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埃塞俄比亞高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埃塞俄比亞境內,又叫阿比西尼亞高原,是一個平均海拔2500~3000米、在古老地層上覆蓋廣大玄武岩的波狀高原。高原上聳立着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顯得十分宏偉壯麗,為非洲地勢最高處,有非洲「屋脊」之稱。面積約80多萬平方千米,非洲重要農業區,世界咖啡原產地。還特產苔麩、努格(油菊)、葛須等。

基本介紹

埃塞俄比亞高原位於非洲東部。居埃塞俄比亞中西部的高原。面積80餘萬平方公里。地質上是寒武紀基底雜岩組成的非洲古陸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積層,第三紀時發生穹窿上升,伴隨地殼斷裂和熔岩湧出,玄武岩覆蓋層厚達幾百至2千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許多熄火山海拔3500米以上,其中達尚峰4620米。眾多河流發源於此,主要有青尼羅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謝貝利河和朱巴河。

河谷深切,高原面被分割成一塊塊頂部平坦、邊緣陡峭的桌狀台地,水土流失嚴重。斜穿高原中部的東北—西南向裂谷,寬40~60公里,是東非大裂谷東支北段,底部有濟瓦伊阿巴亞等湖盆。地處北緯5°~18°,氣候和植被隨高度不同而呈現從熱帶到溫帶的垂直變化。東坡乾旱,年降水量約500毫米;西坡濕潤,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乾濕季明顯,每年6~9月為雨季,10月至翌年5用為旱季。雨季青尼羅河河水大增,是尼羅河夏秋兩季定期泛濫的重要原因。

乾濕季明顯,6~9月是雨季,10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年降水量西南部超過1500毫米,向東向北遞減至500毫米以下。農業歷史悠久,作物種類多,牲畜數量大。是世界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咖啡原產地,還特產苔麩、努格、恰特等。

地貌地形

埃塞俄比亞高原由地殼斷裂、隆升和熔岩堆積而成。一般海拔2500-3000米,許多熄火山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達尚峰達4620米。是非洲最高的高原,是典型的熔岩台地。面積8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有許多熄火山高度在海拔3500米以上,其中西部的達尚峰海拔4620米,為最高峰。為寒武紀基底雜岩組成的非洲古陸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積層,第三紀時穹窿上升並發生地殼斷裂和熔岩湧出,致使玄武岩覆蓋層厚達幾百至2000米。東非大裂谷東支北段以東北——西南向縱切中部,分高原為東西兩部。西部為高原主體,地勢高,大部為玄武岩覆蓋,多死火山;東部地勢較平緩,高度從1500米降至800米左右。裂谷寬40~60公里,深1000米左右,谷底形成著名的湖群區。為許多河流發源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圖原圖鏈接來自搜狐網 的圖片

地質特徵

埃塞俄比亞高原地質上屬非洲古陸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沉積岩,第三紀發生穹窿上升,伴隨地殼斷裂和岩漿湧出,堆積成數百至2000米厚的玄武岩蓋層。一般海拔2000米~2500米,若干熄火山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峰達善峰海拔4620米。中部為東北—西南向東非大裂谷帶東支的北段,寬40~60公里,深580~1000米,成為高原上的天然走廓,底部湖泊連串,熔岩廣布。

埃塞俄比亞高原晚形成300萬年有益人類進化

2007年,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非洲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形成要比之前科學家所認為的晚幾百萬年,這一線索非常重要,將推動促進了遠古人類的進化歷程[1]

猶他州大學地質學家納希德·加尼和她的丈夫以及密蘇里州大學穆罕默德·阿布德爾撒拉姆負責此項研究,加尼說,「通過這項研究,我們證實了埃塞俄比亞高原是非常年輕的!」據悉,加尼的丈夫也是一位地質學家。目前,他們的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9月份出版的《美國地質協會》雜誌上。據悉,之前研究人員估計埃塞俄比亞高原形成於3000萬年前,這一時期太早不足以影響出現在非洲的早期人類。

