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坡黄宅濂让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安坡黄宅濂让居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
---|
基本资料 |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公告日期 1999年6月29日 登录类别 宅第 地理位置 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二段76巷4号 建成年代 日本明治30年(1897年) |
龙安坡黄宅濂让居简称濂让居,现坐落于台北市立龙门国民中学校区内,是台北市民居宅第古迹保存于校园的唯一个案。为台北市内少见的传统农村建筑,可反映台湾先民在清朝垦殖台北盆地的风情,并见证了周遭市区历史之变迁。[1]
目录
地理位置
历史背景
- 清末、日治初期(1897年、光绪23年、明治30年)完工。
- 濂让居宅身大体上坐西北朝东南,为火库起屋身,典型安溪厝形与海棠花纹石窗,屋架为硬山搁式,正厅以黑、金色为主色调,门面采凹寿设计;其旧有格局为左右双护龙三合院之形制,是兴建当时农业社会主流合院的代表,过去的濂让居合院建筑群正代表了当时台湾北部农家集居的生活形式。
- 在日治时代台北进行都市计划后,拥有濂让居的黄家位于龙安坡地区的土地及宅第陆续遭到征收;濂让居所在地亦于1973年被划入公共设施保留地,并于1988年成为龙门国中预定地,直到1999年拆除前才由台北市政府列为市定宅第古迹,得以继续保存。目前土地及建筑均属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由龙门国中负责管理维护,平时并不对外开放参观。
- 濂让居过去曾被黄家更名为谦让居,1999年成为市定古迹前经学者探讨研究,仍决定将古迹依初建时名称“濂让居”定名。黄家之神龛、供桌及牌楼仍保留初建时之旧有风貌,正厅有黄少谷院长题字之“祖泽长贻”匾额。神龛上方之漏窗及牌楼,采多层出挑斗栱及多样化雕饰雀替及透雕崁窗。目前濂让居正厅,依旧为“紫云祖祠堂”,奉祀黄家开台始祖以下各房祖先灵位。
清治时期
- 黄家开台始祖黄启端来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归善乡永安里后按社大坵田挂草坪(又称紫云),于1750年(乾隆15年)举家来台发展,起先在淡水、三芝交界处的鸡柔山拓垦(此地至今仍为黄家祖山,旧称蕃薯寮)。1850年(道光30年)黄启端后人举家迁至新庄坪顶坡角发展,因遇到1853年(咸丰3年)蔓延北台湾的漳泉械斗,致屋宅被焚毁,黄家遂变卖产业,举家迁往大湾庄下内埔(今和平东路和敦化南路口附近地区),并购地约40甲。
日治时期
- 1891年(光绪17年)起,黄家至第四世时进行来台后第一次分爨,至1897年(明治30年)一共盖了四座新宅,皆由担任建筑师的大房黄窦训设计建造,建材与匠师均来自福建泉州;加上原来的祖厝,“紫云蕃薯寮派”在大安共拥有五座宅第,合称“紫云五块厝”的大合院。其中三个主要的聚落分别被称为“顶块黄”的祖厝(今和平东路二段153巷一带)、“中块黄”(今和平东路二段76巷一带)和“下块黄”(今大安森林公园靠近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一带),另外两座新屋分别位于今日信义路二段和建国南路口一带,及位于敦化南路和四维路口一带的“德禄居”;其中的五房黄彪狮所居住的“中块黄”取名“濂让居”。至于厝名的意义及由来已无可考,研判为大陆塾师的提字。
