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高玄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高玄殿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大高玄殿,又稱大高元殿,簡稱高玄殿大高殿,建築面積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300平方米。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北側,景山前街以北,景山西街以東,陟山門街以南。此處地處北京皇城之內,北海公園以東,景山公園以西。[1]

基本信息

9分類:古建築

  • 時代:明
  • 編號:4—128
  • 登錄:1996年

文物簡介

  • 因大高玄殿臨街的頭道山門是並排的三座門,故此地地名又稱「三座門」。
  • 是一座兩代皇家御用道觀,主祀三清玉帝

歷史沿革

明朝興建

  • 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深受嘉靖帝寵信的道士邵元節病逝。嘉靖十八年九月,邵元節生前向嘉靖帝推薦的道士陶仲文嘉靖帝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嘉靖十九年十月,太子出牛痘,陶仲文奉命祭天以為太子祛病,不久太子病癒。陶仲文由此更獲嘉靖帝寵信,成為繼邵元節之後又一位深受皇帝崇信的道士。在陶仲文的建議下,各地大批興建道觀,導致國庫更加空虛[2]
  • 嘉靖二十一年四月(1542年),在陶仲文的建議之下,嘉靖年間最大的皇家道觀之一大高玄殿竣工。大高玄殿由工匠郭文英主持修建,使用的木料采自四川貴州湖廣等地。大高玄殿東西寬57米,南北長264米,占地面積大約1.5萬平方米。據史書記載,神殿建成之後,百官齋戒、行香、禁刑屠十日。大高玄殿作為「每歲大旱,則建醮祈雨,遣官禮拜」之所,平民不得出入。大高玄殿最後面的「乾元閣」上圓下方,象徵着「天圓地方」,是在天壇的皇穹宇的建築式樣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創新而成,形制獨特[2]
  • 嘉靖帝的寵臣夏言有詩曰:「爐香縹緲高玄殿,宮燭熒煌太乙壇。」形象地描繪了嘉靖帝和大臣們在大高玄殿日夜齋醮的景象。明朝西苑的許多道觀中,大高玄殿的地位最尊。惟有大高玄殿供奉玉皇大帝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像,嘉靖帝「有禱必至」。大高玄殿中的「象一宮」供奉的「象一帝君」,「範金為之,高尺許,明世宗玄修玉容也」,即按嘉靖帝的相貌製作[2]
  •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一些宮女發動了壬寅宮變嘉靖帝僥倖生還。事後,嘉靖帝搬出皇宮,到西苑的萬壽宮居住,並在萬壽宮崇道煉丹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駕崩。此後不到一個月,他修建的大多數道觀均遭毀棄,大高玄殿雖獲保存,但再無過去興盛時「爐香縹緲」的景象[2]

滄桑背景

  • 清朝皇帝最初信奉薩滿教清兵入關順治帝又篤信佛教,並重視儒學,而對道教的信仰則遠遜於明朝,但也並未排斥。
  • 清朝皇帝每逢初一日、十五日照例要到大高玄殿拈香行禮。特別是逢大旱或大澇,皇帝均要在此進行祭天祈雨等活動[2]
  • 清朝康熙年間,大高玄殿因避康熙帝玄燁的名諱,而改稱「大高元殿」,後又更名為「大高殿」,專門舉辦各種道教的道場。清宮檔案記載,大高玄殿先後在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獲得大規模重修[2]
  •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燒殺搶掠。清宮檔案記載,法軍占領大高玄殿十個多月,大高玄殿的建築和陳設文物遭嚴重破壞及掠奪,大批雕像、法器、經卷被法軍搶走[2]
  • 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慈禧太后光緒帝準備回北京,清廷急令吏部尚書張百熙修復北京的道路,內務府大臣世續等人趁機提出,大高玄殿是皇家道觀,應當修復,可交與張百熙和京城道路工程一併修復。此提議獲得允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令張百熙等主持修復大高玄殿。張百熙派員考察了大高玄殿後,預計兩個月內完成修復,但因經費困難,直到光緒二十九年一月(1903年)才草率竣工。過了幾年,大高玄殿建築便險情頻發,部分殿宇發生漏雨潮濕,而清廷當時已經無力維修[2]
  • 1924年,清朝遜帝溥儀馮玉祥國民軍逐出紫禁城,大高玄殿和太廟景山均被移交給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1925年,又交由新成立的故宮博物院管理。此後,故宮博物院對大高玄殿的瓦頂進行拔草,補滲查漏,油飾殿門,維修圍牆[2]
  •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大高玄殿被日軍占用。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南京國民政府軍隊接管。隨後,國立故宮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的管理權[2]

