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倍晉三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倍晉三(Shi wo sun zi)



圖片來源新頭殼
第90、96、97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現任
就任日期
2012年12月26日
君主 明仁今上天皇
副職 麻生太郎
前任 野田佳彥
任期
2006年9月26日-2007年9月26日
君主 明仁(今上天皇)
前任 小泉純一郎
繼任 福田康夫
第21、25任自由民主黨總裁
現任
就任日期
2012年9月26日
副職 高村正彥
前任 谷垣禎一
任期
2006年9月20日-2007年9月26日
前任 小泉純一郎
繼任 福田康夫
第74任內閣官房長官
任期
2005年10月31日-2006年9月26日
總理 小泉純一郎
前任 細田博之
繼任 鹽崎恭久
眾議院議員
現任
就任日期
1993年7月19日
前任 新創選區
選區
個人資料
出生 (1954-09-21) 1954年9月21日(70歲)
日本東京都新宿區
政黨 自由民主黨
配偶 安倍昭惠
親屬 安倍晉太郎(父)
岸洋子(母)
岸信介(外祖父)
佐藤榮作(外叔公)
母校

安倍晉三(日語:安倍晋三あべ しんぞう Abe Shinzō,1954年9月21日 -2022年7月8日)男,日本政治家,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第96、97任)、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5任)以及日本眾議院議員(連任8屆)。

原圖鏈接安倍晉三:日本政治家,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第96、97任)、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5任)以及日本眾議院議員(連任8屆)。

在2022年7月8日早上大約11時半,安倍晉三在奈良市大和西大寺站旁發表演講時遭被槍殺,享壽67歲。槍手是41歲的男子山上徹也, 海上自衛隊前隊員,現住奈良市。[1]

人物簡介

原圖鏈接青年時期的安倍晉三。

出生於東京,本籍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現今長門市)。其父親安倍晉太郎曾是日本政治界的三大領袖之一,與竹下登宮澤喜一並稱;其外祖父岸信介(原姓佐藤)及外叔公佐藤榮作亦曾任內閣總理大臣,號稱「一家三宰相」。

原圖鏈接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在1982年踏入政壇,曾任自由民主黨幹事長內閣官房長官,之後在2006年至2007年擔任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1任)與內閣總理大臣(第90任),是日本首位二戰後出生的首相、也是二戰後最年輕就任的首相(但較晚出任首相的第95任野田佳彥,比安倍晉三年輕),但僅擔任一年就以健康理由辭職。

後於2012年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成為自民黨成立以來首位回任的總裁,同年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領導自民黨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權[2],成為平成時代第一位回任的首相

經歷

1977年於日本東京成蹊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後,轉往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政治,半年後放棄學業回國。1979年於日本神戶製鋼所株式會社任職。1982年11月,擔任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父親安倍晉太郎的秘書官,正式從政,並獲前首相福田赳夫竹下登的大力提攜。1993年7月,參選日本眾議院議員並首次當選。2000年7月,出任第二次森喜朗改造內閣的內閣官房副長官。2001年4月,續任第一次小泉純一郎的內閣官房副長官。2002年9月,續任第二次小泉內閣(第一次改造內閣)的內閣官房副長官。2003年9月,小泉純一郎連任自由民主黨總裁後,任自民黨幹事長。為自民黨1980年大平正芳以來,23年以來第一位與黨總裁屬同一派系的幹事長。2004年9月,由於日本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以一席之差輸給民主黨,故請辭幹事長職,但由於連同公明黨執政聯盟仍控制參議院,因此只被小泉降職為自民黨幹事長代理以及黨改革推進本部長。2005年10月31日,就任第三次小泉內閣官房長官。2006年9月20日,當選為第21屆自民黨總裁。

