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观塘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using HotCat
HL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 线.jpeg| 有框|右|<big> 观塘线</big>[http://pic.downcc.com/upload/2015-12/20151228175547.jpg 原图链接][http://m.downcc.com/d/95558 来自 绿色资源网 的图 片]]]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觀 綫''' </p>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newton.com.tw/img/8/e24/cGcq5SO5QjN0UDZ4YGO0IWZkljZxkTN5cjN3ImNxQWOiFTZjZWZ3EmNjdzNv0WZ0l2LjlGcvU2apFmYv02bj5SdklWYi5yYyN3Ztl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ewton.com.tw/wiki/%E8%A7%80%E5%A1%98%E7%B7%9A/9399850 來自newton]
 +
</small>
 +
|}
  
''' 线''' (英语:Kwun Tong Line)是港 铁营运 线 之一, 连接[[ 九龙]] 九龙城区的黄 [[新 ]] 西贡区 ,属于[[城 市轨道交通]] 系统。这条路线于1979年通车,为前地铁系统中首条通车 路线,由于当时东端的总 设于观塘区的观塘 站, 因而得名
+
''' ''' (Kwun Tong Line)是[[ 鐵系統]]中營運中 路綫 之一, 屬於-{[[ 城市軌道交通]]}-,路綫色為綠色。觀塘綫共有17個車站,全程約35分鐘<ref>[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jp/index.php?oLabel=%E9%BB%83%E5%9F%94&oType=HRStation&oValue=85&dLabel=%E8%AA%BF%E6%99%AF%E5%B6%BA&dType=HRStation&dValue=49 港鐵行程指南 - 黃 至調景嶺] 港鐵, 2021-08-24.</ref> 連接位於[[ 西貢區]][[將軍澳 市鎮]]的[[調 ]]及[[ 九龍 ]]的[[黃埔 (香港)|黃埔 ]] 主要途徑[[觀塘]]、[[黃大仙 (香港地方)|黃大仙]]及[[油尖旺]]等地區
  
== 概要==
+
== 介紹==
 +
路綫大部分路段為地底路段,而[[九龍灣站]]至[[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間為架空路段,[[油塘站]]則為地面車站。觀塘綫17個車站中有8個[[换乘站|轉車站]],分別為[[調景嶺站]]、[[油塘站]]、[[鑽石山站]]、[[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塘站]]、[[太子站]]、[[旺角站]]、[[油麻地站]]及[[何文田站]],可以轉乘[[荃灣綫]]、[[將軍澳綫]]、[[屯馬綫]]及[[東鐵綫]]四條路綫。
  
  线共有17个[[ 站]] ,当中有7个为转车站,分别是油麻地站、旺角站、太子站、九龙塘站、钻 、油塘站及调景岭站,何文田站将来亦会和钻 山站 样成为观塘线和屯马线的转车站。九龙湾站、牛头角站和观塘站3个车站为架空车站 油塘站属于[[地 面车站]], 其余则为 底车站。这条路线在路线图中以[[ 绿色]] 代表
+
  [[ 觀塘 |觀塘]] 至[[ 硤尾 | 硤尾]]段於1979年10月1日作為[[修正早期系統]]第 期啟用 該段為前[[ 香港 鐵|地鐵系統]] 中首段通車的路段。1982年4月26日 [[ 荃灣綫]] 通車前,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段,油麻地至觀塘段以當時的總站觀塘站命名為「觀塘綫」
  
  本线现时主要采用第1及第2A代,少部分采用第2B、2C及3代的现代化列车(英制列车,又称M-Train)及 铁市区线中国制列车 中国制列车,又称C-Train)。全线采用列车自动运行 统(ATO ,黄埔 站至 蓝田 以东 段采用与荃湾线及 岛线相同的SACEM,油 塘站 以西至调景岭站则采用与[[ 将军澳线]] 相同版本的SACEM(此版本较新),调景岭站以东 观塘 以东的掉头侧线装有无人自动调头系统(调景岭 只限繁忙时间使用 塘站 除突发事故外不使用 ,另有自动列车保障装置(ATP)。2018年12月开始安装泰力斯 - 阿尔斯通香港改进型SelTrac CBTC信号系统,预计2020年完成
+
  觀塘綫是 鐵系統 包括前地鐵 中少數曾多番更改終點 的路綫( 今曾七次更改終點 ),亦是唯一一條兩度途經同一[[十八區|行政區]]的 綫([[九龍塘站 (香 )|九龍 塘站]]、[[ 何文田站]]及[[黃埔 (香港)|黃埔 ]]均位處[[九龍城區]] 九龍 至何文田 間觀塘綫途徑[[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
  
  观塘线是 铁少数曾多番更改终点站 路线,伸延至黄埔前是唯一全线采用[[ 岛式 ]] 的路线 亦是唯一一条两度途经同一 政区 九龙城区 的路线 因为九龙 塘站 、何文田 及黄埔 地处 龙城区 塘站及 何文田 中间相隔深水埗区及油尖旺区
+
== 歷史 ==
 +
=== 早期規劃 ===
 +
在1960至70年代,因應[[香 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英國 的[[ 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分別於1967年9 及1970年發表《[[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 》。1967年建議方案中 觀塘綫建議 走來往馬游塘站(現[[油塘站]])及上環街市站 現[[上環站]] ;後於1970年建議方案進行修訂 觀塘支綫走綫縮短至馬游 塘站 至[[旺角站]]間,旺角至[[中環 |中環]](當時規劃為[[遮打道|遮打 ]])段則由港 綫主綫取代 綫一半班次[[直通運行]]至觀 支綫,另一半則直通運行至[[荃灣綫|荃灣支綫]];並建議將系統劃分為九期興建,其中首四段稱為「早期系統」,包括港九綫海軍船塢(現[[金鐘 ]])至旺角段、觀塘支綫觀塘至旺角段、[[荃灣綫|荃灣支綫]][[茘枝角站|茘枝角]]至旺角段以 [[港島綫]]上環街市(現[[上環 ]])至海軍船塢段。1972年,[[港英政府]]同意先行興建早期系統
  
== 紧急过 海通 道==
+
=== 修正早期系統 ===
 +
1975年初,港英政府屬下的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佈,將早期系統略為縮減至15.6公里,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修正早期系統連接[[觀塘站|觀塘]]至[[中環站|中環]],於1975年11月動工興建;北段([[觀塘站|觀塘]]至[[石硤尾站|石硤尾]])於1979年9月30日完工,並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由[[地鐵公司]]([[港鐵公司]]前身)營運。通車初期地鐵只以4卡列車行走,最低票價為港幣1元。其後分別於同年12月16日由石硤尾延長至[[尖沙咀站]]。受工程因素影響,[[油麻地站]]和[[旺角站]]需要延後至12月22日和12月31日才啟用。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延伸至[[中環站]],整個修正早期系統通車日期較原定提前7星期,成為香港首條過 鐵路。過海段 車的同時,地鐵列車由4卡增至6卡以應付客量。
  
  尽管路线停用 但如[[荃 湾线]] 发生故障,观塘线列车仍可透过 旺角站 渡线与荃湾线贯通运行 ,由 调景岭直达 。此外 如将军澳线发生故障,观 线亦可安排 车透过蓝田 与东区海底隧道 的路 轨连接并直接过海 或安排观塘线[[ 列车]] 经调 直达宝琳/康城(假如两种安排同时实行则使得观塘线可能 一次单程内两次过海)。以上安排 途均无 客, 而观 线列车亦可以 直接 行走(因各线讯号系统一样)。因此,市区线列车可以按需求随意调配,四线互通
+
=== 荃灣支綫通車 ===
 +
1982年4月26日,為配合荃灣支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一分為二 ,[[荃 灣綫]] 來往[[旺角站| 旺角]]及[[中環 |中環]] 觀塘綫則來往[[觀塘站|觀塘]]及[[油麻地站]];所有 來往觀塘及 環的乘客,需於旺角 轉車 綫所有 車改以油麻地站下層月台為終點站(當年建築時發現旺角 掉頭線需伸延至油麻地站,故多建一月台以疏導乘客),而 綫色系正式改用綠色代表。同年5月10日,[[荃灣綫]]正式通車 ,[[ 荃灣站]] 至[[茘 景站]]及[[太子站]]轉綫月台率先啟用, [[荃灣綫]]局部通車的首7天,[[ 環站]]至[[佐敦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 在[[旺角站]]轉車;[[荃灣站]]至[[荔景站]]往返觀塘綫的乘 需在[[太子站]]轉車。5月17日 [[荃灣綫]]餘下的[[太子站]]至茘灣站(1985年易名[[美孚站]])5個車站啟用,自此[[油麻地站]]成為觀 綫的終點站, 到2016年10月23日被[[黃埔站 (香港)|黃埔站]]取代為止。旺角站和太子站則成為 駁[[荃灣綫]]的[[跨月台轉車站]]
  