占用與騰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向故宮博物院「借用」大高玄殿辦展覽,因屬臨時借用,雙方僅有口頭協議,並未簽訂書面合同。此後,占用單位長期占用大高玄殿不還。大高玄殿先後被中央軍委辦公廳行政經濟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服務局等單位用作辦公用房,缺乏修繕,損毀嚴重,彩繪嚴重剝落,殿前月台的漢白玉石欄杆傾坍,九天應元雷壇前面接建了許多間紅磚房,院落內亂搭建的辦公建築也很多,火災隱患嚴重。
  • 195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確認故宮博物院擁有大高玄殿的房產權。1980年代末,文物保護專家首次提出建議,希望總參保障部服務局騰退大高玄殿。1996年,大高玄殿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998年和2000年,全國政協兩次收到劉炳森等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呼籲將大高玄殿歸還故宮博物院,進行修繕後向社會開放。2000年11月,古建築專家鄭孝燮羅哲文等人發出《關於收回大高玄殿作為文化設施的倡議書》,但總參管理保障部服務局因索要巨額搬遷補償未獲滿足而拒不遷出。2001年,國務院有關領導對解決大高玄殿回歸問題作出批示。2005年,學者季羨林聯合多名專家學者呼籲占用大高玄殿的單位儘快騰退大高玄殿,以便早日修繕並向社會開放。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關於推進舊城範圍內文物保護單位騰退工作的請示》,其中包括大高玄殿的騰退問題,請求國務院支持。但因騰退涉及經費及用地問題,故一直未取得實質進展。2005年夏,北京市文物局向大高玄殿的管理使用單位下發了《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在一年內整改。2006年3月,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與占用單位協調。2008年1月,國務院有關領導出面召開協調會,約請財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總參管理保障部服務局、故宮博物館四方商談,提出最遲不超過2009年3月騰退的意見。
  • 2009年3月,占用單位稱騰退面臨經費及土地劃撥等困難,大高玄殿未按原計劃騰退[2][3]大高玄殿60年後"重回"故宮 騰退歷經十餘年,中國新聞網,2010年07月09日</ref>。
  • 2010年6月11日,總參管理保障部服務局與故宮博物院簽訂協議,將大高玄殿文物建築移交給故宮博物院管理,故宮博物館方面則向總參管理保障部服務局提供了高額補償。故宮博物院隨即對大高玄殿展開大修前的準備工作[2]。2011年6月11日,大高玄殿乾元閣搶險修繕工程開工,計劃於2012年4月竣工。乾元閣搶險修繕工程拉開了大高玄殿大修的帷幕[4]。此後,其他各殿宇也先後在修繕前進行了搶險加固工作[5]。2013年5月18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布新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高玄殿已經完成移交,正式歸還故宮,預計2015年向社會免費開放。
  • 2015年4月2日,大高玄殿修繕工程正式開工,全部修繕工作預計在2017年底完工。這是大高玄殿重歸故宮博物院管理後的第一次整體大修。修繕完成後,大高玄殿計劃採用漸進方式,作為市民文化廣場對公眾開放,在「九天萬法雷壇」設數字展館,在大高玄殿舉辦與道教有關的展覽,首展已決定與武當山博物館合辦[5]
  • 2017年1月14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發出《關於公布〈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和〈大高玄殿文物保護規劃〉的通知》,公布了《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和《大高玄殿文物保護規劃》。

牌樓及木閣

  • 大高玄殿頭道山門外,原有東、西木閣及東、西、南三座牌樓組成的第一進院落。東、西牌樓及木閣建於明朝。清朝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標有東、西牌樓及東、西木閣,其中東側木閣稱「陽靈軒」,西側木閣稱「陰明閣」,該院落東、西、南都有院牆,北即頭道山門及其東西院牆,該院落南側為一門,稱「始青道境」。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大高玄殿,並在東、西木閣之間偏南處增建一座南牌樓(原址即「始青道境」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西側木閣失火,同年重修。1920年,南牌樓因糟朽向南傾斜而遭到拆除,後於1937年在牌樓修繕工程中重建。中華民國時期,將東、西牌樓之間闢為城市道路(即今景山前街),在兩座木閣北側加建了一段圍牆,使兩座木閣及南牌樓形成一個道路南側的小院,小院北側開三座門,門外即東、西牌樓之間的道路。1943年,大高玄殿圍牆及木閣重修[6]。1955年1月8日,大高玄殿的東、西牌樓拆卸工程開工,1月14日完工。1956年5月28日至6月10日,在景山前街拓寬工程中,大高玄殿前的南牌樓、兩座木閣及三者所在院落的圍牆被拆除,同期被拆除的還有北上門等古建築[2][7]。兩座木閣是經測繪存檔後拆除的。1960年,以東、西牌樓的構件拼裝組成的「弘佑天民」牌樓在北京西郊大有莊100號中共中央黨校的庭院內重新樹立,保存至今。當時因構件殘缺,僅復建起這一座牌樓,而且由原來的四柱九樓改為四柱七樓。南牌樓的「乾元資始」石匾則流落到月壇公園,成為樹林中擺放的石桌的桌面。2004年,南牌樓在大高玄殿門前的筒子河北岸重建,並將「乾元資始」石匾從月壇公園找回,安裝在該牌樓上歸其原位[6]
  • 大高玄殿的牌樓採用粗大的楠木立柱,柱腳埋入地下很深,故未用戧柱,所以老北京有歇後語「大高玄殿的牌坊———無依無靠。」
  • 明清時期,牌樓及木閣所在院落有院牆,三座牌樓都在院牆上。另外,東、西牌樓之外各有另一道牆,牆上均設有三座門,通向門外的道路。中華民國時期,東、西牌樓之外的牆和三座門被拆除,闢為景山前街。
  • 木閣:位於東、西牌樓之間,兩座,東稱「陽明閣」,西稱「陰靈軒」。構造獨特,為五花閣式,三重檐,歇山十字脊,結構類似故宮角樓,但更為精美。
  • 牌樓:三座牌樓均為四柱三間九樓,正中嵌有漢白玉石匾,上刻題字。
    • 南牌樓:正面(南面)為「乾元資始」,背面(北面)為「大德曰生」。
    • 東牌樓:正面(東面)為「孔綏皇祚」,背面(西面)為「先天明鏡」。
    • 西牌樓:正面(西面)為「弘佑天民」,背面(東面)為「太極仙林」。