- 黄家在大安庄建立家业以来,未若其他地方大族藉著富有家财与显扬家世,而积极参与地方公务,或培养子弟争取功名;当时仅有二房“水柳居”曾担任保正,维持地方安宁,之后五世黄礼木曾出任农会会长之外,黄家主就是从事农耕和米行的生意。黄家注重教育,即使是女儿或童养媳也一样对待,鼓励向学,曾礼聘大陆塾师在家授课,除教育自家子弟外,附近人家有心向学者,也都可前来受教。
- 1911年(大正元年)黄家再度分户,至1930年(昭和5年)因第五世人丁日众再度析产,同时向外增改扩建,围墙改用清水砖并填水塘,至第六世之后,因居住空间不够,多于婚嫁之时迁出古宅。1935年(昭和10年),黄家所有田地、屋宅皆被划为都市计画用地,濂让居所在地则先被划定为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预定地,后又改为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宿舍预定地。
战后
- 国民政府来台后,继续实施日本时代所规划之都市计划,黄家田地陆续被征收成为宪兵队、兵工署、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人事行政局用地,其馀土地也成为道路用地,产业只剩1600馀坪。
- 1973年起,濂让居所在地正式被划为公共设施保留地,面临拆除,直到1999年经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与学者会勘,认为濂让居为台北市内罕见的传统农村建筑,建议列为古迹予以保存,并正式以初建时名称定名为龙安坡黄宅濂让居。随后经台北市政府公告成为市定宅第古迹,并决定原地保存于新建之龙门国中校园内,并成为校舍建筑主要意象,使校舍建筑揉合现代建筑与仿古形式。
- 目前濂让居之土地及建筑均属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由龙门国中负责管理维护,平时并不对外开放参观;龙门国中建校时配合古迹整体规画,校舍特别以渐层式一楼、二楼、四楼、六楼的斜屋顶建筑与古迹相互搭配,建筑外墙颜色搭配古迹红砖色,并装饰仿古的窗台、门斗等,使得龙门国中成为台北市内颇具特色之学校。
- 目前的濂让居正厅,经紫云蕃薯寮派(黄家)各房商议,决定成为“紫云祖祠堂”,奉祀黄启端以下各房祖先牌位。
建筑特色
- 濂让居大体上坐北朝南,四周皆为稻田,阡陌之间一座红砖三合院,为典型的台湾传统农宅。其格局又称为正身带护龙,初建时只有左右护龙,后来略有扩建,增加外护龙,所用红砖质地极优,色泽红润,作工甚精。屋顶为双导水,屋脊曲线和缓,反映出平实之感,正堂内木雕仍为初建时原物,雕刻精美,在台北市所保存的百年古农宅中,具有清末到日治初期之过渡性格,从材料与装饰特色皆可见之。
- 濂让居为敦实之小型地主居屋,在建材与装饰色彩使用上与当时邻近之林安泰古宅之富豪宅院迂回,风格简朴,注重在实用性而不多加琐碎装潢,为合院之基本格局,宽阔的埕前有一马背脊小门屋,双护龙外侧原有一过水廊,现外墙已拆除,“防御性”格局为龙安坡黄宅一大特色,合院墙壁皆为小型开孔,周围绕以连通性走道,开孔处皆设“铳眼”形成特殊防御性格局,围墙外密种刺竹,进出门户仅留前后大门及左右小门,龙安坡黄宅保有典型农宅之配置特色,围墙内除了防御性的刺竹围篱,也另外种植有生产性的农作物,屋后另有一水井,为农家自给自足之水源,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整体强调实用性,不仅是黄宅的装潢朴素,也可从它注重防御、居家安全等方面看出。
