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五世 (神聖羅馬帝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查理五世 | |
---|---|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wikipedia | |
神圣罗马帝國皇帝 羅馬人民的国王 意大利国王 | |
在位 | 1519年6月28日–1556年8月27日[註 1] |
加冕 |
1520年10月26日(亚琛) 1530年2月22日(博洛尼亚) 1530年2月24日(博洛尼亚) |
前任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
繼任 | 斐迪南一世 |
奥地利大公 | |
在位 | 1519年1月12日–1521年4月28日 |
前任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
繼任 | 斐迪南一世 |
padding-top:0.2em
| |
在位 | 1516年1月23日–1556年1月16日 |
前任 | 斐迪南二世和胡安娜 |
共治 | 胡安娜 |
繼任 | 腓力二世 |
尼德兰领主 勃艮第伯爵 | |
在位 | 1506年9月25日–1555年10月25日[3] |
前任 | 腓力四世 |
繼任 | 腓力五世 |
出生 |
1500年2月24日 哈布斯堡尼德兰佛兰德伯国根特 |
逝世 |
1558年9月21日(58岁) 西班牙乌斯特 |
安葬 | 西班牙圣洛伦索-德埃尔埃斯科里亚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
配偶 | 葡萄牙的伊莎贝拉 |
子嗣 |
西班牙的腓力二世 神圣罗马皇后玛丽亚 葡萄牙王儲妃胡安娜 奥地利的唐·胡安(私生) 帕尔马公爵夫人玛格丽特 (私生) |
朝代 | 哈布斯堡王朝 |
父親 | 卡斯蒂利亚的腓力一世 |
母親 | 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
簽章 | 查理五世 (神聖羅馬帝國)的簽章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西班牙语:Carlos I,读音:卡洛斯;荷兰语:Karel V,读音:卡瑞尔;德语:Karl V,读音:卡尔;意大利语:Carlo V,读音:卡洛;法语:Charles Quint,读音:夏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阿拉贡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西西里国王卡洛二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開啟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時代。
目录
广大领地的主人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女王胡安娜(疯女胡安娜)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生于根特,在低地国家被抚养长大。他童年时的教师是乌得勒支的艾德里安(即日后的教皇哈德良六世)。
查理五世的具体国籍很难说明。从父方来看,他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员,但他不是纯粹的德意志血统。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也是他的帝国的核心,但他在西班牙却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外来者。他的母语是法语,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低地国”(包括今天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和法国的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贵族们通用的语言,然而法国正是他终生的敌人。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納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他刚抵达西班牙就不得不与争取自治的城市作战,一些西班牙贵族则对他在卡斯蒂利亚为一些佛兰德人安插官职感到不满。最终所有的反抗都被他压服,一个顺从而强大的西班牙构成他日后在欧洲驰骋的基础。他持續拓展西班牙的絕對君主制,並以之建立稱霸歐洲的西班牙帝國。
1518年卡斯蒂利亞议会宣布承认查理五世为国王,但向其提了一系列要求,如学习西班牙语等。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得到德意志银行世家富格尔家族的资金支持),他在1519年打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競爭,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与法国和土耳其的战争
法、西爭霸
查理五世把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视为在欧洲仅有的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为争夺意大利和有争议的勃艮第领地,他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进行多次战争(1521年-1525年,1527年-1528年,1536年-1538年,1542年-1544年)。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之戰中俘虏弗朗索瓦一世,迫使他签署1526年马德里条约,在这份文件中法国承诺放弃对意大利北部的要求。然而弗朗索瓦一世被释放之后立刻让巴黎议会宣布马德里条约非法,因为它是强迫签署的。之後查理五世為打擊法國,幾次和英王亨利八世結成同盟,讓英軍從西面騷擾法國。他甚至在1554年安排兒子腓力二世與英國瑪麗女王結婚,促使英西聯軍合攻法國,卻導致英國失去歐陸最後的據點加来(被法軍的優秀統帥刀疤的吉斯攻取)。
