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地
圖片名稱 |
---|
圖片來自DUNDEE CITY COUNCIL 議會區 丹地市 成立時間 約11世紀 |
鄧迪(英語:Dundee,聆聽i/dʌnˈdiː/;蘇格蘭蓋爾語:Dùn Dè或Dùn Dèagh,[ˈt̪uːn tʲeː]) 是英國蘇格蘭東部北海沿岸泰河入海口城市。正式名稱為鄧迪市(City of Dundee),是蘇格蘭行政區劃里的32個議會區之一。該市占地面積約60平方公里,人口148,710(2017年中期預測)[1],是在格拉斯哥、愛丁堡和阿伯丁之後蘇格蘭的第四大城市。鄧迪市的年平均日照時間是1523小時,是蘇格蘭日照最充足的城市之一,[2]這在陰雨天頻繁的不列顛島上尤為難得。鄧迪市還擁有兩所大學——鄧迪大學和亞伯泰大學,兩隻職業足球俱樂部——鄧迪足球俱樂部和鄧迪聯足球俱樂部。
鄧迪在歷史上曾屬安格斯,在12世紀後期發展成為一個臨海城鎮,並成為蘇格蘭東海岸的重要貿易港口。[3]中世紀時期,它曾多次受到戰火的摧殘。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鄧迪在19世紀成為了全球黃麻工業中心。[4]連同其它相關有影響力的產業,人們把鄧迪稱為「黃麻,果醬和新聞」之城。[2]
因為歷史上眾多的發明發現(如郵票幾乎同時向政府提出郵票的實用建議。[5]詹姆斯·查門斯曾在鄧迪市的信件中使用郵戳,早於英國全國範圍發行的最早郵票「黑便士」。}})以及知名的「發現號」南極探險,鄧迪在20世紀後被稱為「發現之城」(City of Discovery)。城市的推廣口號是「一個城市,許多發現」(One City, Many Discoveries)。[2]
如今,隨着傳統產業的逐漸衰弱,鄧迪市正大力發展生命科學研究、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產業、電子遊戲產業、通訊業和旅遊業等現代產業。2014年,鄧迪市因其在醫學研究、漫畫、電子遊戲等多個領域對世界的重大貢獻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城」稱號。它是英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6][7][8]鄧迪市被GQ雜誌評為2015年「英國最酷的小城」,[2]入選《華爾街日報》2018年「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第5位。[9]
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負責設計,耗資近8000萬英鎊(約7.2億人民幣)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鄧迪畫廊分館於2018年9月15日對外開放。[10][11]
鄧迪(Dundee)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碼頭城市,眺望著泰河海灣 (Firth of Tay),其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時期。這座城市建立於 800 多年前,歷經了中世紀時期、維多利亞時期與工業革命時期,並使自己不斷擴張與更新。在城市中四處遊覽,將能讓您看到鄧迪各種不同的景觀,或者您也可以從城市中的山頂上眺望。
憑藉著工業革命及黃麻纖維的生產,使得鄧迪在維多利亞時期成為一座富裕的城市。維爾丹工廠 (Verdant Works) 是昔日的黃麻紡織廠,如今則成為一座博物館;參觀這座博物館可讓您認識這項產業的歷史,並能了解其所帶來的財富如何促使這座城市的發展。
麥克馬納斯美術博物館 (McManus Galleries and Museum) 及聖保羅聖公會大教堂 (St. Paul’s Episcopal Cathedral) 均堪稱為哥德式建築的輝煌典範。此外,城市廣場 (City Square) 上還有更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來到此地,您可以探索當地市集、各種社區活動,此外還能向鄧迪在漫畫研究領域的威望致敬。
鄧迪的海事工業使其成為當年建造 RRS 發現號極地探險研究船 (RRS Discovery) 的絕佳地點,您可前往發現號基地 (Discovery Point) 參觀這艘船隻。若想要更深入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不妨走一趟豪夫墓園 (Howff),這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墓園就坐落於城市的心臟地帶。
鄧迪山 (Dundee Law) 則可讓您眺望迷人的城市景觀;這座位於城市中心的死火山,現在成為一座綠意盎然的山丘。您也可以前往布洛蒂碼頭 (Broughty Ferry) 的沙灘地區,找個理想的地方享受陽光。
還可享受鄧迪的當代藝術文化。鄧迪當代藝術館 (Dundee Contemporary Arts) 或鄧迪劇院 (Dundee Rep Theatre) 都能讓您欣賞這座城市的新興藝術家的出色才華。
目錄
歷史
