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德语: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因躲避纳粹,迁居英国伦敦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jpg
出生 西格蒙德·施洛莫·佛洛伊德
Sigismund Schlomo Freud

(1856-05-06)1856年5月6日
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弗莱堡(今捷克普日博尔)
逝世 1939年9月23日(1939-09-23)(83岁)
英国伦敦
国籍 奥地利
母校 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1881年)
知名于 精神分析
配偶 玛莎·贝奈斯(婚姻1886–1939,至他逝世)
奖项 歌德奖(1930)
皇家学会外籍成员[1]

1881年,弗洛伊德获取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维也纳医院工作,期间仍未放弃在脑性麻痹失语症以及微观精神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这些临床经验为他将来对潜意识以及精神抑制机制的深刻理解和精神分析学(一种提倡通过精神分析学家与病人的沟通来治疗精神病例的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 尽管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利比多”(Libido)、“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参见:俄狄浦斯),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参见:厄勒克特拉),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如今其理论的大部分细节已经被心理学界抛弃,但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而且对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目录

生平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弗莱堡(今捷克共和国普日博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的家庭经济状况紧迫,住宅拥挤,但他的父母尽力抚养他们,尤其是弗洛伊德。从幼年起,父母就着重培养他的智力,投入的精力往往超过他的兄弟姐妹。

弗洛伊德在他的幼年起已经表现才智过人,9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升入中学,在八年制的学习过程中连续六年是班级第一名,特别在体育这项科目上面名列前茅有七年已久。虽然当时社会上有反犹的组织,但是他依然于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大学时,弗洛伊德对生物学和生理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先后在动物实验室和生理实验室实习,发表了多篇论文。1881年5月,弗洛伊德通过医学院毕业考试,获得医学博士学位。[3]

毕业后,弗洛伊德继续在恩斯特·布吕克Ernst Brucke的生理实验室工作。与玛莎订婚后,为了增加收入,接受布吕克的建议放弃理论研究,改行做专职医生。1882年7月31日,弗洛伊德开始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直到1885年8月底。

佛洛伊德的早年生活鲜为人知,因为他至少两次销毁他的个人纪录,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弗洛伊德因为是犹太人的关系,必须逃出奥地利。佛洛伊德得到他的病人和朋友,拿破仑家族玛丽·波拿巴公主的资助,公主花了一大笔钱,把佛洛伊德一家老小从纳粹党手上赎出来。1938年6月4日,佛洛伊德经过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汉普特斯,住在20 Maresfield Gardens,今弗洛伊德博物馆。当他离国时,弗洛伊德被要求,签署一份他曾被纳粹党敬重、善待的声明。

弗洛伊德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颚癌安乐死

家族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特别擅长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领域。

弗洛伊德的孙子,包括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喜剧演员政治家作家克莱门特·佛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曾孙,包括旅行家艾玛·弗洛伊德时装设计师贝拉·佛洛伊德与传媒巨头马修·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是公共关系与宣传学的先驱者爱德华·伯尼斯的亲舅舅。爱德华的母亲,安娜是佛洛伊德的妹妹。他们两家联姻,爱德华的父亲,伊里·伯尼斯的妹妹玛莎·伯尼斯,是弗洛伊德之妻。

人格基本结构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与超我。弗洛伊德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的冲动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弗洛伊德相信一个人如果以前曾经有一些创伤性的事件而导致心理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我作回平衡的处理,那么问题就会解决。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压抑人的本我愿望,被压抑的愿望在潜意识的活动中并不会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象征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所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满足;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藉著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

创新

观点

弗洛伊德对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原理有很大的影响:他同时发展了人类心理构成和内部运作的原理以及心理的组织状况是如何决定了人的行为。这使得他赞成尝试用一些临床技术来帮助治愈精神疾病。他在理论上阐述了人格的发展是基于个人的童年经验。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他主张一种无神论的世界观;他被颂扬为“二十世纪无神论者的试金石。”