通過對航天飛機人造衛星所採集的數據資料和尼羅河大峽谷不同岩石層的放射性同位素數據的整理分析,科學家認為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勢升高形成的時期要晚一些,大概比早前研究人員所認為的晚300萬年。由於埃塞俄比亞高原形成引起地形升高,直接導致非洲東部變得日益乾旱,並形成適合於徒步行走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熱帶稀樹大草原為早期直立人提供了生存條件,促進了人類進化歷程。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地質學家馬丁·威廉斯稱,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形成使地形升高,同時也導致了非洲東部地區氣候日益乾燥。之後受高原形成因素影響,埃塞俄比亞氣候乾燥開始於300-250萬年前,這個時期正好驅動了早期人類的進化,它他們進入適合於徒步行走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生活。

自然環境

高原水平輪廓呈一北面兩邊較長,南面兩邊較短的菱形四邊形,四面以急峻的陡崖俯瞰着低地、谷地和盆地。高原上熱帶季風明顯,夏季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能帶來豐富的降水;冬季東北季風盛行,降水較少;年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間。

阿法爾低地位埃塞俄比亞高原東北部,是紅海亞丁灣沿岸的一個三角形斷裂陷落低地,處在紅海、亞丁灣、東非三大地塹帶的交匯處,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勢自南向北降低。阿薩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米,是非洲大陸的最低點。紅海沿岸為丘陵地區和海岸平原,由於地勢低洼,埃塞俄比亞高原又阻擋了西南和東南濕風,全區氣候炎熱乾燥,夏季尤為酷熱,成為熱帶沙漠。植物稀少,景觀荒涼,雖靠近紅海仍有大片內流區分布。

埃塞俄比亞高原的自然條件有明顯的垂直分帶現象: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地及河谷中氣候濕熱,為熱帶草原氣候,局部濕地有熱帶森林分布,各月氣溫皆在20°~26℃間,一般種植椰子香蕉甘蔗咖啡等熱帶作物;1800~2400米的高原部分,氣候暖和、涼爽宜人,月均溫在14°~19℃(冬季晚上可在5~10℃之間),氣溫變幅小,四季如春,適宜農耕,全國三分之二的耕地和居民都集中在這一帶,埃塞比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即在這一帶;2400米以上的高山,氣溫較低,夏季月均溫15℃左右,雨量豐富,高山草地廣布,為林牧業地區。

氣候特點

埃塞俄比亞高原氣候和自然帶的垂直變化埃塞俄比亞高原雖近赤道,可大部分地區並不炎熱,因為它高聳的地勢大大削弱了一般低緯度地區高溫的特徵,並使氣候和自然帶呈現明顯的垂直變化。

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為貝雷哈帶(意為「沙漠帶」),年平均氣溫30℃以上,終年酷熱,為熱帶沙漠景觀;海拔500~1800米為科拉帶(意為「炎熱帶」),年平均氣溫22~26℃,氣候炎熱,降水較少,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海拔1800~2400米為沃伊那德加帶(意為「種植葡萄的地方」),屬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8~20℃,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四季如春,降水豐富,;海拔2400~3500米為德加帶(意為「涼爽帶」),年平均氣溫15℃左右,降水十分豐富,適宜低溫作物和牧草生長,放牧條件好;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為維契帶,年平均氣溫10℃以下,常見冰雹和霜凍。以上五帶中的沃伊那德加帶和德加帶,是埃塞俄比亞最重要的農牧業地帶,全國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這裡。