「鄧迪」這個地名的語源至今沒有定論。古英語文獻中出現過「Donde」(1177年)、「Dunde」(1199年)以及「Dundoo」(1200年)的表記。[12]從現代蘇格蘭蓋爾語的表記「Dùn Dè」來分析,前半部分「Dùn」是一個重要的地名構詞成分,意為「堡壘」。而這個詞綴在凱爾特語族中的蓋爾語、布立吞語和皮克特語中也很常見。[13]後半部分「Dè」的來源則不甚明顯。目前的語言學界有三種主流說法:一種可能性是它來自蓋爾語的「Dèagh」,意為「火」。現代蘇格蘭蓋爾語也用「Dùn Dèagh」表記該地名。還有一種假說認為它與泰河(Tay)的名稱同源。從一位蘇格蘭地圖學者(約1583-1596年)的地圖中可以看到「Duntay」的表記。[14]按此說法,「鄧迪」可以解釋為」泰河邊上的堡壘「。最後一種假說認為,該名稱來源於一位名為「Daigh」的地方統治者。[15]
民間語源則認為該鎮原名「Alectum」,第八代亨廷頓伯爵大衛從「聖地」歸來,將這裡改名為「Dei Donum」(來自上帝的禮物)。[16]這種說法可能受到了羅馬-不列顛文化的影響。
石器時代
鄧迪在中石器時代就有早期人類定居的跡象。[17][18]1879年,考古學者在鄧迪港口附近出土了一個貝冢,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時代的燧石、木炭和石斧。[19]
在該市西北端,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條古石碑道,附近有{環狀列石遺蹟和數個墳冢。[20]這些遺蹟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痕跡,如今已經被保護了起來。據稱,它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21]
王權時代
鄧迪作為一個主要城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末期。當時,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將鄧迪及附近領地授予了他的弟弟大衛王子(第八代亨廷頓伯爵)。[22]大衛將鄧迪建設成了一個貿易中心,推動了這個海港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繁榮。[23]
在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期間,鄧迪被英格蘭軍隊占領數年。1306年,羅伯特·布魯斯成為了蘇格蘭國王,並於1312年初率軍重新奪回了鄧迪。[24]
1542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去世,僅有六天大的瑪麗一世繼承王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意圖破壞蘇格蘭與法國的老同盟關係,並試圖通過武力手段為其子愛德華六世迎娶瑪麗,從而繼承蘇格蘭王位。1547年,鄧迪被英格蘭占領。一年後,該城被蘇格蘭與法國聯軍奪回,但已經受到了英格蘭軍隊的嚴重破壞。[25]
1642年,以查理一世為代表的保皇派宣布討伐國會,英國內戰爆發。1645年,鄧迪被保皇派的蒙特羅斯侯爵詹姆斯·格雷厄姆圍困。[26]1651年,奧利弗·克倫威爾的手下喬治·蒙克率領議會派軍隊襲擊了鄧迪,並將該城洗劫一空,甚至殺害了許多居民。[27][28]
大英帝國時代
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信奉舊教的斯圖亞特王朝君主詹姆斯二世被罷黜。蘇格蘭的一些貴族為了維護傳統的氏族制度,迫切希望詹姆斯二世重歸王位。1689年,第一代鄧迪子爵約翰·格雷厄姆在鄧迪附近樹立了斯圖亞特王朝旗幟,該鎮成為了詹姆斯黨的重要據點。[29]從1715年開始,詹姆斯黨在鄧迪連續起事。1716年1月6日,詹姆斯黨人在珀斯的斯康宮擁戴詹姆斯三世和八世(老僭王)登基為王。幾天後,「國王」公開訪問了鄧迪。蘇格蘭的大多數民眾,包括很多鄧迪人,都認為他是合法的國王。[30]
隨後,大英帝國迅速崛起,大量擴張海外殖民地。在工業革命時期,鄧迪從印度次大陸成批進口植物原料,再加工製成亞麻和黃麻成品出口海外,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31]到19世紀末期,鄧迪的大多數工人都在黃麻工廠工作。由於黃麻成品需要用鯨油處理,鄧迪的捕鯨業和造船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32]其中著名的船隻包括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1901年乘坐的南極科考船RRS發現號。這艘船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成為了鄧迪市的標誌。[33]雖然當時鄧迪的經濟以黃麻產業為主,但它也因小型工業而聞名。其中最有名是「鄧迪橘子醬」以及1905年成立的新聞出版公司湯姆遜。[34]當時的鄧迪被冠以「3個J」和「黃麻、果醬和新聞」(jute, jam & journalism)的綽號。[2]
然而,進入20世紀後,印度的織布工業開始發達,加爾各答的麻織品變得更加廉價。[35]鄧迪的工業製品逐步失去了競爭力,大批工人失業,經濟開始走下坡路。[36]鄧迪的最後一家黃麻加工廠於20世紀70年代關閉。由於石油取代了鯨油,鄧迪的捕鯨活動於1912年停止,造船業也於1981年最終停止。[37]