- 建筑风格属于闽南式安溪地方的传统民居农宅,十分素朴简单大方,最华丽的部份属公妈厅的木造神龛和正脊的剪黏;其馀地方,多自实用与素朴角度出发,装饰性的物件不多,墙壁与大梁也都是素面;甚至未置太师椅,而是长凳。建筑本体朴实无华,予人稳重的感觉。虽无精雕细琢,但黄家后代黄则修曾引领学生对濂让居的内外,作鲁班尺测绘,竟然处处蕴含进益、进宝、添丁、迎福、富贵、贵子、六合、登科等吉祥寓意。其馀建筑装饰主要表现在砌砖技术,著重在转角、层次与线脚的处理;而且采用多种造形砖,虽有实用性,然其装饰性与可看性正是此处。
布局
- 在中国传统合院建筑中,讲究对称式的造型,此种建筑的大小受到社会地位、家族身分的影像,而空间规划则是受到风水的影响,因此,建造房子时在格局上、高度上、在屋脊上、在间架数上、在台基上、在建材上、在技法上、在装饰上等等亦有尊卑,高低、大小的考量。
- 濂让居的方位为坐西北朝东南,依八卦方位是坐干向巽,巽位,贪狼生气,属上吉位;此位有贪狼生气星,出贵催官,大旺人丁,万事顺利是吉庆之象征,主客由此进出,可保朝气蓬勃生生不息,事事顺利,大富大贵。
- 濂让居位置前方原有一口大池塘,后方有小土丘,周围是水田、圳沟和刺竹及麻竹混种竹林,依风水角度来看,可以聚气生财。水池(半月池又称风水池或鱼池)可供调节气温及日常生活所需,也是传统风水学上所说的可以聚宝收纳最佳的型制;而且视野、采光、通风佳;从远观而言,背观音山,面向芳兰山、中埔山,更是大气度。地沃,苗茂盛;宅吉,人兴隆。整体看来,濂让居格局方正,结构整齐,非常符合风水、地理各方面的要求,是十分适宜居住之地。
- 宅前原有植物:亚历山大椰子五棵、槟榔一棵、台湾栾树二棵、榕树二棵、樟树、莲雾、桑树等。其馀皆为2004年修护之后种植。
格局
- 濂让居属五开间、闽式ㄇ字型三合院农居,是安溪常见的传统农宅;这种格局的宅第俗称“正身带护龙”或“大厝身,双护龙”。濂让居一开始所建造的形制就是单进双护龙的三合院。依中轴线呈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在1999年时,濂让居已扩充为为单进四护龙外带两排豢舍的建筑。
- 一般民宅空间的居住是按左昭右穆的伦理制居住,正厅左侧之房间,为家长之居室,厨房亦位于左侧房间,由家长之妻掌理。正厅右侧之房间,为家中长辈之居室,若无长辈,则摆置杂物;其他房间为晚辈之居室,依左尊右卑、内尊外卑之秩序分配房间。但濂让居初建时不按此原则,因为黄彪狮一共有五位儿子同住于此,老二最大居右间,老三居左间,老六居右护龙,老五居左护龙,右护龙次间为农具堆放处,左护龙次间充作谷仓。左护龙之屋檐下封泥处有一孔洞,以利于谷仓通风,称为“通风孔”。
- 濂让居的中央空地称为埕,用于晒榖、饲养家禽、办桌聚会、小孩游戏等用途,外围一排是红砖砌成之围墙,以便防卫,围墙原为土角墙,加贴红砖设有铳眼,改建后使用日本人制清水砖,有TR字样;门楼于1950年因进出不易曾遭更改,现今之门楼为配合龙门国中兴建所仿制。
- 屋子后方位于护龙过水间原有一口水井,为古厝兴建同时开凿,深达20公尺,平时充为饮用水,必要时为救火之用,井水在传统合院中“自给自足”的生活价值观中占有重要经济价值地位,同时也凸显在其防御性空间中之维生角色,另外在水井旁宅第正身右耳房方窗下,可见有一凿孔,为旧时以竹片从水井接水入屋内于水缸中之凿孔,称为“水管洞”;但水井于2002年拆除周遭加盖部分时意外遭到拆除,现为重新修复之模样。
- 宅前原有半月池,原本饲养鲤鱼、鲢鱼、鲫鱼为主,1930年因事故填平,战后被征收,大部分成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宿舍之建地。今已在原地复原一仿制半月池,但由于考量都市计划道路,已非当时完整之半月池形状。
结构
- 基座:长条形石灰岩砌成。
- 台阶:简单的单一台阶,无其他的配件。
