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制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審查制度通常指某些政府機構、新聞媒體和其他控制機構對被認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適的演講及其他公共言論的抑制。
典型的情況是,審查制度是由政府,宗教團體,或者大眾傳媒施行的社會控制手段,雖然也存在着其他的審查制度施行方式。不過,如果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對於相關國家機密,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享有特權的「律師-代理人」之間的交流方面信息的控制,不在審查制度定義範圍內。 因此,「審查制度」常常暗示着有不利的、不適當的和壓制性的秘密(被隱藏起來)。
審查制度與言論自由和表達自由的概念緊密相關。如果檢查制度被濫用,它也常常被與戒嚴、踐踏人權、獨裁統治和箝制自由並置起來[1]。
名稱來源
「審查制度」帶有貶義,它常常暗指,某一類人通過濫用他們對信息的控制權,獲取個人利益,或者阻止他人接觸到本來他們可以接觸到的信息(通常這些信息可以用來驗證人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西方的Censorship(審查制度)一詞自Censor而來。Censor為拉丁語,指古羅馬政府官員,其職責為登記公民戶口、評估其財產數額、考核公眾道德與管理公款,其後漸成為檢查之意。審查制度現在一般指掌控團體或機構控制信息向公眾的傳播,或者將這些信息消除。
種類
審查制度的基本原理根據受到審查的數據類型的不同而不同。基本上有五種主要的審查方式:
- 道德審查:就是要通過檢查來消除被認為有道德問題的內容。審查機構反對某些材料背後的價值觀並且限制人們接觸這些材料。例如,色情產品就經常受到道德檢查制度的限制。另外一個例子是,1932年,由於據《國家電影登記條例》,「在文化,歷史,或者美學上露骨地」宣揚暴力,1930年拍攝的電影《刀疤》也成了這種道德審查制度的禁止對象。
- 軍事審查:就是防止敵人獲取軍事情報和軍事策略,並保持其隱密性的過程。軍事審查制度是用來反間諜的。此外,軍事檢查可能還包括控制信息和大眾傳媒將特定主題向公眾報道。比如美國政府就禁止大眾傳媒把對伊拉克作戰中陣亡的美軍的屍體和棺材的照片向觀眾公開。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公眾作出像在越南戰爭或者伊朗人質危機中的反應。這種軍事審查民主國家有時會以「保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為由而實施。
- 政治審查:如果政府控制秘密信息流向公民,就屬於政治審查。政治審查背後的邏輯是,為了防止可能引起的革命的自由表達。真正的民主政府不會批准進行政治審查。任何反對政府的異議行為都被認為是本國政府的弱點,而且容易被敵方利用。選舉策略一般來說也是對外保密的;不過,由於參選人是以個人身份參選,不是代表任何層級的政府機構。因此,不能被視為政治審查:參見水門事件[2]。另外,中國大陸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民運及維權人士、藏獨、疆獨、蒙獨、台獨、港獨的信息限制,亦屬於政治審查。
- 宗教審查:就是要消除任何影響某一信仰的東西。宗教審查常常是一個占據優勢的主流宗教為限制弱勢宗教團體而制定的。除此之外,某一宗教還可能刪除被認為是對他們的信仰而言不合適的內容。
- 商業審查:指的是企業中的媒體公關人員防止不利於本企業或本企業的合作夥伴的信息見諸媒體的行為。專門新聞報道業的私有企業有時候還會因為信息可能帶來的損失,比如客戶流失、廣告商流失、股票價值下降等等,而拒絕透露信息。請參考媒體偏見(Media Bias)。
視頻
審查制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審查制度 並不針對任何,知乎,2019-2-9
- ↑ 水門事件是怎麼回事?為啥現如今出醜聞都慣於「某某門」來形容? ,搜狐,20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