鄧迪曾經發生過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鐵路災難」之一的「泰橋災難」。1879年12月28日,一場風暴襲擊了鄧迪,泰鐵路橋發生部分坍塌,一列客運列車墜入大海,75人喪生。而當時距離泰鐵路橋的正式開通還不到兩年。[38]
1906年7月,鄧迪市的一處保稅倉庫着火,後來火勢不斷擴大,持續了近12個小時。據目擊者描述,這場火災堪比「燃燒的威士忌」。[39]最後火災造成了當時約450,000英鎊的損失,[40] 被稱為鄧迪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火災。[41]
地理
位置
鄧迪坐落在蘇格蘭東海岸的泰灣北岸。在WGS84坐標系統中的地理位置為西經2°58′,北緯56°27′。該市位於愛丁堡的東北偏北58公里處,[42]倫敦的西北偏北580公里處。[42]2007年的地圖數據顯示,鄧迪的城市建成區東西距離約為13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大致呈矩形分布,總占地約60平方公里。
地質特徵
鄧迪位於地質構造的背斜處,主要的基岩類型為老紅砂岩。[43]由地層火山噴發形成的岩漿岩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作用,形成了許多突出的山丘。[43]在該市東部的港口,基岩突出起伏,基本構成包括鎂鐵質熔岩和凝灰岩。鄧迪周圍的土地,特別是西部和東部的低洼地帶,擁有特別適合耕種的高質肥沃土壤。這些土地屬於褐色土壤類型,深處有經過老紅砂岩被風化、侵蝕形成的沙子礫石層。
經濟
近代經濟
20世紀之前,鄧迪的經濟以黃麻產業為主。二戰結束後,鄧迪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子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占據市場。1945年底,美國電子公司NCR選擇將鄧迪作為其在英國的運營基地。[44]主要原因是該市在二戰中沒有受到破壞,以及交通便利、日光照射時間長。到了20世紀60年代,NCR公司已經成為該市收銀機和自動取款機的主要生產商。該公司還開發了用於收銀機的磁條讀取器,並生產了一批早期計算機。[45]
之後有許多類似NCR的公司入駐鄧迪,吸收了大量因產業結構變化而失業的工人。一家以鄧迪為中心,生產和銷售冰箱和旋轉式乾衣機的公司與摩飛電器合併,並迅速擴展,雇用了超過1000名本地員工。米其林輪胎也開始在鄧迪建立工廠,大量招收失業工人。[46]
20世紀80年代,造船廠的倒閉以及黃麻貿易的徹底消失造成了近1萬個製造業崗位的流失。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失業率和經濟狀況的惡化,鄧迪市於1984年1月成立了企業園區,吸引外商投資。1983年,第一台ZX82家用電腦在鄧迪市出產。然而該公司將一座生產車間改造為超市的計劃引起了工人的強烈不滿。工人聯合發起了長達六個月的罷工和靜坐示威活動。1993年,該工廠被迫關閉。[47]
當代經濟
在2011-2015的五年期間,鄧迪市註冊企業數量從2655增加到3210個,增長率20.9%。[48]該市的主要企業包括NHS泰賽德、鄧迪市議會、鄧迪大學、樂購、DC湯姆遜和英國電信。其他企業包括一些有限和私營公司,如NCR、米其林、英傑華集團、蘇格蘭皇家銀行、阿斯達、斯巴超市、HBOS和德本漢姆等。[48]
在2009年至2014年期間,鄧迪市的信息通信產業、建築業和製造業連續裁員,造成了每個行業約500個工作崗位的流失。相比之下,工商管理、職業技術與後台支援服務、高新科技產業的就業人數激增,在六年間增加了大約1000個全職工作崗位和300個兼職崗位。[48]2015年,鄧迪市全職員工周薪的中等水平為523.5英鎊,其中男性為563.4英鎊,女性451.8英鎊。鄧迪市所有員工的平均周薪從2000年的325英鎊增加到了2015年的380英鎊。[48]
信息技術和電子遊戲開發已成為該市的重要支柱產業。[49]1984年,遊戲開發公司Rockstar North在鄧迪成立。1991年,該公司發行了智力遊戲《百戰小旅鼠》。1997年發行了《俠盜獵車手》系列。[50]
視頻
參考資料
- ↑ Estimated population by sex, single year of age and administrative area, mid-2017 (PDF). gro-scotland. [2018-08-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5-11).
- ↑ 2.0 2.1 2.2 2.3 2.4 Dundee Knowledge. [2018-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 ↑ Dundee's Maritime History. [2017-02-10].
- ↑ Dundee: Jute and Empire. [2017-02-10].
- ↑ Patrick Chalmers. Robert Wallace MP and James Chalmers, the Scottish Postal Reformers. Effingham Wilson & Co. 1890 [2018-08-10].
- ↑ Dundee awarded UK's first Unesco City of Design status. BBC News.