早期著作

佛洛伊德一个较少为人所知的兴趣是神经学。他是大脑性麻痹(脑瘫)论题的早期研究者。

潜意识

佛洛伊德对当代思潮贡献最著者,为其动态潜意识之概念。19世纪西方主流思潮为实证论,相信人可取得关于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之真实认知,并以明智判断予以掌握。弗洛伊德则认为自由意志本为幻念,人无法全然意识到自我,且行为之因与意识层次所思,关系极微。潜意识之概念可推翻以前理论的原因,在于弗洛伊德提出意识的层次之说,“在表层之下”另有思绪运作。弗洛伊德称为“通往潜意识之王道”,提供参与潜意识生活的最佳入径,是说明潜意识“逻辑”之佳例,此逻辑与意识层次思绪之逻辑迥异。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一书,发展最初的心理拓朴学,论证潜意识之存在,并描述如何参与潜意识之法。前意识(the preconscious)则被视为存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思绪层,欲探求之不难。弗洛伊德认为启蒙理念、实证论、与理性论之完备,可借由理解、转化、与掌控潜意识而得,而非给以否认或压抑。

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欲的发展,如升华(sublimation)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著于特定欲望客体——初为口欲期(oral stage)(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性器期(phallic stage),随后是潜伏期(latency stage),而最后性器官成熟后就会达到生殖期(genital stage)。孩童接著经历固著性欲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欲望有著禁忌的本质,必须予以压抑——较不为人知的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则是性欲固著于父亲。

弗洛伊德希冀此模型能放诸四海皆准,故转求古典神话和当代民族志为比较素材。弗洛伊德恋母情结一词,原名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洛伊德说:“我从自己身上发现对我母亲的爱,对我父亲的妒。如今我认为此乃孩童遍存之现象。”弗洛伊德尝试于心理动态层面落实此发展模式。每一阶段均为迈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进程,该成熟期将产生坚实自我,并发展出延迟欲望满足之能力。(参见《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洛伊德视伊底帕斯冲突为性心理发展与启蒙之型态,借此指出他所确信人性对乱伦的渴求,与压抑此欲望的必要。他转求文化人类学图腾崇拜的研究,主张此崇拜以仪式性演绎,正反映出部落型态之伊底帕斯冲突。

任何对弗洛伊德思想的讨论,其影响力深远又争议不断,关于女性角色与心理层面之议题,便无法称之完备。虽弗洛伊德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与教育之健将(参见其〈开化性道德与当代神经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义人士辩言,不过弗洛伊德对女性性发展的看法,让西方文化中女性的进步倒退数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识型态靠拢。弗洛伊德相信女人为残缺之男,必须学习接受自身的毁伤(缺了阴茎),谨记想像的生理诫命。他据此提出阴茎钦羡阉割恐惧等术语,描述欲于家庭以外场域,展其才学的女性心理,不仅“丰富”了歧视女性的辞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权的伤害,增加女性进入传统以来由男性主导之社会场域的障碍。

虽弗洛伊德的论点受到关心女性平权人士质疑,然而朱立叶·米契尔(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罗(Nancy Chodorow)、洁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盖洛普(Jane Gallop)、珍·弗莱斯(Jane Flax)等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女性主义所谋者并不分驰,可面对如其他理论传统,将其纳为己用,去除其中性别歧视成分。另一女性主义者舒拉米斯·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也认同弗洛伊德理论对女性主义运动仍有所用。在其〈佛洛伊德主义:误导之女性主义〉(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中,认为弗洛伊德的论点基本上可谓正确,除一重要细节须作修正:即弗洛伊德写道“阴茎”处,都可换为“权力”一词。

此外值得注意处,为弗洛伊德早先认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时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之后舍弃此称为诱奸理论(seduction theory)的说法(参见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许多案例中均发现,孩童时期性逾矩之记忆,并非出自事实,多源自于想像。转而重视伊底帕斯理论,认为人潜意识均希望与双亲发生性关系。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潜意识的本我拉丁文字汇为“it”,原德文字汇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属满足需求的思绪;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德文字汇为“Über-Ich”)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Ich)则存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此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适应现实的能力,以涵纳本我与超我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互动。认为心智并非具单一与同质性之物的立论,仍深远的影响著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弗洛伊德极为关注心智这三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三者间产生冲突的方式。