- 铺面:最初的埕及屋内地面皆使用三合土,为早时传统宅院常使用地坪,三合土之成分为配比黏土二份、砂二份、石灰二份、黑糖浆(或糯米浆)及清水等调配而成。制法为将干黏土打碎成粉末并混合石灰、砂及清水于槽中溶解拌合,之后十天每日须搅拌二次以上。施工前加上黑糖浆、清水调成粿状体,在已整平夯实之地面上涂抹约5公分厚,以木镘分层抹平与木椿𢭏实,在完成后二个月内每日须洒水一次,使其保持湿润。未完全干燥前地面不得踩踏步行,以免形成痕迹。1969年后,屋内改用磨石子地板,其他边间及护龙地坪改为水泥铺面。由于三合土做法所需施作时间及施作难度较高,故现今三合土做法已不多见。
- 屋身:属“火库起”屋身,也就是砖墙顶部逐层向上出挑以支撑屋檐的作法,利于防御及防火,以红砖为主要建材,正厅中间往内凹形成“凹寿”,厅堂两边设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 墙:
- 墙身:为“承重墙构造”,墙身本身即有承重支撑屋顶的作用;其馀最边间房间为混合构造,屋顶是承重墙搁檩式构造,其下再架类似抬梁式木结构,做法简单,没有华丽之斗栱、瓜座等物件,以实用为考量;因为边间大部份是谷仓或厨房,使用此结构,可在木架上放置或悬挂各种农具、物品甚至食物。
- 外墙:于最显眼之部分使用斗砌砖墙,使用之红砖又称作清水砖,具有隔音、隔热、防水、防潮之功能。在大门框及其他收边墙角地带使用丁顺砌砖;外护龙部份墙基下段为砂岩丁砌,材料包括花岗石、砂岩石和鹅卵石。
- 墀头:为廊墙顶端的线脚和装饰品。濂让居左右墀头的部分作砖叠涩,其功用为使屋檐及墙身两种形式与感觉大异其趣的构件,得以顺畅衔接,并使建筑之体形象显得统一及圆熟。
- 水车堵:为墙上靠近屋檐处的水平装饰带。濂让居的水车堵只用薄红砖砌成上下两条水平线,堵内也只用红砖组砌,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只有正身水车堵有叶形砖砌成工字形的气窗,危难时,还可当做铳眼使用。
- 山墙:是位在建筑物的左右两侧上端像山形的墙壁,与前后屋坡的垂脊相连。就空间组织而言,只居于陪衬的地位,却是面积最大、最完整且最容易被看见的部分。山尖最顶端的图形多变,多与传统风水有关,有金、木、水、火、土等圆形、直形、曲形、锐形、方形的图案,寓涵五行的象征意义。濂让居有别于大安区之安溪移民住宅,无燕尾翘脊是硬山顶圆形马背,属金。
- 悬鱼:悬山顶的山尖因屋檐悬挑在外,为了加强前后两坡的封檐板交接部分,于是又增加了“悬鱼”雕花木板,如同一尾倒吊著的鱼,名为悬鱼,是因为鱼代表水,而火怕水,有鱼,火就不敢靠近房子。濂让居在正身左右山墙上有细致的悬鱼造型,在二护龙山墙上有泥塑的“宝镜”造型悬鱼。
- 鸟踏:在山墙下以砖砌成凸出的水平线条,呈“n”字型,其功能原是防止土埆墙壁面淋雨,确保房子持久耐用。后渐渐转变为装饰带,甚至戏称是给鸟践踏的地方;在台湾讲究一点的房屋的鸟踏甚至还做各种雕塑,变成建筑的装饰物件。濂让居的鸟踏,只用薄砖砌成。
- 内墙:屋内墙身上堵用土埆墙砌成,外面再抹上一层灰泥,1969年后则改为水泥粉光;正厅墙面下段是斗砌红砖,四周收边(挞角)作蝙蝠展翼纹砖雕饰,以及祥云纹饰,旁边再用红砖榫接排列,外围再用红砖平砌。外护龙室内的下堵墙用卵石砌墙,比较稳固也防潮,也比较经济简便的墙体材料。
- 梁架及其他构件:正身的屋架柱梁是硬山搁檩式,天花板明白显露,没有装饰,其他边间的搁檩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没有瓜柱、瓜筒是比较简单的木结构,整修后仍然维持木头榫接,不用钉子。一般考究的宅第所用的梁柱装饰意味甚浓,濂让居虽然朴实无华,但整个或细部长短大小的尺寸皆合鲁班尺的规制,皆寓含富贵、吉祥、添丁、进益等美好的涵意。正厅外门的寿梁下的托木是泉州式透雕法,充满文人色彩,和屋内的神龛上的雕刻图案一样细致,木头都是用大陆的福州杉木。除了正厅,房间多设有圆桁平板铺架阁楼,可用略斜的竖梯攀登,放杂物兼作急难躲藏之用,又称暗楼。