2019年9月14 (星期六)早上荃湾线发生故障 观塘线原往何文田列车改为过海前往中环站 其余 车前往[[黄埔站]],但两者分别只能维持十分钟一班,重叠区间亦需约五分钟
+
1986年5月22 日, 因應客量需求 ,列 車增至現時的8卡
  
== 视频==
+
===  東區海底隧道 ===
===<center> 观塘线  相关视频</center>===
+
1984年,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獲得地鐵同意。1984年初 日本財團提 東隧方案並主動同地鐵接洽。同年, 英政府決定興建第二條過海隧道——東區海底隧道。
<center>港铁观塘线C Train驶入离九龙湾站一号月台 闸门 现故障</center>
 
<center>{{#iDisplay:m3023y0c37p|560|390|qq}}</center>
 
<center>铁路随拍: 铁观塘线K Train A313,不载客通过</center>
 
<center>{{#iDisplay:c3039a8xzq8|560|390|qq}}</center>
 
  
 +
隨東隧於1989年落成,觀塘綫的終點站於同年的8月6日伸延到[[香港島]]的[[鰂魚涌站]],與[[港島綫]]交匯;新增的[[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則於同年的8月9日開幕,10月1日正式啟用。
 +
 +
值得留意的是[[鰂魚涌站]]這個[[轉乘站|轉車站]]的規劃,該站是當時香港地鐵首個「通道轉乘車站」,屬於當時主流之外(其他轉乘站走過對面月台即可轉綫)。事沿當年政府跟地鐵研究這條鐵、陸兩用的[[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後,地鐵屬意東隧與還有一年通車的港島綫[[太古站]]交匯,但政府認為東隧應遷就行車管道跟[[東區走廊]]的交匯處,鐵路管道根本無法連接太古站,最後地鐵唯有向下擴建[[鰂魚涌站]],但因地理所限,走綫到達港島後未能與[[港島綫]]並行而且呈九十度角,因此鰂魚涌站不能以[[跨月台轉乘]]規劃。相比其他轉綫站,乘客在[[鰂魚涌站]]轉車要經過迂迴的通道和上落樓層,較不方便。
 +
 +
=== 紓緩鰂魚涌乘客擠塞工程及將軍澳支綫通車 ===
 +
為了2002年通車的[[將軍澳綫]]作好準備,地鐵公司計劃在1998年7月擴建[[北角站]]以供九龍東和將軍澳沿綫乘客跨月台轉乘[[港島綫]]。隨該站擴建完工,2001年9月27日觀塘綫率先伸延到該站。
 +
 +
為配合將軍澳綫通車,2002年8月4日觀塘綫的東行終點站由香港島臨時改回九龍,並改以[[油塘站]]為臨時總站,所有由[[北角站]]或鰂魚涌站來往觀塘綫的乘客須在該站轉車,觀塘綫過海路段再次被讓予其他路綫。同年8月18日,將軍澳綫正式通車,觀塘綫列車最終以新界東的[[調景嶺站]]為東行終點站,將軍澳綫正式取代觀塘綫原有由東區海底隧道過海的路段。
 +
 +
當年地鐵公司以將軍澳綫取代觀塘綫過海,乃由於觀塘綫[[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周邊沒有擴建空間,未能改建成為轉綫站,所以只能改動走綫東延至調景嶺,並改由將軍澳綫經油塘取道東隧過海。但由於單月台設計的[[寶琳站]]使得將軍澳綫效率較低,班次較疏落,繁忙時間每兩分半鐘一班,故部份[[石硤尾站]]至[[彩虹站]]乘客放棄這種方式,改回[[金鐘站]]轉車或轉乘過海巴士取代;使[[荃灣綫]][[太子站]]至金鐘站在繁忙時間的人流回升。除此以外,需要轉車亦是另一原因,因此巴士公司便推出海報吸引觀塘綫乘客轉乘巴士免卻了油塘站轉乘的不便。
 +
 +
=== 觀塘綫延綫通車 ===
 +
2002年12月,地鐵公司建議把觀塘綫從油麻地站向東延伸,經何文田至[[黃埔站 (香港)|黃埔]],取代[[九廣鐵路公司]]在黃埔建造[[旅客捷運系統|自動捷運系統]]的計劃。隨著[[兩鐵合併]],觀塘綫延綫計劃可望落實,[[香港行政會議|行政會議]]已經於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線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
 +
 +
政府於2009年11月27日在憲報刊登觀塘線延線鐵路方案,將興建一條全長約2.6公里的鐵路,從現有觀塘線[[油麻地站]]延伸,增設[[何文田]]及[[黃埔站 (香港)|黃埔]]兩個新站。乘客可於擬建的何文田站轉乘將來的[[東西走廊]](現稱[[屯馬綫]])。該延線為全線於地下行走的鐵路,將為何文田南、紅磡包括黃埔花園一帶的居民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ref>{{cite news|url=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091127/gb51206a.htm|title=港鐵觀塘線延線刊憲|date=2009年11月27日|work=明報即時新聞|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09年11月27日|archive-date=2009年12月2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02170337/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091127/gb51206a.htm|dead-url=no}}</ref>,原訂2015年8月啟用,後來延誤至2016年10月23日。由於觀塘綫油麻地站月台設置特殊,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一段列車靠右行走(右上左落),與觀塘綫其餘路段的左上右落相反。
 +
 +
== 乘客量 ==
 +
觀塘綫沿線設有不少新舊工商業區、大型住宅、大型購物中心和院校。在同時連接[[西九龍]]和[[東九龍]]核心地帶的效應下,加上來自[[東鐵綫]]和[[屯馬綫]]往返[[新界東]]、新界西各地和過境管制站,以及利用[[將軍澳綫]]過海及往來[[將軍澳新市鎮]]的人流(尤其是前者,很多時這類乘客的最終目的地實則鄰近[[荃灣綫]],甚至[[東涌綫]]的車站,因現有線路走線而乘搭觀塘綫),以及一些非經常性的人流增加(例如在假日市民經[[鑽石山站]]或[[彩虹站]]轉乘巴士或小巴到[[西貢市|西貢]]遊玩,或部分節日大批市民到[[黃大仙祠 (香港)|黃大仙祠]]參拜,又或[[除夕]]時在鑽石山和觀塘等地商場舉辦的倒數活動吸引原位於港島區除夕倒數的市民前往),本綫在每日任何時間的載客量都是甚高,擠逼情況甚為常見。
 +
 +
觀塘綫在1989年起因可以直接過海,吸引不少原使用[[荃灣綫]]過海的乘客改乘,唯2002年起觀塘線過海段撥歸[[將軍澳綫]],不能直接過海令觀塘線失卻部分過海客。然而,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的急速發展,加上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起動九龍東]]」計劃,將屬本線服務範圍的[[九龍灣]]、[[牛頭角]]、[[觀塘]]一帶發展成[[九龍灣商貿區]]和[[觀塘商貿區]],吸引不少初創企業(尤其是[[創意產業]])、中小企、不少原位於港島區的私人企業辦公室、甚至政府部門進駐,再加上2016年10月[[觀塘綫延綫]]開通,令本線的服務範圍包含了[[何文田]]和[[紅磡]]兩區,本線的客量進一步增長,而繁忙時間由旺角至油塘各站更出現不差於中環、金鐘等站的擠逼現象。
 +
 +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觀塘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95%及92%<ref>{{cite news|title=西鐵荃灣線超負荷 暫難增班次 須待提升信號系統沙中線疏導|url=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414/s00002/1460570583317|newspaper=明報|date=2014-04-14|accessdate=2014-04-14|archive-date=2016-05-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509000343/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414/s00002/1460570583317|dead-url=no}}</ref>,觀塘綫延綫通車2016年10月通車後,觀塘綫進一步上升,2018年最繁忙時段載客率更升至101%,(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石硤尾站]]至[[太子站]]之間。
 +
 +
== 車務 ==
 +
=== 班次 ===
 +