  • 2006年9月26日,就任第90屆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日本戰後最年輕的首相。在任期間,雖然外交上成功與鄰國修復關係,並與中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惟任內爭議不斷,先後多名閣員因醜聞及失言辭職。
  • 2007年7月29日,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於參議院選舉中大敗,自民黨立黨五十二年來,第一次在參議院成為第二大黨,首次失去參議院的控制權,給了安倍內閣很大打擊,即使是之後8月27日安倍進行內閣改組,仍有多名閣員因醜聞及失言辭職,也無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
  • 2007年9月12日,突然宣佈因健康理由辭去首相一職。[3]
  • 2007年9月25日,福田康夫組閣,翌日正式離任。之後因調養身體暫停政治活動,一年後重返日本政壇。
  • 2009年8月30日,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大敗,失去政權及第一大黨地位,但他成功連任眾議員,之後並無參加黨總裁選舉。
  • 2010年10月31日,率領多名國會議員參訪團搭乘台灣台北松山機場與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之間的新航線首航班機來到台灣進行訪問,和前總統李登輝總統馬英九[4]民進黨主席蔡英文[5]等政要會晤,並一同前往臺北忠烈祠參拜獻花。[6]
  • 2012年9月26日,經過兩輪黨內投票,當選第25屆自民黨總裁,成為首位回任的自民黨總裁。
  • 2012年12月16日,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大勝贏回執政權,確定將再次出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 2012年12月26日,就任日本第96屆內閣總理大臣。
  • 2013年7月21日,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於參議院選舉中勝出,自民黨奪回參議院控制權。
  •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執政一周年之際,參拜靖國神社
  • 2014年4月21日,回任首相後執政時間破482天,超越野田佳彥成為自2006年9月小泉純一郎卸任以來在位最久的首相。
  • 2014年11月10日,在中國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短暫會面,這是在中日因為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交惡的情況下,中日兩國領導人3年來的首次會見。[7]
  • 2014年11月13日,在緬甸內比都出席東亞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短暫會談,繼習近平之後,中日領導人再次會面。
  • 2015年11月1日,在首爾韓國總統朴槿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談,重啟中斷三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安倍打破慣例在APEC開會轉機途中前往紐約會見川普,以彌補選戰期間普遍被認知押寶希拉蕊的錯誤,成為第一位面見川普的外國元首。
  • 2022年7月8日在奈良市街頭發表演講時遭人開槍擊中倒下,傷重不治,享年67歲 [8][9]

從政

1993年,安倍晉三在父親病逝後(本籍山口縣長門市),終於通過家鄉山口縣一選區(與長門國一致),當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在當選議員後,安倍隨即加入了當年父親安倍晉太郎任會長的派系清和政策研究會,並於1997年成為自民黨的青年局長,與此同時,安倍也是當時意欲競逐自民黨總裁的小泉純一郎選舉對策的中堅人物。

2000年,清和會領袖森喜朗獲任首相併受邀組閣,安倍晉三隨即獲任命為內閣官房副長官,一年後小泉純一郎繼任首相,安倍得到留任。並在官房副長官任內,安倍陪同小泉首相遠赴朝鮮訪問,在對待朝鮮的綁架問題時,安倍始終堅持對朝強硬的態度,並得到了黨內相當一部分議員的支持。2003年9月,小泉連任黨總裁後,安倍晉三被任命為自民黨幹事長,他是1979年首位與總裁同派系的幹事長,也是極少數的沒有大臣經驗的自民黨幹事長。但在安倍領導下,自民黨改革了黨內包括派系資金在內的各種制度,終於在同年底的眾議院大選指揮自民黨戰勝了強大對手民主黨,順利保住政權。

但就在次年,由於政府的年金問題,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只拿到了49席,比最大反對黨民主黨還少一席,隨即安倍向黨總裁小泉遞交辭呈,最後獲小泉挽留,改降職為幹事長代理。2005年10月,在小泉二度連任首相後,安倍再次獲得重用,任命為內閣大管家—內閣官房長官,成為內閣二號人物,也是自民黨內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被視為首相的熱門人選。

首度拜相

2006年9月20日,安倍晉三在自由民主黨總裁換屆之際,以464票的高票當選第21屆自民黨總裁,擊敗了以136票居次的外務大臣麻生太郎,以及得到102票的財務大臣谷垣禎一。安倍在選後向黨籍國會議員說:「身為首位戰後出生的內閣總理大臣,我將接下改革與理想的火炬。」隨後在9月26日召集的臨時國會上被正式指名就職內閣總理大臣(第90任),時年五十二歲,成為第一位戰後出生,也是日本戰後以來最年輕的內閣首相。

安倍上任後,他舉出了「美しい國」(美麗的國家)作為口號展開施政。隨即,他為了改善在小泉時期因參拜靖國神社而帶來的外交問題,在10月8日首次外訪,而且安倍一改歷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態度,首站訪問中國,而非美國;另外,安倍也為中日,日韓關係作一個新起點。

此外,安倍在任內,2007年1月9日將防衛廳同步升格為防衛省。5月18日,他所領導的內閣向國會提出並順利通過基於日本國憲法第96條,對憲法修改的必要手續國民投票法,根據國民投票法的相關規定,經過眾議院參議院兩院各三分之二的議員同意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60至180日內須提交國民投票;18周歲以上的日本國民擁有投票權,不設最低投票率限制,公民投票過半數贊成,憲法修正案即正式通過。