1526年弗朗索瓦一世与教皇克雷芒七世缔结科涅克同盟,聯手發動反查理的科涅克同盟戰爭 ,當弗朗索瓦一世撕毀與查理五世的馬德里條約時,教皇以上帝的名義認可條約無效,給予弗朗索瓦一世神聖的加持。作为报复,查理五世1527年再度派軍侵入意大利,包圍羅馬。因為主帥夏爾三世·德·波旁意外死亡,西班牙军队在暴亂中焚掠罗马并掠走教皇,是為羅馬之劫。此後一百年內,教宗常常受到西班牙國王的壓力和巨大影響(西班牙正式在義大利稱霸),使其无法批准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离弃查理的姨母阿拉貢的凱瑟琳,逼使亨利八世在1533年發動宗教改革。
1529年法國在蘭德里亞諾戰役被西班牙再次擊敗,正式放棄米蘭予西班牙;教宗更與查理簽署巴塞隆那和約,結束科涅克同盟戰爭 並建立更和諧關係。西班牙正式成為天主教的保護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為意大利國王(倫巴第)。
土法聯盟的威脅
奥斯曼帝国是另一个甚至更令人畏惧的敌人。土耳其的军事机器极为强大,其海军控制着地中海。从1526年开始,查理五世与苏丹苏莱曼一世(立法者)进行激烈的争斗,爭奪的目標是1526年國王戰死後的匈牙利王国,造成匈牙利的三分。為了對抗奥斯曼帝国,查理五世在1529年维也纳之围以後,嘗試建立哈布斯堡-波斯同盟,獲得一定的成效。1535年查理五世在突尼西亞取得了一次关键的胜利,然而1536年弗朗索瓦一世与苏莱曼一世结成反查理五世的同盟,並占領薩伏依公國。尽管弗朗索瓦一世于1538年被说服签署一项和约,他并没有放弃和土耳其人结盟的想法,也沒有歸還薩伏依(法國一直到1559年才歸還薩伏依公國)。
1542年弗朗索瓦一世再次与奥斯曼帝国联合。查理五世则与亨利八世联盟(1543年),并且迫使弗朗索瓦一世在隔年(1544年)签署了克雷皮昂莱奥诺瓦和约。查理后来与奥斯曼帝国达成妥协(1547年),双方都想从庞大的战争开支中脱身,但是勢弱的查理必須每年向蘇丹繳納三萬杜卡特金幣,以換取和平(條約並規定查理只能在苏莱曼一世面前自稱西班牙國王,不能使用有「凱撒」意涵的皇帝,以表示苏莱曼才是至高無上的凱撒)。
但是,西班牙仍然未得和平。1547年,對查理深懷怨恨的法王亨利二世登位,不久就再與西班牙發生衝突,法軍占領了西北方的三個主教區。為了奪回梅茲主教區,1552年查理親率六萬大軍圍攻梅茲,但他卻被守城主將刀疤的吉斯羞辱,補給困難與疲病交加,迫使查理於1553年1月慚憤撤軍,死傷兵數將近四萬人。這一次戰役的失利,對晚年不堪病痛的查理更是雪上加霜,促成他在兩年後的退位。
反对宗教改革
查理五世为天主教會奉献了全部忠诚乃至狂热。他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激烈反对者,并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天主教帝国”。1521年,查理五世以皇帝身份传唤马丁·路德参加沃尔姆斯宗教会议(许诺保证路德的人身安全)。他在这次会议上宣布路德及其追随者为非法(1521年沃尔姆斯敕令)。
1524年有鉴于德国爆发农民起义而新教诸侯组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查理五世决定把德意志地區事务交给弟弟斐迪南(即日后的斐迪南一世)全权办理。
1545年特倫托會議的召开宣告了欧洲天主教势力反对宗教改革的浪潮的开始。查理五世决心惩罚德意志的新教王公。1546年查理五世与施馬爾卡爾登聯盟开战。在施马尔卡尔登战争 的第一阶段(1546年-1548年)他打败了萨克森选侯约翰·腓特烈,并将投降的黑森伯爵(慷慨的)腓力一世监禁起来(1547年-1552年)。然而,他先胜后败。新的战事于1552年爆发后,查理五世遭到一系列失利,遂与诸侯签订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查理五世与美洲
1523年,查理五世授权聖多明哥法官艾利翁探查今日美国卡罗来纳州一带的陆地。后者在当地建立了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点。1550年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召开会议,讨论对美洲印第安人残忍地使用武力是否有违道义。
在商業方面,卡斯蒂利亞帝國的早期表現不好。其殖民擴張,的確刺激西班牙的貿易和工業,並且讓一些大城市發展,但到了1546年,當時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和上秘魯(今玻利維亞)波托西的大銀礦開業,卡斯蒂利亞及其王室因此從航運得到大量白銀,以之為不斷增加的主要收入。
在新大陸開拓殖民地的西班牙征服者當中,最成功的西班牙殖民者領袖,可能是埃爾南·科爾特斯。他帶領一支小軍隊,並同時有大約二十萬名美洲原住民的支持,於1519至21年間征服強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將墨西哥納入西班牙帝國版圖,作為建立新西班牙的基礎。此外,1530年代法蘭西斯克·皮澤洛征服印加帝國,後來更成為秘魯總督,可說是同等重要。征服墨西哥後,黃金城市的傳言(北美洲的基維拉 和西沃拉 ;南美洲的黃金國)引起更多遠征活動,不過很多都空手而回;即使找到城市的人,都發覺所得的比預期少得多。
西班牙在新大陸上的擴張,讓查理五世說出了舉世聞名的豪語:「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來源請求]
主动退位
1555年在击溃新教諸侯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淡出朝政。鑒於其領土太過廣大分散,他將國土分由弟弟斐迪南與兒子腓力繼承。
