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戀母情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亦譯俄狄浦斯情結。是心理學中精神分析學派用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無意中殺父娶母的神話故事。

簡介

戀母情結又稱作俄狄浦斯情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話故事情節而自撰的術語概念。神話名稱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殺死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母親為妻,他雖然終生小心,極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覺中犯下殺父、娶母兩樁大罪,弗洛伊德認為這個情節反映了男孩愛母憎父的本能願望,而女孩則有戀父情結,即憎母愛父的本能願望,又稱「伊賴克特情結」。人的這種本能願望是從原始人的心理中繼承下來的,不可避免,無法抗拒,永遠留存在人類的無意識領域,它持續活動,以性本能為核心,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總是產生悔罪之感,因此,這種戀母或戀父情結,被弗洛伊德視之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則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類先天的無意識的生物本能一性慾。

評價

戀母情結是一種兒童早期的心理固結,是兒童初步認識父母及肯定他們關係的基礎上,形成自我意識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識的時期。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它都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戀母情結的父母不是我們生理意義上的父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經過加工後保存在意識領域裡的虛像,這個虛像總是集多種優點於一身,具有超現實的完美性、崇高性,是現實個體的理想化。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會主動對這些形象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和現實需要。因此,有些人否認自己曾有過戀母情結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大多數人的戀母情結,只是一種隱性的對父母親的依賴,由於學習或成長的需要,他們逐漸會遠離父母,與家長的實際距離相差的越遙遠,分離的時間越久遠,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依戀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漸與外界的接觸過程中,不斷得到糾正,最終完全走出父母的懷抱,走上獨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戀母情結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學中屢次出現戀母行為的根源,同時也是人們在清醒認識自我成長過程中,對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覺思考。[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