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启钤 | |
---|---|
实业家 | |
出生 | 1872年月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桂老 |
职业 | 实业家 |
知名于 | 历经5个历史时期 |
知名作品 |
《哲匠录》 《李仲明营造法式》 《女功传征略》 《丝绣笔记》 《芋香录诗》。 |
朱启钤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71年11月22日 File:Flag of the Qing Dynasty (1862-1889).svg 大清河南信阳 |
逝世 |
1964年2月26日(93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
国籍 |
22x20px 大清 22x20px 中华民国 22x20px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别名 | 朱蠖公 |
职业 | 政治人物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亲属 |
姨夫 瞿鸿禨 义父 徐世昌 10个女儿 |
代表作
|
朱启钤(1871年11月22日-1964年2月26日),字桂莘、桂辛,号蠖园。祖籍贵州紫江(今开阳县),生于河南信阳。中国政治家、实业家、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目录
生平事迹
朱启钤,字桂辛(晚号蠖公),是光绪朝举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3月,他出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及监督[1]:85。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0月,出任北京外城巡警总厅厅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出任东三省蒙务局督办。任内曾赴日本北海道考察开垦事业。1909年(宣统元年),他就任津浦路北段总办。
1912年(民国元年)7月起,朱启钤历任北京政府陆徵祥内阁、赵秉钧内阁交通总长[1]:86。1913年7月3日,国务总理赵秉钧因为宋教仁遇剌事件下台,朱启钤以内务总长之顺位代理国务总理,代理两天后把位子交给新国务总理熊希龄[1]:86。
在政治上他属于梁士诒领导的政治派系交通系。9月,出任熊希龄内阁内务总长[1]:86,兼任京都市政督办等职务。1915年(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朱启钤为主要策划人之一。他决定支持袁世凯称帝,9月成为“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1]:86。
朱启钤爱好建筑和交通,负责重建北京市很多重要建筑物,包括天安门广场和中南海大门等保存至今之超级建筑;他还参与创建中国最早之警察、最早之公园、最早之博物馆等,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先驱[1]:86。1914年他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公园:北平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创建中国第一所博物馆:故宫古物陈列所(后并入故宫博物院)[2]。1915年他主持拆正阳门瓮城。
1916年6月,随著袁世凯迅速灭亡,朱启钤成为助袁世凯称帝之“四凶”之一,被新大总统黎元洪下令通辑,朱启钤政治生命从此走下坡路[1]:87。朱启钤逃到天津英租界。1917年参与经营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兴轮船公司。直到1918年(民国七年),朱启钤才被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下令赦免[1]:87。
同年8月,朱启钤当选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还发起国人开发北戴河等工程。翌年2月南北和谈时,朱启钤任北京政府方面总代表,在上海同南方政府代表唐绍仪交涉。5月和谈破裂后,他再到天津隠居。此后,朱启钤在实业界活动,开办山东中兴轮船公司和煤矿公司总经理[1]:87。
1930年,朱启钤创办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并任社长。学社中坚为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1]:87。同年,他被张学良委任为北平市长(未就任)。
日本侵华,朱启钤拒绝出面主政,直至日本人投降[1]:87。他留在中国大陆[1]:87。1949年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被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1964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创办
创办北京市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创办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1946年与故宫博物馆合并),任命治格(满族)为所长;朱启钤又争取到美国庚子退款20万元,在故宫咸安宫旧址新建了文物库房,这样,古物陈列所基本具备了后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雏形。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逐出故宫后,北京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理故宫资产并筹备成立博物院。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在故宫内廷展示北京故宫文物。1946年,国民政府将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合而为一,统称故宫博物院。 开放了天坛、先农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等处名胜风景区。
开发北戴河疗养区,维护国家尊严。朱启钤于1918年开始号召在北戴河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朱任会长。公益会的成立,有效地控制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限制了石领会、东山会等教会组织向西山一带的扩张。
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 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任社长。这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对这项工作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1930年,张学良委任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坚持民族气节:
1937年日本侵华以后,江朝宗出面联合一批旧官僚组织"维持会",江任会长兼"北平特别市"市长。1937年底在日本侵略者操纵下,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临时政府成立。但日本人认为王克敏资望不够,压不住阵,欲请朱启钤这样北洋时期的首脑人物出来捧场。因而对朱施展了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但朱坚持不就伪职。由于朱一直不肯就范,于是敌伪对朱加紧迫害,先是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宅,朱仍未屈服,继之又以朱住的赵堂子胡同是警备地区,一般人不宜居住为由(因当时伪政府的头目之一王克敏住在朱的隔壁),强行用低价征购了朱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被迫移居北总布胡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装病在家,始终未与日伪同流合污。
1939年,天津水灾,营造学社存于英资麦加利银行库中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惨遭损毁,朱启钤立刻电告梁思成、刘敦桢设法抢救出这批资料。但是胶版被水泡坏已无可挽回。朱与原学社职员乔家铎、纪玉堂等人一起将这批图纸胶版逐渐摊开整理晾干,作为原始资料留存。由于底片已毁,朱启钤又指导乔等人将过去洗印的照片重新翻拍,复制了一套底片妥为保存。为了支持梁思成、刘敦桢二人在大后方的研究工作,他又从这批复制胶片中选出了一批最重要的古建筑图片各加印两套,寄给梁、刘二人各一套。梁思成能够在四川撰写中国建筑史,就因为手边还有这样一套重要的参考资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也主要是依靠朱启钤整理出来的这批资料。