觀塘綫如同其他市區綫,班次相當頻密,繁忙時間平均每約2.3分鐘一班車,非繁忙時間亦維持約3至6分鐘一班;惟由於[[黃埔站 (香港)|黃埔站]]選址問題,基於施工限制,只能建造一個[[側式月台]]供乘客上落之用<ref name="MTRC KTE 2004">{{cite web|url=http://www.mtr-kwuntonglineextension.hk/pdf/public-consultation/consultation-meeting/public-forums/20090822_kte_forum_skh_fung_kei_millennium_priminary_school.pdf|title=觀塘綫延綫|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7020816/http://www.mtr-kwuntonglineextension.hk/pdf/public-consultation/consultation-meeting/public-forums/20090822_kte_forum_skh_fung_kei_millennium_priminary_school.pdf|archive-date=2013-12-27|date=2008-03-12|publisher=[[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地鐵公司]]|location=[[香港]]|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3-12-26|dead-url=no}}</ref>,留置線亦只能建造在[[何文田站]]1號月台的後方,故何文田站和黃埔站之間需要[[單線鐵路|單線雙程行車]]。就此,觀塘綫於繁忙時段的下行列車採用梅花間竹的運行模式,一半班次以黃埔為終點站,另一半的班次則以何文田為終點站,在2號月台落客後於何文田站西南的側綫調頭在1號月台(往調景嶺方向)開始載客。
 +
 +
==== 班次調整 ====
 +
港鐵為提升服務,於2012年3月推出[[用心聽·用心做]]計劃,先於2012年3月24日起加強本綫周六、日的服務,下午一時至二時及五時至六時,由三分半鐘一班車加強至三分鐘一班車,而星期日早上8:45至晚上20:00亦加密至三分半至四分鐘一班車。此外,亦於8月27日起加強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平日緊接早上和黃昏繁忙時間及星期五晚上時段的班次,分別各加10班、6班及12班車。另外,亦由2012年11月24日起,加強星期六早上9:30至晚上7:30及晚上7:30到午夜的列車服務,分別加密至2.5分鐘一班及4分鐘一班。然後,亦於2014年9月1日起,加強星期一至五日間非繁忙時間列車服務,由4分鐘一班加密至3.5分鐘一班,而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亦加密至三分鐘至三分半鐘一班車。由2015年8月29日起,加強星期日下午4:45到晚上8:00的列車服務,加密至2.8分鐘一班;由2016年12月11日起,加強星期日早上8:45到中午12:00的列車服務,加密至2.8分鐘一班。
 +
 +
=== 使用車輛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style="border-collapse: separate; border-bottom: solid 5px
 +
!型號!!制造商!!車輛編組!!制造年代!!車輛總數!!上線時間!!其它名稱
 +
|-style="background-color:#CCC"
 +
|[[港鐵市區綫韓製列車]]||[[南韓]][[現代Rotem|Rotem]]、[[日本]][[三菱重工業]]||A-C-B+B-C+B-C-A||2001-2002||13列||2002/04/26-<br/>2010/04/07||K-Train、K車
 +
|-
 +
|[[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市區綫現代化列車]]||[[英國]][[都城嘉慕]]||A-C+D+B-C+D+C-A||1977-1986<br/>1989-1995||20列||1979/10/01-||M-Train、老M車
 +
|-
 +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市區綫中國製列車]]||[[中國]][[長春軌道客車|北車長春軌道客車]]||A-C-B+B-C+B-C-A||2010-2013||22列||2011/12/07-||C-Train
 +
|}
 +
 +
觀塘綫自通車至2002年4月,觀塘綫只有[[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行走。由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初期間以兩款列車行走,一為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共17列(原本有19列,其中一列為「實心列車」(即全列均為動力車卡,列車當時編組A195/A200)但因建造[[迪士尼綫]]而減少1列,該列「實心列車」亦已改變,2007年10月,因[[港島綫]]加密班次而削減一列予港島線行走(調走編組A215/A200)),每列8卡,從1979年10月起投入服務。及後陸續有車卡引入,並於1998年至2001年間全面翻新。而另一款為Rotem電動列車,共13列。2011年12月起,觀塘線則主要以英國製列車及中國製列車行走。
 +
 +
在2012年3月港鐵加密班次之前,觀塘綫有32列英製列車,另加2列中國製列車(合共34列),但由於有2列列車留廠進行大修或調往其他路線([[荃灣綫]]、[[港島綫]]、[[將軍澳綫]]),而每日任何時段需要有後備列車留廠,故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繁忙時間,觀塘綫只會行走28列列車。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時間,則只行走26列列車。<ref>[http://www.mtr.com.hk/chi/publications/images/business_overview_c.pdf 業務概覽]  [[港鐵]]</ref>
 +
 +
=== 緊急列車服務 ===
 +
假如以下路綫出現事故,此線可視乎情況提供臨時班次,以接載受影響乘客繼續前往[[香港島]]、[[將軍澳]]或[[荃灣]]:
 +
*當[[荃灣綫]][[旺角站]]以北路段或觀塘綫[[油麻地站|油麻地]]至[[黃埔站 (香港)|黃埔]]站之間發生故障,港鐵可安排列車透過旺角站[[渡線]]與荃灣綫[[直通運行]],列車可直接來往[[中環站]]和[[石硤尾站|石硤尾]]至[[調景嶺站|調景嶺]]各站,如同[[修正早期系統]]走綫。實際情況包括2019年9月14日早上荃灣綫發生故障,觀塘綫原往[[何文田站|何文田]]列車改為過海前往中環站,其餘列車前往黃埔站,但兩者分別只能維持十分鐘一班,重疊區間亦需約五分鐘一班。
 +
*當[[將軍澳綫]]發生故障,港鐵可安排列車在離開[[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後經過[[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直達[[北角站]],如同將軍澳綫通車前觀塘綫過海走綫。實際情況包括[[#2013年12月電纜鬆脫事件|2013年12月油塘站電纜鬆脫事件]];另外,港鐵亦可安排額外列車經[[調景嶺站]]以西之渡線進入將軍澳綫路軌直達[[寶琳站]]或[[康城站 (香港)|康城站]]。
 +
以上安排中途均無需清客,而觀塘綫列車亦可以直接行走(因各線訊號系統一樣)。因此,市區綫列車可以按需求隨意調配,達致四綫車務安排互通,但是可能罕有地四線同時間故障。
 +
 +
== 問題 ==
 +
=== 架空天橋橋身外牆老化 ===
 +
港鐵觀塘線架空路軌建於來往六條行車線的觀塘道上方,在2014年有媒體現場視察發現,近[[觀塘站]]的天橋橋身外牆位置,橋身出現50處-{zh-hk:石屎;zh-tw:水泥;zh-hans:水泥;}-缺損並露出鋼筋外露,而附近橋身亦有輕微裂紋及發霉。港鐵指自2014年初開始,在觀塘線整段高架橋,進行大型勘測及保養工程。
 +
 +
=== 車站人流承受力問題 ===
 +
由於觀塘綫早期月台及大堂設計狹窄,只設少量[[扶手電梯]],未有預計東九龍會有大規模商業發展,導致[[九龍灣站]]、[[牛頭角站]]和[[觀塘站]]的月台及大堂於2005年起成為嚴重擠迫的「重災區」。2014年[[香港立法會|立法會]]文件披露觀塘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和客量,若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94%的載客率,現時客量達4.6萬人次。<ref>{{Cite web |url=http://www.legco.gov.hk/yr13-14/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0228cb1-980-3-c.pdf |title=2014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港鐵列車的可載客量和載客率 |access-date=2015-09-14 |archive-date=2021-03-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10134641/https://www.legco.gov.hk/yr13-14/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0228cb1-980-3-c.pdf |dead-url=no }}</ref>[[香港01]]曾報導,[[市區重建局]]向港鐵提出以無償方式提供[[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土地擴建觀塘站,擴闊月台及車站大堂,同時為[[環保連接系統]]提供調頭路軌。但因為建議涉及到遷移往調景嶺方向的路軌,而港鐵亦基於其工程成本的考慮,反對進行擴建。
 +
 +
== 意外==
 +
=== 1994年觀塘綫載客列車駛入九龍灣站二號月台時出軌事件 ===
