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馬爾卡爾登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馬爾卡爾登戰爭

圖片來自360kuai

施馬爾卡爾登戰爭(德語:Schmalkaldischer Krieg),是1546年至1547年間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軍隊,在阿爾瓦公爵薩克森公爵的指揮下,與支持路德宗施馬爾卡爾登聯盟直接的戰爭。神聖羅馬帝國一方獲勝。

簡介

聯盟在軍力上占優,但其領袖卻缺乏能力,並無法在戰爭計劃上達成一致[1]

雖然教宗保祿三世撤軍並將補貼金減半,在1547年4月24日,查理的帝國軍隊仍然在米爾貝格戰役中擊潰聯盟軍,並俘獲了諸多聯盟領袖,包括約翰·弗里德里希。菲利普試圖進行談判,但被查理拒絕,於是他也於5月投降[2]

理論上來說,三十個城市就此回歸天主教,但事實上並非如此[3]。這一戰基本上奠定了查理在這一戰爭中的勝局:只有兩座城市仍然在進行抵抗。許多諸侯和改革者(如馬丁·比塞)則逃到了英格蘭,並直接對英格蘭宗教改革產生了影響。

1548年,查理逼迫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接受了《奧格斯堡臨時敕令》中的條款。然而到了1550年代,路德宗已經在中歐站穩了腳跟,憑武力已經無法改變這一局面。藉著與法王亨利二世的聯盟(法國在1551年重新對查理五世開戰,最後一次的義大利戰爭於1559年才結束)

1552年,與查理結盟的新任薩克森選侯莫里茨出乎意料背叛,並向皇帝發起進攻,開啟了「第二次施馬爾卡爾登戰爭」(1552-1555年)。新教勢力的暴升,出乎意料的反擊並取得關鍵性的小勝,迫使查理逃離蒂羅爾;疲於德意志地區三旬征戰的查理,為了集中兵力對付法軍,決定對新教徒讓步,簽訂了《帕紹合約》,給予新教徒一定的自由,並使查理在帝國內統一信仰的希望徹底破滅。三年之後的《奧格斯堡和約》則使路德宗在神聖羅馬帝國中獲得了正式的地位,教隨君定,一個世俗國家王公,可以自由地決定他領土上的官方信仰是天主教路德宗

參考文獻

  1. Smith, Henry Preserved. The Age of the Reformation. p. 127.
  2. Carroll, Warren. "A History of Christendom," Vol.IV., p.199-200.
  3. Merriman, John. A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Volume One, p.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