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粽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中文名稱:粽子

英文名:rice dumpling

主要食材:粽葉糯米、紅棗、瘦肉、豆沙、蛋黃、紅豆、臘肉香腸玉米

分類;中國傳統文化,端午節食品

口味:甜、鹹、鹼等

端午節日:陰曆五月初五

別名:粽籺

粽子的來歷

祭祀食品

粽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民間傳說

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梁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里。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粽子來餵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1]

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南方北方各有不同

1.北方粽子:以豆子,大棗等乾果為餡料的,用葦草葉(窄粽葉)包的粽子。應該煮製。方法:先在鍋底鋪兩層粽葉,然後一層層碼好粽子,上面再鋪一層粽葉。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兩個小時。關火再悶到鍋涼。

2.南方(肉)粽子:用臘肉火腿、海鮮等各種肉類為餡料的,用寬粽葉包的粽子。應該蒸製。方法:用鍋蒸一小時,或高壓鍋蒸半小時。放涼即可。(注意:包肉粽子一般用長糯米,必須事先泡透)

棗粽子的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糯米600克、小棗150克、粽葉適量、棉線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乾淨浸泡一晚,然後瀝乾水份備用。

第三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乾淨,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鐘,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四步:把小棗提前浸泡1-2個小時,然後瀝乾水份備用。

第五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

第六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摺 。

第七步:將兩頭再對摺 。

第八步:將粽葉打開 。

第九步:填入兩勺糯米 。

第十步:放上幾粒棗 。(喜歡吃棗的,可以多放幾個。)

第十一步:再填上一些糯米,然後再勺將米壓緊實。(一定要壓緊一點,這樣更容易包嚴實哦。)

第十二步:將另外一部分粽葉折過來,然後隨手將粽葉兩側捏下去,接下來將粽子翻過來 。

第十三步: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捏緊。

第十四步:用線繩將粽子捆起來,如圖。(不要捆得太松,否則容易煮開)

第十五步:包好的粽子,放到鍋中煮熟即可。(煮棗粽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面,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鐘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鐘,然後再多燜一會兒。)[2]

種類介紹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www.bipin.org]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干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一兩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中國粽子種類

1、北京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2、廣東派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冬葉包裹着糯米、綠豆、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粽做法,豐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滿足。

3、四川派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 5 至 6 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 60 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4、蘇州派

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如豬油夾沙粽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製成餡,裹扎時餡里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

5、嘉興派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 " 五芳齋 " 為最,素有 " 江南粽子大王 " 之稱。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後,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

6、海南派

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7、山東派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裡,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紅棗,製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8、汨羅派

湖南汨羅傳說是粽子發源地,汩羅粽子歷來以品種多、製作精巧而著稱於世。國際龍舟節期間共推出傳統和新開發的粽子數十種,並採用外形精美的真空塑料包裝和罐頭包裝,無菌衛生,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9、閩南派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閩南話 " 熱 " 與 " 燒 " 同含義,所謂 " 燒肉粽 ",就是要趁熱而食的粽子,熱食則更有風味。[3]

外國粽子種類

1.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www.bipin.org]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陰曆端午節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2.緬甸的粽子

緬甸人愛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和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3.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稱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葉包裹,而是取一個布袋,將糯米、赤豆、紅棗等一層隔一層地塞滿布袋,然後紮緊口袋蒸熟。食用時剝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4.泰國的粽子

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5.日本的粽子

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的不同,他們習慣於包錘形粽子。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6.朝鮮的粽子

朝鮮的粽子被稱為「車輪餅」。人們把鮮嫩的艾葉煮後搗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吃時味道可口。

7.菲律賓的粽子

菲律賓人喜歡包長粽子,風味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不同。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8.印度尼西亞的粽子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特別講究,常用鮮肉末加香菇、蔥做粽餡。吃時香滑可口,多吃不膩。

9.哥斯達黎加的粽子

哥斯達黎加的粽子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帶粘性的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胡、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芭蕉葉包成扁方形。

10.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www.3lian.com別有風味。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11.秘魯的粽子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時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歡慶聖誕節,邊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娘家,再嘗娘家粽子的風味。

12.委內瑞拉的粽子

每逢聖誕來臨,委內瑞拉家家戶戶包裹粽子,這已成了應節一景,屆時,連平日賣點心的店鋪也堆滿了粽子。這種粽子以玉米面為主料,以火腿、臘肉或香腸為餡料,還加進橄欖葡萄干,用新鮮蕉葉包成長方形,每個重約半公斤,焙乾蕉葉,粽子即熟,剝開粽子,清香四溢。吃粽慶節,別有一番情趣。 [4]

粽子的意義

1、紀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普遍公認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老百姓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後來就逐漸形成用艾葉、葦葉、荷葉包粽子,並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是我們感情的媒介,是我們溝通的紐帶。我們送粽子送的不僅僅是一個食物,而是一種情誼,送粽子代表了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注與祝福。

2、寓意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喜歡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3、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往往寄予事業有成,官運亨通,財運發達的美好願望。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4、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也代表不忘本,敬重祖宗,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5]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1. 粽子的來歷與傳說故事快資訊網,2019-11-23
  2. 粽子的做法,快資訊網,2019-06-15
  3. 粽子的種類大全,九州醉網,2019-08-30
  4. 粽子的種類大全,快資訊網,2017-08-20
  5. 端午吃粽子的意義,學習啦網,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