安倍在任內也曾多次就日軍戰爭罪行道歉。2007年3月11日,安倍表示「向當時心靈受到創傷、飽受艱辛的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日本政府將繼承1993年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的談話,這是一貫的立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以及橋本龍太郎都給前慰安婦寄出的道歉信函,那樣的心情完全沒有變化。」[10]數周後,安倍於3月26日的國會上表示「此刻,我在這裡以首相的身份致歉,我們的立場在『河野談話』裏已經表明。我對經歷過那些困境的人(慰安婦)感到同情,我為他們在當時被置身於那樣的環境表示歉意。」[11]

然而在內政問題上,安倍內閣卻頻出問題。但是由於處理郵政民營化而離黨的議員復黨的問題,安倍內閣的支持度已經開始走上下坡路。隨後出現的年金問題更使安倍內閣的大批大臣纏上醜聞,2007年5月,農林水產大臣松岡利勝更因此而自縊,安倍的支持率因此而愈加低迷。

2007年7月29日,安倍政權在面臨上台後的第一次全國性選舉中,自民黨遭到歷史性慘敗,首次失去在參議院的第一大黨地位,在野民主黨成為參議院的第一大黨,自民黨施政開始遭遇重重阻力。在此面前,安倍初時曾表明即使選舉落敗也會選擇留任,於是在選後不久,安倍隨即宣佈改組內閣。然而新內閣卻繼續出現醜聞,使安倍晉三的凝聚力進一步下降。而且在選後,安倍的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終於,就在發表施政演說後兩天,9月12日,安倍突然宣佈辭去首相及自民黨總裁之職,次日安倍開始入院治療,9月25日,是安倍晉三最後一次出席內閣會議,安倍內閣總辭,時達1年的第一次安倍內閣告終。

暫退與復出

安倍辭任首相後,曾短暫退隱調養身體,之後復出政壇。2009年8月30日舉行的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他所屬的自民黨慘敗,第二次失去政權,五十四年來首次失去第一大黨地位,拱手交出政權,但安倍成功連任眾議員。時任首相麻生太郎辭去黨總裁職務,之後舉行的黨總裁選舉,安倍並無參加。


2010年10月31日,安倍晉三訪問台灣,並到台北忠烈祠獻花致敬,參觀文、武烈士祠,執主祭之位以向「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獻花,並行三鞠躬禮。[12][13]

再度拜相

2012年9月26日,安倍晉三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12月16日,他領導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取得勝利,奪回政權,與公明黨組建聯合政權。2012年12月26日被天皇任命為第96任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認為,即上任後要復興日本經濟,並做好災後重建,加強深化美日盟邦關係。

再度出任首相後,於2013年1月16日起一連四天到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三個東南亞國家,這是他再度上台後首次出訪[14]

2013年1月28日,安倍於發表上任後首次施政演說,表示要射出「三箭」,包括以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性的經濟對策、喚起民間企業投資的成長戰略等三支箭來帶動經濟再生[15]

2013年2月21日-23日前往美國訪問,與歐巴馬總統會晤。3月15日宣佈日本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談判[16]

2013年5月24日,出訪緬甸,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是36年來首位訪問緬甸的日本首相。

2013年7月21日,領導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不僅解除長達6年的扭曲國會局面而得以完全執政,一雪首次任相時參院敗選的恥辱。

2013年9月27日(紐約時間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希望國際社會能夠支持日本進入聯合國安理會,並在隨後舉行的國際記者會中表示,日本將秉持「積極的和平主義」,對世界和平、安定與繁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17]

2013年11月27日,安倍晉三欲創建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國安會)作為外交以及安保政策的司令塔,相關法案在參議院院會審議時以多數決通過,預定下個月設立國安會、2014年1月設置「國家安全保障局」,作為國安會的事務局[18]

2013年11月25日,安倍晉三表示中國宣佈劃定東海防識區的行動「可能招致難以預料的事態,也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但這項措施侵害國際法普遍原則所規範的公海上空飛航自由權,對日本並不構成效力。日本要求中國撤銷所有足以干預在公海上空飛航自由的動作。」[19]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二度執政滿1週年,首次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身分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但由於靖國神社所祭祀的亡靈包括二次大戰甲級戰犯,安倍此舉引起中國南韓等亞洲國家反彈,而美國亦對此舉感到失望[20][21]。安倍上一次參拜靖國神社是2012年10月17日,當時他以自民黨總裁身份到訪。[22]安倍當日參拜後向媒體表示,「外界誤解參拜靖國神社是在崇拜戰犯,實際上只是為了向對靖國的英靈報告政績,同時表達不讓戰禍再度發生的決心」,並強調日本戰後一直堅守自由與民主主義,堅持走和平國家路線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23]