動植物

埃塞俄比亞高原,有風景如畫的峽谷、險峻的河谷。地勢各異,從海拔不足500米一直到4000多米,最高的巴土山脈,有海拔4607米,形成了不同的宜人氣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大約有800種鳥,100多種野生動物,山林羚賽明山赤狐曼涅里克林羚等地方性特有的野生動物棲息在巴勒山國家公園。阿瓦什國家公園是埃塞俄比亞歷史最悠久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除長頸鹿水牛以外,這裡有東非平原的大多數動物,棲息着大羚羊獰貓土豚疣猴青猴狒狒山羚河馬西默林瞪羚格利威斑馬獵豹等。阿瓦什國家公園也是無數鳥類的自然棲息地,其中包括Limberger、垂耳鶴安古禿鷹verreaux鷹長耳貓頭鷹。公園的沼澤地到處可見水鳥、岸禽和本地特有的藍翼鵝。除了有多種多樣的動物,奧羅莫州的里夫特流域還是體育運動、日光浴的好地方。

阿比西尼亞貓

英文名稱:Abyssinian.傳說現代的阿比西尼亞貓是古埃及被崇拜為「神聖之物」的古埃及貓的後裔在保存下來的古埃及神貓木乃伊中,有一種血紅色的與它十分相像,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古埃及神貓的直系後代。由於它的整體外形、毛色、直立耳均同非洲山貓接近,亦有人認為它源於非洲山貓。

大約在1860年古埃被一為英國軍官從阿比西尼亞(今埃塞俄比亞)帶回英國,經過許多養貓愛好者精心培育完善,使其迅速傳播開來,但直到1929年才建立了此類貓的品種標準,既而成立了阿比西尼亞貓愛好者俱樂部。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60年和1970年貓白血病的大流行,幾乎使此貓在英國絕跡。後來又從國外引進,經過精心培育,形成了今天的阿比西尼亞貓。

改良過的阿比西尼亞貓,身體修長,四肢高而細,尾長而尖,頭略尖,眼大而圓,眼睛為金黃色、綠色或淡褐色,耳朵大且直力,耳內長毛。毛短,毛色漂亮,最常見的毛色是黃褐色,間有黑色雜毛。被毛細密,絨毛層較發達,富有彈性。這種貓喜歡獨居,善爬樹,體態輕盈,性情溫和,很通人性,是非常理想的伴侶。值得一提的是阿比西尼亞貓的那宛如小獅子似的外表顯得它更加可愛,而且非常聰明,叫聲小而悅耳。無論你住在公寓還是家屬樓都可以放心的飼養這種貓[2]

歷史

埃塞俄比亞高原,享有「非洲屋脊」之稱[3],在這塊雄偉廣袤的高原上,不僅孕育了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的主要支流青尼羅河的源頭塔納湖和世界自然奇觀東非大裂谷,而且還孕育了有着3000年歷史文明的高原大國,二十世紀以來,在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阿瓦什河谷和奧莫河谷還發現了地球上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和最早的石器文化遺存,揭示了這兒是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民風民俗

埃塞俄比亞境內生活着閃族阿姆哈拉族等80個部族,各自有其獨特的語言體系和習俗傳統,據粗略統計,所有部族的語言加在一起將近83種,方言更多達200種。因為長期與外界隔絕,有些少數民族至今還保持着原始部落的生存風貌[4]

王冠飯店」既是款待外國客人體驗、感受埃塞俄比亞民族風俗的地方,也是久居城市的埃塞俄比亞人寄託對過去農村鄉居生活懷念之情的處所。從外觀看,它同市內其它餐館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現裡面卻是用木柱、竹竿、蘆葦、麥秸等材料裝飾成的一個個連在一起的圓錐形的大廳,像是走進埃塞俄比亞鄉間常見的一種叫做「土庫里」的民居。不過鄉間的「土庫里」,通常是中間用一根木柱支撐,再用樹枝、竹竿或蘆葦作骨架搭成的圓錐形的茅棚。一般一個「土庫里」中,住着一戶人家:夫婦倆和他們未成年的子女。富裕人家居住的「土庫里」四周設有圍欄,院裡還蓋有廚房、庫房、牲口圈等。