这三个系统错综复杂,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行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心理防卫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使用这个机制需要爱欲(Eros)——厄洛斯,此为希腊爱神之名;罗马神话则名为丘比特(Cupid)。若适当使用,防御机制可减缓超我与本我间之冲突,但过度或过当使用,而不正视面对冲突,则会造成焦虑或产生罪疚(guilt),最终将导致如抑郁沮丧的精神失衡。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御机制领域的研究相当杰出,但她将首开防御机制先河的荣耀归于其父。防御机制有以下数种:否认(denial),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转移(displacement),压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补偿(compensation),升华(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 “否认”为避免去意识到对自我产生威胁的不快事实或现实。例如学生接到表现不佳的成绩单,而对自己说成绩并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辩称,弗洛伊德的“否认”,与尼采归为奴隶或畜群道德的“愤懑”(ressentiment )和“价值的再价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极高。
  • “反应结构”为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的欲望完全相反的进向。例如某人强烈仇视某一种族,宣称其理由为该种族低下卑微,但潜意识而言,是其人感觉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说。
  • “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 “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 “投射”是将基本上本属自身一部份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一个吝啬的人会说别人爱斤斤计较,而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满脑子想著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对别人成天想著性的样子感到愤怒。
  • “合理化”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合理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合理化解释来进行自我脱离。
  • “理智化”为透过建构逻辑的正当性来作出某个决定,而此决定最初的形成原因,来自完全不同于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状态。例如甲为了听心灵成长课程而购买随身听,但却怕真正的理由无法被人苟同,而告诉友人是为了听摇滚乐才购买随身听。
  • “补偿”乃因无法达成某种行为,而代之以另一种行为。例如长子很会读书,次子可能常逗父母开心来取得注意。
  • “升华”是将冲动导引至社会认同的行为上。如以黑暗阴沉之诗描写人生的女诗人爱蜜莉·狄金森,其创作活动即为一例。
  • “退化情感” 指行为回溯到较幼年期(较早发展阶段)中的愉悦及满足的行为,借此平衡心理冲突。其常见的例子包括咬指甲、吸姆指、过度进食、易怒与小孩腔调。

生死驱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所驱动:原欲能量爱欲与死亡驱力死欲。弗洛伊德所说的爱/原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洛伊德思想风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学

佛洛伊德于不同作品中解释宗教起源。《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一书,提出人类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男孩生命早期对母亲抱有性欲,此恋母情结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父亲有保护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爱慕他,但也同时因父亲与众母亲的关系而嫉妒他。儿子们了解独力无法击败领导者父亲,故合力予以杀害,之后以祭仪宴飨形式啖之,借此将父亲的力量纳入己身。然而众子之后背负的罪恶感,也使其强化对父亲的回忆,并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亲,形成内化的威权之源。部落内也由此产生乱伦婚姻的禁忌,并以象征性的动物牺牲(献祭)(sacrifice)取代仪式性的活人宰杀。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一书,则根据弗洛伊德理论重建犹太教历史,认为摩西是埃及人,为阿肯那顿一神教的信徒,阿肯那顿一神教失败后,摩西率领埃及边境地区的少数族群犹太人出走埃及,前往迦南之地,维持一神教的信仰,沿途并与夸底斯部落结合。但摩西严格的一神教信仰使百姓们无法忍受,因此杀死摩西。此后,摩西的追随者(利未人)一方面坚持一神教的传统与埃及习俗(如割礼),一方面与夸底斯部族妥协,使夸底斯人崇拜的火山神耶和华成为新一神教的神祇。然而圣经学者与历史学史家,因其说法与现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洛伊德思想在《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书另有发扬。论及宗教为一种幻象(illusion),弗洛伊德强调其为一幻奇结构,人若要进入成熟期,必须脱离此结构。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处理,则偏向无神论