 +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載客列車由[[牛頭角站]]駛進[[九龍灣站]]2號月台時,其中兩節車卡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香港首宗載客列車出軌事件。
 +
 +
=== 2013年12月電纜鬆脫事件 ===
 +
2013年12月16日,觀塘綫[[油塘站]]與[[調景嶺站]]之間一段三十米的電纜鬆脫,[[將軍澳綫]]全綫停駛近五小時。
 +
 +
中午12時40分,觀塘綫一列由調景嶺往油塘站方行駛的[[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A365/A366),駛至兩站之間的五桂山隧道時,一段30米長架空電纜鬆脫,列車車頂碰撞電纜後冒煙搶火,數名乘客稱聽到幾響爆炸聲,並見車身外有火花,車廂燈光一度半熄,遂報警求助。消防到場後,發現列車停在離油塘站約50米外的管道內,疏散車上150名乘客,由車頭的緊急出口離開車廂,徒步走到油塘站月台,事件中無人受傷。油塘站亦要全面封閉,[[油塘站]]至[[寶琳站]]及[[康城站 (香港)|康城站]]服務完全癱瘓,[[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一度暫停服務。直至下午2時許,港鐵開放[[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同時抽調觀塘綫列車,有限度提供[[將軍澳綫]]過海服務。港鐵維持每8分鐘的列車在藍田站接載乘客後,讓列車直接駛入將軍澳綫過海段往[[北角站]](即等同[[將軍澳綫]]尚未通車時的觀塘綫列車行走路綫)。此安排一直維持至當天下午5時35分,直至架空電纜維修完成。事故導致上述路段癱瘓近5小時,是港鐵22年來最長時間的故障。
 +
 +
由於事故發生時,將軍澳綫一列韓製列車(A311/A312編組,當天擔任車序025)正在肇事路段附近,後來亦被暫時調往觀塘綫作臨時服務,因此上述時段內出現了三種不同種類的列車行走觀塘綫,亦是自韓製列車全面調離觀塘綫服務後首次再有韓製列車服務觀塘綫。<ref>[//www.youtube.com/watch?v=kRLFwABs9KY 港鐵KTL K-Train (C311) 北角至彩虹行車片段 (調景嶺供電故障)]</ref>
 +
 +
由於將軍澳近年巴士重組大削跨區和過海綫,港鐵成為區內最重要交通工具。發生事故時估計約十萬居民出入嚴重受阻,大批受影響乘客在車站內外等候,只可等港鐵安排接駁旅遊巴。其中[[觀塘站]]、[[寶琳站]]和[[坑口站 (香港)|坑口站]]的港鐵免費接駁巴士站外有數百人排隊,大批乘客冒着寒風冷雨排隊兩小時才能乘搭到巴士。惟港鐵職員沒提供清晰指示,有夫婦排隊到上車一刻才發現上錯車,要重新排隊;[[將軍澳站]]職員更發出錯誤資料,派發的「乘車應變錦囊」小冊子列有2013年11月底已取消的[[過海隧道巴士692線|隧巴692線]]。<ref>{{Cite web |url=http://news.mingpao.com/20131217/gam1.htm |title=港鐵應變亂 教搭已殺巴士綫 明報,2013年12月17日 |access-date=2013年12月17日 |archive-date=2013年12月17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7043030/http://news.mingpao.com/20131217/gam1.htm |dead-url=no }}</ref>與此同時,將軍澳隧道在半小時內發生兩宗交通意外,共10人受輕傷送院治理無大礙。連環車禍令區內交通「雪上加霜」,嚴重擠塞。
 +
 +
=== [[反修例運動]]期間合法遊行當日局部停運 ===
 +
2019年8月24日,下午1時,有市民發起在[[觀塘區]]舉行[[2019年8月24日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燃點香港·全民覺醒」大遊行]](遊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是合法遊行),惟港鐵在早上10時許,突然宣布因應公眾活動,中午12時起,觀塘綫[[彩虹站]]至[[調景嶺站]]之間的列車服務暫停;而[[九龍灣站]]至[[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之間各車站則暫時關閉。同時亦未有提供接駁巴士。由於港鐵多次被中國政府喉舌批評在警民衝突中列車照常運作接載包括示威者在內乘客,港鐵於政治壓力下屈服,首次在遊行開始前便關站及停駛,故引起市民關注。市民批評港鐵是政府「幫兇」,做法並無必要,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港鐵應盡服務香港市民的責任。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批評做法妨擾市民參與合法的公眾活動。<ref>{{cite news |title=合法遊行下港鐵7站停駛半日 市民轟安排不當 港鐵:不讓暴力在鐵路滋長 |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190825/s00001/1566670660138/ |accessdate=2019-08-25 |publisher=明報 |date=2019-08-25 |archive-date=2019-08-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25081614/https://news.mingpao.com/pns/%25E8%25A6%2581%25E8%2581%259E/article/20190825/s00001/1566670660138/ |dead-url=no }}</ref>到近下午1時許,觀塘站A出口閘下有4人靜坐抗議封站,要求港鐵高層交代。到1時55分警員成功清場後,市民在站外踢閘抗議。
 +
 +
到晚上8時38分,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向乘客發出公開信指社會爭議引發了一些在鐵路發生的事件和衝突是公司運作40年來最大的挑戰,希望公眾「諒解」觀塘綫的「特別車務安排」。他說關閉個別車站是「經過審慎考慮、不得已的決定」,以「確保車站內所有人安全」。<ref>{{cite news |title=未遊行先停服務 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與政府警方商討後決定 望市民諒解 |url=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9C%AA%E9%81%8A%E8%A1%8C%E5%85%88%E5%81%9C%E6%9C%8D%E5%8B%99-%E6%B8%AF%E9%90%B5%E8%BB%8A%E5%8B%99%E7%B8%BD%E7%9B%A3%E5%8A%89%E5%A4%A9%E6%88%90-%E8%88%87%E6%94%BF%E5%BA%9C%E8%AD%A6%E6%96%B9%E5%95%86%E8%A8%8E%E5%BE%8C%E6%B1%BA%E5%AE%9A-%E6%9C%9B%E5%B8%82%E6%B0%91%E8%AB%92%E8%A7%A3/ |accessdate=2019-08-25 |publisher=立場新聞 |date=2019-08-24 |archive-date=2019-08-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24231457/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9C%AA%E9%81%8A%E8%A1%8C%E5%85%88%E5%81%9C%E6%9C%8D%E5%8B%99-%E6%B8%AF%E9%90%B5%E8%BB%8A%E5%8B%99%E7%B8%BD%E7%9B%A3%E5%8A%89%E5%A4%A9%E6%88%90-%E8%88%87%E6%94%BF%E5%BA%9C%E8%AD%A6%E6%96%B9%E5%95%86%E8%A8%8E%E5%BE%8C%E6%B1%BA%E5%AE%9A-%E6%9C%9B%E5%B8%82%E6%B0%91%E8%AB%92%E8%A7%A3/ |dead-url=no }}</ref>列車服務於晚上11時45分回復正常。<ref>{{cite news |title=港鐵:觀塘綫列車服務將於晚上11時45分回復正常 |url=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76591-20190824.htm |accessdate=2019-08-25 |publisher=香港電台 |date=2019-08-24 |archive-date=2019-08-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25030951/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76591-20190824.htm |dead-url=no }}</ref>
 +
 +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港鐵關閉車站並非人為錯誤,是由港鐵公司自行提出並經政府同意,故此不需根據服務表現安排作出罰款。
 +
 +
2019年10月7日,因應荃灣綫列車服務受上日的事故而暫停,觀塘綫列車以石硤尾為尾站,不停樂富、黃大仙、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站。
 +
 +
=== 其他事故 ===
 +