2014年12月14日,由聯合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眾議院的改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大獲全勝。成為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成功當選連任的日本首相。

政治主張

  • 解決小泉政權造成的城鄉差異與不安定僱用問題,儘早減少無業者尼特族的數目。
  • 推動日本版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構想,成立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國安機構。
  • 郵政造反組復黨問題:讓小泉推行郵政民営化時的造反議員復黨。
  • 美日共同聯合投資initiative報告書,導入White collar exemption(勞動時間)。
  • 檢討共謀罪相關法案。
  • 成立直屬內閣府的「教育再生會議」、學校週休二日及提倡服務社會義務化。
  • 導入並檢討國民教育。
  • 導入並檢討國民所得。
  • 推展新自由主義與國際資本主義的政策,並與澳大利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 振興日本經濟:優先升級日本國內產業再強化軍事工業和健全陸海空三軍的國防軍備作為施政的目標,全力穩定國家財政,並積極爭取讓日本晉級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 防衛廳進行升格:將防衛廳同步升格為防衛省
  • 修訂憲法:賦予日本自衛隊共同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的軍事行動與反恐任務以及同時作為援助他國軍隊的後勤支援。
  • 和前首相麻生太郎共同倡議已與日本有相同定義:和平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市場經濟普世價值的國家來相互合作即作為價值觀外交的策略並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
  • 強化美日盟邦關係:加強美日兩國之間的外交互動與軍事交流。
  • 與亞洲鄰國的關係:推廣自由與繁榮之弧,即上任後積極造訪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其眾閣員也多次出訪亞洲國家,和印尼越南等國合作制定防衛計劃,以監視中國的軍事活動,並針對日本所屬的區域範圍加強陸海空預警管控系統。
  • 安倍堅持不論從歷史或是國際法來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日語尖閣諸島)實權已歸屬為日本國有領土[24][25],但承認中國與日本對釣魚島主權問題雙方各自表述而有不同的主張。[26][27]
  • 繼承並延續村山談話的精神[28],承認「日本過去給眾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及痛苦」[29]

經濟對策

安倍晉三在第二次安倍內閣的任內立即提出完整配套的經濟對策,並以貨幣貶值為主體,而被稱為「安倍經濟學」。

修訂憲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全體大會上,向議員們說明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立的相關法案時,公開指名批評中國和朝鮮是導致日本安全保障環境變得嚴峻、複雜的主要原因,認為日本有必要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強化安全保障機制;中國在不斷增強軍備,朝鮮也在抓緊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開發,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因此變得進一步嚴峻。安倍稱,自己則有必要發揮國家指導者的強大領導作用,積極推進國家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安倍帶領的自民黨在2012年上台後倡議修訂憲法,將自衛隊的目標設定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30][31],同時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任務[32][30]以保護在公海上與日本共同聯合行動的船艦艇[33],並透過修訂日本憲法的條文促使日本成為正常化主權國家[34]。但由於執政聯盟內的公明黨對修訂憲法態度慎重,安倍遂稱會就修憲問題廣泛議論,並會考慮友黨公明黨的意見。

第4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之後,新一屆眾議院議員支持修憲的比例已達89%,意味着日本已具備修訂憲法的條件。日本共同社在2013年1月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選民贊成修改制約日本自衛隊法。朝日新聞東京大學的調查小組在2013年1月完成的民調顯示,50%的日本選民贊成修憲,同樣45%的選民贊同憲法賦予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35][36]在日本經濟新聞2013年日本憲法紀念日(5月3日)前做的民調裡面,56%受訪者認為應該修訂憲法[37]。但在修憲的內容具有爭議性[38],因此在社會上引起一些疑慮[39]

創建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國安會)作為外交與安保策略的司令塔,2013年11月27日相關法案在參議院審議時以多數決通過,設置「國家安全保障局」,作為國安會的事務局[40]