- ↑ Dundee wins City of Design status from UNESCO. thecourier.co.uk.
- ↑ Dundee the UK's first Unesco ‘City of Design’. scotsman.com.
- ↑ Dundee named worldwide 'hot destination'. 華爾街日報.
- ↑ V&A Dundee Museum of Design announces opening date. BBC News. 2018-01-18 [2018-01-18].
- ↑ ()2018最期待新建築;隈研吾:V&A博物館鄧迪分館. 搜狐. 2018-01-26 [2018-08-07].
- ↑ Mackay, George, Scottish Place Names Geddes & Grosset p.30, 2000
- ↑ Taylor, I, Names and Their Histories: A Handbook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opographical Nomenclature, London: Rivingtons, 1898
- ↑ Pont, T, Lower Angus and Perthshire east of the Tay., www.nls.uk, c1583-96 [2008-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5)
- ↑ Barrow, G.W.S. Earl David's Burgh. (編) Kay, W. The Dundee Book. Edinburgh: Mainstream Publishing. 1990.
- ↑ Boece, H., The History and Chronicles of Scotland (Translated by J. Bellenden, 1536), 由Bellenden, J.翻譯 , Edinburgh: W&C Tait, 1821 [1527]
- ↑ Mathewson 1879
- ↑ Dundee, Stannergat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Scotland: Canmore Database. [2011-04-22].
- ↑ Mathewson(1878–79), Dundee, Stannergate, www.rcahms.gov.uk, [2009-02-27]
- ↑ Historic Scotland, Amended entry in the Schedule of Monuments. Re: The monument known as Greystane Lodge, cursus and barrows SW of. In the parish of Longforgan and county of Angus, hsewsf.sedsh.gov.uk, 1998 [2009-03-12]
- ↑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Scotland. Balgarthno Stone Circle. www.rcahms.gov.uk. [2009-03-11].
- ↑ Barrow 2003,第266頁
- ↑ Barrow 1990,第20–21頁; Turnock 1982,第23頁; Mackie 1836,第23–24頁
- ↑ Barrow 1965,第272頁
- ↑ McKean 2009,第9–10頁; Merriman 2000 pp. 263, 292, 304, 360–361
- ↑ Lythe 1958,第27–28頁; Reid 1990,第97–99頁; Cowan 1995,第195–198頁; Cullen,Whatley & Young(2009),第61–63頁
- ↑ Mackie 1836,第32–38頁; Lythe 1958,第28–30頁; Cullen,Whatley & Young(2009),第63–64頁
- ↑ English Historical Fiction Authors: General George Monck and the Siege of Dundee. [2016-07-30].
- ↑ Lenman 1980,第30頁; Patrick 2009,第85–88頁
- ↑ J. Baynes, The Jacobite Rising of 1715 (1970), p.166
- ↑ History of Dundee in Scotland & Map and description. A vision of Britain through tim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004 [2006-07-08].
- ↑ Jackson & Kinnear 1990,第16–22頁
- ↑ Huntford 1986,第47頁
- ↑ Mathew 1998,第12頁
- ↑ Roul 2009,第103頁; Stewart 1998,第16–17頁; Stewart 2011,第37頁
- ↑ Whatley 1990,第45頁; Devine,Lee & Peden(2005),第166頁
- ↑ Hunting the Whale: The Whale Ships. HistoryShelf.org. East Lothian Council. 2003 [2011-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 ↑ Appalling Catastrophe, Fall of the Tay Bridge. The Scotsman. 1879-12-29: 5 [2006-07-09].
- ↑ Dundee fire postcard tells the 1906 tale of rivers of burning whisky.
- ↑ McKean, Charles, and Whatley, Patricia, with Baxter, Kenneth. Lost Dundee. Dundee's Los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Edinburgh: Birlinn. 2008: 192–193. ISBN 9781841585628.
- ↑ July 1906 - Bygone Dundee: Dundee's Greatest Fire. Dundee City Council. [2014-03-27].
- ↑ 42.0 42.1 UK Postcode to PostCode Distance Calculator. [2011-04-20].
- ↑ 43.0 43.1 GeoIndex Onshor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011-04-20].
- ↑ NCR. Cash Advance. NCR (Scotland) limited. 1996. ISBN 0-9529630-0-0.
- ↑ First Dundee computer next year. The Courier. 1966-12-07.
- ↑ General Agreements on Tariffs and Trade (PDF). Committee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1969-12-12 [2011-05-17].
- ↑ Timex pulls the plug on Dundee plant. The Scotsman. 199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 ↑ 48.0 48.1 48.2 48.3 Dundee Economic Profile (PDF). [2016-10-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1-01).
- ↑ How Dundee became a computer games centre. BBC News.
- ↑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DMA Design. The DMA History Site. [200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