塞俄比亞人幾乎頓頓不離的主食「英吉拉」——一種用苔麩粉製作的發酵餅,生肉末,和用「瓦特」、咖喱粉辣椒及一種醬調製的菜餚等埃塞俄比亞傳統食品,還可以觀賞埃塞俄比亞各民族的傳統舞蹈[5]

「王冠飯店」的大廳里,除了幾隻為「貴賓」準備的沙發之外,其它座椅都是木腿、皮面,馬鞍形的小馬扎一樣的凳子。中間擺着幾隻蒲草編的下大上小圓錐形的東西,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不料坐定之後,服務員像變戲法似的把它們尖尖的頂蓋一一打開,竟是一個個可以盛什物的簍子。他們再把蓋子倒插在簍子上,這些簍子又立即變成一張張平頂的小餐桌。原來在農村里,農民們日常就是使用這樣的桌、凳居家過日子。地上軟軟地鋪了薄薄一層新割青草,散發着清新的草香。

咖啡文化

埃塞俄比亞高原是非洲重要農業區,世界咖啡原產地。就像的故鄉中國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一樣,「咖啡之國」埃塞俄比亞,也有沿襲了好幾個世紀的咖啡文化

咖啡,茜草科咖啡屬熱帶常綠灌木。其種子經烘烤、研磨成粉末狀,加水煮開後即成咖啡飲品。世界上約有1/3的人飲用咖啡,是茶以外消耗量最大的飲料。

相傳幾個世紀之前,埃塞俄比亞西南部一個名叫咖法(Kaffa)的高原上,一名牧羊人每天清早趕着群到山上放牧,中午,羊群都會安靜下來,聚在一起,在溫暖的陽光下休息。他也枕着雙臂睡上一覺。然而,他偶然發現,每當羊群吃了灌木叢中一種小紅果之後,就變得歡躍起來,中午也不扎堆休息了。他感到奇怪,便也摘了一捧放進嘴裡,品嘗之後,發現自己也同樣變得很興奮。後來當地寺院的僧侶們聽說後,也采來品嘗。他們發現這種神奇的小紅果兒,能使他們在夜間禱告時保持清醒,特別是睏倦時用它提神有很好的效果。人們最初並不懂得將咖啡豆兒研磨成粉,作為製作飲品的原料,而是直接食用咖啡樹上那些紅色的漿果。人們將咖啡豆烘烤、研磨,製成飲品熱飲或冷飲,還是13世紀以後的事。即使在今天,咖法省最偏遠地區的居民,仍習慣將生咖啡的漿果碾碎或者把它同酥油混合後直接放在口中咀嚼。

當時,這種小紅果兒還沒有名字,他們便用當地的地名叫它咖法(Kaffa)。據說,咖啡最先經由僧侶或商人跨過紅海,帶到也門,這種溫和又含刺激性的飲品,便在禁止酒精飲料的中東穆斯林國家迅速流行開來。後來,又逐漸傳向歐洲美洲,作為一種深受人們歡迎的飲品風靡世界。儘管現在,由於科技的發展,各地培植的咖啡有各種不同的品種、不同的製作方法與口感,但無論是英文(Coffee)、法文(Cafe)、阿拉伯文(Quch)和中文(咖啡)的名稱,都無例外的源於埃塞俄比亞人最初的叫法:「咖法」(Caffa)。

品嘗特色食品,領略他們的咖啡文化,服務員坐在火盆旁,把盛着棕褐色咖啡豆的一種扁平的陶製器皿,放在火上烘烤,並不時翻動,以便烤得均勻。然後把它們倒進一隻叫做「姆克查」的大木中,像搗蒜一樣,用搗棒把它們搗成粉末。下一步,便是烹製咖啡了。服務員手腳麻利地將搗碎的咖啡倒進陶壺中,架在火上煮。主人說,這種陶壺是專門用來煮咖啡的,它主要特點是能保持咖啡豆的自然的芳香,遠勝於城市裡使用的銅壺鋁壺。果然,伴着壺水發出的吱吱聲,一股股咖啡特有的濃香,也隨着乳白的蒸氣從壺嘴溢出。