2013年12月17日,日本內閣會議中審議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建設計劃」,並在新訂定「防衛計劃大綱」的版本裡面提出從國外先行引進匿蹤型戰鬥機、無人型偵察機、魚鷹型運輸機、神盾型驅逐艦,建造離島的軍事基地與軍事設施來建立海空的預警監控,以保衛國家的基本領土、領海、領空,組建水陸機動團的兩棲部隊來建構成進攻性的作戰能力。但此事引起中國反對[41]

由於日本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相當緊密,在軍事能力上位居世界前列,日本製造的武器品質上乘而且技術先進,但由於憲法規定日本武器不得出口給其他國家,使得日本武器價格昂貴[42]。為此,安倍在2013年時推動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希望突破軍火供銷與國際軍備合作的研發限制,以提高戰鬥機及防衛裝備的性能和解決研發費用上漲等問題。但為顧及到外界對武器出口無限制擴大的擔憂,他所屬的自民黨亦提出「充分考慮三原則迄今為止發揮的作用,在獲准出口後,管控防衛裝備的數量再進行嚴格審查,但為避免裝備被用於其他目的以及防止先進技術流向第三國,即訂定「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來明確的監督管理以應對現今的軍事環境並符合國防上的安全保障」[43]

2013年12月24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2014年度預算案,為執行新的防衛大綱及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中期防)所記載的加強離島防衛能力,編列近5兆日圓(約新台幣1兆4000億元)防衛經費。日本2014年度防衛預算比2013年度增2.8%,為4兆8848億日圓,連續2年增加防衛經費[44],但因日圓美元大幅貶值,換算為美元後數值實際比2013年下降近10%[45]

主要所屬議員聯盟

  • 天皇陛下御即位二十年奉祝國會議員聯盟(顧問)
  • 創生「日本」(第二代會長)
  • 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會長)
  • 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
  • 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議員聯盟
  • 日本の前途と歴史教育を考える議員の會
  • 公共放送のあり方について考える議員の會
  • 日韓議員聯盟(副幹事長)
  • 地下式原子能發電所政策推進議員聯盟(顧問)
  • 親學推進議員聯盟(會長)
  • 將棋文化振興議員聯盟

家庭

安倍晉三本籍山口縣,是前任外務大臣安倍晉太郎的次子。但安倍與其父安倍晉太郎皆於東京出生及成長。

祖父安倍寬歷任日置村村長、山口縣議會議員,1937年當選國會眾議院議員而成為日本政壇政要人物。同時,安倍晉三也是前總理大臣岸信介的外孫(安倍晉三的母親是岸洋子),其外叔公佐藤榮作亦曾任是日本首相。

妻子安倍昭惠,本姓松崎,是日本森永製菓株式會社創業者森永太一郎的外曾孫女,父親是森永製菓前社長松崎昭雄。她與安倍晉三結婚之後,改從夫姓。她說,她習慣在家中暱稱安倍晉三為「小晉」。二人婚後無子女。

關係上來說,小泉對於安倍晉三的重用,可以說是報答安倍之先人。小泉就是安倍外祖父岸信介所在的自民黨岸信介派系繼承者,父親安倍晉太郎更是小泉初踏政壇時的政治恩師。正是安倍晉太郎在竹下登首相改組內閣時的大力推薦,小泉才能出任厚生大臣,嶄露頭角。

家世

安倍家的祖居地為政治家輩出的山口縣德川幕府時代的長州藩),根據「共同通信社」出身的新聞記者古澤襄自身以蒐羅史籍考證安倍家的家祖脈絡的說法認為,安倍家的家系宗祖為日本平安時代的奧州武士安倍宗任末裔,其三子安倍季任流轉到肥前國成為松浦家女婿,別名松浦(三郎大夫)實任,子孫傳至松浦高俊因在源平合戰當中支持平家參戰緣故,被流放至現今山口縣長門市油谷地方,爾後平家出身的平知貞為躲避源家迫害,迎娶高俊之女為妻,並且改姓安倍氏。安倍家的家紋是「丸之內立梶葉」(丸に立ち梶の葉)。

逸聞

2016年11月18日安倍在紐約會見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普遍被認知是要扭轉押寶希拉蕊的錯誤,並希望繼續推動日美遏制中國的戰略,其送上的見面禮是50萬日元頂級日製本間牌高爾夫球桿,而日經新聞網透露,其實2010年起本間球桿就已經經營不善,後被上海奔騰公司的劉建國收購,經過幾年努力讓其恢復了生氣並在香港股市掛牌,其實本間牌已經是中資企業。[46]

