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斗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斗栱)
前往: 導覽搜尋

斗拱,又稱斗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蓮花托、牌科,朝鮮半島又稱栱包(공포、栱包),是東亞木構架建築結構的關鍵性部件,建築屋檐的荷載經斗拱傳遞到立柱。斗拱又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是東亞古典建築顯著特徵之一。

斗拱起源

早期實物之一,戰國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目前,關於斗拱的前身和產生過程,主要有三種說法:

1、由井幹結構(一種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結構)變化而成

2、由挑梁變化而成;

3、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梁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拱。

最早的斗拱形象見於戰國崖墓、石室、石闕、冥器、壁畫等。這種斗拱外形簡單,主要是陶製的,由十字部件交叉疊成,外觀比較粗糙,主要起承重作用,而非裝飾作用。現存實物有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漢代石闕一斗三升斗拱,和四川雅安市後漢高頤墓闕一斗二升斗拱。這種形式的斗拱後傳入日本,可見於奈良飛鳥時代法隆寺。

發展

漢代時,斗拱仍然基本沒有裝飾作用,設計簡單、粗糙。這一時期,斗拱稱為「欂櫨」。但是,斗拱由戰國時期的一層演變為多層。這樣,不同建築的斗拱結構間就會由一定差異,建築師可以依據建築的體量、屋檐的長度等,自己設計斗拱的層數等。不過,此時期的斗拱樣式依然較為單一。


北魏時興建的雲崗石窟外廊中的斗拱,大體繼承漢代形式,多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補間鋪作,和一斗三升交錯排列。拱呈上彎曲線,而人字補間鋪作的兩邊作直線形,如雲崗第9窟。北齊天龍山石窟中的斗拱,大體相似,但人字鋪作的兩邊呈上彎曲線狀,如同小屋頂輪廓。

南朝斗拱比北朝複雜,其樣式可見於日本法隆寺及重建的四天王寺。

隋末唐初,隨着南北的統一,斗拱迎來了空前的大發展。這一時期,斗拱稱為「鋪作」。在這一時期,斗拱的種類、樣式較以前顯著豐富,美觀性、藝術性有所提升。同時,斗拱在唐代被皇家據為己有。從唐代一直到清代,所有有斗拱的建築或者冥器,都一定來自皇家。此時期的斗拱,木製的已經遠遠多於陶製的。從此,斗拱與梁穿插,出現「鋪作層」,不再獨立。

唐代斗拱的形狀,在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入口處有一塊精細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顯示角柱上的二跳角科斗拱,補間斗拱則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實物在中國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鑒真法師建造的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此時期斗拱按照形狀與設計可以分為以下六類:一斗(如大雁塔)、把頭絞項作(如興致寺)、雙杪單拱(如大雁塔門楣)、人字形及心柱補間鋪作(如靜藏塔)、雙杪雙下昂(如佛光寺大殿外)、四杪偷心(如佛光寺大殿內柱)。按照斗拱出現的位置,該時期斗拱可分為柱頭斗拱、柱間斗拱、轉角斗拱;亦可分為外檐、內檐斗拱[1]

宋代李誡營造法式》將這種結構稱為鋪作,並將之標準化,成為大木作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頒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稱之為斗拱,並對斗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嚴格的規範。從唐到清,斗拱的排布由疏到密,與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變小,斗拱的結構作用越來越小,裝飾性越來越強。斗拱是禮制的重要體現,等級森嚴,同時也是建築尺度的標準。斗拱結構也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五代十國時代吳越國斗拱實物,有浙江杭州保俶塔一斗三升斗拱,杭州靈隱寺石塔一斗三升斗拱,江蘇省丹徒縣甘露寺鐵塔二跳一斗三升斗拱。

遼代斗拱實物有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雄寶殿帶尖下昂四跳斗拱,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山西大同上華嚴寺佛殿斗拱[2],下華嚴寺薄伽教藏大殿斗拱。

明清時期,斗拱隨着木結構建築的整體進化而進一步進化。清代斗拱極其注重彩繪,且結構更加複雜多變,體量宏偉,因此其美觀性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此時幾乎所有斗拱均為木製,陶製的已經基本被淘汰。在此時期,斗拱不再與梁穿插,都低於梁。明清時,斗拱稱作「科」,分類方式與唐代的大體相同,但斗拱的層級數及昂的數量不再限於唐代的那六種。但是,此時期的斗拱基本不用於承重,其主要作用,也由之前的承重作用,變為裝飾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承重作用被額枋、橦柱等代替。最為典型的例子,非故宮避暑山莊莫屬。

視頻

斗拱 相關視頻

中國漢族建築——斗拱
古建築斗拱中的華拱,古建築構件名稱講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