弗洛伊德的遗产

心理疗法

弗洛伊德身受医师训练,因此深信其研究与成果为科学产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后的心理学者与学院人士,对他的研究与实践多所批判。如朱立叶特‧米契尔(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缘由在于弗洛伊德基本立论──即潜意识的惧怕与欲望,启动我们意识层次的思想及行为──挑战了关于世界本身,属于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看法。某些拥护科学人士,认为此说让弗洛伊德理论失效,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另拥护弗洛伊德人士,则认为此说同让科学失效,也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与弗洛伊德生前所经历的医学与学院,维持相同的暧昧关系。

当今尝试治疗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疗师,以不同方式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产生关连。某些治疗师修改弗洛伊德取向,发展各种精神动态(psychodynamic)的模式与疗程。有些则拒斥弗洛伊德的心理模型,但将其疗法的某些部分,特别是其中仰赖患者言谈以治疗形式者,加以改编再使用。精神医师(psychiatrists)身受医学训练,但如同弗洛伊德时代的医师,多排斥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疗程中不重视言谈,而多仰赖激活心理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至今争议仍大,许多重要的学院与研究领域之精神医师[谁?],认为他不过是个郎中;但也有其他这方面的重量级人士[谁?],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核心。精神失序常视为[谁?]纯然的疾,基本上属遗传性病源。此观点强调心理疾病的生理构成。佛洛伊德则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构成与环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较为重要,则因人而异。

哲学

不论精神分析作为哲学的形式其价值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个概念,与西方以前的哲学产生断裂。

  • 他创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儿我思(cogito)。对弗洛伊德而言,思绪产生的程序,非主体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历史角度观之,马克思意识型态的分析早于弗洛伊德,但后者更将主体性之不明视为根本。二者之后,人实践的目标,及用来合理化其目标的想法,其构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角色。
  • 在梦、口误、神经病征、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构建等,这些看起来全然难解、无理、和无意义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检视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对言之,在工作活动、政治哲学、制式社会行为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纯然专断和怪异的元素)。
  • 佛洛伊德从言谈治疗引进创新的言说技术,借此让人透过间接泄漏潜意识内容的方式以消减沮丧。精神分析疗程的逆向程序,显示了个人如何依据符号压缩与情绪转嫁的逻辑,以潜意识的方式形成所遭遇的诸种问题。

重要著作

关于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书

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

  • Philip Rieff, 佛洛伊德:道德家的Mind, 3d ed.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79)
  • Anthony Bateman 和 Jeremy Holmes, 精神分析导论:Contemporary 理论与实践 (伦敦: Routledge, 1995)

传记

第一本佛洛伊德传记是他自己写的: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 (1914)和An Autobiographical 研究 (1924) provided much of the basis for discussions by later biographers,包括"debunkers" (as they contain a number of prominent omissions and potential misrepresentations)。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少数的主要传记如下:

  • Helen Walker Puner, 弗洛伊德:他的生活和思想 (1947年) —
  • Ernest Jones, 弗洛伊德的生活和著作, 3 vols. (1953-1958) —
  • Henri Ellenberger, Unconscious的发现 (1970) —
  • Frank Sulloway,弗洛伊德: Biologist of the Mind (1979) — Sulloway,第一位写弗洛伊德传记的专业历史学家,positioned 弗洛伊德 with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科学的历史, arguing specifically that Freud was, in fact, a biologist in disguise (a "crypto-biologist", in Sulloway's terms), and sought to actively hide this.
  • Peter Gay, 弗洛伊德: 我们时代的生活 (纽约: W. W. Norton & 公司, 1988) —该书的出版是对反弗洛伊德文学和1980年代的"弗洛伊德战争"的回应。

The creation of 弗洛伊德 biographies has itself even been written about at some length — see, for example, Elisabeth Young-Bruehl, "弗洛伊德 Biographies的历史," in Discovering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edited by Mark S. Micale and Roy Porter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影响

弗洛伊德的学说造就了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的出现。

相关概念

参考文献

  1. doi:10.1098/rsbm.1941.0002
    本引用来源将会在数十分钟后自动完成。您可以检查英文对应模板手动扩充
  2. Ford & Urban 1965, p. 109
  3. HOPKINS, P. (1939), SIGMUND FREU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 163–169. doi: 10.1111/j.1467-6494.1939.tb02171.x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