參考文獻

  1. 移至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胸部中槍 傷重不治. BBC News. [2022-07-08]. 
  2. 移至 安倍晉三再次當選日本首相,亞太日報,2013年12月26日
  3. 移至 日首相安倍晉三突然請辭
  4. 移至 總統接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眾議員一行
  5. 移至 蔡英文主席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會談
  6. 移至 安倍晉三 忠烈祠獻花
  7. 移至 日方解讀習近平「嚴肅」見安倍 稱中日邁改善關係一步. 觀察者網. 2014-11-11 [2014-11-11]. 
  8. 移至 前日相安倍晉三遭槍擊 學者:若沒他 對台影響大,聯合新聞網,2022/07/08
  9. 移至 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 傷重不治,中央廣播電台,2022-07-08
  10. 移至 安倍首相當時出席日本放送協會節目。安倍道歉發言原文載〈慰安婦問題「心からおわび」=安倍首相〉,時事通訊社2007年3月11日11:42 (UTC+9)報道;中文翻譯載〈安倍:由衷向慰安婦道歉
  11. 移至 安倍再次向「慰安婦」道歉〉《大公網》2007年3月27日。另見路透社CNN轉載美聯社報道。
  12. 移至 安倍訪忠烈祠 向烈士獻花致敬,中央通訊社,2010年10月31日
  13. 移至 安倍到忠烈祠致敬受矚目,星洲網,2010年10月31日
  14. 移至 安倍將從16日起訪問東盟3國,共同社
  15. 移至 日本軍政經出撃 重回大國地位,中央社,2013年12月27日
  16. 移至 日本宣布加入TPP協商,中央社,2013年3月15日
  17. 移至 安倍在美演說 倡積極和平主義,中央社,2013年9月27日
  18. 移至 設國安會法案 日參院表決通過,中央社,2013年11月27日
  19. 移至 日本:陸防空識別區不具效力
  20. 移至 上台週年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中央社,2013年12月26日
  21. 移至 http://rthk.hk/mobile/news/20131226/973144.htm
  22. 移至 安倍「隔空」參拜靖國神社
  23. 移至 就任周年首見 中韓強烈反彈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2013-12-27 [2014-02-06]. 
  24. 移至 安倍擬登釣魚島附近2島嶼展強硬姿態,亞太日報,2013年7月18日
  25. 移至 安倍晉三:釣魚台是日本的 不容挑戰!
  26. 移至 東京新聞:尖閣 見解相違認める 日本側譲歩 日中首脳會談へ (日語)
  27. 移至 安倍承認中日對釣魚島各有主張
  28. 移至 安倍晉三稱從未否認日本侵略歷史. 2014-03-04 [2014-03-04]. 
  29. 移至 安倍表示繼承村山談話. 2014-03-04 [2014-03-05]. 
  30. 移至: 30.0 30.1 安倍加快推進修憲 或為防範中朝. [2013-12-10]. 
  31. 移至 日本國憲法改正草案(增補版) (PDF). 自民黨. 2012-04-27 [2013-12-10]. 
  32. 移至 日本修憲派擬改走軟化路線 認為冒進將招致反感. [2013-12-13]. 
  33. 移至 安倍晉三重起懇談會 提修憲改革自衛隊. 2013-02-09 [2014-02-07]. 
  34. 移至 「憲法改正草案」を発表. [2013-12-10]. 
  35. 移至 最新民調顯示約五成日本民眾支持修改和平憲法
  36. 移至 日民調稱一半選民及九成眾議員贊成修改和平憲法
  37. 移至 日經中文網-2013年5月3日-56%的日本人認為「應修改憲法」
  38. 移至 第九條以外 - 安倍政權修憲究竟要修甚麼?. [2013-12-13]. 
  39. 移至 小澤一郎專訪:日本修憲違人權 安倍建軍 走錯路. 文匯報. 2013-11-23 [2013-12-11]. 
  40. 移至 設國安會法案 日參院表決通過,中央社,2013年11月27日
  41. 移至 日本安保戰略 陸:堅持反對,中央社,2013年12月21日
  42. 移至 美或助日本徹底擺脫「武器出口三原則」掣肘. 2013-08-02 [2013-12-09]. 
  43. 移至 日本將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 欲扶植防衛產業. 中新網. [2014-01-22]. 
  44. 移至 日加強離島防衛 增編預算,中央社,2013年12月24日
  45. 移至 安倍擴軍底氣不足 日圓貶值導致軍費大減10%. 2013-12-27 [2014-01-22]. 
  46. 移至 日經-安倍首相拿中資產品送特朗普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