* 2000年9月18日,一名失明人士在[[石硤尾站]]不慎踏空從闊約一米車廂接駁罅隙跌落路軌,該失明人士僅及輕傷。為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地鐵公司]]將所有[[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現代化列車]]之間的駁位加上三條鐵鏈。有關鐵鏈已經在所有車站安裝[[月台幕門]]及[[月台閘門]]之後被拆除。
 +
* 2001年9月2日清晨,[[藍田站 (香港)|藍田站]]與東區海底隧道之間一段架空電纜的避雷針遭雷電擊中,導致電纜上一配件鬆脫,以致一列列車駛至時,電纜突擦出火花而停駛。事件導致觀塘綫[[觀塘站]]至[[鰂魚涌站]]服務中斷大約一個半小時,此為自[[地鐵]]通車以來首宗避雷針遭雷電擊中事件。
 +
* 2002年9月3日,早上約十時許,觀塘綫原本一列回廠列車,因控制室沒有通知車長將列車回廠,使車長在[[調景嶺站]]至[[牛頭角站]]間繼續接載乘客往油麻地。當列車離開牛頭角站後,錯誤駛進一條往[[港鐵九龍灣車廠|九龍灣車廠]]的路軌。車長發現入錯路軌後隨即煞停列車,其後將列車反方向倒車駛出約30公尺,待路軌修正後,列車才成功進入九龍灣站。
 +
* 2008年12月8日,觀塘綫因維修人員疏忽沒有關上一個[[架空電纜]]隔離器而觸發[[短路]],令架空電纜損壞斷裂(架空電纜受損的地方約為[[油塘站]]向[[油麻地站|油麻地]]方向前行約150[[米 (单位)|米]]的地方)。是次事故使觀塘綫[[觀塘站]]和[[調景嶺站]]之間的服務一度停頓近4小時,[[港鐵]]派出[[接駁巴士]]接載受影響乘客來往[[觀塘站]]和[[油塘站]]之間。
 +
* 2011年4月,[[九龍灣站]]正逐步安裝月台半身閘門,唯不斷發生多次故障。首先於5月15日曾發生故障,部份已安裝的閘門未能開啟,要人手操作打開閘門讓乘客上落車。到了同年8月2日早上上班繁忙時間,九龍灣站往調景嶺方向的[[月台閘門]]發生故障,要由月台助理及乘客合力拉開閘門讓乘客上落。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入站時要慢駛(限速每小時22公里),導致沿綫列車服務受阻兩小時,大批乘客要在彩虹站落車轉乘列車(為令西行有足夠列車,港鐵安排部份列車於彩虹掉頭),彩虹站非常擠迫。有乘客不滿「港鐵職員以廣播粗暴喝令乘客落車」,對港鐵安排混亂大表憤怒,但港鐵至今並沒有交代。
 +
* 2011年8月5日,早上9時30分後,觀塘綫一列往[[調景嶺站|調景嶺]]方向的列車在[[鑽石山站]]發現制動系統問題,乘客需下車轉乘下一班列車,受阻約5至6分鐘;而有問題的列車則駛回車廠檢查。同日[[九龍灣站]]往調景嶺方向月台​自動閘門再次故障,列車又再需要低速入站,兩件事故同時造成觀塘綫列車擠塞。
 +
* 2011年11月28日,晚上7時11分,觀塘綫一列往[[調景嶺站|調景嶺]]方向的列車在九龍灣站供電系統發生故障,乘客需下車轉乘下一班列車,受阻約5至6分鐘;而有問題的列車則駛至觀塘側綫等待回廠檢查。期間[[九龍灣站|九龍灣]]至[[觀塘站]]列車服務一度暫停。
 +
* 2012年7月24日,觀塘綫介乎[[彩虹站]]至[[調景嶺站]]架空路段,因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關係暫停行車,令部份乘客調景嶺未能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被逼滯留在車站內留宿過夜,職員送上飲品及墊地膠袋供乘客使用。
 +
* 2014年11月29日,荃灣綫訊號故障。荔景站因訊號問題,導致荃灣綫行車較平常多約20分鐘,約一小時後始恢復正常。其間港鐵調動車務疏導乘客,觀塘綫三班往油麻地方向的列車改往中環為終點站。
 +
* 2016年1月16日,下午近4時,調景嶺站發生信號故障逾兩小時,觀塘站至調景嶺站的列車服務受阻20分鐘,多個月台逼滿候車乘客,服務在傍晚6時許恢復正常。<ref>{{Cite web |url=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116/bkn-20160116162003879-0116_00822_001.html |title=調景嶺站信號故障逾兩粒鐘 月台一度逼爆  on.cc東網,2016年1月16日 |access-date=2016年1月23日 |archive-date=2020年4月5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405113706/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60116/bkn-20160116162003879-0116_00822_001.html |dead-url=no }}</ref>
 +
* 2017年4月10日,傍晚近6時,觀塘綫的彩虹站電纜裝置發生電力故障,觀塘站至九龍塘站沒有電力供應,列車服務受阻逾兩小時,其中一輛由九龍灣開往彩虹方向的列車停留管道近一小時後,車長才打開車頭緊急逃生門疏散乘客,沿路軌步行返車站,至少8人不適送院<ref>{{cite news|quote=列車服務受阻逾兩小時,九龍塘至觀塘站列車一度停駛,有正駛往彩虹站的列車停留在管道,乘客被困一小時後摸黑走路軌返回月台。張先生等被困近一小時後,車長打開車頭緊急逃生門疏散乘客,眾人排隊走落路軌,摸黑步回彩虹站月台。|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411/s00002/1491846847012|title=觀塘線斷電癱瘓逾兩小時 乘客困句鐘摸黑行路軌|work=明報|date=2017-04-11|accessdate=2018-01-11|archive-date=2017-12-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25203250/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411/s00002/1491846847012|dead-url=no}}</ref>。港鐵對事件致歉,車務總監劉天成承認事件嚴重,將會深入調查事件。
 +
* 2017年8月5日,早上約11時20分,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服務受阻逾10.5小時後,至晚上約9時35分陸續回復正常,打破港鐵服務延誤時間最長的紀錄。根據服務延誤罰款機制的計算方程式,港鐵料罰2000萬元罰款,打破過往紀錄。
 +
*2018年10月16日,早上約7時,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市區綫發生故障,訊號系統出事導致要轉為人手操作,出現嚴重延誤。港鐵車務工程總管李家潤今早在電台表示,昨晚初步分析電腦數據,發現訊號系統區間電腦之間有大量資料傳輸同步,耗用電腦大量資源,與程式設定有關,但看不到事件與測試新系統或人為因素有關,其中本綫所有列車需要全綫慢駛,比正常行車時間多四十分鐘。李家潤說,有關情況應首先在荃灣綫發生,強調凌晨4時30分已完成測試並成功轉回現有系統運作,又指現有系統沒有和新系統連接。他指已重置4條綫的區間電腦,運作一直穩定。
 +
* 2019年7月30日的港鐵不合作運動中,觀塘綫方面,其中一列往黃埔方向的列車(A163/A174)於調景嶺站多次被示威者阻礙車門關閉及按緊急按鈕。
 +
* 2019年8月31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後,一列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的列車(A167/A168),晚上10時45分,行駛至太子站時,示威者聲稱該批乘客向記者施襲,並起腳作勢施襲。雙方隔着打開的車門互罵,互掟水樽、雨傘等,有人取出金屬鎚仔揮舞,隨後示威者在車廂內取出滅火器施噴,造成列車內白煙瀰漫。期間車廂外一名女子被指用手機拍攝示威者容貌,示威者試圖搶奪其手機,推撞間導致一道月台幕門玻璃破裂。
 +
* 2019年9月15日,一列觀塘綫列車(A191/A182),其中一個車卡(C182)因為被不計其數乘客多次投訴停站開門時,受到超過100分貝的電壓聲影響,該列車問題已經由九龍灣車廠跟進維修電機。
 +
* 2019年10月2日的港鐵不合作運動中,觀塘綫其中一列往黃埔方向的列車(A113/A130)多次受示威者阻礙車門關閉及按緊急按鈕。
 +
 +
== 已擱置的發展計劃 ==
 +
=== 東南九龍發展延伸線計劃 ===
 +
根據1997年時的計劃,如果[[啟德機場]]對面海面的填海工程落實,觀塘綫將會由[[油麻地站]]向東延伸,經[[何文田]](交匯當時計劃的[[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東九龍綫]],現為屯馬綫一部分)及新填海區,最後到達原有的牛頭角站和自身交匯。該段屬長遠計劃性質的延線,稱為「東西九龍線鐵路」,觀塘綫在延伸後亦成為一條「9」字形的路線。由於2004年的啟德規劃檢討已採用「不填海」為原則,上述延線計劃實際上已不可能興建。但是2007年11月8日,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啟德城中心發展規劃大綱。而上述延線計劃將改為以[[黃埔站 (香港)|黃埔站]]作終點站。
 +
 +
=== 黃埔至炮台山段 ===
 +
政府曾計劃興建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由黃埔連接至[[炮台山站]],使觀塘綫再次過海。但在[[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落實興建後,該計劃已遭擱置。
 +
 +
== 參考文獻 ==
 +
{{reflist}}
 +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於 2022年3月22日 (二) 10:32 的最新修訂