- 门:正身由大门明间、次间、稍间依序开有三对对称窗。
- 窗:含窗孔、窗框、窗櫺,窗饰多与装饰结为一体。
- 过水:为连接护龙与护龙间之廊道或房间。过水廊之间空间,称之为“龙虎井”,位于左侧称为龙井或日井,位于右侧者称为虎井或月井。现今濂让居所见之四个过水廊,正身龙边厨房旁之过水廊为保存修护之过水廊,其馀三过水廊则为仿旧重建之过水廊。
- 屋顶:传统宅第屋顶除了遮日挡雨的功能外,还兼具传达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因此屋顶也是等级地位的标志,更是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正身的屋顶高于次间房,左右房又高于左右护龙,确立了尊卑伦理的关系。而屋脊曲弧大,屋顶的高低差与山墙图案鸟踏,格窗等线条所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无须过度的华丽装饰,就能彰显匠师独特的功力。
- 屋面:屋面是用来散水的表面。传统民居的屋面,由内而外是由桁檩以上的椽条、望板、灰泥、瓦片及屋脊逐层叠组而成的。
- 红色板瓦:20X20公分,包括俯瓦(偶数)、仰瓦(奇数)和屋顶中央的笑瓦,俗谓“笑槽坐中”。
- 封檐板:位于正身入口以及整修后的过水廊。
- 桷木(椽条):在正身明间,抬头往上看就可以清楚看到椽条和望板。
- 望板(瓦养、望砖):也是红色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平板瓦片。
- 灰背(灰泥)在望板之上铺上一层灰泥,形成和缓顺畅的曲线,以便在上面铺瓦。濂让居的房屋是硬山式屋顶,分成两坡水,基本上前后两坡坡度相同,但受“阴阳边”禁忌的影响,前坡(阳坡)屋面常较后坡(阴坡)屋面为短,结果也使得前檐必须高一点后檐必须低一点;也影响了屋面下等间距桁檩的排列造成阳坡较密,阴坡较疏的情形。若从实用观点来看前高后低的屋坡,正厅采光好,正是“明间”。
- 屋脊:屋脊的高度,依建筑物的尊卑序位而定,是以正中央三开间的屋脊为最高,两侧较低。屋脊依所在位置不同,有以下种类:
- 正脊(中脊):濂让居的正脊装饰性并不强烈,有一些鸟兽花卉的剪黏,也有柳条花砖镂空排列,一方面是为了减轻重量,一方面也表现阴阳虚实相生的美学观,现在屋脊上的彩绘已非原来的颜色与图样。屋脊收尾(像一个人字形)的形式有三种:燕尾、马背、瓦镇,瓦镇是受日式影响。左右护龙的正脊上原本没有作剪黏,现在看到的,是后来整修加上去的。正脊上面的图案有凤凰麒麟,牡丹花,螭虎纹饰等。
- 垂脊(规带):屋顶上向前后随瓦垂下的脊。濂让居的垂脊十分平实,没有装饰,也没有起翘。
- 曲脊:也就是马背纹,通常有三条曲线。
- 马背:马背是由曲脊、纹路和脊头三部分所组成,内覆以砖瓦,大小随正脊和屋身的大小而变化。马背的造型与传统风水观和屋主人的生辰八字有很大关系,分别有金、木、水、火、土等寓含五行的造型。濂让居的硬山马背是圆形,属金。
- 屋面:屋面是用来散水的表面。传统民居的屋面,由内而外是由桁檩以上的椽条、望板、灰泥、瓦片及屋脊逐层叠组而成的。
装饰
- 濂让居的装修,除了神龛以外,基本上以实用与朴素为主,装饰性的物件不多,正厅甚至未置太师椅,而是长凳。公妈厅的神龛排楼面嵌木雕透雕,表现花草、松鹤、福禄寿等主题,寓意福气常寿;寿梁斗座上有琴棋书画四件木刻浅浮雕,寓意子孙多才多艺;牌楼面尚有隐谕庄重、尊贵之莲花垂花、鳌鱼雀替和飞凤竖材。神龛排楼上方之漏窗,采多层出挑斗拱及多样化雕饰雀替及透雕嵌窗,与传统“看架”及“五弯连拱”形制不同。