还有大批古建筑的测绘图稿,凝聚了全部学社成员多年的辛勤劳动,但因纸薄又经水泡,稍不小心即被碰破。朱更是对乔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页晾干,重新裱在座标纸上,生怕碰损。今天,这批测绘图稿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只要看到这批图纸的人,无不为之深深感动。朱启钤确可称为我国20世纪最早的一位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及开路先驱。今天我们在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清建筑宫殿而骄傲时,在分享北京奥运会可以彰显人文奥运的文化快乐时,在努力完善文化北京的一个个主题时,不能不感谢留住北京传统建设根系的朱启钤先生。
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病故之前即将大部分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由于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还要求将"捐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
从商经历
从1917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任董事长。
经营中兴煤矿:
1917年朱启钤脱离政界,从事实业。朱启钤是一个杰出的管理人才,在经营上十分重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大胆使用技术专家。到1936年产煤量达到173万吨,从而使中兴公司走向以煤为主,煤、焦、电、钢铁、农林、铁路运输为主船运输为辅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大企业。
北平解放前夕,朱启钤寓居上海。周恩来曾授意来北平参加国共和谈的章士钊写信给他,劝他留在大陆。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即派章文晋(朱的外孙)接他来京。到京不久,他便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同其他常务董事共同努力,把跑到香港的九条货轮召回大陆支援国内海运。1950年,朱氏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还先后将大量藏书分别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图书馆。1952年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继任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老人90寿辰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全国政协为他主持了祝寿活动。
公益事业
朱启钤热心公益事业。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诸如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仍然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当年园中有一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喜好收藏
朱启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收藏为最,据说朱启钤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据朱启钤后人说,民国初年,清皇室贵族日趋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购得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极喜藏书,特留意地方文献,故储书颇多。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在经营营造学社期间,收藏河渠、建筑等类图书,自称:"河漕为经国大猷,工官之掌录,幕客之秘籍,方州文献,臣僚奏议,故家架藏,往往而出"。编撰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1册,著录有400余种,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必备资料。《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年所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黔人文献归贵州省图书馆。刻书有《黔南丛书》8种,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存素堂丝绣录》、《贵州碑传集》等。
奠基人
朱启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人。1917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同时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
1930年,朱启钤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设文献组和法式组,朱启钤兼任文献组主任,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法式组主任。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因北平沦陷而停办。其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书刊。朱启钤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
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
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周恩来尊重朱启钤,朱启钤佩服周恩来。
195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到东四八条111号看望朱启钤。周恩来说他在北戴河看到一篇碑文,上面有他叔父周嘉琛的名字,问朱启钤知道不知道。朱启钤说:"民国二年,我任内务部总长,举办县知事训练班时,你叔父是我的门生,当时他正在临榆县知事任内。"周恩来笑着说:"那你比我大两辈,我和章文晋(朱启钤的外孙)同辈了。"
谈话时,朱启钤因耳聋经常打断周恩来的谈话,家里人就向他摆手示意。周恩来看到后说:"不要阻止他,让老先生说嘛!"
朱启钤担心死后被火化,托付周恩来:"国家不是说人民信仰自由吗?我不愿意火葬,我死后把我埋在北戴河,那里有我继室于夫人茔地,我怕将来办不到,所以才和你说,你帮我办吧!"周恩来高声回答:"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朱启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启钤对家里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
家庭
- 外祖父傅青余。
- 父朱梓臬,母傅太夫人。
- 姨夫是清朝军机大臣瞿鸿禨[1]:85。姨母傅氏。
- 义父为徐世昌。
- 岳父于森圃。
- 妻于氏。
- 其长子朱沛曾任津浦铁路赈房总管、总务处处长和交通银行董事。
- 其次子朱海北曾在张学良团部任少尉副官,后从商。
- 其二女朱淇筠嫁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同学章以吴,是外交家章文晋的母亲。
- 其四女朱津筠嫁张学良的副官吴敬安,后夫妇与九妹朱洪筠于1948年中航机从上海到香港航班中空难身亡。
- 其五女朱湄筠是张学良亲信朱光沐的妻子,其女秦羽毕业香港大学,为六十年代著名编剧,后移民美加。
- 其六女朱洛筠嫁给张作霖次子张学铭[1]:87。
- 其七女朱浦筠、八女朱沚筠早夭。
- 其九女朱洪筠是吴俊升的儿子吴泰勋的妻子,后于1948年中航机从上海到香港航班中空难身亡。
- 其十女朱沅筠是台湾荣民总医院院长卢致德的妻子,朱沅筠在1981年曾捐赠其父委托郭葆昌监烧的“洪宪瓷”嫁妆给国立故宫博物院。
- 其孙朱文榘任天津市商会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朱文相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院长。
- 外孙章文晋是周恩来重点培养之外交官[1]:88。
著作
- 《中国营造学缘起》
- 《中国营造学开会演讲词》
- 《元大都宫苑图考》
- 明 计成著 《园冶》 朱启钤校译
- 元薛京著 《梓人遗制》 朱启钤 刘敦桢校译
- 《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
- 《哲匠录》 朱启钤 刘敦桢
参考文献
- 刘绍唐主编. 民国人物小传 第1册.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5.
- 徐友春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寿林等编. 民国职官年表.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延伸阅读
22x20px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