觀塘綫

圖片來自newton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系統中營運中的鐵路路綫之一,屬於城市軌道交通,路綫色為綠色。觀塘綫共有17個車站,全程約35分鐘[1],連接位於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調景嶺站九龍城區黃埔站,主要途徑觀塘黃大仙油尖旺等地區。

介紹

路綫大部分路段為地底路段,而九龍灣站藍田站間為架空路段,油塘站則為地面車站。觀塘綫17個車站中有8個轉車站,分別為調景嶺站油塘站鑽石山站九龍塘站太子站旺角站油麻地站何文田站,可以轉乘荃灣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四條路綫。

觀塘綫觀塘石硤尾段於1979年10月1日作為修正早期系統第一期啟用,該段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段通車的路段。1982年4月26日,在地鐵荃灣綫通車前,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段,油麻地至觀塘段以當時的總站觀塘站命名為「觀塘綫」。

觀塘綫是港鐵系統(包括前地鐵系統)中少數曾多番更改終點站的路綫(至今曾七次更改終點站),亦是唯一一條兩度途經同一行政區的路綫(九龍塘站何文田站黃埔站均位處九龍城區,九龍塘至何文田站間觀塘綫途徑深水埗區油尖旺區)。

歷史

早期規劃

在1960至70年代,因應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分別於1967年9月及1970年發表《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1967年建議方案中,觀塘綫建議行走來往馬游塘站(現油塘站)及上環街市站(現上環站);後於1970年建議方案進行修訂,觀塘支綫走綫縮短至馬游塘站至旺角站間,旺角至中環(當時規劃為遮打站)段則由港九綫主綫取代,港九綫一半班次直通運行至觀塘支綫,另一半則直通運行至荃灣支綫;並建議將系統劃分為九期興建,其中首四段稱為「早期系統」,包括港九綫海軍船塢(現金鐘站)至旺角段、觀塘支綫觀塘至旺角段、荃灣支綫茘枝角至旺角段以及港島綫上環街市(現上環站)至海軍船塢段。1972年,港英政府同意先行興建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

1975年初,港英政府屬下的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佈,將早期系統略為縮減至15.6公里,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修正早期系統連接觀塘中環,於1975年11月動工興建;北段(觀塘石硤尾)於1979年9月30日完工,並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由地鐵公司港鐵公司前身)營運。通車初期地鐵只以4卡列車行走,最低票價為港幣1元。其後分別於同年12月16日由石硤尾延長至尖沙咀站。受工程因素影響,油麻地站旺角站需要延後至12月22日和12月31日才啟用。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統延伸至中環站,整個修正早期系統通車日期較原定提前7星期,成為香港首條過海鐵路。過海段通車的同時,地鐵列車由4卡增至6卡以應付客量。

荃灣支綫通車

1982年4月26日,為配合荃灣支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一分為二,荃灣綫來往旺角中環,觀塘綫則來往觀塘油麻地站;所有由來往觀塘及中環的乘客,需於旺角站轉車,觀塘綫所有列車改以油麻地站下層月台為終點站(當年建築時發現旺角站後的掉頭線需伸延至油麻地站,故多建一月台以疏導乘客),而路綫色系正式改用綠色代表。同年5月10日,荃灣綫正式通車,荃灣站茘景站太子站轉綫月台率先啟用,在荃灣綫局部通車的首7天,中環站佐敦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旺角站轉車;荃灣站荔景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太子站轉車。5月17日,荃灣綫餘下的太子站至茘灣站(1985年易名美孚站)5個車站啟用,自此油麻地站成為觀塘綫的終點站,直到2016年10月23日被黃埔站取代為止。旺角站和太子站則成為接駁荃灣綫跨月台轉車站

1986年5月22日,因應客量需求,列車增至現時的8卡一組。

東區海底隧道

1984年,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獲得地鐵同意。1984年初,日本財團提出東隧方案並主動同地鐵接洽。同年,港英政府決定興建第二條過海隧道——東區海底隧道。

隨東隧於1989年落成,觀塘綫的終點站於同年的8月6日伸延到香港島鰂魚涌站,與港島綫交匯;新增的藍田站則於同年的8月9日開幕,10月1日正式啟用。

值得留意的是鰂魚涌站這個轉車站的規劃,該站是當時香港地鐵首個「通道轉乘車站」,屬於當時主流之外(其他轉乘站走過對面月台即可轉綫)。事沿當年政府跟地鐵研究這條鐵、陸兩用的海底隧道後,地鐵屬意東隧與還有一年通車的港島綫太古站交匯,但政府認為東隧應遷就行車管道跟東區走廊的交匯處,鐵路管道根本無法連接太古站,最後地鐵唯有向下擴建鰂魚涌站,但因地理所限,走綫到達港島後未能與港島綫並行而且呈九十度角,因此鰂魚涌站不能以跨月台轉乘規劃。相比其他轉綫站,乘客在鰂魚涌站轉車要經過迂迴的通道和上落樓層,較不方便。

紓緩鰂魚涌乘客擠塞工程及將軍澳支綫通車

為了2002年通車的將軍澳綫作好準備,地鐵公司計劃在1998年7月擴建北角站以供九龍東和將軍澳沿綫乘客跨月台轉乘港島綫。隨該站擴建完工,2001年9月27日觀塘綫率先伸延到該站。

為配合將軍澳綫通車,2002年8月4日觀塘綫的東行終點站由香港島臨時改回九龍,並改以油塘站為臨時總站,所有由北角站或鰂魚涌站來往觀塘綫的乘客須在該站轉車,觀塘綫過海路段再次被讓予其他路綫。同年8月18日,將軍澳綫正式通車,觀塘綫列車最終以新界東的調景嶺站為東行終點站,將軍澳綫正式取代觀塘綫原有由東區海底隧道過海的路段。

當年地鐵公司以將軍澳綫取代觀塘綫過海,乃由於觀塘綫藍田站周邊沒有擴建空間,未能改建成為轉綫站,所以只能改動走綫東延至調景嶺,並改由將軍澳綫經油塘取道東隧過海。但由於單月台設計的寶琳站使得將軍澳綫效率較低,班次較疏落,繁忙時間每兩分半鐘一班,故部份石硤尾站彩虹站乘客放棄這種方式,改回金鐘站轉車或轉乘過海巴士取代;使荃灣綫太子站至金鐘站在繁忙時間的人流回升。除此以外,需要轉車亦是另一原因,因此巴士公司便推出海報吸引觀塘綫乘客轉乘巴士免卻了油塘站轉乘的不便。

觀塘綫延綫通車

2002年12月,地鐵公司建議把觀塘綫從油麻地站向東延伸,經何文田至黃埔,取代九廣鐵路公司在黃埔建造自動捷運系統的計劃。隨著兩鐵合併,觀塘綫延綫計劃可望落實,行政會議已經於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線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

政府於2009年11月27日在憲報刊登觀塘線延線鐵路方案,將興建一條全長約2.6公里的鐵路,從現有觀塘線油麻地站延伸,增設何文田黃埔兩個新站。乘客可於擬建的何文田站轉乘將來的東西走廊(現稱屯馬綫)。該延線為全線於地下行走的鐵路,將為何文田南、紅磡包括黃埔花園一帶的居民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2],原訂2015年8月啟用,後來延誤至2016年10月23日。由於觀塘綫油麻地站月台設置特殊,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一段列車靠右行走(右上左落),與觀塘綫其餘路段的左上右落相反。

乘客量

觀塘綫沿線設有不少新舊工商業區、大型住宅、大型購物中心和院校。在同時連接西九龍東九龍核心地帶的效應下,加上來自東鐵綫屯馬綫往返新界東、新界西各地和過境管制站,以及利用將軍澳綫過海及往來將軍澳新市鎮的人流(尤其是前者,很多時這類乘客的最終目的地實則鄰近荃灣綫,甚至東涌綫的車站,因現有線路走線而乘搭觀塘綫),以及一些非經常性的人流增加(例如在假日市民經鑽石山站彩虹站轉乘巴士或小巴到西貢遊玩,或部分節日大批市民到黃大仙祠參拜,又或除夕時在鑽石山和觀塘等地商場舉辦的倒數活動吸引原位於港島區除夕倒數的市民前往),本綫在每日任何時間的載客量都是甚高,擠逼情況甚為常見。

觀塘綫在1989年起因可以直接過海,吸引不少原使用荃灣綫過海的乘客改乘,唯2002年起觀塘線過海段撥歸將軍澳綫,不能直接過海令觀塘線失卻部分過海客。然而,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的急速發展,加上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將屬本線服務範圍的九龍灣牛頭角觀塘一帶發展成九龍灣商貿區觀塘商貿區,吸引不少初創企業(尤其是創意產業)、中小企、不少原位於港島區的私人企業辦公室、甚至政府部門進駐,再加上2016年10月觀塘綫延綫開通,令本線的服務範圍包含了何文田紅磡兩區,本線的客量進一步增長,而繁忙時間由旺角至油塘各站更出現不差於中環、金鐘等站的擠逼現象。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觀塘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95%及92%[3],觀塘綫延綫通車2016年10月通車後,觀塘綫進一步上升,2018年最繁忙時段載客率更升至101%,(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石硤尾站太子站之間。

車務

班次

觀塘綫如同其他市區綫,班次相當頻密,繁忙時間平均每約2.3分鐘一班車,非繁忙時間亦維持約3至6分鐘一班;惟由於黃埔站選址問題,基於施工限制,只能建造一個側式月台供乘客上落之用[4],留置線亦只能建造在何文田站1號月台的後方,故何文田站和黃埔站之間需要單線雙程行車。就此,觀塘綫於繁忙時段的下行列車採用梅花間竹的運行模式,一半班次以黃埔為終點站,另一半的班次則以何文田為終點站,在2號月台落客後於何文田站西南的側綫調頭在1號月台(往調景嶺方向)開始載客。

