貌。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