主體建築

  • 頭道山門:位於今景山前街北側,為三座琉璃隨牆門,俗稱「三座門」。該門在清朝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稱「福靜門」,清朝《乾隆京城全圖》中該門已無名稱。
  • 二道山門:位於頭道山門北側,為三座琉璃門,綠琉璃瓦頂。該門在清朝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稱「康生門」,清朝《乾隆京城全圖》中該門已無名稱。二道山門與頭道山門之間為一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院落,院落東西端的院牆上各開一門。
  • 大高玄門:位於二道山門北側。該門在清朝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為三座琉璃門,中央為「黃華門」,東為「高玄門」,西為「蒼精門」。清朝《乾隆京城全圖》中,仍為三座琉璃門。乾隆十七年(1752年),拆除了這三座門,改建為廡殿頂的「大高玄門」,即今貌。清朝光緒時期《大高玄殿等擬建各工情形立樣全圖》,此處為「高元門」,高元門東西兩側有院牆,牆上各開一側門。1950年代勘測圖中,此處為「大高玄門」,門東西兩側院牆已拆除。大高玄門為過廳式大門,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門前原有一對旗杆(見於光緒時期《大高玄殿等擬建各工情形立樣全圖》中),現僅存基座。
    • 東、西值房:位於大高玄門前東西兩側。初見於清朝《乾隆京城全圖》中。光緒時期《大高玄殿等擬建各工情形立樣全圖》中顯示,東、西值房各自坐落在一個由院牆圍繞的小院中,每個小院朝大高玄門前的大院開兩個門,每個小院北側開一個門。小院北牆與大高玄門東西兩側院牆對接平齊。1950年代勘測圖中,小院所有院牆均已拆除。此後到2010年代大高玄殿歸還故宮博物院期間,東、西值房也被拆除。
  • 大高玄殿:位於大高玄門北側,是整座道觀的正殿。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殿前院內設有一字影壁,將大高玄殿和大高玄門隔開。《乾隆京城全圖》中,大高玄殿已改建為今貌,面闊五間,重檐廡殿頂,今為黃琉璃瓦,前有月台,南向三出陛。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大高玄殿東西耳房。
    • 闡玄殿:位於大高玄殿前東側,面闊五間。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已見,但未標名稱。《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闡玄殿。
    • 演奧殿:位於大高玄殿前西側,面闊五間。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已見,但未標名稱。《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演奧殿。
    • 鼓樓:位於大高玄門後東側,闡玄殿南側,高兩層,單檐歇山頂。
    • 鐘樓:位於大高玄門後西側,演奧殿南側,高兩層,單檐歇山頂。
  • 九天應元雷壇:位於大高玄殿北側,為後殿。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為「九天萬法雷壇」,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今為黃剪邊綠琉璃瓦,前有月台,南向單出陛。《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九天萬法一炁雷壇」。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雷壇東西耳房。光緒時期《大高玄殿等擬建各工情形立樣全圖》中標為「九天雷祖殿」。1950年代勘測圖中標為「九天應元雷壇」。
    • 天乙之殿:位於九天應元雷壇前東側。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面闊五間,未標名稱。《乾隆京城全圖》中,該殿已被改建為面闊七間的「天乙之殿」。
    • 涌明之殿:位於九天應元雷壇前西側。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面闊五間,未標名稱。《乾隆京城全圖》中,該殿已被改建為面闊七間的「涌明之殿」。
  • 乾元閣、坤貞宇:是最後一進建築。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標為「無上閣」。《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乾元閣」。乾元閣和坤貞宇為一座兩層樓閣,上層為乾元閣,圓攢尖頂,覆以藍琉璃瓦,象徵;下層為坤貞宇,方形,覆以黃琉璃瓦,象徵。乾元閣供奉玉皇大帝
    • 伏魔殿:位於乾元閣東側。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標為「象一宮」。《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伏魔殿」。乾隆十七年(1752年)拆除。
    • 北極殿:位於乾元閣西側。康熙中期《皇城宮殿衙署圖》中標為「始陽齋」。《乾隆京城全圖》中標為「伏魔殿」。乾隆十七年(1752年)拆除。
    • 東、西配殿:位於乾元閣前東西兩側,東、西各並列兩座,共四座,面闊均為七間。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

外部鏈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