班次調整

港鐵為提升服務,於2012年3月推出用心聽·用心做計劃,先於2012年3月24日起加強本綫周六、日的服務,下午一時至二時及五時至六時,由三分半鐘一班車加強至三分鐘一班車,而星期日早上8:45至晚上20:00亦加密至三分半至四分鐘一班車。此外,亦於8月27日起加強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平日緊接早上和黃昏繁忙時間及星期五晚上時段的班次,分別各加10班、6班及12班車。另外,亦由2012年11月24日起,加強星期六早上9:30至晚上7:30及晚上7:30到午夜的列車服務,分別加密至2.5分鐘一班及4分鐘一班。然後,亦於2014年9月1日起,加強星期一至五日間非繁忙時間列車服務,由4分鐘一班加密至3.5分鐘一班,而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亦加密至三分鐘至三分半鐘一班車。由2015年8月29日起,加強星期日下午4:45到晚上8:00的列車服務,加密至2.8分鐘一班;由2016年12月11日起,加強星期日早上8:45到中午12:00的列車服務,加密至2.8分鐘一班。

使用車輛

型號 製造商 車輛編組 製造年代 車輛總數 上線時間 其它名稱
港鐵市區綫韓製列車 南韓Rotem日本三菱重工業 A-C-B+B-C+B-C-A 2001-2002 13列 2002/04/26-
2010/04/07
K-Train、K車
市區綫現代化列車 英國都城嘉慕 A-C+D+B-C+D+C-A 1977-1986
1989-1995
20列 1979/10/01- M-Train、老M車
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 A-C-B+B-C+B-C-A 2010-2013 22列 2011/12/07- C-Train

觀塘綫自通車至2002年4月,觀塘綫只有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行走。由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初期間以兩款列車行走,一為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共17列(原本有19列,其中一列為「實心列車」(即全列均為動力車卡,列車當時編組A195/A200)但因建造迪士尼綫而減少1列,該列「實心列車」亦已改變,2007年10月,因港島綫加密班次而削減一列予港島線行走(調走編組A215/A200)),每列8卡,從1979年10月起投入服務。及後陸續有車卡引入,並於1998年至2001年間全面翻新。而另一款為Rotem電動列車,共13列。2011年12月起,觀塘線則主要以英國製列車及中國製列車行走。

在2012年3月港鐵加密班次之前,觀塘綫有32列英製列車,另加2列中國製列車(合共34列),但由於有2列列車留廠進行大修或調往其他路線(荃灣綫港島綫將軍澳綫),而每日任何時段需要有後備列車留廠,故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繁忙時間,觀塘綫只會行走28列列車。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時間,則只行走26列列車。[5]

緊急列車服務

假如以下路綫出現事故,此線可視乎情況提供臨時班次,以接載受影響乘客繼續前往香港島將軍澳荃灣

以上安排中途均無需清客,而觀塘綫列車亦可以直接行走(因各線訊號系統一樣)。因此,市區綫列車可以按需求隨意調配,達致四綫車務安排互通,但是可能罕有地四線同時間故障。

問題

架空天橋橋身外牆老化

港鐵觀塘線架空路軌建於來往六條行車線的觀塘道上方,在2014年有媒體現場視察發現,近觀塘站的天橋橋身外牆位置,橋身出現50處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缺損並露出鋼筋外露,而附近橋身亦有輕微裂紋及發霉。港鐵指自2014年初開始,在觀塘線整段高架橋,進行大型勘測及保養工程。

車站人流承受力問題

由於觀塘綫早期月台及大堂設計狹窄,只設少量扶手電梯,未有預計東九龍會有大規模商業發展,導致九龍灣站牛頭角站觀塘站的月台及大堂於2005年起成為嚴重擠迫的「重災區」。2014年立法會文件披露觀塘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和客量,若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94%的載客率,現時客量達4.6萬人次。[6]香港01曾報導,市區重建局向港鐵提出以無償方式提供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土地擴建觀塘站,擴闊月台及車站大堂,同時為環保連接系統提供調頭路軌。但因為建議涉及到遷移往調景嶺方向的路軌,而港鐵亦基於其工程成本的考慮,反對進行擴建。

意外

1994年觀塘綫載客列車駛入九龍灣站二號月台時出軌事件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載客列車由牛頭角站駛進九龍灣站2號月台時,其中兩節車卡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香港首宗載客列車出軌事件。

2013年12月電纜鬆脫事件

2013年12月16日,觀塘綫油塘站調景嶺站之間一段三十米的電纜鬆脫,將軍澳綫全綫停駛近五小時。

中午12時40分,觀塘綫一列由調景嶺往油塘站方行駛的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A365/A366),駛至兩站之間的五桂山隧道時,一段30米長架空電纜鬆脫,列車車頂碰撞電纜後冒煙搶火,數名乘客稱聽到幾響爆炸聲,並見車身外有火花,車廂燈光一度半熄,遂報警求助。消防到場後,發現列車停在離油塘站約50米外的管道內,疏散車上150名乘客,由車頭的緊急出口離開車廂,徒步走到油塘站月台,事件中無人受傷。油塘站亦要全面封閉,油塘站寶琳站康城站服務完全癱瘓,藍田站一度暫停服務。直至下午2時許,港鐵開放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同時抽調觀塘綫列車,有限度提供將軍澳綫過海服務。港鐵維持每8分鐘的列車在藍田站接載乘客後,讓列車直接駛入將軍澳綫過海段往北角站(即等同將軍澳綫尚未通車時的觀塘綫列車行走路綫)。此安排一直維持至當天下午5時35分,直至架空電纜維修完成。事故導致上述路段癱瘓近5小時,是港鐵22年來最長時間的故障。

由於事故發生時,將軍澳綫一列韓製列車(A311/A312編組,當天擔任車序025)正在肇事路段附近,後來亦被暫時調往觀塘綫作臨時服務,因此上述時段內出現了三種不同種類的列車行走觀塘綫,亦是自韓製列車全面調離觀塘綫服務後首次再有韓製列車服務觀塘綫。[7]

由於將軍澳近年巴士重組大削跨區和過海綫,港鐵成為區內最重要交通工具。發生事故時估計約十萬居民出入嚴重受阻,大批受影響乘客在車站內外等候,只可等港鐵安排接駁旅遊巴。其中觀塘站寶琳站坑口站的港鐵免費接駁巴士站外有數百人排隊,大批乘客冒着寒風冷雨排隊兩小時才能乘搭到巴士。惟港鐵職員沒提供清晰指示,有夫婦排隊到上車一刻才發現上錯車,要重新排隊;將軍澳站職員更發出錯誤資料,派發的「乘車應變錦囊」小冊子列有2013年11月底已取消的隧巴692線[8]與此同時,將軍澳隧道在半小時內發生兩宗交通意外,共10人受輕傷送院治理無大礙。連環車禍令區內交通「雪上加霜」,嚴重擠塞。

反修例運動期間合法遊行當日局部停運

2019年8月24日,下午1時,有市民發起在觀塘區舉行「燃點香港·全民覺醒」大遊行(遊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是合法遊行),惟港鐵在早上10時許,突然宣布因應公眾活動,中午12時起,觀塘綫彩虹站調景嶺站之間的列車服務暫停;而九龍灣站藍田站之間各車站則暫時關閉。同時亦未有提供接駁巴士。由於港鐵多次被中國政府喉舌批評在警民衝突中列車照常運作接載包括示威者在內乘客,港鐵於政治壓力下屈服,首次在遊行開始前便關站及停駛,故引起市民關注。市民批評港鐵是政府「幫兇」,做法並無必要,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港鐵應盡服務香港市民的責任。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批評做法妨擾市民參與合法的公眾活動。[9]到近下午1時許,觀塘站A出口閘下有4人靜坐抗議封站,要求港鐵高層交代。到1時55分警員成功清場後,市民在站外踢閘抗議。

到晚上8時38分,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向乘客發出公開信指社會爭議引發了一些在鐵路發生的事件和衝突是公司運作40年來最大的挑戰,希望公眾「諒解」觀塘綫的「特別車務安排」。他說關閉個別車站是「經過審慎考慮、不得已的決定」,以「確保車站內所有人安全」。[10]列車服務於晚上11時45分回復正常。[11]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港鐵關閉車站並非人為錯誤,是由港鐵公司自行提出並經政府同意,故此不需根據服務表現安排作出罰款。

2019年10月7日,因應荃灣綫列車服務受上日的事故而暫停,觀塘綫列車以石硤尾為尾站,不停樂富、黃大仙、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站。