當服務員把陶壺從火上提下時,另一位服務員乘勢點燃一把薰香,把它們插在門柱上。這也是埃塞俄比亞的一種傳統風習,它有兩個含意:一是薰香能驅散蚊蠅,帶來吉祥;二是它表示這家的女主人已經煮好咖啡,歡迎鄰居們來品嘗。

在為客人們斟咖啡之前,服務員在每隻杯子裡倒一點點咖啡,並把它們潑在地上。主人說,埃塞俄比亞人飲咖啡,除了相互間的精神上、感情上的維繫之外,還通常作為與神明溝通的一種方式。潑在地上的咖啡,便是獻給房屋之神阿德巴的。在農村,飲咖啡之前,女主人通常還會邀請在座的一位長者,代表大家感謝阿德巴神並為大家祈福。人們相信,每次煮咖啡時,阿德巴神都會在場,保障大家吉祥。實際上,這些儀式都是從祭祀神明的禮儀中演變來的。

高原行記

進入了埃塞俄比亞高原,道路兩邊是綠色的山脈,蔥茂的樹木,茅草做頂的房子,以及手拿木棍、頭包布巾的阿姆哈拉族人。

在埃塞俄比亞的歷史古城貢德爾。位於阿姆哈拉正北部群山環抱的高地之上的歷史古城貢德爾清晰地呈現面前。公元1632年,阿比西尼亞王朝末代王的長子法西利岱斯在這個地方創建了貢德爾帝國,以這些城堡為首都開始了貢德爾王朝,在這以後的兩個世紀,這裡一直是埃塞俄比亞政治、宗教、商業和文化的中心。其實,貢德爾古城最早建於公元1636年。法西利岱皇帝曾調動全國的工匠,按照印度德里紅城的建築風格,用石塊和灰槳建造了一道橢圓形城牆和12座拱形城門。龐大而堂皇的城堡建築群中規模最大,最主要的城堡就是這座法西利岱斯城堡。像古城裡的許多城堡一樣,它們大多分為三層,第二層為皇宮,頂部為堡,與宮殿連成一體。至今,雄偉古樸的貢德爾古城堡和宮殿建築群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距離貢德爾35公里,是埃塞俄比亞最大的湖泊塔納湖。這是一個由熔岩阻塞河道後形成的高原湖泊,海拔1830米,周圍崇山峻岭,千百條溪澗在這裡匯合成湖。「塔納」在當地語的意思是蓄水不干。塔納湖是青尼羅河的源頭,青色的湖水從南端200多米寬的湖口湧出,形成了阿巴伊河,也就是青尼羅河上源。據說,尼羅河大約80%的水量來自埃塞俄比亞,所以,埃塞俄比亞有東北非水塔之稱。

埃塞俄比亞高原有一條叫做北京路的公路。據說,北京路是阿哥十年代中國為埃塞俄比亞修建的公路。目前,中國正在修建這條公路的延伸部分。

在埃塞俄比亞高原,一條幽深山谷盡頭的小山坡上,坐落着一個名叫拉里貝拉的小山村。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山坡上下,保存着11座、每座都用整塊岩石雕鑿而成的基督教堂。這些教堂建於公元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當時扎格維王朝第六代國王拉里貝拉是一位十分虔誠的基督徒。他從朝拜耶路撒冷聖城返回後,調動全國5000多名能工巧匠,用了近30年的時間,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山村上下的巨大岩石上,剝離雕鑿出11座大小不等的教堂。