他把西班牙和低地国家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奧地利大公與神圣罗马帝国分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禪讓尼德兰王國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禪讓西班牙王國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禪讓神聖羅馬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腓力二世繼位後,繼續進行西班牙與法國的戰爭,先後在皮卡第的聖康坦戰役和格拉沃利訥戰役擊敗法軍,俘虜了法國大元帥蒙莫朗西。查理欣喜於兒子的勝利,寫信對腓力二世說:「幹的好我兒,接下來你可以向巴黎進軍了!」但腓力卻回答說:「可是我需要更多的錢。」於是在1559年,資源耗盡的兩國簽署《卡托-康布雷齊和約》(不久先後宣布破產,抵賴國債),永久確認西班牙在意大利的主權,並徹底結束了從1494年開始的意大利战争。
查理五世的晚年是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的尤斯特修道院度过。他可能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查理五世死于1558年,在他生命的后20年中,他一直受到痛风的折磨。
查理五世的家庭
-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终年36岁。
- 子女:
- 私生子:
头衔
查理(卡洛斯、卡瑞尔、卡尔、卡洛、夏尔),托上帝鸿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永远的奥古斯都、罗马人民的国王、意大利国王、全西班牙人(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莱昂、纳瓦拉、格兰纳达、托莱多、巴伦西亚、加利西亚、马略卡、塞维利亚、科尔多瓦、穆尔西亚、哈恩、阿尔加维、阿尔赫西拉斯、直布罗陀、加那利群岛)国王、西西里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萨丁尼亚与科西嘉国王、耶路撒冷国王、东与西印度群岛国王、奥地利大公、勃艮第公爵、布拉班特公爵、洛林公爵、施蒂里亚公爵、卡林西亚公爵、卡尔尼奥拉公爵、林堡公爵、卢森堡公爵、海尔德兰公爵、符騰堡公爵、阿尔萨斯领地伯爵、那慕尔藩侯、弗兰德伯爵、哈布斯堡伯爵、蒂罗尔伯爵、戈里齐亚伯爵、巴塞罗那伯爵、夏洛莱伯爵、阿瓦图伯爵、勃艮第-普法尔茨伯爵、埃诺伯爵、荷兰伯爵、聚特芬伯爵、鲁西永伯爵。
查理五世 (神聖羅馬帝國) 哈布斯堡王朝 出生于:1500年2月24日逝世於:1558年9月21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马克西米连一世 |
罗马人民的国王 神聖羅馬皇帝 1519年—1556年(1530年加冕) |
繼任: 斐迪南一世 |
奥地利大公 施蒂里亞公爵 卡林西亞公爵 克拉尼斯卡公爵 蒂羅爾伯爵 1519年—1521年 | ||
前任: 斐迪南二世 |
阿拉贡国王 巴塞罗那伯爵 巴伦西亚国王 馬略卡國王 魯西永伯爵 那不勒斯国王 西西里国王 撒丁尼亚国王 1516年—1556年 |
繼任: 腓力二世 |
前任: 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 |
卡斯蒂利亚国王 莱昂国王 纳瓦拉国王 1516年—1556年 | |
前任: 美男子腓力 |
布拉班特公爵 林堡公爵 盧森堡公爵 阿圖瓦伯爵 佛兰德伯爵 埃諾伯爵 荷蘭伯爵 澤蘭伯爵 勃艮第-普法爾茨伯爵 那慕爾藩侯 1506年—1555年 |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英文)Alain Saint-Saëns (Ed.), Young Charles V. University Press of the South: New Orleans, 2000.
- (德文) Norbert Conrads: Die Abdankung Kaiser Karls V. Abschiedsvorlesung, Universität Stuttgart, 2003 (text)
- (德文) Stephan Diller, Joachim Andraschke, Martin Brecht: Kaiser Karl V. und seine Zeit. Ausstellungskatalog. Universitäts-Verlag, Bamberg 2000, ISBN 978-3-933463-06-7
- (德文) Alfred Kohler: Karl V. 1500–1558. Eine Biographie. C. H. Beck, München 2001, ISBN 978-3-406-45359-5
- (德文) Alfred Kohler: Quellen zur Geschichte Karls V.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1990, ISBN 978-3-534-04820-5
- (德文) Alfred Kohler, Barbara Haider. Christine Ortner (Hrsg): Karl V. 1500–1558. Neue Perspektiven seiner Herrschaft in Europa und Übersee.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Wien 2002, ISBN 978-3-7001-3054-3
- (德文) Ernst Schulin: Kaiser Karl V. Geschichte eines übergroßen Wirkungsbereichs. Kohlhammer, Stuttgart 1999, ISBN 978-3-17-015695-1
- (德文) Ferdinant Seibt: Karl V. Goldmann, München 1999, ISBN 978-3-442-75511-0
- (德文) Manuel Fernández Álvarez: Imperator mundi: Karl V. – Kaiser des Heiligen Römischen Reiches Deutscher Nation.. Stuttgart 1977, ISBN 978-3-7630-1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