- 正厅三开间的木造神龛建筑与雕饰,作工精致,是濂让居最庄重之处,迄今仍为原建物,保存良好。神龛中央祀有开台以来历代祖先,更有黄启端来台时所携精细雕刻的历代祖宗牌位一座,另外两尊神像清水祖师公和法主公也是开台始祖黄启端自安溪原乡随身来台,从此作为黄家的守护神。
- 濂让居的装饰作法有五种:
- 雕刻:
- 组砌:濂让居整体风格质朴,装饰构造不多,其建筑的装饰性主要表现在砌砖的细部技术,著重转角、层次、线脚的处理,而且多出自唐山师傅的手工。在正厅以及正身大门左右两边对看的墙身即步口,一般民宅这里装饰著力甚多,但是濂让居只是用红砖组砌排列简单的几何图形,收边砖框交接处用剑尖砖榫,表现出立体与层次感。
- 彩绘金饰:
- 剪黏、泥塑:
- 书法和匾联:
- 匾额两处:
- 正厅的大门门额上悬挂的匾额“濂让居”。
- 公妈龛上的匾额“克昌厥后”,源自《诗经》周颂“燕及皇天,克昌厥后”,意思为:上天降福周人,使他们的后代昌盛起来。
- 对联三处:
- 匾额两处:
材料
- 濂让居现有家具与器物大多属于公妈厅里的摆设,经过百年仍然保存良好;而材料方面,压舱石、花岗石(泉州白石)、福州杉是远自大陆渡海来台,清水红砖也是大陆做好再运来台湾;土埆砖、鹅卵石、乌心石木、三合土是就地取材的;黏著剂为红糖、石灰、糯米这三种混合的古早黏著剂,黏性强又坚固。濂让居各房间内目前陈设的物品,并非全然旧有的物品,很多是整修之后添购的,厨房的大灶以及厨房用品也是后来加盖或添购。
- 建筑材料包括:土埆砖、压舱石、花岗石(泉州白石)、清水砖、福州杉、乌心石、柳条砖、三合土(石灰、砂、土)、鹅卵石、黏著剂(红糖、糯米、石灰)。
- 现有家具:公妈龛、神案、神桌、匾额、长板凳。
- 器物:花矸五赛(花、灯烛、酒水、香、果)、天公炉、添丁灯三对(比天公炉稍低,意含:人丁常满,现在大厅的添丁灯挂法并不正确,可能是整修后曾经移动过)、锡制香炉。
技法
- 因濂让居的风水师及工匠均是聘自大陆,具有一定的水准并保有泉州安溪传统建筑的风格。
- 上梁式:也就是就梁放置中脊梁祭拜鲁班公的仪式并宴客,梁身可悬挂五谷包、五金、书卷、粽子及灯笼。中脊梁是一座建筑最重要的脊骨,地位崇高,且有镇宅之象征。
- 剑尖砖榫:把长方形砖的四角,削成尖形,以便排列,紧密组合,美观又防震。
- 入厝:房屋全部工程结束,包括室内彩绘与家具安置妥当,择吉日才能搬入,主人并同时宴客。
- 阴阳坡:屋顶前后坡不一样长,后坡长而低,称阴坡;前坡短高,是为阳坡,可引进较充足的光线。
- 防卫:濂让居的防御体系,比较积极的、最明显的就是铳眼,这也是安溪民宅的特色。其他有第一道刺竹林,也是地界;第二道围墙也是防卫;第三道铳眼;以及在高处的气窗,在急难时充当铳眼之用,以便构成交叉防护网;第四道大门;根据黄敏治女士说大门原装有栓杆设备,后来不用之后就拆了。另外妇嬬小孩也可以躲在暗楼。在早期濂让居在外护龙尽处的外侧、正身后两侧,各设一座铳柜(共四座,单层楼),储备长枪弹药,且各开铳眼数个。后来因社会安定已无盗匪,曾改为谷仓或鸡寮。又因子孙繁衍,陆续拆除改建为居所。
- 铳眼:为台湾传统三合院防御性质的垦拓建筑特色,早期渡海来台垦民,为谋生存的空间与垦地的保全,与当地原住民及他邑的垦民多有冲突,以致常以地盘利益的纠纷寻求争战。在黄宅正身左右檐墙海棠石窗下可见有小型开孔即所谓的“铳眼”,里大外小的方锥形,以利射击,外观上不易被发现,周围绕以连通性走道,正身与左右厢房与护龙等屋内动线上,均设置坚实之板门(厚达一吋以上)与木栓。目前经由修护过程中,发现黄宅建筑主体内共有七个铳眼,分别设于左右护龙两侧各一处、正身及凹寿各两处,及厨房一处。
年表
- 1750年(乾隆15年):泉州安溪大坵田人黄启端移民来台,初于鸡柔山拓垦。
- 1850年(道光30年):黄氏后人举家迁至新庄坪顶坡角发展。
- 1853年(咸丰3年):因漳泉械斗屋宅被焚毁,黄家变卖产业,举家迁往大湾庄下内埔。