其他事故

  • 2000年9月18日,一名失明人士在石硤尾站不慎踏空從闊約一米車廂接駁罅隙跌落路軌,該失明人士僅及輕傷。為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地鐵公司將所有現代化列車之間的駁位加上三條鐵鏈。有關鐵鏈已經在所有車站安裝月台幕門月台閘門之後被拆除。
  • 2001年9月2日清晨,藍田站與東區海底隧道之間一段架空電纜的避雷針遭雷電擊中,導致電纜上一配件鬆脫,以致一列列車駛至時,電纜突擦出火花而停駛。事件導致觀塘綫觀塘站鰂魚涌站服務中斷大約一個半小時,此為自地鐵通車以來首宗避雷針遭雷電擊中事件。
  • 2002年9月3日,早上約十時許,觀塘綫原本一列回廠列車,因控制室沒有通知車長將列車回廠,使車長在調景嶺站牛頭角站間繼續接載乘客往油麻地。當列車離開牛頭角站後,錯誤駛進一條往九龍灣車廠的路軌。車長發現入錯路軌後隨即煞停列車,其後將列車反方向倒車駛出約30公尺,待路軌修正後,列車才成功進入九龍灣站。
  • 2008年12月8日,觀塘綫因維修人員疏忽沒有關上一個架空電纜隔離器而觸發短路,令架空電纜損壞斷裂(架空電纜受損的地方約為油塘站油麻地方向前行約150的地方)。是次事故使觀塘綫觀塘站調景嶺站之間的服務一度停頓近4小時,港鐵派出接駁巴士接載受影響乘客來往觀塘站油塘站之間。
  • 2011年4月,九龍灣站正逐步安裝月台半身閘門,唯不斷發生多次故障。首先於5月15日曾發生故障,部份已安裝的閘門未能開啟,要人手操作打開閘門讓乘客上落車。到了同年8月2日早上上班繁忙時間,九龍灣站往調景嶺方向的月台閘門發生故障,要由月台助理及乘客合力拉開閘門讓乘客上落。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入站時要慢駛(限速每小時22公里),導致沿綫列車服務受阻兩小時,大批乘客要在彩虹站落車轉乘列車(為令西行有足夠列車,港鐵安排部份列車於彩虹掉頭),彩虹站非常擠迫。有乘客不滿「港鐵職員以廣播粗暴喝令乘客落車」,對港鐵安排混亂大表憤怒,但港鐵至今並沒有交代。
  • 2011年8月5日,早上9時30分後,觀塘綫一列往調景嶺方向的列車在鑽石山站發現制動系統問題,乘客需下車轉乘下一班列車,受阻約5至6分鐘;而有問題的列車則駛回車廠檢查。同日九龍灣站往調景嶺方向月台​自動閘門再次故障,列車又再需要低速入站,兩件事故同時造成觀塘綫列車擠塞。
  • 2011年11月28日,晚上7時11分,觀塘綫一列往調景嶺方向的列車在九龍灣站供電系統發生故障,乘客需下車轉乘下一班列車,受阻約5至6分鐘;而有問題的列車則駛至觀塘側綫等待回廠檢查。期間九龍灣觀塘站列車服務一度暫停。
  • 2012年7月24日,觀塘綫介乎彩虹站調景嶺站架空路段,因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關係暫停行車,令部份乘客調景嶺未能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被逼滯留在車站內留宿過夜,職員送上飲品及墊地膠袋供乘客使用。
  • 2014年11月29日,荃灣綫訊號故障。荔景站因訊號問題,導致荃灣綫行車較平常多約20分鐘,約一小時後始恢復正常。其間港鐵調動車務疏導乘客,觀塘綫三班往油麻地方向的列車改往中環為終點站。
  • 2016年1月16日,下午近4時,調景嶺站發生信號故障逾兩小時,觀塘站至調景嶺站的列車服務受阻20分鐘,多個月台逼滿候車乘客,服務在傍晚6時許恢復正常。[12]
  • 2017年4月10日,傍晚近6時,觀塘綫的彩虹站電纜裝置發生電力故障,觀塘站至九龍塘站沒有電力供應,列車服務受阻逾兩小時,其中一輛由九龍灣開往彩虹方向的列車停留管道近一小時後,車長才打開車頭緊急逃生門疏散乘客,沿路軌步行返車站,至少8人不適送院[13]。港鐵對事件致歉,車務總監劉天成承認事件嚴重,將會深入調查事件。
  • 2017年8月5日,早上約11時20分,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服務受阻逾10.5小時後,至晚上約9時35分陸續回復正常,打破港鐵服務延誤時間最長的紀錄。根據服務延誤罰款機制的計算方程式,港鐵料罰2000萬元罰款,打破過往紀錄。
  • 2018年10月16日,早上約7時,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市區綫發生故障,訊號系統出事導致要轉為人手操作,出現嚴重延誤。港鐵車務工程總管李家潤今早在電台表示,昨晚初步分析電腦數據,發現訊號系統區間電腦之間有大量資料傳輸同步,耗用電腦大量資源,與程式設定有關,但看不到事件與測試新系統或人為因素有關,其中本綫所有列車需要全綫慢駛,比正常行車時間多四十分鐘。李家潤說,有關情況應首先在荃灣綫發生,強調凌晨4時30分已完成測試並成功轉回現有系統運作,又指現有系統沒有和新系統連接。他指已重置4條綫的區間電腦,運作一直穩定。
  • 2019年7月30日的港鐵不合作運動中,觀塘綫方面,其中一列往黃埔方向的列車(A163/A174)於調景嶺站多次被示威者阻礙車門關閉及按緊急按鈕。
  • 2019年8月31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後,一列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的列車(A167/A168),晚上10時45分,行駛至太子站時,示威者聲稱該批乘客向記者施襲,並起腳作勢施襲。雙方隔着打開的車門互罵,互掟水樽、雨傘等,有人取出金屬鎚仔揮舞,隨後示威者在車廂內取出滅火器施噴,造成列車內白煙瀰漫。期間車廂外一名女子被指用手機拍攝示威者容貌,示威者試圖搶奪其手機,推撞間導致一道月台幕門玻璃破裂。
  • 2019年9月15日,一列觀塘綫列車(A191/A182),其中一個車卡(C182)因為被不計其數乘客多次投訴停站開門時,受到超過100分貝的電壓聲影響,該列車問題已經由九龍灣車廠跟進維修電機。
  • 2019年10月2日的港鐵不合作運動中,觀塘綫其中一列往黃埔方向的列車(A113/A130)多次受示威者阻礙車門關閉及按緊急按鈕。

已擱置的發展計劃

東南九龍發展延伸線計劃

根據1997年時的計劃,如果啟德機場對面海面的填海工程落實,觀塘綫將會由油麻地站向東延伸,經何文田(交匯當時計劃的東九龍綫,現為屯馬綫一部分)及新填海區,最後到達原有的牛頭角站和自身交匯。該段屬長遠計劃性質的延線,稱為「東西九龍線鐵路」,觀塘綫在延伸後亦成為一條「9」字形的路線。由於2004年的啟德規劃檢討已採用「不填海」為原則,上述延線計劃實際上已不可能興建。但是2007年11月8日,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啟德城中心發展規劃大綱。而上述延線計劃將改為以黃埔站作終點站。

黃埔至炮台山段

政府曾計劃興建香港第五條過海鐵路,由黃埔連接至炮台山站,使觀塘綫再次過海。但在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落實興建後,該計劃已遭擱置。

參考文獻

  1. 港鐵行程指南 - 黃埔至調景嶺 港鐵, 2021-08-24.
  2. 港鐵觀塘線延線刊憲. 明報即時新聞. 2009年11月27日 [200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2月2日) (中文(繁體)‎). 
  3. 西鐵荃灣線超負荷 暫難增班次 須待提升信號系統沙中線疏導. 明報. 2014-04-14 [2014-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9). 
  4. 觀塘綫延綫 (PDF). 香港: 地鐵公司. 2008-03-12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27) (中文(繁體)‎). 
  5. 業務概覽 港鐵
  6. 2014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港鐵列車的可載客量和載客率 (PDF). [2015-09-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0). 
  7. 港鐵KTL K-Train (C311) 北角至彩虹行車片段 (調景嶺供電故障)
  8. 港鐵應變亂 教搭已殺巴士綫 明報,2013年12月17日. [2013年12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17日). 
  9. 合法遊行下港鐵7站停駛半日 市民轟安排不當 港鐵:不讓暴力在鐵路滋長. 明報. 2019-08-25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10. 未遊行先停服務 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與政府警方商討後決定 望市民諒解. 立場新聞. 2019-08-24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4). 
  11. 港鐵:觀塘綫列車服務將於晚上11時45分回復正常. 香港電台. 2019-08-24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12. 調景嶺站信號故障逾兩粒鐘 月台一度逼爆 on.cc東網,2016年1月16日. [2016年1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5日). 
  13. 觀塘線斷電癱瘓逾兩小時 乘客困句鐘摸黑行路軌. 明報. 2017-04-11 [201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5). 列車服務受阻逾兩小時,九龍塘至觀塘站列車一度停駛,有正駛往彩虹站的列車停留在管道,乘客被困一小時後摸黑走路軌返回月台。張先生等被困近一小時後,車長打開車頭緊急逃生門疏散乘客,眾人排隊走落路軌,摸黑步回彩虹站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