聖·喬治教堂:遠看,是一個立體的十字架,穿着白衣的教徒正團着它祈禱,走近時才發現,這是一座深入地下20多米的教堂的頂部,它的周圍由深溝分隔,有地下通道連着其它教堂並進入旁邊的山村。埃曼紐爾教堂被稱為紅牆,因為它的外面都是紅色的火山岩,而這些岩石都被雕琢得像木材一樣線條分明。通向雙子教堂的石橋邊上,有一條狹窄、筆直的石條,被稱為天路,據說教徒沿着它走下去,可以升天。進入雙子教堂後才發現,表面看連成一體的教堂,其實是兩個結構不同的大堂,中間有地下通道相連。瑪利亞教堂的內部裝飾最為奇特。

戈爾戈塔教堂:是埋葬拉里貝拉的地方。公元1221年拉里貝拉國王去世以後,這個建築群包括當地的王府和周圍的地區,都劃歸國家教堂所有,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因交通不便,沒有人管理,被茂密森林所包圍,逐漸被人們遺忘。

直到1977年才重新發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把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些遮在教堂上面像建築工棚一樣的鐵皮屋頂和腳手架,就是為了保護這些教堂而設置的。

現在的拉里貝拉小村裡的居民幾乎都信奉基督教,上教堂作祈禱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每逢周日從清晨,眾多小村裡的教徒就趕到最大的梅法哈尼·阿萊姆教堂,也叫救世主教堂。向擺放在門口的耶穌像行禮後,進入教堂。這個教堂是在一塊長33米、寬23.7米、高11.5米的紅色岩石上鑿成的,裡面共有28根石柱,幾乎像所有岩石教堂一樣,鑿空雕成的內部結構和裝飾,石柱形走廊,鏤空透雕的門窗和文飾、雕像,浮雕和祭壇,沒有用任何灰槳或者粘土粘合劑。祈禱活動在牧師的帶領下開始了。

我們雖然聽不懂他們念誦的經文,但還是為眾多教徒的虔誠所感動。我們看到,在這裡基督教賦予每一個普通人平等的機會和信仰。拉里貝拉,11座在岩石上雕鑿出來的教堂,這一非洲的奇蹟,正是虔誠的宗教信仰所產生的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驅使信徒們完成的驚天動地的奇蹟。

從公元七世紀以後,阿拉伯人大規模擴張,伊斯蘭教的影響逐漸遍及西亞、北非,並向南滲透,為了保持自己的宗教儀式信仰,為了生存,一些教徒只能把教堂搬到高山或岩洞之中,往往只能靠繩索攀登,靠地道相連。拉里貝拉教堂群的建造正是適應了這種需要。在梅法哈尼·阿萊姆教堂,73歲的拉里貝拉小山村的麥德福老人,像每天一樣,很早就來到這裡,開始了每天的祈禱,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也是拉里貝拉岩石教堂、拉里貝拉小山村幾十年來變遷的見證人。

附近到處覆蓋着厚實的火山岩,似乎缺乏適用的木材,可以想見,如果不是這樣,拉里貝拉用同樣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建造出更大、更多、更壯觀的教堂。而如果這裡不是遍布着火山岩,或者火山岩已經被風化破碎,或者是更堅硬的花崗岩,拉里貝拉岩石教堂也就難於雕鑿出來了。

所以說,岩石教堂,這一非洲奇蹟是人類和自然共同創造的。每天,嘹亮的誦經聲,從山間教堂里穿過陣陣炊煙在拉里貝拉小山村迴蕩。每當這時,人們似乎變得莊重而肅穆。岩石教堂默默地矗立在山坡之上,注視着身邊世代生息的人們,記錄着一份鮮為人知的歷史

視頻

埃塞俄比亞高原 相關視頻

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的稀有物種,埃塞俄比亞狼
大東非鼴鼠只分布在埃塞俄比亞高原,能到手綠色植物都是它的食物
它們是以草為生的猴子,是攀岩高手,埃塞俄比亞高原的特有物種
埃塞俄比亞狼生活在海拔4000米高原,它們在四千年前退居這裡

參考文獻