- 1891年(光绪17年):黄家始进行分爨,始建四座新宅。
- 1895年(光绪21年、明治28年):台湾割让予日本。
- 1897年(明治30年):濂让居完工。
- 1930年(昭和5年):濂让居向外扩建,并且围墙改用清水砖,并填平半月池。
- 1935年(昭和10年):黄家所有田地、屋宅皆划为都市计画用地,濂让居亦被划定为台北帝国大学校园预定地,后又改为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宿舍预定地。
- 约1940年(昭和15年):正身及右厢房后方又以混凝土增盖一建物。
- 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来台后,继续依照日人规划之都市计划征收黄家田地,土地先后成为宪兵队、兵工署、黄复兴党部、人事行政局用地,其馀也成为道路用地,产业仅剩1600馀坪。
- 1950年(民国39年):因出入不易,拆除门楼。
- 1969年(民国58年):濂让居再度大规模整修,正厅地板改铺洗石子地,大梁抽换,正厅、护龙内侧壁体加铺水泥粉光面。
- 1973年(民国62年):濂让居所在地划为公共设施保留地。
- 1988年(民国77年):台北市政府决定兴建“龙门国中”,并开始进行私有土地之征收,但后因军方不愿无偿拨用土地,以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职员宿舍之住户不愿接受补偿及安置办法而延宕多年
- 1999年(民国88年)4月1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会勘濂让居认为有列入古迹保存的价值。
- 1999年(民国88年)5月: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召开古迹鉴定审查会,通过提列为市定古迹,并正式定名为龙安坡宅濂让居。
- 1999年(民国88年)6月7日:台北市政府公告将强制执行拆迁龙门国中预定地上之住户,同日台北市政府市政会议通过指定龙安坡黄宅濂让居等六处建物为市定古迹
- 1999年(民国88年)6月29日:台北市政府公告为市定古迹,濂让居确定免于遭受拆除。但黄宅后代子孙陆续在古迹周边加盖的部分,不列入古迹范围,仍被拆除。
- 2002年(民国91年)5月21日:龙门国中开始动工兴建。
- 2002年(民国91年)8月:濂让居古井及过水廊于拆除周遭建筑时一并遭到拆除,后已修复。在拆除周遭建筑同时,挖掘出两个古酒瓮,其内装满步枪子弹,共计803颗,被认为是日治时期遗留之物品。
- 2004年(民国93年):龙门国中完工并开始招生。
外部连结
视频
参考文献
- ↑ 唯一保存于校园中的台北市民居宅第古迹,龙安坡黄宅濂让居传奇,微笑台湾,2020-04-05
- 《台北市 市定古迹 龙安坡 黄宅濂让居 调查研究与修护计画》,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 《台北古迹侦探游》,李干朗审订,远流出版社,214页
- 《台湾的古迹──北台湾》,李泰昌等合著,远足文化出版社,121页
- 《传统建筑手册》,林会承著,艺术家出版社
- 《台北市民宅(传统民居)调查》,台北市文献会
- 《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李干朗著,远流出版社
- 《传统建筑入门》,李干朗著,艺术家出版社
- 《燕瓦、马背、瓦镇》,高灿荣,南天书局
- 《台湾古厝鉴赏》,高灿荣,南天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